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案

时间:2021-12-16 13:40:0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1

一、经典回放: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大学》教案2

  一 学习目标及任务

  1、认知目标:学习传球动作,掌握篮球比赛的传球意识能力,再进行教学比赛加以巩固,提高学生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理解和掌握。

  2、技能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学习的兴趣,做到动作到位准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迎难而上的精神。

  4、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要领,并且大部分学生要做到原地相互双手胸前传球达5米以上,提高学生的篮球球性,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能主动、积极的去迎接球。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为初三年级课程,班级整体体育素质比较好,守纪情况也较好。他们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性强,思维敏捷,反应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

  三 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本教材内容选择与水平五篮球教学模块。基本技术之双手胸前传接球。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并且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意识。双手胸前传接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的有点,学生易于掌握,对学生以后的篮球技战术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内容学习过程分为领悟体会、扩展练习、游戏比赛三个环节。

  四 学习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本次课我主要通过自练、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传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五 学习活动组织

  课堂常规——传球练习——学习技术——技能强化——游戏比赛——放松小结 准备部分:

  1、课的开始,课堂常规。

  2、慢跑热身。进行篮球操练习,针对学生对球性的提高。

  3、通过游戏“夹球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基本部分做好充分的热身效果。

  基本部分:

  1 利用口诀概括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要领。传球技术:持球屈肘于胸前,含胸收腹视前方, 两臂前伸腕外翻, 充分伸展指拨球。接球技术; 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上前迎, 主动伸臂体前倾, 顺势接球引胸前。

  2、学生通过练习学习技能,注意力集中,认真体会。思考练习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3、通过各种加强练习,由原地的过度到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4、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集中交流纠正,达到同时掌握提高的目的。

  5、通过俩人行进间传接球发展学生的传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6、课的结束部分师生小结,配音乐进行身心放松。

  7、场地器材:标准篮球场地 1块,篮球 20个,标志桶3个。

《大学》教案3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某某选项课或某某选修课)授课专业、班级:例如—排球选项班或羽毛球选修班

  总学时、学分:例如—38学时或30学时,或24学时;1.5学分或2学分授课教师:职称:

  教师所在系院:体育教学部

  使用教材:必修课统一填写:杨文轩主编.大学体育(第1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选修体育课:自己酌情选用填写(尽量选用专业性强的教材)

  1、注:第1学期必修课30学时,第2、3、4学期38学时;选修课均为24学时。第1、4学期各1.5个学分,第2、3学期各2学分。

  2、注:下页表格内的“学分”一栏中,如果是必修课的第1、4学期和选修课填写“1.5”,如果是必修课的第2、3学期填写“2”。在“课程类型”一栏,必修课在“共同教育课”括号内打“√”,选修课在“共同教育选修课”括号内打“√”。

  南阳理工学院教案

  注:1、每次课的教案格式保持不变(参见下页内容);

  2、每份教案后的最后必须附上你所教授的选项课或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和授课学期的教学进度(请注意教学进度有15周的和19周的)。请到体育教学部网站下载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

《大学》教案4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时尚玩具(价格高、科技含量高、对学生教育意义与发展功能不高)占据了学生有限的游戏空间。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普通用具都富有潜在的教育功能。板凳游戏可以锻炼学生勇敢的品质、培养善于与人合作、交往的习惯,启迪学生利用生活用具自创游戏的创新思维。

  活动目标:

  1、通过板凳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个性。

  2、进一步锻炼、发展学生的动协调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大胆勇敢的品质。

  材料与环境准备:

  1、学生人手一把塑料椅凳(四条腿,无靠背)

  2、长2米,宽1、5米的较厚体育运动软垫2个。

  3、 进行曲音乐、动物模仿操音乐。

  4、 活动得到本班其他配班老师的支持。

  引题部分

  1、学生右手抱椅凳听《进行曲》的音乐入室。行进中自然成体操队形。

  2、组织学生复习小动物模仿操。

  师:小动物模仿操小朋友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学生:老师,我想站在小板凳上做动物模仿操!

  学生:噢,我也想。

  师:大家觉得他的主意怎么样?

  学生:噢,可以站在凳子上了,太好了??

  师:好,我们轻轻站上来,大家可要注意掌握好平衡。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再站上来。

  学生:不能太紧张要不也会掉下来的??

  学生:一只脚站的时候很容易摔倒的,最好两只脚都站在凳子上。 (教师倾听、微笑、默许??)

  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操吧,动作可以稍轻一点。(学生听音乐做模仿操一遍)

  师:刚才我们在凳子上做操了,小朋友心里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很高兴的!

  学生:我觉得自己又长大了。

  学生:感觉腿有点酸酸的。

  学生:开始有一点点的害怕,后来不害怕了。

  学生:我觉得自己比以前高了??

  基本部分

  1、 引导学生利用板凳创造性的游戏。

  师:刚才小朋友在板凳上做操了。其实还有许多可以和板凳一起做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来玩。有新的玩法要记得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学生:我趴在凳子上伸开胳膊我就是大老鹰了。

  学生:我让小凳子当我的小舞台。

  学生:我绕着小凳子转圈玩。

  学生:我可以从小凳子的这边跳到那边去。

  学生:我的手从小凳子的下边慢慢过就像火车钻山洞。

  学生:我把小椅凳放到头上练习平衡。

  学生:我拉着小椅凳在地上走,象开车一样??

  师:小朋友们玩的太好了,以后发现还有别的新玩法也要记得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2、 组织学生玩集体的板凳游戏。

  (1)穿过森林。

  学生排一队在间隔1米的树林(椅凳做树)里沿“S”形路线穿梭。

  (2)过段桥。

  学生排一队一个跟一个在间隔20公分的断桥(小椅凳做桥面)上走过。 学生:老师我不敢走。

  师:没关系,勇敢一点,看看别人是怎样走的。来,我们一起走过去。

  (3)乌龟爬。

  学生在连接起来的凳面上爬过。

  师:爬的时候感觉一下,怎样才能爬的又快又稳。

  学生:身体要收拢,要不就会掉下来。

  学生:动作要轻,要不小凳子会翻过来的。

  学生:眼睛要看着前面,往前爬才能走的快??

  (4)小伞兵。(学生练习从50——100公分的高度往下跳。) 师:我们怎样让我们的小凳子变的高一点呢?

  学生:可以把凳子插起来,就慢慢变高了。

  学生: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好。大家快搬椅子过来。

  师:呀,这么高了,我们来做小伞兵好吗?

  学生:好的。(教师帮助学生从50公分的高度跳到体育垫上) 师:我们的小伞兵还可以从更高的地方往下跳吗?

  学生:好。

  学生:老师我们想试一试。

  师:那我们动手把跳伞台加高吧。(学生从80公分高度和100公分高 度跳下)

  学生:好高呀。

  学生:感觉今天我也很勇敢的

  学生:呜(哭声)??老师我害怕了。

  师:快过来在这边休息,让其他小朋友跳。

  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玩了板凳游戏,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小板凳送回家,然后去洗手、喝水,然后休息一下。

  活动反思:

  从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自然轻松。孩子们很喜欢教师在引导语言中用“玩”这个字眼,听到老师说要让大家一起来“玩”,孩子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和创意,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比往常高了许多,这时,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频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在学生提出想站上凳面做操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支持和满足,能较好的体现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探索道路上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和游戏的伙伴的观念。

  基本部分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和板凳一起游戏,孩子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创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游戏目标的达成。

  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游戏以及集体的板凳游戏,较好的锻炼了协调、平衡、跳跃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适度等待、坚强勇敢等品质。同时,站在板凳上做操和从高处往下跳游戏情境也给学生创造了体验“刺激”、挑战自我的好机会。

  游戏活动中有引发反思的不足之处:

  集体游戏“穿过森林”“过断桥”以及“乌龟爬”时学生均应分成两队或三队。原活动设计中安排学生站一队,是有意识的想锻炼学生的等待与合作能力,但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等待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孩子充分的探索和体验。

《大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一、教师向参加游戏的幼儿讲清游戏规则,注意活动安全。

  二、找10名幼儿示范,手拉手站成一列,站在最前边的同学是"白菜心"、游戏开始后,大家一边有节奏地说:"卷呀,卷呀,卷白菜!卷呀,卷呀,卷白菜……"一边以"白菜心"为中心点来卷绕,中途掉队者将会被淘汰,其出场以后,游戏继续开始,且速度逐渐加快,最后的获胜者做下一轮游戏的“白菜心”。

  三、班级幼儿按每组8—10人分组参与游戏,规则同上。

  四、放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参与游戏,提高游戏的节凑感和趣味性。

  五、让部分幼儿说明游戏带来的收获。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保持平衡,防止集体摔倒,造成幼儿的人身伤害。

《大学》教案6

  《大学》节选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中应让学生对其中“修齐治平”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2、《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

  3、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二、相关知识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3.《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疏通文意

  第一段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视的反而厚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第二段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第三段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第四段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之所以说整治家庭的关键在于修养自身,这是因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近相爱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鄙视讨厌的人多有偏见,对于他们畏惧敬重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怜悯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对于他们认为怠慢失礼的人多有偏见。所以,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能知道他的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时,能够了解他的长处,这种人普天之下实在少见!因此有句谚语这么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子女的毛病,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庄稼长得茂盛。”这就是说不搞好自身修养,就无法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第五段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译文】之所以说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原因在于,不能教育好自己家人,而能教化别人的事情不曾有过,所以,君子不必越出自己的家族,就可以推广教化于全国。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奉侍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尊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译文】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谦让相敬,整个国家都会谦让相敬。(统治者)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它的作用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事业,一个人可以安定整个国家。尧、舜用仁义来引导天下,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桀、纣用暴虐来引导天下,民众就跟着凶暴。统治者形式上的命令与他们实际的嗜好相反,那么民众是不会听从这种命令的。

  【原文】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因此,君子自己身上具备了某种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某种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假如自己不能做到有善无恶,推己及人,而想使其他人明白善恶的道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讲,治国的前提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第六段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译文】之所以说的使天下归于太平的根本在于治理好自己国家,原因在于,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下面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敬重长者,下面的老百姓就会尊敬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关怀体恤失怙的孤儿,下面的老百姓就不会背离这种做法。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道德上的示范作用。

  这些说的是,统治者获得民众拥护就能取得国家,失掉民心就会丧失国家。因此君子首先要慎修德行,拥有了美德这样就拥有了民众,拥有了民众这样就拥有了土地,拥有了土地这样就有了财富,拥有了财富这样就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枝叶。

  四、问题研讨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

  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小人闲居为不善 独处

  (2)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显露

  (3)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有偏向

  (4)莫知其苗之硕 大,引申为茂盛的意思

  (5)其机如此 作用

《大学》教案7

  《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xx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四、《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大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经文部分

  ,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大学》教案9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听记引入:

  1.小干部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节一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

  (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

  (1) 聆听 拯救

  嘈杂 琐碎

  斟酒 压轴戏

  鸦雀无声

  A.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B.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注释)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

  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称小学、中学或学校?先存疑)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

  A.说说自己的学习所得;

  B.咨询学习疑问;

  C.向同伴提问考查;

  D.也可以找老师交谈。

  (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为什么称“餐桌上的大学”?)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语言积累与操练

  1.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大学》教案10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认识有机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体概念,掌握共价键属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特点。

  难点是利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对共价键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以及从碳氢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

  2、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和理化性质等的化学。

  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分子组成复杂

  组成元素不多,但数目庞大,结构相当复杂。

  2、同分异构现象

  例如:乙醇和甲醚分子式为:C2H6O 但化学结构不同。 乙醇 CH3CH2OH 甲醚 CH3OCH3

  3、容易燃烧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可燃的。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难溶于水(特殊例外)

  很多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原理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与水形成氢 键的能力差。

  5、熔、沸点低

  许多有机物在室温时呈气态和液态,常温下呈固态的有机物其熔点一般也很低。 例如:尿素 132.7°C 葡萄糖 146°C。

  6、反应速率较慢

  经常需要几小时、几天才能完成,为了加速反应,往往需加热、光照或使用催 化剂等。3

  7、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往往同一反应物在同一条件下会得到许多不同的产物。所以就降低了主要产物产率。

  特殊例外: 乙醇易溶于水、四氯化碳可灭火等。

  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发展染料、合成药物、香料、生产乙炔、石油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生物学、医学等等都需要有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1

  (1)原子轨道重叠或电子配对

  基本理论在无机化学中已经介绍了, 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如果俩个原子各有二个或三个未成键的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为双键或叁键。

  例如:

  4

  H CC

  (2)共价键的饱和性

  当原子的未成键的一个电子与某原子的一个电子配对以后,就不能再与第三个电子配对了,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3)共价键的方向性

  遵守最大重叠原理,分子的能量最低,形成最稳定的分子。

  2、分子轨道理论

  它是从分子的整体出发去研究分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认为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化学键是原子轨道重叠产生的,原子轨道重叠时就可以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对称匹配原则

  (2)原子轨道重叠最大原则

  (3)能量相近原则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不同可将其分为σ轨道和π轨道。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

  1、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间距离。键长的单位为㎜。

  例:

  CH3CH

  3CH2CH3

  H

  0.1530 0.15100.1456

  同一类型的共价键的键长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稍有区别。

  2、 键角: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109o 28'

  H

  3、键能: 当A和B两个原子(气态)结合生成A—B分子(气态)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用△H表示。

  A(气)+B(气)—→A—B(气)

  离解能:要使1molA—B双原子分子(气态)共价键解离为原子(气态)时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键能,或叫键的离解能。用D表示。

  2

  共价键断裂时,必须吸热,△H为正值;形成共价键时放热,△H为负值。 注意:双原子分子,键能和离解能数值相等;多原子分子,键能为离解能的平均值。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5

  4、键矩:正、负电荷中心的电荷(e)与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的乘积称为键矩。

  μ= e d

  键矩是用来衡量键极性的物理量,为一矢量,有方向性的,通常规定其方向由正到负,用箭头表示。例如:

  CH3

  两个相同的原子组成的键键矩为零;两个不相同的原子组成的键均有键矩。

  5、偶极矩:多原子分子各键的键矩向量和就是该分子的偶极矩。例如:

  甲烷和四氯化碳是对称分子,各键矩向量和为零,故为非极性分子。氯甲烷分子中C—Cl键矩未被抵消,μ=1.94D,为极性分子。 所以,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是不相同的。

  三、共价键的断裂

  1、均裂: 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团。 A:B→A2+B2

  A2 称为自由基,或称为游离基。例如:

  HCH3CH3CH2 分别叫甲基自由基和乙基自由基,通用R2表示。

  经过均裂生成自由基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反应;一般在光、热作用下进行。

  2、异裂: 异裂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有两种异裂: CXCH3C+XCXCX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 例如:CH3 等;用通式:RR表示。

  经过异裂生成离子的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一般在酸、碱作用下进行。 了解: 亲电反应亲电试剂 亲电体例如:金属离子、氢质子等。亲核反应亲核试剂 亲核体例如:氢氧根负离子等。

  第三节诱导效应

  1、定义:

  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按取代基团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方向而偏移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2、特征:

  3

  诱导效应的特征是沿着碳链传递,并随碳链的增长迅速减弱或消失。 通过静电诱导而影响到分子的其他部分,没有外界电场的影响也存在。

  3、表示形式:一般用I来表示诱导效应。—I相当于吸电子效应,+I相当于供电子效应,饱和的C—H键的诱导效应规定为零。

  6

  CHCX +II=0 -I

  4、具有--I效应原子和原子团的相对强度:

  同族元素:

  —F﹥—Cl﹥—Br﹥—I 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同周期元素:

  —F﹥—OR﹥—NHR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不同杂化态:

  CRCRCR2CR2R3

  5、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相对强度是:

  (CH3)3C>(CH3)2CH>CH3CH2>CH3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分离提纯

  重结晶法、升华法、蒸馏法、色层分析法以及离子交换法等。

  2、纯度的检定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就可以检定其纯度。如熔点、沸点、相对密度和折射率等。

  3、元素分析、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求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例如: 3.26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1.92gH2O,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量为

  60。 样品 CO2 H2O

  3.26g4.74g 1.92g

  C相对原子质量 12

  碳质量=CO2质量3————————=4.743—-=1.29g

  CO2相对分子质量 44

  碳质量 1.29

  ————3100﹪=————3100﹪=39.6﹪(C)

  样品质量 3.26

  H相对原子质量322

  氢质量=H2O 质量3—————————=1.923——=0.213g

  H2O相对分子质量18

  氢质量 0.213

  ————3100﹪=————3100﹪=6.53﹪(H)

  样品质量 3.26

  4

  (O)﹪=100﹪-(39.6﹪+6.53﹪)=53.87﹪

  计算原子数目比: 39.6

  C:———=3.303.30/3.30=1

  12

  7

  6.53 H:———=6.536.53/3.30=1.98

  1

  53.87

  O:———=3.373.37/3.30=1.02

  16

  1∶1.98∶1.02≈1∶2∶1

  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测其分子量为60,故分子式为C2H4O2。

  4、结构式的确定

  应用现代物理方法如X衍射、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能快速、准确地得到分子的结构式。

  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

  5、构造式的写法

  HHHHCHHHCCH

  也可以用简略式书写:

  (CH3)3C(CH2)4CH(CH3)2 CH4 CH2=CH2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一、按碳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结合成碳链 的化合物

  CH3CH2CH3CH3CH2CH2OHCH3CH2COOH

  2、碳环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结合成 碳环的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结合成碳环

  (2)芳香族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特殊的芳香环

  3、杂环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环状结构,但是组成环的原子除碳外,还有氧.硫.氮等其他元素的原子

【《大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学音乐教案:《大学音乐》11-24

济南大学教案11-07

大学教案的写法07-05

《大学》节选教案03-04

经典诵读 大学教案03-14

大学体育教案11-08

大学教案的写法 -资料01-01

大学生教案03-01

大学化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