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08-28 19:37: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找骆驼》这篇课文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设计理念】

这组课文围绕“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专题组合来编排。众所周知,观察中要有发现,极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因此,构思这一课文的教学,从语言文字学习的角度着眼,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力的培养。我以课文前“学习提示”中体现阅读方法指导的两大问题──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以及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为主线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猜谜语:沙漠里有只船,船上背着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瓜瓜。

2、学生自由交流对骆驼的认识。

3、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要点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该怎样学?

2、学习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过渡: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生自读并标注)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一。

2、汇报交流。

(1)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特点?(三个)

(2)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心里高兴)从哪儿看出他心里高兴?

3、分角色朗读。

(1)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学生扮演)

(2)再读对话,你们发现商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着急—高兴—生气)

 (老人说的骆驼的特点具体、全面,然而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难怪商人会愤愤地指责老人。请大家读一读商人说的话。)

  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

过渡:我们知道骆驼有这些特征,那么,老人又是怎样知道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征的呢?一起来学习第10自然段。

1、学生读第10自然段,完成表格。

?读课文第十自然段,完成表格内容。

骆驼的特点

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缺了一颗牙齿

2、师生交流表格完成情况。

出示句子一: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1)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板书:脚印右深左浅

  (2)为什么脚印深浅不同?与脚跛有什么关系?(可找同学做脚跛走路的动作,体会一下。)

  (3)练习:加上“因为……所以……”说这句话。

  出示后两个句子: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1)自学讨论:(方法同上句)板书:左有蜜右有 树叶的牙齿印

(2)用“因为……所以……”说话

小结:板书: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哪个词看出商人找到了骆驼?(果然)

五、回顾全文,总结

1、故事很有趣,读了课文大家肯定受到很多启发。谁能说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事你会怎样做?

2、分角色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看见    脚印左深右浅   左脚跛

        又看见    左蜜右米      左驮蜜右驮米

        还看见    叶上留有牙齿印   缺一颗牙齿

        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找骆驼》是一篇自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传统经典的课文,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骆驼。文章告诉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骆驼的相关图片导入,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汇报了课前查找的有关骆驼的资料,让学生对不经常看到的骆驼有个大致的了解。随后,引出今天的课题——-“找骆驼”。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老人和商人的对话是重点,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商人的感情变化是越来越高兴,当老人告诉他不知道骆驼的去向时,他又非常生气。老人解释的原因的地方,我尽量让学生去读,读出老人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的特点。还变换方式让学生去充分地读,比如,男生读商人,女生读老人;分小组读等方式。这一课,我就采用让学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在读中体会课文中所用的语气词,体会老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的特点。

三、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我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因为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因为老人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所以说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因为老人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在解决“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时,我先让学生讨论,老人和商人的区别是什么?你想对老人和商人说些什么?有了这两道题做铺垫,再谈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就容易的多了。

四、续写故事,向课外延伸

商人听了老人的话,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他看见路上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走着走着,商人看见___________,他____地说:“___________。”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欠佳。

总之,本课教学我努力地体现“以读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语文课上的知识、语言、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训练。

《找骆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找骆驼》这篇课文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设计理念】

这组课文围绕“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专题组合来编排。众所周知,观察中要有发现,极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因此,构思这一课文的教学,从语言文字学习的角度着眼,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力的培养。我以课文前“学习提示”中体现阅读方法指导的两大问题──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以及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为主线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猜谜语:沙漠里有只船,船上背着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瓜瓜。

2、学生自由交流对骆驼的认识。

3、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要点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该怎样学?

2、学习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过渡: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生自读并标注)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一。

2、汇报交流。

(1)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

【《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找骆驼》教学反思12-04

找骆驼教学设计02-20

《找骆驼》教学反思范文10-07

课文《找骆驼》教学设计02-10

找骆驼课程的教学反思范文05-09

《找骆驼》教学反思3篇10-04

课文找骆驼教学反思范文10-06

有关《找骆驼》教学反思范文09-09

关于找骆驼教学反思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