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实招秘诀

时间:2021-10-31 16:21:49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实招秘诀

一、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对于有理解难度的实词可以借助联系旧知、语境推理、语法分析三个方法来解决。

二、解题方法

1.语境分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所说的事和理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如:

(2006年全国卷Ⅰ)“士类益以此多之”,题目中给的词义是:称赞。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大都;⑤实足,只。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2.结构分析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3.语法分析法

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语法分析包括:根据句子结构推断该词的词性或语法成分;根据语境分析该词可能涉及的文言词法现象,如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如:

(2006年安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

【解析】A项“要”字作主语,当为名词;B项“责”作谓语,当为动词 ;C项“询”作谓语,当为动词;D项“资”支配“生”,当为动词,不是名词,可以断定解释错误。“资”当解作“供给”,如“固大王资余兵”(《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D

   4.联想推断法

    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如:

(2006年全国卷Ⅰ)“远与恢素善”可以联系《鸿门宴》中“素善留侯”,结合语境推知为“友好、友善”之义;“尚轻侠”可联系《促织》中“宫中尚促织之戏”句,推知为“崇尚”义。

   5.邻字借推法

    即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如:

(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卒为羁旅                    羁旅:寄居

【解析】 C项“纠”与“劾”进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答案】C

   6.成语对应法

    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如:

(2006年重庆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