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2 12:44:24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那树》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那树》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树》教学反思(精选10篇)

  《那树》教学反思 篇1

  当文本被选入教材,它的教学价值就开始被一层一层抽剥。但不可否认,文本的内在初衷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时代视野和历史厚度的文本,它那震人心魄的力量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学生阅历尚浅,稚性正盛,面对文本往往犹如面对冰冷的字碑,达其理而难通其情,因此出现了隔阂和强自说愁。

  在《那树》的教学中,我便饱尝了这样一次情理未相生的遗憾。

  “立于理”的解读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深刻的散文。通篇拟人化手法的背后,是一种沉重悲剧感的流露。这悲剧感正是作者通过“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的老树的命运,象征性地向人们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现代的发展正剥离着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层诗意。

  鉴于课时安排,我舍弃细枝末节,直接抓取了“那树”的形象和悲剧命运作为牵引,直达文章主题的多角度理解。这棵树的命运早已由上帝预设,“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这一命运轨迹便生发成了串联课堂的线索,由此延伸开了这节课的重难点环节。

  既然上帝对于“那树”的命运早有预言,那上帝的预言实现了吗?——以此一问,顺而引导学生思考:那树在活着的时候,是一棵怎样的树?在这场老树的悲剧中,谁是刽子手?那树死了,可上帝还期许他死复绿呀,这实现了吗?作者相借引颈受戮的老树表达什么主题?各个教学环节铺展下来,学生于其中有极大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尤其是在文“理”的探究环节,或是批判城市和工业文明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或是呼唤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认同,亦或是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辩证关系,开放的思维引导和自由的表达氛围让课堂收获了很多令人惊喜而又精彩绝伦的回答。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文本蔚然成风。但我深知,多元解读并非 “随意解读”,多元解读还应有边界。面对《那树》这般非传统经典但蕴涵深刻的文章,我力求有收有放。毋庸置疑,备教材本就是“教师解读”,但“教师解读”不能成为教学中的箍住学生的条条框框,而是要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出发,了解学生可能读到哪一层面,而哪些层面是阅读的盲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教学中的“收放”。正如《那树》,学生能轻而易举地从中读出“人和自然”的思考。可若主题单一如此,作者却用如此郑重其事、煞有介事的笔调,岂不可惜?那树更像是一位通灵的智者,通过文字传递箴言。而这学生无法深探到的地方,正是我们选取教学内容的起点。

  “发于情”的遗憾

  出于对文“理”的渴求,从导入语的构想到主问题的设计,我都注重引导学生进入理性的思考氛围。可理性的思考并没带来稳重的气质,课堂竟呈现出了出乎意料的浮躁之气。审思原委,归根结底是未能情理相生。

  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寻求文本的合理解读往往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去实现的。《那树》的语言是饱含作者的匠心、情感甚至灵魂的。在设计教学时,我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触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就要通过朗读,读到作者试图通过文本来传达的情感,读出读者自己的共鸣和思考。学生在阅读《那树》时,必然会留意到一些起眼的词句,如“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表现的是极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与老树日益困窘艰难的境遇形成的鲜明对比。我有意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一里一里”、“铺”、“一千码一千码”、“架”、“一排一排”、“挨”、“铲除”、“连根拔起”等字词进行着重处理。学生的朗读未能一蹴而就,而我又未能多加形式地坚持引导,所以朗读的形式感远远大于功效性,远没有起到牵引情感的作用。

  又如“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以及“屠杀”“尸体的肢解”等夸张的用词,简直是生命的一场屠杀了。还有很多诸如“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这样的句子,渲染的无不是一种浓郁的悲情。学生对此是了然的,在解析词句的当下,学生或许还在文本情绪中,可一旦完成解析,学生随之跳脱情绪,更不用说沉浸其中了。而急于到达文“理”的我是如此忽视了文“情”的铺垫和蓄积。

  显然,情境的缺失和情绪的跳脱是这节课最大的遗憾,以至于最后的影视延伸环节也没能挽回窘局。课堂的最后,我引入了陈凯歌的电影片段《百花深处》。《百花深处》讲述了一个疯人不疯的怀旧故事,以寓言的手法和喜剧的形式包裹了藏在传统段子里的那种深沉哀痛,那种昨日琼楼玉宇今日断壁残垣的辛酸也一点一滴地表露无遗。在这点上,影片蕴涵和《那树》是相通的。课前预设时,我是多么期待学生给予我或是沉默,或是唏嘘,或是感伤的回应,可这回应绝不应该是欢笑。当大部分学生深深被喜剧外在所牵制时,我看到了少部分走进了影片精髓的学生的孤单。当然,孤单的还有我,深深为此感到不甘的我。倘若我能增设情境形成情感的“心理场”来引导学生体会文“情”,倘若我能在学生哄笑时予以更鲜明的立场引导,倘若我能在授课中嗅到班级躁动氛围时就果断将影片暂停在荒诞逗笑的情节之前,这节课的“情”“理”是否会有更好地相生相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更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把蕴含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但情感是生命主体的内在体验,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不能由教师来替代,也不能由教师来灌输。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批文入情,情理相生,这将是这节课给予我的不竭的思考。

  《那树》教学反思 篇2

  通过充分的备课,我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处理那棵树?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己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

  2、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不到位。

  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事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

  在这堂课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学生发现的时间不够;比如:有的地方有教师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教师代替学生发现的。

  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爱做的,使学生对

  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那树》教学反思 篇3

  10月13日第二节课,“一人一课”课堂考核,我讲授了《那树》一课。

  讲授内容是随进度来的,没有刻意选择。散文教学对于我而言是短板,我常常困惑于如何分析含蓄而优美的语言,深刻而内敛的主题。所以面对课题,我有些畏难情绪,一时不知该从何入手。

  记得今年4月份中心能手课评选时我曾经听过一节《那树》,设计比较传统、缺少创新,我想冲破“那是一棵 的树”的填空式教学的传统模式,所以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周折。

  导入时,我借用了课后题第三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我认为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入境。课堂设计了“读孰—整体感知、读懂—精读细品、读透—领悟内涵”三个环节,分别解决了“概述文章基本内容”“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那树最终遭到了怎样的命运?”“你会如何处置这棵老树?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问题,能够梯度呈现,步步深入的理解课文,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也较为满意。学生能跟上我的思路,基本按我设想的思路进行,整堂课进行得很顺利。结课后,我感觉课堂缺少亮点,生成的部分太少,但当我听完同学科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设计以“读”贯穿整个课堂,然而除了学生赏析句子时的个人朗读外,再没有读书声。课堂没能体现“读”的设计意图。

  二、 感觉课堂预设过多,一方面主被比较充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总是引导学生顺着我的思路走,没有生成,学生的主动

  性发挥的并不彻底,课后,有位同事对我说“你的课上的太稳了,以至于不敢抓学生的亮点、不敢去展开。”我想这也是本人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够充分的表现,做不到收放自如、借助文本解决文本。

  三、 课堂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太少,尤其是应对中考的答题技巧基本没有涉及。

  四、 自认为主题已经往深处挖掘,但仅限于“人类的文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没有结合作者的经历、背景继续挖掘一些思想性的更深入的东西。

  我想:能够认识到以上不足对我而言何尝不是一种促进?

  当然,除了缺点,我很自信这堂课也有优点,比如:课堂设计体现了课前预学、课后检测、小组合作;环节清晰、紧凑;问题设计符合课标,逐层深入;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等。

  讲课时留下的得也好,失也好,只要能够反思、揣摩、总结,今后必能改进、提高。

  倘若每一堂课都能精心准备、用心反思,效率一定出乎想象。

  《那树》教学反思 篇4

  通过充分的备课和制作精美的课件,我信心十足的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是我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的。

  1、有的同事说导语有些短,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跟着的字词检查更使学生的注意力松弛;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认真朗读和思考,有些流于形式,尤其是第二个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悟这一难关。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意蕴。

  (2)倡导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快乐学习,尊重阅读个性。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本次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课上仅仅进行了范读、速读、指名朗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在学生自主、个性阅读这个方面受时间限制发挥得不够。

  对于学生回答的有些答案我没有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例如“倒霉的一棵树”这不符合答题的要求,这只是提到树的命运而非品质,我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蚂蚁和树告别时的对话,作为蚂蚁一方的同学根本没有同情的感觉,而是定格在表演,说明学生没有做到人文对话,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达到感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效果。

  “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做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个深入的探讨。

  根据同事们提出的意见,我做的修改有:

  1、学生朗读时,我加强了朗读指导。(缓慢、沉重的语气及重音)

  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个性阅读,给够学生表达的时间。

  3、把语文教学进行延伸,课后作业改在课上来完成,并要求学生联系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谈感受,提对策,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每上完一堂课,回头反思,总会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每次反思,都会有一些收获。

  《那树》教学反思 篇5

  ①重视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很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品味语言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这一构思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③无论是从学习方式、课堂气氛、理解深度,还是从个性张扬来看,“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既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教学阶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洁有效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其发言也甚是精彩。

  ④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赏析重点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

  《那树》教学反思 篇6

  今天走进的王鼎钧所写的《那树》,地点是在多媒体教室。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想用一句话来写这堂课:非常出色的教学设计,比较沉闷的课堂气氛。

  之所以说设计比较出色,是因为整个教学流程浑然一体,从导入到研读再到探究到最后的拓展延伸,一气呵成,尤其是过渡更是衔接得天衣无缝,极为自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由平静到激昂到理智,情绪能很好地感染学生,这得益于情境的有效的营造,如导入的MP3《好大一棵树》,配乐朗读,关于中国建国初期因为强权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图片……这些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深深感染了我自己,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情感氛围相当浓;教学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贯彻也较为到位,包括对树形象的把握及人类各种行为的点评。

  之所以说沉闷的课堂气氛,是因为在教学的拓展这一环节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即对人类破坏古代文明等更多行为没有拓展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在“你对安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有可建议”也没有让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使后来的气氛没有被激发出来。

  《那树》教学反思 篇7

  《那树》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 ”的灰飞烟灭,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本文的主题是重点引导学生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但仔细想想,本课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例如: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 读好文本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本节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我只给了学生四分钟的默读时间,在这四分钟里,学生要读完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还要勾画和批注,外加思考,这怎么让他们去感知大树的形象呢?难怪学生发言不够踊跃了,而在后来追加的课堂中,学生还是能够说出来的呀。同样在“品读体会”环节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我范读过文章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交流听读体会环节,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发言的时候,只有感受,但却不知道怎么来的。这一感受是我通过诵读强加给他们的,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此时若能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品读,自己思考,我想想他们一定也能分析出来。

  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新课程也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我早已认同了这种观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去贯彻落实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总是想着要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因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意识地去控制时间。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发现,也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发言,更没有给他们充分的信任,而是急急地把答案就给他们了。我没有意识到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课堂教学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培养他们的一些习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老师要带领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然后看学生在学习这个例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少。我想在本节课中,我有些本末倒置了,我成了主角,而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

  总而言之,设计很美,可实施起来比较难,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学之路就是努力把用心的设计尽可能付诸实施,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课堂的效果会更趋向完美。

  《那树》教学反思 篇8

  本节课着重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

  “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

  “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

  “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的灰飞烟灭;

  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

  不足的是对“周道如砥”这个词的理解稍显浮浅,这也影响了对文章主题的挖掘。

  文章的主题似乎仅仅停留在要保护环境这一层面上了,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作家王鼎均说:“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这一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那树》教学反思 篇9

  《那树》作者以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尤其它的“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深深的震撼我们,“绿”成为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牵引线,因此通过把握树的“绿”力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下面略说最为突出的亮点:

  亮点一:简化教学线条。

  将教学的过程学生主要活动首先读文,感知形象;其次赏段,精妙笔法;再次写句,表达心声三大版块,每个版块又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实现各目标的方法。可以说,设计思路自然流畅,教学线条明朗,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

  亮点二:注重选点训练。

  每个版块都有个训练点,第一个训练点是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第二个训练点是培养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和“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整体设计来说由面到点去注重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堂能力训练,教学设计以问题情境为主,问题的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这节课的主旋律是品味语言,因此设计主问题“品品短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这一主问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通过品“咬下去,嚼碎”“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等短句更好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树被屠杀的痛苦,人的无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并更好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那树》教学反思 篇10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厚感情和对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表达了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深层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和忧虑。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用词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意味深长。读者稍加品味,便可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课时采用下列阅读策略:朗读──整体感知;默读──了解行文顺序;跳读──发现精彩片断;精读──探究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层次的内涵;品读──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要求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那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学反思01-01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01-01

《爱心树》教学反思01-01

《给予树》教学反思01-01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汇总】01-01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01-01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1-01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1-01

教学反思要反思什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