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05 07:08:03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合集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资源。

  2、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课前准备

  彩笔、树叶、画纸、胶水等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秋景欣赏:

  1、看图,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浸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放牧人家。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

  2、特色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表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

  二、拼摆游戏

  1、游戏,几种树叶的拼摆游戏,每片树叶四周都有几个不同的按钮,分别代表放大,缩小,向左旋,向右旋,关闭等。

  可选树叶,大的为主,在旁边选择其他的叶子。

  2、游戏,拼摆。

  三、作业欣赏评析

  1、欣赏优秀作业

  2、讨论;你准备拼一幅什么样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析:

  有创意,有特色,工艺工整的作业评为较优秀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观察讨论,激发想象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树叶,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这张叶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

  教师拿出几张叶子,组合成某一图形,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二、欣赏范画,激发兴趣

  范画中的图画是怎样拼贴成的?试着讲讲拼贴步骤。

  三、拼贴的方法、步骤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已准备好的叶子,想想能拼贴出什么样的景物。

  在纸上摆摆、试试。

  用剪刀适当剪、挖一下,便所摆的东西与事先想的内容更接近。

  用胶水把叶子按顺序贴到作业纸上;提醒学生,胶水没干前还可适当调整叶片的位置,胶水不要太多

  用彩色笔作适当的添画。

  四、作业要求

  每人拼贴一幅"有趣的`画"。如有兴趣,回家后可再跟爸爸、妈妈一起拼贴一幅更复杂、更有趣的树叶拼贴画。

  五、讲评作业

  把学生的作业挂到教室四周,组织学生观看评赏。教师表扬想象丰富、组合巧妙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阶级。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成熟,美丽。秋天到了,各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总觉得可惜。何不用这些美丽的落叶做成美丽的画面,来留住秋天呢?

  二、 出示叶,拓印作品,欣赏分析。

  1、欣赏几张优秀的叶拓印作品

  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拓印不出花纹

  解决方法:a,叶脉不明显,换叶。B,颜料不够,加颜料。C,压印力度不够(用力压印)

  问题:画面不洁。

  解决方法:a,颜料太稀,应稍加水。B,手上不干净;c,反面涂色时颜料渗到作业纸上面。

  3、总结作业步骤并板书:

  (1)、拼摆

  (2)、交换拼摆

  (3)、叶子反面涂色

  (4)、拓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课后总结:

美术教案 篇2

  目标:

  1、使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

  2、巩固幼儿按轮廓均匀涂色、撕纸、剪纸、绘画等多种美工技能,发展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准备:

  椭圆形白纸(作米粒)、油画棒、纸盘、剪刀、勾线笔若干,画有肉骨头、萝卜轮廓的卡片若干张,小动物图片

  过程:

  一、 出示小熊,以糊涂小熊引入课题

  师:今天,糊涂小熊要请客,看小熊家来了谁?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兔

  师:糊涂小熊看到那么多朋友来了,连忙端出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

  出示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把食物及其相对应的小动物次序打乱)。

  请几名幼儿上前进行个别纠正,把食物及其相对应的小动物放在一起。要求边操作边说。如:小鸡爱吃米。

  二、观察食物,引导幼儿用涂色、撕、剪、画等多种美工技能给小动物制作食物。

  1、以小鸡的口吻:“哎哟,小熊呀,这么大的米,我可放不进嘴里,怎么吃呀?”引导幼儿用撕的方法把米变小,请个别幼儿示范撕纸。

  2、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给小兔的萝卜涂上颜色,把萝卜变得新鲜。帮小狗的骨头按轮廓剪下来,使小狗能一口吃一根骨头。

  3、出示小猫,用绘画的方法给小猫画小鱼作食物。

  三、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给小动物做食物

  提醒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做完一个小动物的食物后,再拿盘子给其他小动物做食物。请幼儿数一数,给一种小动物做了几个食物。

  四、游戏“喂食物”请幼儿把自己做的食物送给相应的小动物,要求边送边说。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见图1)。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见图2。)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见图3)?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用与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同学更关注生活和自身周围的事物,也让同学由此和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同学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身的观察、感知表示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同学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 引导同学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示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 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同学把自身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发明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六. 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假如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同学,同学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七. 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春天悄然来临了,我带着孩子们去公园春游。一进公园的门口,孩子们便发现有两只高大的长颈鹿雕像耸立在草坪上。孩子们飞似的奔跑过去,跳着摸摸它的腿,脖子,尾巴……。他们在一起讨论着:长颈鹿长什么样子?在哪里见过长颈鹿呢?它生活在什么地方?住在什么房子里……,看来孩子们对长颈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到幼儿园,我和孩子们便一起收集关于长颈鹿的资料、故事,观看长颈鹿的录像和动画片。通过对长颈鹿的查阅——观察——探讨等活动,孩子们发现:长颈鹿虽然很高大,但是很温顺,他的长脖子也很与众不同。从故事中,孩子们还了解到长颈鹿是一个有爱心、会帮助别人的动物。它的长长的脖子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绘画创造空间。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运用圆与各种线条进行简单的组合,来表现动物的造型,并能初步表现画面不同的背景。所以,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大、小椭圆画出长颈鹿的典型特征。

  2.尝试以颈部方位变化丰富长颈鹿的动态,想象画出长颈鹿的各种乐于助人的情景。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能活动的长颈鹿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背景图若干、笔和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纸的中央画一个大的椭圆,在纸的一个角画一个小的椭圆〕

  1.教师引导: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蛋,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从门前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就从后门接了一根电话给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原来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

  (运用情景的教学方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想听、想看、想画)

  2.幼儿猜测。

  帮助幼儿掌握长颈鹿的特征。

  二、讨论演示。

  1.教师示范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叫它长颈鹿?”

  “长长的脖子象什么?”

  “长颈鹿的头上还缺少什么?”

  “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

  “长颈鹿有几条腿?是粗的还是细的?” ……

  2.请部分幼儿示范

  可以请一些孩子添加长颈鹿的眼睛、角等等。

  (利用孩子的示范,进行同伴学习)

  3.讨论长颈鹿动态画法

  教师:“长颈鹿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动物,他会用它的长脖子帮助谁呢?”

  幼儿发散思维,想象长脖子的作用。

  利用会动的长颈鹿,来编一个帮助别人的小故事。(长脖子变成一座桥帮助小动物过河,变成滑滑梯让小朋友玩,变成秋千让动物荡来荡去,变成梯子……)

  教师利用故事的形式,摆出长颈鹿脖子的不同姿态。引导幼儿画各种不同动态的脖子,并出示相应的背景图片。

  (利用活动的长颈鹿图片,形象生动地把长颈鹿的动态表现出来。通过摆弄、操作长颈鹿的脖子,使孩子们更容易掌握长颈鹿的动态画法。利用故事的形式,使幼儿原本单一的画面背景更为丰富。)

  三、幼儿创作

  1.创作要求

  长颈鹿为什么做这么多的好事?它还会帮助别人做什么事呢?我们把它画下来。

  2.教师指导

  每位幼儿画一件长颈鹿做的好事,可以结合故事内容,也可大胆想象。

  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的姿势。

  注意长颈鹿与小动物的相对大小。

  四、评讲活动

  1.请幼儿讲述图画的内容。

  2.粘贴小星星。

  (事先将星星粘贴在教师身上,请幼儿有礼貌地、轻轻地去拿这些星星)

  三、活动反思:

  一、利用情景,激发兴趣。

  我在第一个环节中,设计了大蛋和小蛋打招呼的'情景来介绍长颈鹿的基本特征,使原本枯燥的演示成了有趣的画谜,把幼儿带入了充满想象的情景之中,使技能成为情景的一个部份。在这个猜测的过程中,幼儿在思考中回忆、总结一些动物明显的特征。幼儿从有长脖子的动物中去找,一下子就发现了长颈鹿。然后得出经验:原来大蛋和小蛋的组合是长颈鹿,于是产生了参与画长颈鹿的愿望,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我整个教学活动以情景为主线,因为这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许多有助成长的极为关键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经验,还包括情感经验、知觉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美感经验,创设有情景的美术活动环境,有利于从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和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出发,让幼儿主动学习积累各种经验。

  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

  开放式的美术教学必须为幼儿创造主动想、大胆说、自由画的机会,其中师幼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师生间的交流应是平等的讨论,在幼儿美术的创作中,凡是幼儿知道的或可能知道的,就应当尽可能地把幼儿推到台前,来让他们自己开讲。所以,在示范过程中,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例:提问 “长颈鹿的头上还少了什么?”“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腿是什么样的?”等有变化的问题去引起幼儿思索的兴趣,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参与讨论。

  美术活动的讨论是在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我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围绕“好心的长颈鹿会帮助别人干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幼儿通过有兴趣地谈论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问题。同时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美术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助人为乐精神。

  三、画面讲评,渗透德育

  在平时的绘画评讲时,我们经常是:“谁画的漂亮,再请他谈谈画的是什么?”这时大多数孩子开始说话,手脚不停,东张西望,尽管老师一再提醒也总是草草收场。因为这样的评价只是立足作品的效果,评价的对象永远是那些好的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作画,如果我们再用教师规定的统一标准去衡量他们的作品,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在本次活动的结束时采用拿小星星的方式,把重点放在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情感体验上。我看到孩子都轻轻地去取小星星,把小星星粘在自己的手上、身上、甚至是脸上,好像是一个有礼貌的长颈鹿。这比老师说“你画的长颈鹿有爱心,就给它一颗星星来得直接的多,而且又避免了说教。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学情分析

  1、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3、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尝试后一部分学生能通过摸索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互相学习。通过体验自学的收获带来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增进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锻炼幼儿撕纸的小手的灵巧性。

  3.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妈妈在哪里

  2.纸盆(人手一个),彩纸做成的配料(如:菜叶、荷包蛋、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谁想说一说,你的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让幼儿简单说一说)

  小朋友的妈妈工作很辛苦,下班后,要给小朋友做饭,洗衣服。

  2.今天,我们给妈妈做一碗面条好不好?

  二、展开

  1.歌曲《我的好妈妈》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我的好妈妈》引起兴趣

  我们给妈妈端上一杯茶,再来做一碗面。

  2.给妈妈做面条

  (1)演示操作:

  出示盘子

  撕纸面条

  粘贴一点配料。

  3.幼儿做面条:

  (1)提醒幼儿一条一条的撕纸

  (2)放在盘子里

  (3)用彩纸撕配料

  4.送面条

  (1)送给妈妈吃面条的`时候你要说一什么好听的话呢?

  让妈妈听了心里甜甜的。

  (2)幼儿相互说一说,对妈妈说的话

  三、结束

  动画片《妈妈在哪里》

  小朋友,你们看看动画片里的妈妈在哪里?在干什么?

  有时间我们再给动物妈妈做一碗面好不好?

  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创新乐趣,激发自豪感和继续创新的愿望。

  2.体验染纸活动的乐趣,能使用染纸工具较成功地进行染纸制作。

  3.培养幼儿的色彩感受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的印染画、吹墨画作品及课件。

  2.各种水粉颜色和裁好的`宣纸。

  3.彩笔、调色盘、旧报纸、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2、欣赏老师的魔术印染作品,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二)与幼儿一起探索印染的方法

  1、老师用两张宣纸浸入颜料中,让幼儿观察浸的时间长短与印染面积大小的关系。(与幼儿一起讨论)

  2、与幼儿讨论在染色前、后必须做什么?

  3、教师小结印染步骤:折纸、染色、展开铺平。

  (三)尝试印染:

  1、幼儿第一次尝试印染

  (1) 教师提醒幼儿在染色时将折好的各角处或折边处染色。

  (2) 请成功的幼儿介绍经验,(从折法、染色、色彩方面),帮助失败的幼儿找原因。

  2.第二次印染:

  (1)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着将纸折成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印染,感受不同的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

  (2) 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

  (3) 启发幼儿染颜色处越多画面就越好看。

  (4) 将浸染好的颜色的纸慢慢展开,摊在报纸上晾干。

  (四)添画作品

  启发幼儿在印染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添画,(让幼儿创新想象并操作活动)。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进行展览,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美术教案 篇9

  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则是教师必须在绘画教学中首要注重的问题。然而,在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守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教师画一笔,幼儿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幼儿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

  一些小花、小草、小鸟、太阳等,以丰富画面。幼儿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画面大同小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比较呆板。

  二是讲评范围狭小,模式固定。讲评作业时,教师似判断是非的法官,对幼儿模仿比较象的、画面添加内容多的、画面干净整洁的作品往往大加赞赏,甚至用小红花、五角星来作为奖赏。而对画面单调、模仿不象、作业散乱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有的甚至批评、指责幼儿没有认真作画。而对绘画天生敏感的幼儿毕竟少数,这少数的.幼儿往往成为教师固定的讲评对象,不利于激发更多幼儿的绘画热情。

  三是绘画空间局限,忽视环境布置、区角等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作用。幼儿园每年或每学期的室内外环境布置,是教师们非常看重的。为了保持墙面的美丽整洁,画面布置一般都设计在幼儿可望不可及的高处,而能让幼儿伸手可及的墙面、地面,则必须保持整洁无瑕,不让乱涂乱画,幼儿只能在纸上或作业本上进行作业。幼儿随意发挥的自由创作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上述问题不利于幼儿拓展绘画思维,发挥创意,其弊端十分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为如何把握幼儿绘画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作研究和努力,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结合”:

  一、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

  实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幼儿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孙悟空、猪八戒已不是名著中的想象人物,而是幼儿能直接从电视里看得见的活生生的形象。“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也不再是幼儿感兴趣的房子的模样,他们可能对结构复杂的高楼大厦更为投入。

  二、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提高短期作画水平,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观察法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之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体验活动的感受,欣赏美好的事物,把绘画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幼儿就“有物可画”;谈话法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

  三、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一幅作品完成后,幼儿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绿色太阳”是因为“天热了,绿色太阳比红色太阳要凉爽”;爸爸的唾液有“黄豆一般大”是因为“爸爸生气时太吓人,说话声音很大,喷出的唾液砸到我脸上很疼”??可见,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评价出来的。在了解幼儿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进一步评价尤为重要。幼儿喜欢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或宣泄出来,借物象表达心象,抒发自己率直的感情。这样的作品也许线条不够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色彩深浅不合实际,但仍不失为一幅有创意的好作品。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幼儿的创意,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孩子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在每个孩子身上。

  总之,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孩子们手中的五彩笔才能画出更富于创意的、五彩缤纷的神奇画卷!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喜欢探索风车制作的方法,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幼儿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了幼儿对风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对风车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环境创设:

  风车范例。正方形纸、剪刀、胶水、图钉、铅笔或小木棒等材料。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并制作风车。

  活动难点:

  四个角的粘贴方法。

  活动过程:

  一、好玩的风车。

  ——出示风车范例,玩风车游戏,激发幼儿制作风车的`愿望。(结合识字:风车、转动)

  ——风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幼儿仔细观察风车范例进行探讨。

  ——教师鼓励幼儿拆开风车范例,探索风车的制作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把握制作方法:用正方形的纸,沿着两条对角线剪纸,只能剪到靠近中心的地方,剪出四个口,出现八个角,再将相隔的四个角粘贴到中心处。(隔一个角一粘)

  二、做风车

  ——提供制作风车的材料,鼓励幼儿边研究范例边制作风车。鼓励合作研究。

  ——提醒幼儿:做一做,看一看,边琢磨边制作。

  三、玩风车

  ——幼儿玩自己制作的风车,鼓励分享玩风车,比

  一比哪个风车转动得好。

  ——研究自己制作的风车在转动时是否有问题,帮助幼儿寻找问题的原因,尝试修改。

  小百科:风车是一种不需燃料、以风作为能源的动力机械。早期风力机又称风车。现代风力机多指发电用风力机,亦有用于提水灌溉的。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9-29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12-16

美术教案12-14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