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6 13:18: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一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一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一数》教学反思

《数一数》教学反思1

  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教学反思2

  本节课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在上节课借助数花生活动初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在此基础上理解100的意义,并认识数位“百”,感悟100以内数字之间的联系,发展数感。

  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活动一

  数一数,自己的桌面上的小棒有多少根?先让学生估一估,并讲一讲理由,“谁估计的比较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出数数,在此过程中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感受数数的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数经验。

  活动二

  有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眼能看清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通过思考、探讨、得出10根10根的`堆放最好。

  活动三

  认识数100和数位“百”

  思考:你的小棒有多少根?在怎样能得到100根小棒呢?

  认识计数单位“百”:10个十是多少?再通过数数,感受十进制的意义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中突破了以下几点:

  1、把数数和估计相结合

  2、在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数的方法

  3、再让学生摆数的过程中,发现十进制的特点,建构新的数学知识

  4、在数的过程中,突破认知难点

  将数数和思考相结合,经验操作与数学理解相融合,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数一数》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主题中的各种数量分别有多少,由学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说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发现有1面国旗。(这里又发现一个问题,孩子数倒是没问题,但是量词不会用,都乱用的,比如一个国旗、5个房子等都会说,虽然一一纠正了,但是还是担心,因为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平时在家半土半洋的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话也就这么半土半洋,而且经常有方言的`谐音。)

  2、在数生活中的物品数量时,可以适时点拨。事实上,6班的孩子还是很会选择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较好。比如我请孩子们数一数自己小组有几个女孩,有几个男孩。当学生汇报完毕后,马上有孩子(严郡涵)补充:“老师,我还知道我们班有15个女生和15个男生。”调皮蛋汪杭波马上补充道:“我们教室有张凳子。”“我还知道我们教室有张椅子。”又有孩子说道。虽然这和数一数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们用到了数学知识——一一对应。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任务是我们的职责,但是我们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应该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而教。

  3、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课堂作业讲解完。

  实践下来,目标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画图时没有具体强调,好多小朋友画的圈一个大,一个小,也没有一一对应,甚至连自己多画或少画都不知道。再加上一些孩子跟不上速度(2——3个),也出现了本子交了,可是里面的作业都没有完成的现象。6班的作业批改出来后,30人中居然有11人出现了差错,还是有点意外。虽然都是小错误,但是他们还是错了,其中也有我的原因——留给学生做的时间不够充分。这毕竟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作业,好多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做。由于目前多媒体还没有安装好,虽然黑板上板演了,但是个别孩子始终是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这节课存在的差异,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数一数》教学反思4

  《数一数》是一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因为还要关注孩子的习惯问题,所以这节课我用了两课时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完成了书本知识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相应的补充习题的作业。(虽然题目不多,可是要求一年级的小朋友明白做题的格式,理解题目的要求,还是要花很多时间的)

  我设计的教案时悦动导案,学生的座位也是分小组坐的。虽然对小朋友的.学习能力还不清楚,我还是按照导案设计的思路组织了教学活动,一共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是看图数数。为了让学生有明确的数数目标,我先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图上有些什么?(集体看大屏幕)再要求组里的小朋友分别数一数他们各有多少个(看着自己的书)。在这个活动里,比较成功的是我要求小朋友说完整话,小朋友都能做到,表述很具体;每个小朋友都能熟练地完成数数过程,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但比较欠缺的是我没有贴出单个的物体在黑板上,所以小朋友在数物体的过程显得比较乱。还有对于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自己的书时坐姿的变换不能及时到位,不过这个过程做到灵活应对得慢慢来,不急。现在只是让他们有个感受。

  活动二是用圆点图计数。先出示前三幅图(上面有图,下面有圆点),让小朋友观察讨论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小朋友很快能发现:有几个物体,小面就画几个圆点。所以活动二的教学也是顺利完成了。

  就是在批改时发现一些小朋友的圆点(实心小圆圈)就直接变成了一个点。但是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的圆点个数不对。我指着其中一幅图(六只小鸟),让他数数,数得很正确。便追问:那下面该画多少个圆点呢?他回答:要画六个。都对的啊,我纳闷。在他画圆点时,问题来了,他画了几个就停下了,问他现在几个了?他从头数了一遍,告诉我4个。“有没有满6个啊?”我追问。他摇了摇头。“那还得画几个呢?”他又从头数了一遍。面对这情况,我有些无语。冷静过后,我想:可能这种方法不适合他。这题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一对应的思想,那么并不一定非要全部数完了再画圆点,数一个画一个也是可以的。于是,我尝试让他数一个物体,就画一个圆点,数一个画一个,物体数完了,圆点就不画了。这种方法还真是见效了,后面的几幅图他画的都正确了,就是速度慢了些,我还是很欣慰。

  看来,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在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帮助孩子另辟蹊径,我相信:“总有一款适合

《数一数》教学反思5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一大半是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数一数与乘法》,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通过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学会将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这是一节为学生后面学习乘法口诀的过渡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数一数与乘法”,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开学第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

  师:星期天,同学们喜欢跟爸爸妈妈到公园玩吗?电脑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重点引到小棒图中,画外音:我摆了4把小伞;我摆了6个三角形;我摆的是花边;我摆了3个五角星;我摆了一所房子和一棵树。

  师: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吗?你会摆什么?告诉你的同桌。

  摆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看你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这样的图案。

  学生摆图形。

  汇报交流。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你摆一个图案用了多少根小棒,再算一算摆了这么多图案一共用了多少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个别汇报: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小棒。

  生1:我摆了4个三角形,用了12根小棒,列式是:3+3+3+3=12根。

  生2:我摆了2个五角星,用了10根小棒,列式是:5+5=10根。

  生3:我摆了2条鱼,用了16根小棒,列式是:8+8=16根。

  生4:我摆了8个三角形,用了24根小棒,列式是:3+3+3+3+3+3+3+3=24根。边板书边故做疑难的样子,“唉呀,你摆了这么多三形,老师要写好长时间才能写完。那如果你摆了10个,20个,50个呢,写起来会更麻烦。有没有比加法更简单些的表示方法呢?”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课堂反思: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教学的放与收一定要处理到位。学生摆小棒并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后面学习两个乘数的意义时理解得比较清楚,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在放开之后及时作一个小结,把知识收笼到重点难点上来。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放得太开不利于学生的探索,收得太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放与收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使学生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使数学课堂活起来,一定要在备课时联系教学内容实际,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手又动脑的数学教学活动。另外还要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数一数》教学反思6

  对于刚入学的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家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挂图“校园图”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5只鸟”、“有6个垃圾桶”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小朋友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 “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大树有几棵?”……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电扇几台?”、“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数一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对万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对数的大小的体会,需要老师的引导并能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因此,课前我先布置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这样不但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孩子对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孩子讲一讲课前所收集到的'信息,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四幅图,加深对大数的了解。如讲到东方明珠的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米时,我就让孩子用手势举出一米大约有多长,然后,提问四百米里面有几个一米(这点大部分孩子都懂),400个一米,那我就趁热打铁问到:那这个电视塔有多高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最后,我说这个塔的高度大约是我们全校400多名师生拉起手来的长度。哇!孩子齐声一叫。是呀!你们感觉到这塔有多高了吧!孩子点点头,这样很形象地让孩子感受到大数有多大!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其他的大数……

  最后,借助几何模型及课件的演示让孩子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习情境中,感受计数单位“千”、“万”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使孩子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而且还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说一说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一环节中,课件的直观演示更能加深孩子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能在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探索新知。

《数一数》教学反思8

  《数一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通过一幅美丽的校园图,有红旗、鲜花、树木、楼房、白鸽、老师、学生等不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反思本节课,有以下三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怎么样的数才是合格的数?在数白鸽和树木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数,巡视发现有的孩子是眼睛观察后直接判断,有的孩子这边数数,那边数数,也有的孩子会一个一个数过去。请选择一个一个数过去的孩子上来到投影这里数,下面的孩子感受有序数的过程,感知“有序数和杂乱数完全是不一样的。”

  2、怎样才能做到有序?有序的标准是什么,就需要通过孩子的`数让大家观察发现,原来数的时候要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顺序,才是真的做到有序。而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是一种约定俗成,在之后的学习中比如从前往后也往往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3、如何不重复不遗漏?知道数的顺序,往往还是会数错,怎么办?做记号!比如在数图中有几个男孩时,有的男孩在踢球,有的在玩单杠,并不像树木或白鸽那样成一条直线,而是散落在操场的每一边,这给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从左往右的时候还需要从上往下,纵观全局,往往也会遗漏和重复。因此,在数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做记号的重要性。比如数一个勾一个,或者数一个画一个圈或其他符号,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带着全班一起完成。完成后再感受做记号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感悟通过做记号可以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效果。

  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是需要有顺序的,需要做记号的。从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来看,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数的方法,但个别孩子还是会杂乱无章地数,需要在后续学习中继续跟进。

《数一数》教学反思9

  课后,总体感觉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认识掌握较好。教学中我注意知识迁移,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在这节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比万大的数,并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通过数小方块,认识“百万”、“千万”、“亿”。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这时,“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这学期我们四年级大多数教室没有电脑和实物投影,给教学带来很多不便。电脑和实物投影我们已经用了两年,突然没有了,不但教师不适应,连学生也不适应。第一节数学课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需要数图上的小正方体,我让学生打开书翻到第二页,数一数第一幅图,也就是上边左边的那幅图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而有的孩子找不到那幅图,我又把要求说得更具体些:第二页有三幅图,数上边左边那幅图,可还是有几个孩子找不到,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根本没听要求,有的是左右不分,有的孩子数的是第三页左边的图,如果有电脑,我做课件时会把这些图一张一张的出示,直接让孩子看屏幕就行了。多媒体教学既省时又高效,但一些孩子应有的基本能力却丧失了,非常值得我去深思。我想第一要培养孩子倾听和理解能力。第二要培养孩子看图的能力。第三做课件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如果在教学中能有足够的学具(小木块、计数器等),学生可以进行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等大量操作探索活动,会使学生更好的从实践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好的的理解大数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说数、拨数比赛,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更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

《数一数》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我通过介绍可爱的小熊猫给全班学生认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图,随后让全班学生来观察这些小熊猫排列的顺序规律,很自然地,学生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小熊猫都排列得很整齐。我就跟着追问:“你为什么就说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呢?”大家都想发表意见,我就挑了一个坐得最端正的学生,让他说:“因为它们每排的数量一样多,每列的数量也一样多。”在此基础上,我就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对于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就应该是横着看,一排一排地数,看看它每排有几个,有几排;或者是竖着看,一列一列地数,看看它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学生领悟到我的.意思后,我就主抓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我希望通过学生自己的言语能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促使他们在脑海里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结果,通过这三个教学形式(数一数,看一看,说一说)训练,收到的效果应该是可喜的。

  (一)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逐步提升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学生通过“看一看”的活动,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应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的,这样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三)学生通过“说一说” 活动,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这个和是相等的。

  的确,对于这种有规律排列的事物的计算,学生掌握得不错,但接下来的习题4,我就处理得不够好,以致学生出现可以避免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学生不明确每盘的数量都是一样多。(二)学生不能马上从有规律排列的事物转换到此类习题(每盘有3个苹果,有5盘,共有多少个苹果?)上来。学生不理解这两类习题的相关性。针对这两点,经过反思后,我想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观察这5盘苹果的数量特征,从而突出这类也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两者的相关性。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思想疑问,思维脱节等问题。 为您服务

《数一数》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性和性

  2、在课堂教学中的数一数算一算中去体验、感悟乘法的'意义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的喜悦本节课由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度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多少。

  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6 6 6 6 6=305 5 5 5=20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45之后让学生会感觉到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学生要求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计算让学生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数一数》教学反思12

  数一数看似一节很简单的课,数,谁不会呢?当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数,也都能数对了,不过在教学的时候,我更看重数的方法。

  在数大树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不同的数法: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四个四个。最好的当然是四个四个数,不过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一个数比较好,因为这样的数法才能让他们确定自己对不对,也才是适合他们的数法。数小鸟跟大树是类似的,可以一个一个,也可以两个两个。

  在数小飞机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很巧的是,我在两个班请的第一个小朋友说的都是错的。有的孩子错是因为没有看到被遮住的那个,还有的是没有看完整。这其实也是该年龄的孩子常会犯的,观察事物比较粗糙。不过,经过其他孩子的解释后大家都找到了原来没有看到的`。

  其实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数蝴蝶和小花。我原本请孩子上台数只是为了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不过却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孩子上台后就开始拿着教鞭指着一个一个数,等他数完我发现他数的非常有顺序。我当时是有些兴奋的,于是我问:“他数的好不好?”答:“好。”我接着追问:“好在哪里呢?”没想到,也有孩子注意到了,我请了一个回答:“他数的很有顺序。”追问:“按什么顺序?”答:“他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接着,我还顺势带出了其他顺序以及做记号的方法。

  数是简单的,但是却也有这么多花样,孩子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吗?我选择相信你们!

《数一数》教学反思13

  1、在5班由于事先没要求学生不能打开书,很多学生都擅自打开书本,并翻到了后一页,课堂纪律有点乱。主题图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6班上课时,我吸取教训,做好了课堂常规,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主题图。

  2、师:选择你喜欢的物品和同桌小朋友数一数。你选择的是什么?有多少?你能数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吗?请生上来数一数。有不同的'数法吗?

  我问:你有不同的数法吗?学生有些答非所问。有些人回答“我数的是花,有6朵。”数教室里的实物和用这些数字介绍家里的情况,学生回答很积极,从回答情况来看,基本掌握了数数。

  3、这堂课内容非常简单,学生在上学之前都接触过,关键是要抓好课堂常规。由于在第一堂课我对学生要求不够,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实物投影的主题图,自由的打开书本直接主题图的后一页得到答案,使得观察主题图来数数的过程有所忽略,第二堂课抓好了常规教育,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画一幅画的拓展练习中,产生了几幅有创意的图画,如将5想象成一个人在河边钓鱼。通过两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听问题的能力还很差,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因此以后在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同时,还要提醒他们听清问题,仔细思考后再回答,提高回答的质量。

《数一数》教学反思14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数一数》教学反思15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7只鸟”、“有4个垃圾桶”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同学们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单杠有几个?”……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电扇几台?”、“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数一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一数教学反思09-23

《数一数》教学反思09-05

原创《数一数》教学反思08-15

《 数一数》教学反思范文10-05

《数一数(一)》教学反思08-05

课文《数一数》教学反思范文10-05

《数一数》教学反思 李水霞09-22

《数一数》公开课教学反思10-04

《数一数有多少块糖》教学反思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