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案2

时间:2021-11-08 16:20:40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语文教案2

2009-8-7 第3-4课时

初三语文教案2

一、【补充】

《池州翠微亭》[安徽]

第一文库网(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布满)征衣,特特(马蹄声)寻芳(美景)上翠微(亭)。 好水好山看(读平声)不足(够),马蹄催(cui)趁月明(月光)归。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

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一节 背诵、默写古诗文

【基本要求】

1、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

2、能默写文言诗文或文言名句。

3、默写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

【学习引导】

1、熟读成诵

“熟读”是“成诵”的准备,“成诵”是“熟读”的结果。在“熟读”阶段,可以采取

多种阅读方法,如声读、视读以及各种精读法。在“成诵”阶段,主要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

要全神贯注、注意停顿。读了几遍以后,可以把头抬起来,让目光离开书本,把刚才朗读的

句子口述一两遍。口述时,脑子里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尽可能地

把这句话的意思具体化、形象化。

2、笔述默写

写的时候,注意力同样要高度集中,要认认真真,一笔不苟,字要工整,标点要清楚。

在写的过程中,坚持决不翻书照抄,其中个别语句实在记不起来了,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

自己的话来填补。标点符号读的时候不死记,写的时候由自己判断。写完了,念一两遍,把

错漏的字词,和听着不通顺的语句改正过来。最后,翻开书本,对照原文,仔细修改和订正,

力争一字不误,一点不漏。为着修改方便,默写时最好一行空一行。

3、化整为零

背诵时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熟读成诵。分读法可以分为逐段读、

渐进读、反复读三种类型。(1)逐段读,就是顺次一段一段读下去,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

连贯起来背诵;(2)渐进读,就是背熟第一段,接着背熟第二段,连背以上两段;然后背第

三段,随后连背以上三段;再单独背第四段,又把一、二、三、四段合起来熟背。依次类推,

背完全篇。(3)反复读,就是先读完第一段,再一、二段连读,然后一、二、三段连读,依

次类推,背完全篇。

4、找出异同。

将相关文段的内容的具体层次、语言特征(标志)、内容类属等归类比较,找出异同点,

抓住其“异”,进行整体、分段或串并式的背诵,将易错易误的地方找出来,反复诵记。掌

握文言诗文中音节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流的速度、语调的抑扬乃至音色的处理等,不仅

有助于以声解义,更有助于以声促忆。

【能力聚焦】

文言文默写主要有三种题型:(1)续句型;(2)理解型;(3)迁移型。

“续句型”一般给上句要求续下句,或给下句要求填上句。

例: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 ,佁(y?)然【呆呆的样子】不动。【柳宗元《小石潭

记》】

文言诗文的默写大多选择具有生命力的写景状物和富有哲理的语句。上述题目分别填入

“柳暗花明又一村”,“明月松间照”,“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等诗文名言。

“理解型”一般有明确的答题指向,要求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例: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 , 。

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

这一类背诵默写,不是单纯地考查记忆能力,更是考查理解能力。这就需要准确理解提

示,然后唤醒积累,调动积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正确的回答。

“迁移型”就是引用学过(或课外掌握)的古诗文来表明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两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 ”意思相同。

2、古代诗文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

这一类题,侧重检测名句的运用能力。答案不是唯一的,命题者常常是在所学课文的范围内

考虑的,而答题可以凭借积累,超出课文范围,只要所填恰当即可。“陟(zhì)【提升】罚

【惩罚】臧(zāng)【表扬】否(p?)【批评】【升降官职,评论人物好坏】,不宜异同【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是《出师表》中读过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都

是赠别诗中的名句。

【补充】:

1、(唐)王维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

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湿润)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再】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唐)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聚集)神秀,阴阳(山北山南)割(划分)昏晓。【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

景色,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荡胸生层云,决眦【裂开眼角】入归鸟。

会当凌【登上】绝顶,一览众山小。

3、(唐)高适(shì)《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昏暗】,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修辞手法】:夸张、对比

5、(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PS:以上大概用四十分钟讲解。

第二节 理解、辨析词义

【基本要求】

1、能依据语言环境确定并解释常见实词的含义。

2、了解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

3、了解常用虚词的含义或作用。

【学习引导】

1、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代的词义,有些是直到今天没有变化的,例如“人”“手”“大”“小”“飞”等,有

些则起了变化的,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如果依照现代汉语来理解,那就

可能闹出笑话。如,“涕”古代指“眼泪;“臭”古代是气味的意思,包括好闻的香味;“江”

“河”,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等等不同的解释。

我们读文言诗文,不怕陌生的字,而怕熟字。对于陌生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来解决;

至于熟字,我们就容易忽略过去,似懂非懂,容易弄错。比如古人所谓“去”,指的是离开

某一个地方或某人,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乃记之而去”的“去”意思就是“离开”。

2、依据语境确定实词意思。

要确定词义,必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文言文中的实词大多有几个义项。如“生”,

常见义项有:(1)草木生长,长出,如“多松,生石罅”(《登泰山记》);(2)生活、生计,

如“而乡邻之生日蹙(cù,窘迫)”(《捕蛇者说》);(3)对读书人的称呼,如“生固(本来,实在,诚然)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在文言诗文中,有许多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它

们主要出现在成语和书面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文言词语。这里以《桃花源记》为例:缘(沿着,顺着)溪行——“缘木求鱼”;

落英(花)缤纷 ——成语“落英缤纷”出于此,意为落花繁多。欲穷(尽)其林——“无

穷无尽”,“理屈词穷”,“日暮途穷”;豁(开阔)然开朗——豁达大度;悉(尽、全)如外

人——“悉心照料”,“悉数捐赠”;并怡然自乐——怡然,形容喜悦。如“怡然自得”;停数

日,辞(告别)去——“告辞”,“辞岁”等等。

在确定、解释词义时还要注意实词的活用现象和古字的通假现象。如“亲贤臣,远小

人”中的“亲”和“远”,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的功能则是动词,解释时就应用现代汉语

中的动词“亲近”、“远离”(也可理解为“使??亲”,“使??远”);又如“斗折蛇行(dǒ

u zhé shé xíng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

形容道路曲折蜿蜒wān。)”(《小石潭记》)中的“斗”和“蛇”本是名词,在句中显然是表

形状的状语,解释时就要表现状语的特点,用“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的形式

来表述。通假现象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

谏》)中的“孰”,是“熟”的通假字,应从“熟”的`义项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仔细”。

要能够根据语言环境确定义项,其基础是实词的积累,《课程标准》要求有150个字左

右的积累量,而这150 个实词的积累与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熟读是密切相关的,到了一定

阶段,还应进行必要的梳理,尤其是可以对初中课文中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词句作一番梳理,

把握它们的解释和用法。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了解虚词的含义或作用。

文言虚词的使用十分频繁,但初中课文中涉及的常用虚词并不多,大致有“而”、“其”、

“虽”、“为”、“焉”、“于”、“与”“以”、“之”等,因此初中阶段只要重点了解部分虚词的

含义或作用就可以了。可以分两种情况:一是能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如“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于”与“能谤讥于市朝”(同前)中的“于”,

就分别解释为“对”、“在”;二是不必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如“夫”、“而”等,如“夫战,

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而”就不

必作具体解释。

文言虚词含义或作用的了解,不必死记硬背,主要还是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产生

一定的语感,在解释句子的时候,能找得到有关的现代汉语词语,使句子的解释正确、通顺。

【能力聚焦】

例1: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2)顾野有麦场(《狼》) .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三个句子都有“顾”一词。第一句“顾”的宾语是“臣”,可推断其词义是“拜

访”“访问”;第二句“顾”的宾语是“麦场”,可推断其词义是“看”“看见”;第三句

“顾”作“不如”的修饰语,可推断其词义是“反而”。语言环境中的相关词语不同,

词义也不同。

例2: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

(2)臣本布衣(《出师表》) ..

在文言诗文中,有许多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主要出现在成语和书面语中,成为现代

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津”,渡口。问津,探寻渡口,比喻探问情况、价格。例如“无

人问津”、“不敢问津”、“津关险塞”、“布衣黔首(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

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

老友。“患难之交”)”等。学习文言诗文要注意积累这类词语。

例3: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得.........

而腊之以为饵 .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必能裨(bì )补阙漏【裨..

补 :bì bǔ 增加补益。 阙漏 :què lòu 缺失遗漏。 】

了解一些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但更应在了解的基础上依据语言环境解释其含义。

如第(1)句中的“箕畚”是“用箕畚(运)”的意思,如果说成“运送箕畚到渤海”,

岂不可笑?第(2)句中“腊”,有动词的意义,解释为“把肉晾干,晒干”;第(3)句

中的“远”是形容词作动词,有“远离”(或“使??离开”)的意思,与“亲”相呼应,

文言诗文中彼此呼应的语言现象较多,解释时可以前后参照。第(4)句中的“阙”是

通假字,通“缺”,解释为“缺失”。所谓古字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

为那个字的意思。古字通假常常是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

例4: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是说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列子.两小儿辩日》

要正确解释这句句子,几个虚词是需要关注的,一是“而”,可保留,不译。它只表示

前后两件事的密切关系,不能解释为转折语气或递进语气;二是“乎”,要表述出反诘语气。

【补充】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辩论,争胜负)。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中午)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至,到)日中则如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

者为盂。),此不为(同“谓”,说)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判定)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同“智”智慧)乎?”

1.给加点字注音。

盂( yú ) 沧( ) 孰( ) 汝( ) 多知( )乎

2.解释下列划线词。

⑴两小儿辩斗( )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⑶及其日中

如探汤( )( ) ⑷孔子不能决也( ) ⑸孰为汝多知乎( )(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

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孔子不能决也。

6.“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

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7.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知识无穷无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学无止境

【说明】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

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

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

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

【初三语文教案2】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203-11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2)03-11

语文教案-《莺》201-21

语文教案-《社戏》201-21

高考语文雨巷教案207-23

语文教案-《回延安》201-21

语文教案-2、学写字09-06

识字2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识字2》优秀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