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了》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30 11:15:27 偲颖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来了》教学反思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来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雨来了》教学反思

  《雨来了》教学反思1

  在进行《雨来了》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我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观察各种形态的雨以及雨中的情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为了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我以听雨声、表演雨中情景,观看动画片,等让学生画出雨中情景,我认为这会让它容易画出雨景。但是在画出来的作品,大部份学生画雷电雨,而且构图差不多一样,上面画几朵乌云,下面画两三个人,再添雨滴,这样的画缺乏想象力。

  后来我让同学们听完雨声之后,用掌声来表达一下。他们就活跃起来了。也更了解雨分几种:小雨,中雨,大雨,雷电雨。而不同的雨有不同的表达,当我在黑板示范完,最后添上不同的人物动态,他们这时才思维开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部分的同学都能以写实的手法表现雨景,例如上学或放学路上花花绿绿的小雨伞行走在街道上;爸爸妈妈背着孩子回家;有伞的学生送没伞的同学回家,等等都是体现雨中互相帮助的美好品德。也有想象大胆、神奇有趣的,对于学生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之教会他们画某某物体的`画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

  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达下雨的背景的时候,老是以为要画几朵乌云在画面上,或者乌云比较容易画,所以画面的背景比较单一,表现雨滴的时候,同学们不知道怎么运用颜色去表达下雨,因为雨是无色的,如果上了背景色那原来画的线都几乎看不到了,所以这有待思考。

  《雨来了》教学反思2

  讲桂花雨这篇文章提前看过优质课,但是引导的还是不够。那桂花树的花好看吗?学生有些愣,他们自然而然觉得文章是写桂花,那么必然桂花的任何方面都是好的,所以习惯性就说好看,最后导致完全不看文本按照习惯回答,这是我们班学生的一个比较差的习惯,不从文本里找依据。

  圈画文章中表现桂花雨香的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是什么旁?三点水。淹没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摸得着吗?看得见,摸得着。桂花的香气看得见,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现在用了一个“浸”。香气就变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了。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柔一些。反复品读。还有一句话也有“浸”字。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中秋节前后才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其他季节的香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读第六自然段。想象,桂花酒里有......桂花糕里有......桂花茶里有......怪不得作者琦君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原本想为思乡情做铺垫,“不说香飘万里”和“才是香飘万里”进行对比,其实在母亲心里不是桂花的香浓比较,而且情的.浓与淡,但由于前面学生两次那种习惯性思维,导致拖了一些时间,所以没有完成。

  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激情澎湃的鼓励,整个课堂慢悠悠的,效率极低。本来可以十分钟解决的问题,被我活生生拖延到了一节课,其实很多问题学生已经略知一二了,我只需要顺势而为就能引出重点,这是其一;其二是不要为了极个别学生耽误了整个班的学生,不值得。其三是课堂语言一定要准确,这节课我在不同的香气上花了太多太多时间,意义不大,效率不高,其实我只需要说不同香气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一下子就能聚焦到重点。

【《雨来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春天来了教学反思04-10

《春天来了》教学反思04-08

火车来了教学反思04-05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11-19

桂花雨教学反思04-04

桂花雨教学反思01-05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01-03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01-04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01-03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