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红绿灯》教案

时间:2021-12-16 13:52:44 教案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红绿灯》教案

《红绿灯》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交通法规。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法规带来的问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2、学会自救自护,遇到交通事故能沉着应付。 3、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学会 交通标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法规,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时刻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当遇到交通事故时机智自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一些交通事故的图片资料。 2、有关违反交通规则而酿成事故的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交通标志。 教学过程: 教案: 一、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歌曲《红绿灯》 说说从歌中学到什么知识?红绿灯代表什么意思? 2、作为学生我们必须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交通的安全知识。(板书:红绿灯。) 二、认识交通标志 (一)解读交通标志 1、出示一组交通标志,请学生讲述这组标志的作用,说明他们所表示的意思。 2、这么多的交通标志,我们要一个个地记下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通过一首儿歌来将它们的主要作用进行归纳并熟记下来。(课件出示): 交通标志要看清,伴你出们安全行。 警告标志黄与黑,告知车辆要守规。 指路标志蓝与白,十字路口莫徘徊。 禁令标志红加黑,严格遵守不犯规。 三、学习 1.认识交通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许多的交通安全知识。我们平时使用较多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车还有自行车,老师想做一个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曾单独骑自行车出行。   师: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已经和自行车交上了朋友。可是,你们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定?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规定: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全班齐读。 师:没有违反的评为我们班的`安全星(奖一颗小星星)师:按法规,只有年满12周岁才能骑自行车上学。我们做个设想,12周岁后你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上街,该注意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明明是怎样骑车的。(教师播放录像:“明明骑自行车”。) 小组讨论:他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聊天、脱把、没有固定篮球位置。) 师:骑自行车也有许多的交通法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教师出示课件:“安全骑车规则”。)学生交流了解了哪些规则。 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严格遵守骑车规则,那么自行车就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2. 辨析。 师:其实,像明明这样违反交通规则的事还时有发生,你们看,这些小朋友做得对吗?(教师出示课件:“反光镜”。) 每一个小组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讨论。汇报交流他们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师: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否听到或看到过这类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情?结果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1、课件出示2010年仙居交通安全事故图片或资料。 2、谈谈你对交通安全事故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交通事故的可怕。) 3、小结揭题。 师:车祸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车祸让多少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让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多少孩童惨遭夭折,又让多少人终年与病床相伴。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违反交通规则。) 小结:违反交通规则就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让安全伴我们出行。 3.交通事故急救措施。师:万一我们遇到了交通事故,又该如何急救呢?大家先来说一说,交通事故发生后该如何急救?(教师出示课件:“交通事故急救措施”) ⑴ 保持镇静,不要手忙脚乱。 ⑵ 立刻拨打110交通事故处理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⑶ 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以免伤势加重。 ⑷ 保护现场,记住车牌,以便交警处理事故。 师:交通事故有时会造成人员受伤,遇到这类状况,我们需要打急救电话。那么,急救电话该如何拨打? ⑴ 发生事故的道路名称,或醒目的建筑物,标志物。 ⑵ 说清楚有没有人员受伤,伤势如何。 ⑶ 听清楚在急救车到达前要做些什么。 小结:如果在遇到交通事故时,我们能正确求救,就能让伤害减到最小。 四、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与交通安全有关的知识。你们看,有些同学把这些知识制作成了一张宣传海报,贴在学校的宣传窗里(教师出示课件:“法制小报”)。课后,你们也可以把学到的相关知识通过你的巧手,制作成一张交通安全宣传画报,在班级里展出,或在学校里展出,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愿每一个人都能“平安永相随”。   板书:  红绿灯 平安永相随 遵守交通规则

【品德与社会《红绿灯》教案】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教案03-11

《品德与社会》教案0403-11

《品德与社会》教案0303-11

品德与社会教案03-08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01-17

有关《品德与社会》教案3篇04-02

第五单元 《品德与社会》教案03-03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03-01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三)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