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归去来兮辞中的乐与忧》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9-17 10:24: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对《归去来兮辞中的乐与忧》的教学反思

对《归去来兮辞中的乐与忧》的教学反思

对《归去来兮辞中的乐与忧》的教学反思

何有湖

之所以选这个课题,一方面是出于“一师一优课”的需要,另一方面公开课最好是一个课题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整个课显得更加完整一些。这是第二课时,因为篇幅较长,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把握课文的内容。这个教学任务实在不好拿来作为上课的内容。往往教学任务越简单,上公开课越不容易上出精彩之处。这也是我们以后上公开课,包括到外面上课应该要注意的点,尽可能完整一些。

优点就不讲了,这么多年,个人的一些风格与特点相对固定,我们所能做的是可能地把缺点改掉,把优点发挥。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思路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去思考,去争鸣。因为是第二课时,有关字、词、句的基本知识的教学就没有涉及,直接进入对陶渊明的情感的分析。要分析诗人的情感,我采用知人论世法。以《归去来兮辞》前面的序文作为切入口,先让学生读一遍,再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出来做官和辞官的`原因,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情况,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他做官和辞官的原因,这个分析实际上为后面分析情感的“忧”作铺垫。但这个环节,从教学现场来看,学生的反应并不热烈,学生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我事后回想一想,关键是一开始没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致调动起来,没有让学生进入相对兴奋的状态。可能一开始应该讲一点有趣的事,让学生笑一笑,放松一下。

在分析陶渊明做官原因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资料的补充,让学生相对全面地形成一个立体的认识。我选了表现陶渊明年少有志的诗,让学生来读。在现场是我一激动,自己去读了,本应让学生去读,可能好一些,至少学生能比较直接形成初步认识。我读完后,让学生来分析,实际的情况是学生的反应并不理想,在我的生拉硬拽中说出一两个要点。这说明学生没有进行思考,我讲解与引导没有推动学生进行思考。

从课堂环节分步来看,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本课教学重点是分析“乐与忧”,而实际上,分析陶渊明做官与辞官的原因足足用了25分钟,占用一大半的课堂时间,这显然是虎头蛇尾,这也必然导致后面的分析不全面、不透砌。

到26分钟我正式打出思考有哪些“乐”来的幻灯。本来这些内容在前面的课时已经讲过的内容,几乎是炒现饭。学生只要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或内容就可以,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很被动。一方面确实跟他这个班的特点有关,班主任自己上班都是死气沉沉的。另一个方面,其实也有我之前备课时的预计不足的问题,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如果出现学生“不上道”的情况如何办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去比赛借班上课,特别要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反应,是换一个角度问,还是让学生先齐读,或让一个学生读。这都是要思考的思考。实际的过程中,我叫了几个学生回答后,一时间不多了,于是更多是自己讲,讲完“乐”这个内容,已经过了30分钟,后面只剩下15分钟。

这节课我的本意是,学生在分析“乐”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引导学生是否有“忧”,最好是学生自己能发现“忧”的存在,然后我让其它学生来反驳,于是这个发现“忧”的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我结合学生发现的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辞官时内心的复杂性。这是我设计的理想状态,但现实总是不合人意。当我发现在分析“乐”时学生时的不良反应后,我只好临时改变教学策略,在31分钟时直接在幻灯上打出“忧”字,采用我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来分析的教学形式。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陶渊明退隐后的无奈,我补充了其儿子的情况的一首诗《责子》,也没有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所以,后半段的教学基本上又归于“一言堂”,因为时间的关系,因为之前学生的反应的启而不发,或者我启发的艺术不到位,为了把课讲完,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

总之,如果自己给自己打分的话,只能是60分,给60分的原因是内容讲清楚了,但教学的过程体现的比较无趣,原因是备课时预计不足,教学手段显得单调。

【对《归去来兮辞中的乐与忧》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成长中的乐与忧作文04-11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范文09-11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范文10-08

成长中的乐与忧作文500字10-10

成长中的忧与乐500字作文08-26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0-08

归去来兮辞01-21

杂曲歌辞·饮酒乐,杂曲歌辞·饮酒乐聂夷中,杂曲歌辞·饮酒乐的意思,杂曲歌辞·饮酒乐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归去来兮辞翻译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