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第一讲 素材的来源及处理

时间:2021-10-02 15:34:20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第一讲 素材的来源及处理

[HTML]<br>[/HTML]    素材何来?这本是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生活近廿年,读书越数载,我们怎会缺少素材呢?文章素材,不过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走兽飞禽,英雄美妇,君子小人,贤达野老,逸事寓言,典故谚语……试问,这些东西,我头脑中没有?看他人文章所用材料,以为是自己大脑里的东西太少?其实别人用的素材大多数自己大脑里也曾有,正如装修房子,你家我家的用材都差去无几。所以,文章素材单薄的根本原因不是我们头脑中没有素材,而是我们不知如何激活大脑里的素材。

    要激活大脑中素材库,思维方式至关重要,这一点后文将说,此处先说两个方略:

    其一,明晓素材提取的途径和方向——生活、阅读、教材、课堂、想象。这是我们素材库的五大“源头活水”。其中不难理解的是生活和阅读,只要多多体验和观察,将语文学习生活化,将生活语文化,素材便丰厚无比。而最易忽略的是教材和课堂,从不想动用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十二年的教材该有多少素材啊,我们的作文里却很少提及,这真可谓守着金山哭穷。譬如以“墙”为话题,我们就可以在教材里发现这些素材:鲁迅和润土之间成年后有了一道墙——封建礼教;祥林嫂与鲁镇人之间有一道墙——封建礼教;《药》《阿Q正传》中群众与革命者之间有一道墙——忽略轻视与愚昧麻木之间的墙……仅举鲁迅文章,便可得许多。另外,课堂上,老师也会告诉我们许多素材,作家介绍,名人逸事等,我们应当留心积累。而我们的想象力更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源头。一部《南华经》,寓言十之八九,无论鲲鹏之喻,还是庄周梦蝶,不都是庄子动用想象的结果吗?

    其二,凝固思维火花方法——动笔记述。我们还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支着脑袋闷想而不愿动笔。总想等想好了才动笔,结果永远也想不好。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时,常会不断闪现一些精彩的思维火花,这些火花稍纵即逝,不用笔记下,便是浪费。

    素材的处理也有两个方略:

    其一,主观联系。占有观点或材料后又轻易抛弃观点或材料,这是同学写文章构思阶段最容易犯的毛病。手上有了观点、材料,却又因为一下子联系不起来而轻易抛弃,另起炉灶。结果,他“阅尽人间春色”,炉灶造得足够一支军队使用,却就是没有煮出一锅饭来。其实,观点和素材两者之间总有联系,便是发现不了客观联系,也可主观联系。

    记得以前有学生曾问我,“面对大海”的话题,与“老子骑青牛,出函谷,西渡流沙”的素材如何联系呢?是啊,一个是朝东面对大海,一个是向西走向沙漠,仿佛八竿子打不着。其实,只需附加一个条件:假如老子有朝一日面对大海,老子会怎样呢?他或许从此改变他的哲学思想,重写一部《道德经》。因为大海容纳污溪浊流的宽广的胸襟点化了老子,他觉得自己为了个体生命的愉悦而弃世,为世间有龌龊的不平事而出关,实在是一种悲观的人生,一种狭隘的人生。从此,老子策回牛首,回到人间,以大海般的胸襟包容人间一切。你看,这样一“假如”,这样一联系,思路不就拓展开了吗?如此思考问题,这天下还有什么文章写不出来呢?治大块文章也如烹小鲜也!

    其二,强化渲染。在叙述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最易犯的毛病就是老老实实地叙述整个材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取舍,不知详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凡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我们就应大胆舍去;而能证明观点的材料,我们就要强化渲染。

    一则证明论点的材料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表现,即材料叙述部分;一是结果,即材料分析和判断部分。表现和结果组合起来就能证明论点。而论证的力度,就体现在强化渲染材料的表现和结果两部分。请看下面这段文字及点评:

    “学问”是“问”来的,不问哪来学问?(一陈述,一反问,提出论点,论点的核心是“问”,所以后文应强化渲染的就是“问”的表现及结果)有这样一个故事:山里的先生到水乡做客,朋友请他吃菱角,他竟连壳一起嚼。朋友教他去壳吃,他冒充内行,说连壳吃可清火解毒。朋友问他:“你那里也有?”他回答:“山前山后都有,多的是。”(这是表现,即叙述部分,作者进行了强化渲染:吃菱角不去壳,反说可清火解毒,不问之一;胡说菱角(生于水中)山前山后都有,不问之二。单说其中一点,自然也可证明观点,但讽刺“不问装懂”的力度不够)这真叫人捧腹。(这是结果,属材料判断,“不问”的人只能制造笑话,因此证明,我们应当多问)学习可不能像这位山里先生吃菱,既不虚心求教,却又自以为是。(对材料下了判断,还不等于论点就得到了证明,因为材料和论点之间尚属“分立”阶段,准确说,二者的关系虽然已经达到“神合”,但还只是“貌离”状态。这句话恰是围绕结果的分析,在论题“学习”和材料“吃菱”之间架起桥梁,使论点和材料不仅“神合”,而且“貌合”)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是“有学问”,(这是从人们的习惯看法处谈“问”的必要性)学问学问,学了要问,学与问相辅而行。(对“学问”本身进行解释,很好地证明了“学”与“问”的关系)不学无以致疑,不问无以决疑。释其一疑,便长一智。口不常问,心便常闷。(分析“学而问”和“学而不问”的结果,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强化渲染)有人说,孔夫子的学问是问来的。他“入太庙,每事问”,他以“己能问不能”。(孔子的学问世人皆知,所以作者没有刻意强化“问”的结果,只是强化“问”的表现。用孔子的两个表现来使论证更有力度。至于孔子“韦编三绝”读《春秋》就不用说了,因为与“问”无关。)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踏遍青山绿水,拜师访问,问药农,问长者,问一切有经验的人,(列举“问”的表现,也即强化渲染,三“问”构成排比句式,论证的力度便出来了。至于李时珍在途中如何尽千难万险就不必写了,因为这些与“学”“问”无关。)虚心求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强化“问”的结果,这是其一)对人类医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强化“问”的结果,这是其二)所以,学不可缺,问就不可少。

    材料的两部分,表现和结果,固然不用都强化渲染,但论证一个观点,强化渲染却一定要有。表现部分的强化渲染不难,只需吃透观点的重心,然后列举能表现重心的事实、现象、数据等即可;结果部分的强化渲染则除了列举各种可能的结果外,我们还可以用“升华”结果的方式。所谓“升华”结果,就是将事情可能有的结果(意义或作用等)合理地扩大、拔高,把事情放到历史、文化、哲学等大背景下去探讨结果,试图将事情与历史、文化、哲学建立联系。如下例子:

    【原稿】勾践没有怕,于是他完成了自己灭吴的大业;文天祥没有怕,于是他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布鲁诺没有怕,于是人们知道了“太阳中心说”……他们是勇敢的,因此他们是成功的。

    【修改稿】勾践没有怕,于是他完成了自己灭吴的大业;文天祥没有怕,于是他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布鲁诺没有怕,于是人们知道了“太阳中心说”……他们是勇敢的,因此他们是成功的。这,其实也是人类史上的大幸。如果没有这些无畏的先行者,人类的脊梁支撑在历史里,人类的历史不知要暗淡多少!文化的鲜活之气将减淡多少!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色,不就是那些无畏的巨石大礁演绎的吗?

    其实,文章也就是这样,只有通过强化渲染,叙述描写才有激情,论证才有力度,文势才能形成。说得偏激一些,没有强化渲染,不能煽情造势,就没有动人心魄的文章。“我现在很苦。”这只是一个判断,不是文章,但如果把“苦”的状态强化渲染一番,则成为文章了。总之,用素材,关键在两点:一是得知道自己文章的表现重心之所在,二是要有强化渲染的意识和手段。正如射箭,既知道靶子所在,又有箭术,那“百步穿杨”便不是神话,只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