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时间:2023-04-29 14:26:42 教案 我要投稿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汇编六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用讲故事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讨论、查找关于骆驼的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之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学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认清生字、词,辨别形近字;

  教学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讨论、小组合作感悟体会课文;

  教学准备:光碟、关于骆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见过)那你能不能介绍一下骆驼是什么样的?

  2、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骆驼吧!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三、 自学生字、词

  1、 自由读一读全文中的字、词;

  2、 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3、 分清字音,注意辨别字形;

  4、 指名读词语,帮助正音

  镜子 委屈 疼爱 一趟 多亏 陷进 足够 铺天盖地 闭上

  四、 课后作业

  1、 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师指导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程与方法:用讲故事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讨论、查找关于骆驼的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之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体会骆驼妈妈是怎样消除小骆驼的委屈的,悟出小骆驼眼毛、鼻孔、脚掌在沙漠生活的必不可少性;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体会其文中情感,品味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讨论、小组合作感悟体会课文;

  教学准备:光碟、CIA;

  一、激趣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能在沙漠中生活的动物,它是——(生答:骆驼)对了,你们看这就是骆驼(师出示骆驼的图片)那么,你对骆驼都有哪些了解?

  2、 师:看来同学们对骆驼的了解还真不少,这是老师带来的一些资料,请看:(出示资料略读)而且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只小骆驼,今天就由它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齐答:想听)

  二、整体感知

  1、 师:好,下面同学们仔细听这个故事,听完后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有趣得讲听;

  2、 师出示课文录音,生听这个故事;

  3、 师:同学们听得多仔细啊,现在就请你们赶快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合作伙伴听,一定要讲得有趣啊!

  4、 生分组讲故事,师巡视指导;

  5、 师:谁能勇敢地讲听;(指名上台讲故事,师生)

  6、 师:听了故事,也讲了故事,我们知道故事中的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无意中遇到了小红马,小红马却嘲笑它长得太难看,小骆驼心里委屈极了,妈妈知道后决定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出示图)让我们来看看小骆驼眼中的沙漠都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小骆驼遇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看谁最会读书,能从中找到答案(师出示段落)

  7、 生读3、4自然段,师巡视;

  8、 师:谁能说说看(指名说)

  9、 师:有了这次难忘的沙漠之旅,却让小骆驼由委屈变得自豪,这又是为什么?(指名说)

  10、 师:那么,它的驼峰、脚掌和眼毛都有哪些作用呢?(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11、 生分组交流,师巡视;

  12、 师:谁能说说看。(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三、讨论探究

  1、 师: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竟有这么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它们,骆驼将无法在沙漠中生存,可小红马却嘲笑小骆驼长得太难看,那么你认为小骆驼长得难看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哪个小组讲得最有道理;

  2、 分组讨论;

  3、 哪个小组来汇报?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4、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大家清楚地知道看待事物不应该只看外表,而要看它有没有作用,小骆驼正是凭着难看的外表,并被人们称之为“沙漠之舟”。

  四、角色表演

  1、 师:(出示表演题)假如你就是那只外表丑陋的小骆驼,有一天,恰巧又又碰到了小红马,如果小红马再嘲笑你,你该怎么说?(指名说)

  2、 师:听了同学们自信的回答,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从这节课中得到许多收获,谁能说说看。

  五、质疑

  1、 师指名谈收获;

  2、 师:在你们得到收获的同时还想知道些什么?(指名质疑,共同解决)

  六、作业设计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外表看似难看但却非常有用的事物,请你再收集几个听;或以《小红马,别再嘲笑我》为题写一个片段。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质疑:我是谁?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自豪?)

  二、指导学生预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三、检查自学

  1、这些生词朋友你都认识了吗?(指名读预习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语言感悟

  (一)精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课文插图1)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板书:驼峰肉疙瘩脚掌又大又厚眼睛双层眼毛

  2、你见过喷着响鼻的马吗?小红马的话应该怎样来读?指导学生读小红马说的话,读出嘲笑的语气。

  3、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

  板书:委屈

  小骆驼心里很委屈,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

  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请学生带上头饰,同位扮演小骆驼和骆驼妈妈来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了解沙漠

  过渡: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里走一趟。

  1、同学们对沙漠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交流)

  2、{出示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呢?(学生找出后交流)

  4、[出示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

  5、你能来读好这些词语吗。(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想到了什么?(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绿色植物很少,风沙很大,而且水几乎没有,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6、教师适量引导谈话:同学们,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会不会遇到危险呢?下面就让我们陪伴着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也到大沙漠里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三)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讨论:小骆驼和妈妈是靠什么走过大沙漠的?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驼峰:

  (1){出示}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板书:贮存养料

  (2)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读出小骆驼的担心、和妈妈的自豪)

  脚掌:

  (1){出示}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2)板书:陷不进沙子

  (3)如果把小问号去掉,换个说法,你会说吗?

  (4)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好呢?

  (5)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6)指名读评评他读得怎么样读都来读读。

  眼毛:

  (1)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

  (2){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2)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3)板书:挡住风沙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如果你是小红马,你还会嘲笑小骆驼吗?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骆驼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人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四)精读最后一节

  ,深化理解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如果你是小骆驼,能跟别人说说你是怎样穿过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吗?学生戴好头饰,同位表演。然后指名台前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具体说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说促读,训练思维和说话能力。)

  五、续编故事生活感悟

  {出示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2、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附板书: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

  (一)、第1、2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1)指名读

  (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 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 附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读好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

  过渡: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第3--4小节:

  (出示沙漠图) 指名读3、4小节

  板书:( )沙漠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

  4、交流:

  (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 齐读句子。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4小节。

  5、读好3、4小节:

  (1)分角色朗读。

  (2)评读。

  (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

  (三)、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自豪。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四、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 又大又厚 陷不进沙子

  睫毛 双层 挡住风沙

  驼峰 肉疙瘩 贮存养料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运用自豪说话。

  2、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3、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言语活动应该是高质量的,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简单重复。任何提高学生的言语质量?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言语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言语质量。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自己喜欢的话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课题。重心转移:谁?应不应该?感到什么?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生词借助课后拼音拼读。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直到读得自己满意为止。

  4、组织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话。教师可以插问:你喜欢这一段话的什么呀?

  5、教师出示部分词语,看学生是否会读。

  第一组:镜子委屈告诉疼爱走一趟

  贮存养料足够多亏

  第二组: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板块二:说自己理解的话

  1、引导学生从第二组词句中发现:这组词句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谁能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运用这些词句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2、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的3、4小节,然后试着说一说,用上我明白了---------的句式。

  3、这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遇到了一匹小白马。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师生合作演说故事:小骆驼向小白马解说驼峰、脚掌和眼毛的用处。

  教师就小骆驼的其他方面提出问题:

  (1)小骆驼,你身上披着褐色的绒毛又厚又密,多热呀!

  (2)小骆驼,你走路这么慢,谁会喜欢你呢?

  (3)小骆驼,你的鼻孔这么大,有什么用呢?

  (4)小骆驼,你这么高大的'身体显得多么笨重啊!

  板块三:说自己积累的话

  1、教师给学生《沙漠之舟》的课外阅读材料,认真阅读,记住文中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我感到自豪的是或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的句式说自己理解的话。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一句话。可以将一组学生列成一排,轮流说话,也可以展开说话竞赛。

  板块四:说自己创造的话

  在上述说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附阅读材料:

  沙漠之舟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狼、猞猁、豹等)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为了获取美妙的食物,野骆驼有时也悄悄来到沙漠中的绿洲,那里水草肥沃,食物丰富,但是这要冒着生命危验,因为那里也正是恶狼出没的地方。动物学家曾记录了一场野骆驼与恶狼之间的生死搏斗:

  七月份的一天,一头公驼离开了戈壁区来到水草地,被恶狼发现,狼向公驼扑去。机警的公驼顺来路向戈壁深处逃去,恶狼死追不放。追过30公里以后,野骆驼已无影无踪了。恶狼还不甘心,顺着蹄印寻找,追到40公里时才大失所望,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这时,烈日当头,热风烧灼,气温高达50℃,戈壁滩连一滴水也没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驼凭着善跑的本领,摆脱了天敌的追击,终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旨,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诵读、感悟三、四自然段,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独特作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一课我采用谜语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头像绵羊颈似鹅,不是牛马不是骡,戈壁滩上万里行,能耐渴来能忍饿。

  小孩子哪有不喜欢猜谜语的,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然后引导学生读好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我”指谁?“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感到自豪?

  二、初读课文,理情思路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在初读课文中,我安排了2个要求。

  1、读会生字,读熟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指谁?“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感到自豪?

  三、精读感悟。

  师:据我所知,刚开始小骆驼对自己的这副长相是不满意的,挺委屈的,可后来为什么又变成自豪的呢?那就需要你们小组来解决了。

  出示学习提示:

  1、刚开始小骆驼为什么委屈?后来为什么又变成自豪呢?

  2、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小组学习)

  (一)小骆驼为什么委屈?

  孩子们一定会说是因为小红马嘲笑他。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红马是怎样嘲笑他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这一段中要让学生小红马怎样喷响鼻,读出小红马嘲笑的语气来。(师读)

  师:是啊,小红马这样嘲笑我,我心里是挺委屈的,同学们,你们受到了委屈找谁?同学们一定会说找妈妈,是啊,小骆驼也去找妈妈。(你来扮演一下小骆驼,我来当妈妈,见到妈妈,把你的心里委屈都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这样的委屈,我真是心疼,怎么办,我们骆驼的生活天地就是沙漠,我还是带他到沙漠中让他自己去感情吧。

  (二)课件出示沙漠录像。

  (课件中出示的是一段沙漠的录像,茫茫的沙漠一眼望不到边,触目所及除了黄沙还是黄沙,没有一片绿色,没有一点水源,没有一丝生命的痕迹。突然间,狂风肆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让学生结合刚才看到的录像,结合课后搜集的资料,说说在他的眼中沙漠是什么样的?学生一定会说:沙漠里都是沙子,没有水。无边无际,很容易迷路。沙漠里白天的温度很高,有时要达到60多度。晚上温度又很低,有时会达到零下十几度。沙漠里只长仙人掌,不长其他植物。一般的.动物不能生活在沙漠里。沙漠里风沙很大,会迷住人的眼睛的,沙堆也会移动的。人会迷路,很危险。(通过孩子们的亲眼所见,所谈,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骆驼能够生存是多么不容易。)

  组织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读出小骆驼的担心(读课文)骆驼妈妈的自豪。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

  师: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小骆驼没有说,你能把小骆驼心里的话说出来吗?自己先准备准备。

  (通过这个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小骆驼为什么自豪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课堂延伸

  师:这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又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小骆驼难看。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同桌两个同学,一个演小红马、一个演小骆驼,看哪一组同学想象丰富,演得生动?

  生:(有的自己编故事,有的几人合作表演。教师巡视并做指导。)

  五、扩展

  师: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看《沙漠之舟》这篇短文,边读边画出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

  生:(专注地阅读起短文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的寿命可达35—40岁。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野生的骆驼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课外拓展的这篇读物,选自人教版大修订版五年制第五册,文章的行文和思想内容与我们这篇课文相似相通。选择此文阅读,意在让学生在自主自能读书的基础上,自悟其做人的道理,让三维目标在自主阅读中得到迁移和发展。

  六、感情升华

  师: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写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绘画很出色,曾经在比赛中得过好几个一等奖。

  师:我为你——未来的画家感到自豪。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会弹钢琴,已经考到了五级。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最好。

  师:希望你永远学得更好。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爱我的爸爸、妈妈。

  师:多幸福啊!我为你的家庭感到自豪。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能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综上所述,是我对这篇课文的设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当学生思维被激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景,这些都是正常的,对此,我们应该适机加以点拨,使课堂教学成为动态生成的过程。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

  养料

  足够

  多亏

  贮存

  陷进

  铺天盖地

  又大又厚

  镜子

  疼爱

  走一趟

  脚掌

  疙瘩

  骆驼

  委屈

  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独体字:亏

  生描红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相关文章: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优秀教案09-22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作文08-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10-19

【精华】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3篇04-18

【实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四篇04-26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设计范文09-22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作文350字10-10

续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作文11-16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范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