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时间:2021-10-21 11:43: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精品教学反思

授课人:陈喜龙

听课人:贾静静

1、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老师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习,再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如果我们想布置一下班级用什么布置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源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陈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发现,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陈老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另外2组信息,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从而引出除数是7、8的除法,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49÷7”、并点名说出求商时所用的口诀。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想乘法口诀,口诀缺几商是几。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听完课后,我也感到有一些不足: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32÷8应该先想几乘8等于32,因为四八三十二,所以商是4。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在最后练习时过度有些陡。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5 4 3 2》教学反思

授课人:左丽

听课人:贾静静

上课开始,左丽老师首先复习了有关十几减9、8、7、的计算,为学习本课新知做好铺垫。新课时,左老师出示例题: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片刻之后,好几个同学,都举起小手汇报说计算完了,左老师适时提出了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时,同学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汇报时有的同学说用破十法,有的同学是用想加算减。接着左老师鼓励孩子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一名同学想出了“把5分成3和 2,12-2=10,10-3=7”这种方法。另一个班级不仅相出了这种方法,还有“把12分成10和2,2减5减不开,还剩下3个,再用10减3等于 7”。虽然这两种方法不太常用,但是方法的产生是孩子认真思考的表现,值得肯定!左老师将这几种方法都板书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汇报十几减4、3、2的方法, 并且让其他同学判断方法是否正确。在判断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十几减5、4、3、2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这时有一个同学说他找到了规律,孩子们说出了被减数不变,减数一个比一个小一,老师适时提示,那结果呢?有的同学立马就发现了规律,左老师表扬了爱这几个同学特别爱动脑,能够观察题目特点,找规律,算答案,这种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但找规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减法计算与加法计算的变化规律是否会相同呢?我们一起来认真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为,看看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样变的?老师总结了规律。

这节课中,我发现的问题是,平时课堂活跃的同学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的牢固,而那些相对“安静”的孩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的效果不好。这和老师课堂环节设置有些单调有直接关系。

【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春》教学反思01-20

[教学反思]《背影》教学反思01-20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0-01

《燕子》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08-31

教学反思:《数学应用的教学反思》07-11

搭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6-10

[教学反思]《凡卡》教学反思01-20

[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反思01-20

[教学反思]《美猴王》教学反思01-20

教学反思: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