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8 10:14:5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大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7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欢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回来都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好玩的事情说给老师、小伙伴听。结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我班开展了“快乐的旅行”这一主题。随着活动的不断延伸,一次孩子们在进餐中窃窃私语,老师蹲下身仔细倾听孩子的对话,才知道他们有一个新的“发现”:食物在肚子里会“旅行”吗?多有趣的问题呀!孩子们都关注着呢。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食物,孩子们总是吃不够、说不完。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食物的旅行”主题活动由此生成展开。为体现新课改精神,我们以整合的观念,目光短浅是让幼儿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同时,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合作能力。为使活动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我注意灵活采用教法:首先设置问题情境(从孩子们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东西哪去了?”)观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消化过程)操作法(以孩子喜爱的操作形式展开——动手动脑拼图、“构建”消化系统图)等等。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亲手制作课件,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生动且有趣味性。

  活动目的:

  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加深幼儿对身体的了解,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合作能力。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卡片数套,小兔布偶一个,食品、白板纸、油画棒、大小塑料软管等材料若干。

  2、课前与爸爸妈妈讨论及查找有关资料。

  3、主题环境创设(人体模型、人体各结构图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每人吃一块萝卜片,谈话关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测,引出课题“食物的旅行”。

  1、讲述故事“萝卜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点提问:萝卜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二、幼儿自选食品(糖、饼、果等),再次体验食物在身体里的感受。

  三、认识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帮助幼儿认识消化器官的名称。

  2、重点讲解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幼儿明白不良饮食习惯对胃的伤害。

  3、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讨论:辨别哪些是健康的饮食行为?哪些是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教育幼儿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分组操作活动:加深对人体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

  1、分组玩拼图游戏。幼儿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2、部分幼儿躺下将人体外形轮廓勾画出后,自主选择大小、长短不一的塑料软管等材料(做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3、分享交流:教师与幼儿共同将做好的人体消化器官图布置在室内主题栏目中。

  附故事:《萝卜的旅行》

  小兔最喜欢吃萝卜了,小兔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把我弄得痒痒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会儿,我到了一条长长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样,真好玩!还没等我玩够,就滑到了一个大袋子里,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会一边分泌出一些液体,还一边慢慢地蠕动,把我磨得呀越来越碎,越来越碎...被磨碎的我接着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宫一样,好不容易出了迷宫,我就到了一条皱巴巴的大管子里,在这我的营养都被吸收掉了,最后我就被排出了体外。

  活动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并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新课之前,我先引领学生回顾了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然后引入食物消化的讨论话题。学生很容易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并且能马上理解这些器官都是消化器官。但是,学生对于肝是消化器官却不是消化道这点不理解,因此,我又加入了消化器官、消化道概念的对比,以及肝的功能的扩充。在了解如何保护消化器官时,学生也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一反三,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饭后不剧烈运动等。

  学生在这节课中提了很多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课堂反应很积极,他们对于平时看不见的肚子里面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跟随食物一起在消化道内旅行时有很多次“原来是这样的”反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学生的好奇得到满足心的同时,这些知识也能深深的映在学生的脑海里,并且能积极主动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这样才达到了科学课的目的。希望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探索科学的奥秘。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尝试操作,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利用物体间的空隙,摆放更多的物体。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事物的习惯,激发幼儿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小矿泉水瓶27个,用大矿泉水做成的漏斗9个,一次性盘9个,小勺8个

  2、大小泥球各若干。彩笔人手一支。

  3、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并请幼儿认识操作材料。

  今天我想请你们过来和我一起玩游戏,什么游戏呢?请看这是什么?(出示大泥球、小泥球和沙子,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最后出示大瓶子。

  二、请幼儿记录方法,并自己尝试操作。

  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把这三样东西全部装进这个大瓶子里,一点也不能剩,而且这个盖子刚好能盖上,你们觉得装得下吗?那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好不好?装之前先把这张记录表填上,(交待记录的方法:你要先想一想,你最先装什么……)然后才开始装,要求装完一样后,才装另外一样,最后用这个盖子试一试,把结果记在这个格子里。(提示幼儿怎样记录结果如果能能盖上盖子,怎样记录,若盖不上呢)

  三、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现在,请你们把瓶子和记录表一起拿到前面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们都放进去了没有?其实呀,这些东西都能装进这个大瓶子里,而且能把大瓶子装得满满的`。可是你们为什么没有装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后装沙子的:后放沙子的,为什么……原来,沙子钻到xx的空空里去了。既然沙子要钻钻空空,

  2、后装小泥球的:原来,小泥球钻到大泥球的空空中去了,既然小泥球要钻空空,那你们说小泥球和大泥球要先放哪一个?

  3、那现在请你们告诉我,如果我们想把大瓶子里填得满满的,应该最先装什么?幼儿回答了后问为什么要这样装?(一边问一边操作)

  四、现在我们都知道怎么装了,请你们再试一试,看这样倒底行不行?还是用这个盖子试一试,把记录表也填上,并把答案记下来。幼儿操作。

  五、请你们一起告诉我你们刚刚的结果吧!(幼儿回答)对呀,(一边记录,一边讲)我们最先放大泥球,你们怎放好大泥球后,这中间还有很多……,什么来钻这些大空空?是啊,小泥球钻大泥球的大空,……这样瓶子就被装得满满的了,把你们刚才没装完的全部都装进去了,你们看这样装是不是装得更多了?是啊,这个方法可以装更多的东西,这个方法真好。那你们说现在这个瓶子里还有没有空空?什么东西可以钻这么小的空空?—————水。

  六、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也要用钻空空的方法。想一想,如果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要带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有大也有小,假如想把这些东西全部都装进一个大箱子里,你们觉得先装大的还是先装小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那我们赶紧把这个方法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做简单的气象记录和统计。

  2、主动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调适自己的衣着。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温度计、气象记录表、笔、各种天气的图片等。

  2、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月气象统计表》、学习包《科学·月气象记录表》、亲子手册《科学·小小气象员》。

  三、指导要点:

  1、和幼儿一起制作班级晴雨表(见"小小资料库"),并投放倒班级气象角,由值日生每天调整晴雨表,并在晨间谈话时向全班小朋友汇报,并做穿脱衣服的建议。

  1、鼓励幼儿坚持收看每天晚上的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在日历上记录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每周一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记录准确。

  3、根据天气记录过程中出现的天气现象,拓展幼儿的气象常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2.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汽车,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

  2.各种汽车玩具、图片若干,布置成汽车展览会。

  3.充足的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画画工具;各种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出汽车,教师带领幼儿去参观汽车展览会。

  师:小小一间房,橡胶轮子扛。

  喝油又喝水,奔驰在路上。(汽车)

  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索。

  参观汽车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汽车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一看展览会上有许多汽车和汽车卡片,拿一辆你喜欢的汽车,看一看它长的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用途?和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汽车和他的汽车,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幼儿参观汽车展览会,观察各种汽车玩具,图片,自由摆弄各种汽车,熟悉汽车的名称和简单的用途。

  三、观察发现,引导学习。

  1.观看普通汽车课件,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我给汽车展览会上的`汽车录了像,把你手里的汽车和卡片放回展台,我们一起看。

  课件展示轿车、卡车、公共汽车,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2.观看几种常见的特种车的课件,引导幼儿描述特种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小朋友你知道特种汽车的名字吗?

  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几种特种车。

  课件展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引导幼儿描述特种车的名称,特征,用途。(如:汽车是什么名称?汽车是什么颜色的?车上有什么装备?什么时候用到它?电话号码是多少?)

  3.让幼儿说出自己见过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小朋友除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些汽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汽车?乘坐过什么汽车?

  幼儿描述自己熟悉的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小结: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汽车,每种车子都有它不同的本领,它们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可是人们在乘车时也会有危险,我们在乘车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1.把汽车展览会上的各种汽车按用途分类。

  师:汽车展览会上的汽车放的没有次序,我们帮它按用途分一分类。

  幼儿按轿车、卡车、公共汽车、消防车、警车、救护车进行分类。

  2.请幼儿画出或拼摆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师: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绘画,拼图等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伙伴的作品。

  活动结束:

  幼儿随音乐作开汽车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将有关汽车的书籍、图片布置在图书区,供幼儿在日常活动和自由活动中继续观察、探索、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不同的物体在水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些是上浮而有些是下沉的,下面这节课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大家了解下物体的沉浮现象,从而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苍蝇和蚊子是幼儿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昆虫,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比较肤浅,只知道它们会飞,是人们讨厌的昆虫。至于为什么讨厌以及对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旨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师幼时间的互动交流,来进一步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结合4月7日世界卫生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健康知识。

  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3、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了解苍蝇、蚊子生活习性及危害,并能区分它们。

  4、能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

  5、通过消灭蚊蝇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危害。

  2、难点:了解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消灭它们。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

  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猜谜语《苍蝇》《蚊子》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长得像蜜蜂,腿上毛茸茸。浑身带病菌,是个害人虫。(苍蝇)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蚊子)

  (二)基本部分:

  1、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

  (出示苍蝇和蚊子对比幻灯片),教师介绍蚊蝇的共同特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蚊子,它们都属于昆虫;有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六条腿。教师:谁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苍蝇有两对翅膀,蚊子有一对翅膀”;“苍蝇脚上有毛刺,蚊子没有”;“苍蝇有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和蚊子的眼睛不一样”;“它们的嘴也不一样,蚊子的嘴像针。”

  2、认识苍蝇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苍蝇。

  (1)(出示苍蝇吃食物幻灯片)苍蝇最喜欢在什么地方玩?脏,臭的地方。它是怎样传播细菌的?苍蝇的脚停在脏地方。脚上的毛粘满了细菌,又喜欢在饭菜和水果上停下,把细菌传播开来。人吃了苍蝇叮过的东西会怎样?会生病,拉肚子,发烧。

  (2)苍蝇是害虫,我们看见苍蝇该怎么办?(出示打苍蝇、不乱扔垃圾、洗手幻灯片)用苍蝇拍把它打死,还要做到讲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吃东西前要洗手,洗干净水果。

  3、认识蚊子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蚊子。

  (1)蚊子有什么不好?(出示蚊子咬人幻灯片)吸血,咬了人之后特别的疼,还痒。蚊子怎样吸血?用嘴里的吸管吸血,他还会传染疾病,吸了生病人的血又去吸不生病人的血,这样就会把疾病传给别人,使别人生病。

  (2)用什么办法来消灭蚊子呢?(幼儿讨论)小结:蚊子喜欢在有污水的地方生长和活动,我们平时不要乱扔垃圾。要想办法消灭它,可以点蚊香,喷杀虫剂等。

  4、总结:因为苍蝇传播细菌,蚊子吸血,它们都是害虫,所以我们平时不仅要消灭它们,还要讲卫生。就让我们消灭他们吧!

  5、消灭蚊蝇。

  (1)老师介绍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的玩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

  (三)结束部分:

  1、简单讲评幼儿的电脑操作。

  2、布置作业:幼儿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苍蝇和蚊子的害处,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来消灭害虫。

  活动延伸: 环境保护小卫兵:户外游戏《消灭蚊子》

  玩法:

  1.选一个幼儿当消灭蚊子的“小能手”,其余的幼儿为“蚊子”。

  2.“蚊子”在圈内,“小能手”在圈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蚊子”,可用手拍打蚊子但身体的任何部分不能进内圈。“蚊子”想办法不被打到,但不能出内圈。最后剩下的“蚊子”为胜者。

  建议:在游戏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蚊子”不能出内圈,“小能手”不能进内圈,内圈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人数及手臂的长度来确定

  推荐阅读: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大水牛和小蚊子》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交谈中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准备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观察、讨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 2 2 4

  3、认识比例:1: 2: 2: 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1: 2: 2: 4

  胶 洗 洗 水

  水 手 洁

  液 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 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教学反思

  活动组织成功与否,与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以及对小朋友的反馈的预测等要素有关。因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好活动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也不会一次就把活动组织的完美无缺。事实上,组织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挖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小朋友和老师都受益,使活动迈向更成熟的一步。我在第一次试上《有趣的泡泡画》一活动时,发现有几个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吹泡泡时有倒吸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对幼儿可能要发生的现象都要考虑进去,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也告戒我们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活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实验,也许每次的结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经验,获得了提高,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汽车科学教案03-31

大班的动物科学教案10-06

大班动物科学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