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7 13:29:21 松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是二下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果,而这节课主要是关于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试商的方法和懂得余数比除数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师傅和邢老师的指导下,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表内除法以及会用竖式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安排了一道6÷3的计算题和4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算一算”并多数学生根据示例:几乘几最接近几又小于几来“说一说”,既巩固旧知,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在学习7÷3之后,又及时利用课件将其与6÷3进行比较,让学生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在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明确各注意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以往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速度,使计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创设了“为小猴开庆祝会遇到难题”和“给小猴布置场景”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联系平均分东西时最后剩下的“不够再分”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是合理的、必然的。

  3、在教学中要合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生成资源。

  计算教学中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中我敢于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如在写竖式时学生可能会看到被除数是几,下面就写几;可能会把余数直接写成0,也可能会由于商试小了导致余数比除数大,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这些资源,并安排了“小小医生“这一环节,展示各种错误现象,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在互相帮助中,纠正错误,巩固新知。

  本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1、在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练习巩固,让他们去发现正确的计算中,每道题余数都是比除数小的,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用这一规律来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时,应该用17÷5来列式,有的学生列式为15÷3,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我还要注意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一手段,而且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优化算法、把握实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2

  这节课主要学习例3,即除法的竖式计算,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知道除法有两种:

  1、没有余数的除法,

  2、有余数的除法。

  例3的第(1)题讲的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读题后首先判断这题是不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如果是,又是什么样的平均分,由题目的第2条信息"每4个放一盘",明确这一题的确是解决平均分,说详细点就是知道总数和每份数,要求份数,应该用除法解决。确定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列式了,然后借由学生列出的横式引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介绍竖式的知识,首先,竖式的运算步骤,第二,确认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第三,知道竖式中第2个12是怎么来的,具体表示的是怎样的数量。第四,0是怎样得来的?它有表示什么?结合题意,竖式中第2个12不是总数,而是在每盘放4个苹果的情况下得出3(商)盘可以放12个。0则是总共的12个苹果与分掉的'12个苹果的差,表示12个苹果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有了第(1)题做铺垫,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第(2)题,让学生自己探求的竖式,再想一想竖式中每个数的意思。学生汇报后,比较(1)(2)两题的竖式,看看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其中第(2)题小萝卜的话给出了一种求商的方法,思考12里最多有2个5,所以商2。这题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算式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具体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做练习时,学生刚学习除法的竖式,还不太熟练,尤其在做完第1题,紧接着做第2题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4÷2的竖式怎么算,是因为过于死板的记忆知识,将没有余数的竖式当做有余数的竖式计算。通过第2题可以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求商的第二个方法——看除数想乘法算式,找和被除数最接近的积,再和总数相减求余数。第4、5两题先明确题目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能列出算式和竖式,知道竖式中每一个数的是怎么得来的,根据情境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这堂课竖式对于学生比较复杂,一堂课过后发现很多同学仍不能明确竖式的写法和格式,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3

  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己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己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4

  一、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意义以往学习有余数除法,是通过一个简单演示、一道竖式讲解和一道题做一做,告诉学生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一、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意义

  以往学习有余数除法,是通过一个简单演示、一道竖式讲解和一道题做一做,告诉学生余数和有余数除法;再通过一道竖式的试商告诉学生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配以多道计算题加以练习。这样纯粹是算理算法的学习、强化计算训练,单调重复地计算使学生倍感枯燥无味,并由此生厌,而且信息量少,思维狭窄,未能把学习的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未能通过数学学习开发学生智力。本课的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里的“有余”现象,例如用花盆布置联欢会场、分食物、摆学具、包装面包、校运动会的很多情景等等。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数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在心理上驱动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重点通过分食物和摆学具这两种生活情景,了解到平均分有两个结果:一是刚好分完;一是余下少许不能再平均分。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讨论、辨析,大家都参与了有余除法、余数等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们获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二、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本课的教学通过学生几次自主操作,在比较认识中探索有余数除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从表内除法到有余除法的学习,并且自己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操作比较中,学生还注意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探究,自主发现问题,使他们逐渐养成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借算法多样化激活思维

  本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例如摆学具时,学生能用乘法、口诀、估计、画圈、倍数关系等方法做除法,在课上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想解法,把思维激活起来了!

  四、在实践应用中加深认识

  通过情景体验有余除法,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余除法,从而更理解有余除法的意义和更熟悉有余除法的算法。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5

  首先,为了吸引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兴趣,我便设想准备了一些教具,时间紧,任务重,于是在午托的时候,借助学生的帮助,动手制作了本节课所需的教具,学生们的细心以及热情,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他们上课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在上课的时候,精彩教具的应用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其次是如何把控时间,本节课我把第六单元的例1和例2放在一起进行讲解,起初我在纠结该不该放到一起,一是害怕学生一节课接受不了两个知识点;二是担心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讲不完本节课的内容。最后,通过别的老师的一些上课视频,于是我便合理分配两个知识点的时间,在每个知识点完成之后都有一个小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我是否进行下一环节。

  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上课的一些感悟:

  录制这节课之前,我已经提前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过一遍,在第一节课上发现的问题,便在第二节课有所改善,这也是带两个班级的好处,可以通过两节课进行比较,而第二次会比第一次有所进步,比如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在学习知识,而是在玩耍上,所以在完成既定目标之后,需要老师及时给予口令放在规定的摆放处,我也通过二班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是能够消化本节课的知识的,于是在上优质课的时候我忐忑的心也静下来了。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7个草莓每两个一盘,能分几盘?理解什么是余数和有余数的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来发现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而为了让他们真正的直观的认识到这个关系,我便花费了一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二年级学生的注意时间很短,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必须让孩子们在课堂内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要在授课的时候学会等待学生,不要去打断孩子们的话,对于学生概述不清晰的以及繁琐的要学会慢慢去引导,而不是老师把话给说完,而孩子们却没有提高;本节课的动手操作的时间时间很长,在课前为避免学生出现混乱的现象,没有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不到位的表现,在课堂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去合作,去交流,而不是让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个体,因此,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地搞好教学工作,从了解学生、研读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入手,多听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让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合作与动手操作

  小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10枝铅笔的操作,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感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然后再把分的结果填在表格中,并让学生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分成两类:即分完后没有剩余和分完后还有剩余。

  二、联系操作的结果列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没有剩余的情况学生之前已经学过,通过列除法算式帮助学生回忆算式各部分名称以及算式的含义,再根据“10枝铅笔,每人分得3枝,还剩1枝”这种情况为例,讲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剩余的1枝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并且注重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整个教学环节紧凑有序,学生对余数的理解也特别深。接着让学生完成试一试,独立写出另外两种有剩余情况的算式,再通过交流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含义。然后观察他们所列的算式,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继续进行分圆片、分三角形纸片等活动,观察把花插入花瓶的现象,比较概括地认识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正好全部分完,都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最后一个游戏设计,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厚。

  总之,本节课使学生通过动手分铅笔,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展示与汇报中使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式写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课堂表现也还不错。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我对分是“平均分”的强调还不够,后面的练习由于时间关系处理得有些仓促,还应多让学生说一说,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游戏环节要加一个根据抱团的情况说除法算式可能会更好。另外,语言还应更加规范简洁,问题指向还要更明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适时地归纳总结,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6

  除法与余数的关系是人民教育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卷的数据。它要求学生在观察、运算、推理、验证和归纳的过程中找到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并用余数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本周一,学区来我们学校讲课。当时我是这个班的学生。当时为了活跃气氛,我让我们班的同学先唱一首歌,然后进行小组比赛。比赛材料是几道没有余数的口算题。之后,我展示了两组卡片,让学生帮我打分并列出公式。学生们非常专心,列出了公式。通过我的'指导,学生们发现这两个问题是带余数的除法。之后,我请同学们观察;除数和余数的关系是什么“当时,学生们的回答很奇怪,但他们就是说不到重点。他们的回答是:“除数是一样的”除数越来越大,其余的也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们独立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问了学生们:nts拿出准备好的棍子,两人一组一起工作。通过探究,学生发现余数与除数有关,余数小于除数。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我让他们一起读了好几遍。然后,为了测试学生对这些材料的掌握程度,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然而,不仅测试没有完成,测试结果也不令人满意。

  课后,我反思了这门课的教学。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成功在于让学生操作并建立外观。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例子,让学生平均分配木棒,这样学生在分配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找到规律,当他们不能再分配时,剩余的数量总是小于每一份的数量,这就是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7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单元一共安排了4道例题,我把例1、例2定为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进行除法的竖式书写,理解竖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用竖式计算。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重难点是:

  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首先安排了一幅学生布置会场摆花盆的情境图,通过解决“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这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理解除法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解决“如果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来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分别给出横式和竖式,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掌握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竖式的`写法。

  在重点教学例2中,关键是让学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是平均分时还多出来不够分的。在分的基础上写出除法算式、介绍竖式计算,通过“你是怎样想到商4的?”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例2时,我要注意渗透,分完后问“剩下来的还够不够摆一组?”其实这就是为“余数比除数小”做表象的渗透。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

  课后反思:

  1、除法竖式的格式、试商的教学看似简单

  但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竖式除号的写法,写惯了加减法竖式,一下子很难书写格式,学生写法出现错误较多。为了以后数学学习养成好习惯,例1有必要单独为第一课时,专一进行规范和练习。

  2、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余数的含义

  会列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含义的探索过程,我觉得很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历。因为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对有余数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在活动中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

  3、作为新教师需要锻炼是必须的

  语言组织方面欠缺,教学相连两个环节之间过渡语不够恰当,对学生的评价语也比较生硬,还不能做到恰到好处,好的评价语可以使课堂妙笔生花,激发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课堂节奏快慢结合不是很好,这些是我今后要加紧改进的。

  4、在学生探索规律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说,多让学生说,而我却急于求成,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说的太多,而学生表达地太少,不够注重他们的思考过程,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块也是很欠缺的。

  总之,这堂课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很多,是我值得深思的,也是我以后进步的起点,我今后也将一如既往不断发现、改进,从中获得进步。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8

  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基础学习的,是对除法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后面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借助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借助手指数学的情境,让学生考考老师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后面“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价值

  课堂教学伊始,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自己说说找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有自己的“一”个问题,再看到“众”多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成果,体会数学交流的价值。以愉悦的状态投入整堂课的`学习中。

  三、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余数的产生过程

  本节课上,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铅笔,感受余数的产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为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比除数小”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动手分铅笔的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具体含义。通过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分面包的过程,弄清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通过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互相交流分铅笔的方法以及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这一环节,有的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同时,也遵循了学生在学习中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四、思维在辩论中提升-----充分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中的各个数,自主发现余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提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让学生辩论,探讨的基础上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深刻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根据实践经验思考、感悟数学,既实现了思维的理性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算式和图中表示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9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三个问题:1,余数要比除数小。2,余数可能是什么。3,余数最大是什么。

  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

  解决第一个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根据书上的情境图提出问题,⑴ 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分呢?⑵ 17÷4, 18÷4, 19÷4, 20÷4。解决这个问题时,是把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和怎样处理除法竖式连在一起教学的,除法的余数问题和除法竖式的书写和理解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这样教学,难点集中,学生不容易理解。

  我在教学时,是把这两个问题分开来教学的。我借用书上呈现的情景: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分呢?在黑板上贴出14个苹果,请同学来分。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快就能解决,得到平均每人分3个,还剩2个。问题:还剩2个,还能不能继续分呢?如果再继续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说到:不能继续分,因为这时只有两个苹果,而有4个小朋友。如果把这两个苹果给了其中的两个小朋友,另外两个小朋友就少一个苹果,这样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两个苹果是不能再分了。问题:剩下的苹果数怎样时,就还能再分。剩下的苹果数怎样时,就不能再分。学生回答:剩下的'苹果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苹果数多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苹果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

  在这里把解题方案转化为算式,小朋友的人数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剩下的苹果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14÷4=3(个)……2(个)。从这里得到余数比除数小。如果是15,16,17,18,19,20,21,22……个苹果呢?

  15÷4=3(个)……3(个),

  16÷4=4(个),

  17÷4=4(个)……1(个),

  18÷4=4(个)……2(个)

  19÷4=4(个)……3(个),

  20÷4=5(个),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这时同学们还发现:余数要么是0,要么是1,要么是2,要么是3。感觉太有趣了。我顺势问学生,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如果除数是5,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这样我这节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余数要比除数小。

  2,余数可能是什么。

  3,余数最大是什么。就落到了实处。

  总之,这堂课的课堂效果好,学生知识掌握到位,并且学生有兴趣,在思维上给了学生延申的空间。规律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有学习的喜悦。从已有知识平缓的过渡到新知识来,学生接受起来容易。

  而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发现并掌握余数的概念以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去创建,我和学生是师生,是研究的伙伴,更是朋友。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很民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这一点。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0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自己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个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1、借助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教学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直观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首先是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体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的基本理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通过对小学生学情分析的了解,我感觉在教学余数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一环节上不够扎实,还应让学生多摆几次小棒,来感知余数。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没有留给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合作很好,到后边由于时间原因,导致自己手忙脚乱,有点慌,学生也有些急。不过整体来看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也能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此类算式的含义,能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07-31

除法的竖式教学反思04-02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09-20

竖式除法 教学反思01-04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反思10-21

《除法竖式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9-20

教学除法竖式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9-22

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04-14

《除法竖式》的教学反思(通用11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