《光的色散》教案

时间:2023-09-26 16:10:04 教案 我要投稿

《光的色散》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光的色散》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光的色散》教案

  《光的色散》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了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4.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

  3.看不见的光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衣服、花朵、图画、彩虹、彩色电视机里的节目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这些各种各样的颜色又是怎样产生的?

  给同学们投影几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就这几幅图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

  1.雨后彩虹为什么是七色的?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花是红的叶是绿的天是蓝的'?

  4.绘画颜料的颜色和光有联系吗?

  5.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光的色散:

  1.实验方法:

  学生: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没有太阳光时,可以将三棱镜放在用投影仪上来做实验),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观察到白纸上出现的现象。

  2、实验发现: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光的传播方向不但发生了改变而且在白屏上可以看到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小结: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板书: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解释:雨后为何容易出现彩虹?

  参考答案:雨后天空中有很多小水滴,它们好像一个个的小棱镜,阳光通过大气层进入小雨滴上时会发生折射,太阳光被分解成各种单色光,并且从外向内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弧形的彩虹。

  (板书: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后,投射在白屏上有序的彩色光带叫光谱。)

  注意:

  1.用棱镜可以使白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叫复色光。

  (二)、色光三原色

  学生实验: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教师小结: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板书: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色光,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就是这样产生的。

  (三)、看不见的光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红外线、紫外线。

  1、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主要应用于远程控制、自动控制、烘干物体等。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电视遥控器。

  2、紫外线

  光谱上紫光以外。紫外线有杀菌、防伪的作用。医院用紫外线灯来消毒杀菌;生活中用紫外线来验钞等。

  紫外线最大来源是太阳。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会患皮肤癌,因此要注意防晒。

  三、小结:

  1.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2.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四、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1

  2.上网查资料,了解物体的颜色及颜料三原色。

  板书设计:

  光的色散

  1、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2.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光的色散》教案 2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2、难点:色光的混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学生光源,三棱镜,红玻璃片,蓝玻璃片

  五、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六、教法思考

  本节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温故知新:光的折射的两道习题。

  导入: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色色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作业:P52第2、3题

  (五)板书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原因: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二、色光和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光的色散》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 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难点:色散的原因。

  三、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手电筒、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明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创设情景法、分组实验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学生回答。(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折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学生完成实验4-30(上次作业),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了彩色。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学生回答:白光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变成了彩色,具体的是七种颜色的光,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再观察这七色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又变成了一束白光。讲述: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的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关于彩虹。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2、色光的`合成演示实验: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色、黄色或蓝色)的透明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汇。让学生观察现象: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通过的光颜色相同。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颜色的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教师讲述: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能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颜料的三原色学生分组实验: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用红、蓝调出紫色?用黄、蓝调出绿色?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并改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看能否用其他颜色调出红、黄、蓝色。实验总结:我们可以用红、黄、蓝颜料调出其他色彩,但却不能用其他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不同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如:黄、橙、红属于暖色,让人想到火与太阳;绿、蓝、紫属于冷色,让人想到草地、水等。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三)、归纳总结。

  (四)、作业

  1、 P63,1,2题;

  2、 迷你实验:自制三棱镜。

  六、板书设计

  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光的色散》教案 4

  设计理念

  本课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课安排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知识浅、实验操作方便的特点;结论易获得,适宜初中生探究。学生通过进行过程的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教材分析

  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相结合展现出七彩的世界。本节教材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通过制定实验方案,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发现,获得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愉悦。

  教学准备

  一、器材准备

  盘子、平面镜、水、放大镜、手电筒、各种颜色的透明胶片、绘画颜料、调色盘、三棱镜、白纸

  二、分组准备

  二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见过"雨后彩虹"吗?谈谈你的"发现"或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摘选)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

  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

  3、画画的时候,也有很多颜色的颜料,可以用它来描绘"彩虹",那么颜料和光有联系吗?

  师:大家的发现非常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讨与发现

  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相互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通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与发现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种色光,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实验与发现

  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师: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与发现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师:设计表格,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红光绿光蓝光

  红光红光

  绿光绿光

  蓝光蓝光

  (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

  四、探究颜料的混合

  师: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学生:将手中的颜料按相同的比例在调色板上混合,并设计表格,记录发现。

  表(二)

  品红黄色蓝色

  品红品红

  黄色黄色

  蓝色蓝色

  师:学习了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获呢?(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那些对颜料了解比较多的热爱绘画的学生的积极性,动员他们为教学提供较多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五、小结与拓展

  学生刚接触到光学知识,兴趣和热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去自制彩色陀螺实验。制作方法如下: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颜色要尽量浓一些并纯正。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着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扇形面积,陀螺质量要大些,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高速转动,分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即改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以看到多种颜色。

  让学生亲手去做一做,并记录下实验结果,作为相互交流的素材。

【《光的色散》教案】相关文章:

《光的色散》教案12-17

‘教案’2、5光的色散教案01-02

物理《光的色散》的教案 (精选7篇)06-17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04-08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04-08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10-21

光的色散导学案[1]11-09

《光的色散》的教学反思范文10-05

知识点五: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11-09

光无源器件的偏振模色散测量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