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09 11:31:03 登绮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1

  1-5这些数字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小朋友不要说对于5以内的加减法,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成问题。但是对“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数‘5’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是一点也不知道。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得心应手的“数学事实”。 认识1-5各数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数”的开始。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学生初步了解1-5的含义并认识了1-5各数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从抽象到具体的操作练习,让学生从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时,我把重点放在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上面,我主要是这样安排的:1.注重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学习加法新课开始的时候,我用课件出示了小丑手里拿着3个红色的气球,随后又买来1个绿色的气球,让孩子们说说图意,这里就是要让孩子产生3个和1个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的概念,让孩子对“合起来”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的时间用的较多,让孩子们反复说3个气球加一个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对于“合起来”这个概念的建立很快,孩子理解得很深刻。后来出示小松鼠的图片,对于2+3的计算,可以接数,可以是由图上数出,也可以想2和3合成5,在这里我问孩子2+3是怎样算的,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是没有一个说2和3合成5的,我又追问了几次,孩子其实心里可能就是在想分与合计算的,但是他们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在计算加法的时候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而且我们计算加法的主要方法也是这个。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已经学过5以内的加减法,一个小男孩就大声说:老师,你讲的这些我们都会了。我知道,有些孩子只是会计算,不一定理解意思。因此,我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用动态的小丑和气球吸引学生,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一道道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发笑脸等,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学到需要的数学知识。

  需要改进:我观察发现多数孩子伸手指头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要尽快让他们熟记5以内加减法的得数,提高做题速度。

  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2

  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单元时,主要是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本节课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学生们一开始便情绪高涨。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愿望。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的情景和摆圆片的操作过程,巩固了学生认识数1——5这一知识点。

  在1—5加减法的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有能加强对算理的深刻理解。比如5—2=?从数的分成上思考,学生在反复说和记忆中,可脱离图示和手指等形式,学生在头脑中总直接建立算法模式后,再出示一些类似的题进行口述训练,强化算理,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上还要突出生活性。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找“生活中的数”和“用喜欢的数说一句话”的练习,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通过表述,把知识形象化,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所以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练习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摆圆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轻轻松松巩固了1———5的数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3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小游戏,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种树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着: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效益不高?为什么学生学习热情不浓?为什么课时计划没有完成?(第8题完全可以不用出现,可是这是本单元最后一节课,教师还应体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最起码将教材习题完成,我个人认为的。)之所以托堂,我觉得主要归咎对学生有时估计过高,有时又估计太低,知识结构前后的联系也了解不够,用一种想当然的想法要求学生。看来,有效教学真的需要我不断地去深钻教材,尤其是了解学生,同时还得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

  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是人教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1、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2、学生直观地看出了每种事物的数量后,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对图中隐藏的“5种动物”这个数量进行了再次挖掘。个人认为,像文中这个孩子的`想法在课中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她想到了其他同学都没能找到的答案。也许在大人眼里,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内容,可是对于刚上小学的6岁孩子来说,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出数量是5的,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得到了我毫不吝啬的夸奖。

  一节课就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把握好每一分钟,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精练,优化问题的设计是我现在所要学习的。课前备好每一节课,将每一句问题设计好,反复地进行推敲,才能够在课堂当中很好的运用,学生的学习也会更轻松,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慢慢提高。

【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11-09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20

1-5的减法教案02-28

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10-30

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03-15

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5篇03-15

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5篇)03-15

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8篇03-15

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8篇)03-15

第六单元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