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随笔六 作文教学的可能性 -观看赵谦翔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之后

时间:2021-07-15 10:05:3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学习随笔六 作文教学的可能性 -观看赵谦翔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之后

学习随笔六

  作文教学的可能性

学习随笔六 作文教学的可能性 -观看赵谦翔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之后

  ——观看赵谦翔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之后

  教育学部4+2 潘姝 0810081076

  一堂好的作文教学课应该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我们的语文课堂里有真正的作文教学么?

  我想对前一个问题,或许我们能够通过翻阅资料,理出不少作文教学的理念,提出不少作文教学的方法,但是后一个问题,则反映出我们不得不一个现实,语文教学中似乎没有真正的作文教学,我们整个的教学活动也是以阅读为中心,作文教学往往依附于考试,所谓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是一堂考试作文点评课。老师分析这次考试作文的写作状况,解析作文题目,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破题,然后选读几篇优秀作文,如此而已,大多数学生得到的只有一个分数而已,课上对题目的分析能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呢?仍是个未知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负担的加重,语文平时的作文练习似乎也很难实行,剩下的也就只有考试时那一点点可怜的练习机会了。而从学生这一方面来看,我们总是感叹交上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空洞,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内容,特别是考试作文,读上几篇就知道这次考试的大概情况,再往下接着读就渐渐乏味,甚至反胃了。似乎是我们的学生的语言太少,不懂得怎样表达,否则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但是王富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的语言危机常常不是因为人们说的话太少,而是因为人们说的话太多,而在这些太多的话中却缺乏真正具有直观的、直感的、情感的、审美的底蕴的语言。” [1]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一懔,或许这正好击中了我们现在作文教学的现状,学生作文的空洞无物并不是没有语言,而是没有真情实感,不知道面对一个话题应该怎样思考,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没有表达的欲望,只能绕着题目打太极,这样的作文自然会显得空洞而缺乏生气了。

  赵老师的课给予我的正是这样一种冲击,语文作文课还可以这样上,整整一节课都是同学上来朗读自己的诗作,并简单描述自己当时写作的缘由和情境,老师再给予简单的点评。这是理科班高二的学生,他们选择的是诗歌这样一个在高考作文中都往往不被允许的文体,写下的是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悟、所感。其实,他们写的不少都很难称为真正的诗歌,但是不管他们写的到底怎么样,仅仅是这样一种文体的尝试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用一种新的文体进行表达的不同和魅力,而这正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土壤。在上课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一个学生的诗歌中表达自己小小的暗恋失败的情愫时,学生自己和下面的同学都有些不好意思,赵老师却能包容并鼓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而并不是像我们印象中的师长面对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压制和抹杀,这和赵老师的“绿色作文”的理念是分不开的。“绿色作文”的根本就是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有创意的情感表达,从实践活动和阅读活动两方面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宽学生视野,以感悟法为通道开发灵性,让作文教学成为有源之水,变千遍一律、枯燥乏味的灰色作文为绿色作文。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才有我们看到的那一堂充满生气的作文教学课。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占60分,对于整个语文成绩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写作本身对学生整个语文能力的培养乃至日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不断探索着作文教学的序列,但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有多少老师正在进行有计划的作文教学呢?相信不少老师都没有设计自己的作文教学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更不用说谈论其计划的好坏了,更多的.老师则是跟随考试的进程,根据考试来展开作文教学,瞄准中考、高考作文展开训练,要求学生背范文,进行技法指导,学生最后写出来的都是华而不实、没有真情实感的空洞文章,作文教学的根飘忽不定,学生的作文能力的训练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为什么作文教学会出现这样的乱象,我想在操作层面上来看,有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教材对作文教学的设计上。教材中对于作文教学的设计往往是有点有线而难成面,也就是说,教材中对于作文教学的设计往往是话题的呈现,以一个一个话题的呈现和训练带动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可是课本中能够呈现的话题是有限的,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话题的时候能否有很好的表达结果呢?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标版初中教材正是这样。教材中将写作、口语交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阅读相结合,另一个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在后一个系统中这样三位一体的设计无疑可以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表达的欲望,解决了以前学生面对话题无话可写的问题,是一种创新。但是这样的话题式的设计会不会忽略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层级性,几个话题都处于相同的能力培养层级上,没有形成梯度。而老师迫于课时的压力可能也很难按教材的设计组织这么多次如此丰富的教学活动,没有梯度性的作文教学课程设计,怎么才能完成作文教学的目标呢?

  这又让我回望了过去对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近三十年的作文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不少作文教学流派,也反映出我们急于探索出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粗略一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流派。一是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流派,其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训练学生掌握每一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技巧,进而形成议论文、说明文的问题写作规范。二是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从学生写作思维过程入手,进行培养,将作文教学分为几个层次,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能力,其中还细分为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此不再赘述。三是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其中又可分为“文体为纬——过程为经”训练模式、“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过程“三线并行”训练模式。四是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主要是以多种教学手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

  过去的教学经验还是能够给予我们不少启发,这几种作文教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试图为我们探索出作文教学的门径,也显示我们对于作文起点的几种理解。我想,在教学理念层面上,赵老师的“绿色作文”理念还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也切中了当前作文教学困境的核心。一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必然起步于表达的欲求,而这是当前我们作文最需要的,漫天的“灰色作文”呼唤的就是那一点点绿色,这正是当前以考试的单一评判标准为中心的作文教学的瓶颈所在。但同时,我们还是需要探索作文教学的序列。语文教学总是在程式化与过度自由、没有操作性的两端摇摆,我们反对程式化,但是学生能力增长的层级性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教学也还是需要有梯度、有一个指导的序列。前人的探索可资借鉴,教材的设计也需要再度细化。这样才能在丰富多样的写作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才能产生有创意又饱含情感的表达。

  [1] 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2] 参考程少堂:《流派纷呈:作文教学改革30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5期

【学习随笔六 作文教学的可能性 -观看赵谦翔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之后】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学实录11-09

嘲赵谦光,嘲赵谦光贺遂涉,嘲赵谦光的意思,嘲赵谦光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活动”-数学的生命(“可能性”课堂教学实录)01-21

有关作文的教学实录01-15

作文教学实录09-16

于永正作文的教学实录01-15

语文作文教学实录01-15

小学作文教学实录08-20

可能性教学设计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