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21 11:30:05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深入细致地观察与造型表现物象的方法,画出鸟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特点的鸟的形象,并能够欣赏别人的作品及。

  3.了解有关鸟的文化,鸟的各种艺术品以及鸟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鸟是迷人的,鸟是多姿多彩的。鸟类作为和人类关系密切的良友,广泛栖息于世界各地,历来被各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当做描绘的对象。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小朋友笔下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山里的孩子更不用说,打鸟、捉鸟甚至玩鸟、养鸟……鸟几乎成了儿时的玩伴。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鸟到底有几种?鸟的羽毛为什么这么漂亮?……一个个问题困扰着他们,吸引他们不停地去追问、去探究。

  2.重点、难点。

  重点:能简单概括地画出鸟的基本形体特征。

  难点:能通过观察鸟的头、嘴、身体、尾巴和翅膀的形状及动态变化,画出鸟飞的、叫的几种形态。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6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彩色水笔或油画棒)、剪刀、胶水、课前查找的各种鸟的.资料及有关图片

  (教师)课件(各种鸟的图片、范画、录像等)、一棵用厚纸板做成的大树、剪刀、双面胶、乐曲《荫中鸟》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好学生,检查学习用具。)

  2.观察、讨论,营造讨论气氛。

  导入:

  (1)听听鸟鸣声的录音。

  (2)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鸟类的品种很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你熟悉的鸟?

  (提示:展示课前各种有关鸟的资料图片,与小组同学交流。谈鸟、说鸟、了解鸟、熟悉鸟,引起表象知觉,引导回忆,启发学生发挥形象思维,表达对鸟的喜爱之情。)

  (3)欣赏国画作品《玉兰黄鹂》、摄影作品《和平鸽的广场》、雕塑作品《陶鹰尊》、学生作品及各种鸟类装饰物等艺术作品。

  (提示:欣赏鸟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

  (4)揭示课题:《鸟的天地》。

  3.分析、比较,学习表现方法。

  (1)对鸟的外形分析(外形、羽毛的花纹及色彩)。

  (2)对鸟的头、眼及嘴进行分析、比较。

  (3)对鸟的尾巴分析、比较。

  (4)对鸟的动态分析。

  (5)找找鸟的共同特点。

  (提示:出示课件中各种各样的鸟的图片及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理解和明了鸟的外形、色彩及羽毛的花纹特点,创作想象中的鸟,形象概括鸟的特点。可以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和教师介绍等形式。)

  4.造型、表现,创作个性作品。

  (1)作业要求:画几只特征明显的鸟,并上色。

  (2)把画好的鸟用剪刀剪下来。

  (提示:鼓励学生画出特征明显、有个性、有创意的

  美鸟或怪鸟。学生作业的展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因为有的鸟不是生活在树林里的。)

  5.展示、欣赏,学生作业。

  (1)出示一棵用厚的硬纸板制作的“大树”,置于教室中央。

  (2)请学生把剪好轮廓的鸟“停到树枝”上去。

  (3)作业:说说你喜欢树上停的哪只鸟,介绍一下你画的那只鸟及特征。

  (提示:欣赏乐曲《荫中鸟》,营造鸟的家园、鸟的天堂的氛围。请学生到台上指着作品介绍、讲评。让学生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

  6.打扫,布置下次课用具。

  (提示:保存好学生的作品。)

  7.课后研究。

  (1)鸟类之最。

  (2)做一件爱鸟的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4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彩色水笔或油画棒)、课前查找的各种鸟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师)教学课件(各种鸟的图片、范画、学生作品、录像等)、乐曲《百鸟朝凤》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好学生,检查学习用具。)

  2.启发想象,引起联想。

  欣赏乐曲《百鸟朝凤》:让学生谈谈感受。

  (提示:体验各种表现鸟的艺术形式。)

  3.展示作品,说说体会。

  (1)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作品。

  (2)请学生说说各种有关鸟的故事和艺术品。

  4.观看录像,观察交流。

  (1)引导学生观察鸟的生活环境,了解各种鸟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鸟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2)交流课后学习的“鸟类之最”。

  5.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创设多种情境,创编鸟的天堂。如:《孤独的小鸟》、《小鸟乐园》、《小鸟俱乐部》、《怪鸟》、《我们去旅行》、《鸟的天堂》、《群鸟学艺》……

  (提示: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张4开画纸的作品。通过拟人化的故事创编,启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作画的兴趣和激情,鼓励学生画出有情感的鸟,不同动态、各种色彩的鸟及树养鸟、鸟护林等内容。)

  6.作业展示,结合表演。

  (提示:也可以采用做各种鸟的头饰或全身打扮的形式,小组表演节目。)

  7.,、保存学生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折飞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飞机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教材出示了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飞机供学生欣赏、分析、研究,为学生的创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构思的启发、引导作用。此外,教材版面内容的安排上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知资料,如有图案、色彩和标志的造型各异的折纸飞机。这体现了学生可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学习折叠飞机,并从中有所领悟,培养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分析:

  1、折纸是低龄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本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对彩笔、剪刀、纸张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前教育阶段已基本会折飞机、船等。所以,本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地探索研究尝试自主折叠飞机。

  2、学生已学会简单的绘画与剪贴装饰的能力,所以,本课通过对学生的作品的看一看、摸一摸后,学生自己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

  3、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游戏的环节。如让学生自由欣赏别的小朋友的作品、试飞等,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

  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策略。

  2、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学习策略。

  3、师生互动策略。

  4、以发展性教学评价渗透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飞机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飞机,感受飞机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学习折飞机与装饰飞机。

  2、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纸材自由创作飞机与用各种媒材装饰飞机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折出飞机、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愉悦。

  教学难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飞机。

  学习材料:剪刀、胶水、各种彩色纸、树叶、布条等。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飞机模型、已装饰好的飞机、彩色纸

  2、学生课前准备(1)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2)装饰材料:各种彩色纸、树叶、布条等。

  活动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导入

  1、当我仰望蓝天的时候,经常梦想能够像鸟儿一样在天上飞翔。可是,我没有翅膀不能飞,怎么才能在天上飞呢?

  1、说说我们可以怎样飞上蓝天。

  比如:气球、风筝等等……

  学会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飞”的知识,初步激发兴趣。合作教学的实践。

  得:导入简单明了、富有童趣,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初步探究

  2、有很多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说说你对飞机的了解,可以给大家看看你的飞机玩具吗?

  3、很想做了吧?看一看你能看懂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4、听懂了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折出这种飞机。

  2、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交流展示所收集掌握的资料。

  3、看图说说方法。

  4、分小组练习读图折纸飞机。

  2、初步感知和飞机有关的知识。

  3、读图能力的训练。

  4、团体协作能力的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

  2、供给交流的机会,学会资源共享。

  3、学会识图,为以后的`自学提供帮助。

  4、团体协作能力的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

  进一步探究

  5、孩子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这有一些飞机图片,想看吗?课件展示,简单说明。

  6、看了这么多!你能折出一种更特别的飞机吗?看一看,这些飞机有什么特别的?用了什么方法?

  5、欣赏飞机图片,了解飞机相关知识。

  6、小组拆一拆,找一找分别有什么特殊方法。

  5、提高感性认识用内容吸引学生,提供形象资料。

  6、观察寻找制作、装饰的方法。

  5、发挥图片的直观小于,供给飞机的知识,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

  6、学生寻找方法时,很迫切地想要动手。

  深入探究

  7、拿出第二张纸,试一试折一架新颖的飞机。巡视发现有些小朋友特殊的方法及时展示推广。

  8、书本上还有许多漂亮的飞机,大家可以边看边学,抓紧时间,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设计师评比:创造奖、美化奖。

  7、运用学到的方法,制作新颖奇特的飞机。

  8、欣赏观察书本上的范作,明白练习任务。参加设计师比赛。

  7、进一步练习。边做边学习新的制作和装饰的方法。

  8、激励性的活动要求,提示性的作业方法,激起参与欲望,自由选择表现方法。

  7、进一步练习好的方法。部分学生得到同伴的启示。

  8、用要求激起兴趣、用建议提供帮助。

  评价延伸

  9、把你做好的飞机写上名字,放飞到蓝天中……

  10、孩子们,此时你们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的飞机带这我们的理想飞上蓝天!

  9、 展示已经折好的飞机,互相看一看同学们的作品。

  10、 放飞飞机,放飞希望!

  9、自由展示飞机到蓝天中感受美。

  10、尝试放飞的快乐!

  9、宏观的飞机在蓝天中的情境的营造,直观的美的享受。

  10、孩子们到操场把飞机飞上蓝天很开心,很快乐!

  教学反思:

  一、教学策略的综合考虑

  1、启发性的语言:在整堂课里,我的正式语言和非正式语言,大部分具有启发性,所以学生才会在我语言的点拨下自主地去想、去说、去做,在这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而非指导者。例如:通过“你们知道世界上第架飞机是什么样子吗?你喜欢哪一架飞机?为什么?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飞机、观察飞机

  2、宽泛的设计:这节课的设计,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给了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足够的活动空间,开始的铺垫是很紧凑的,当进入正题“折纸”时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折纸跟添绘一共用去18分钟的时间,展示评价10分钟。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自主创新,由此便有了很多的意想不到:第一是学生选取的材料各不相同,有的只用一种方法进行装饰,有的则用了两种,甚至有的用了三种、四种、五种;第二是折纸的方面也有一些突破,有的学生不局限于跟“课件”学的方法,而是有了自己的一些创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多样性、可变性;第三是在小组展示时,让学生自由地欣赏别的小朋友的飞机后,再试飞飞机,他们那种高涨的热情,试飞的喜悦,无不让每老师感到激动和惊讶。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吧。只有给足够的时间,才会有足够的效果。

  3、丰富的媒材:有丰富的材料能唤起学生创造的欲望,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媒材是一堂美术课的生命之源,是让学生产生很多幻想的务实之本,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在课堂上说出了很多种装饰的方法:沙、印章、橡皮泥、彩色纸、彩笔、碎布…..摆在学生面前的材料虽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已经可以用“足够”这个词表达。学生通过面前的多种媒材,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审美取向,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标新立异,在这堂课里学生创作的飞机可谓色彩斑斓、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4、情景教学贯穿始终:问题情景、活动情景、评价情景,每一个情景地展现都渗透着一种理念,那就是让孩子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合作。问题情景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肯定他们的大胆想象;活动情景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体验创造美的快乐;评价情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审美意识。合作、成功、愉快一切都在于无声处悄然渗透。

  5、多学科整合:从这堂课上我们不难看出,这已经不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了,它其中有科学课、音乐课、劳动课教学的渗透,这些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了更多的信息可以接受。

  二、教学存在的不足:

  1、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太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2、欣赏图片的出现可能放在开头会更好。

  3、读图练习时假如有适当的示范可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美术教案 篇3

  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是根据学生对半圆形的理解,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并且在半圆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创造。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素材进行想象、创造,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象。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半圆形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创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创造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认识半圆形。展示圆形、将圆形对折剪开,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了什么形状?学生观察到变成了半圆形。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在认识半圆形的基础上,学生画出刚才观察到的半圆形,增加对半圆形的认识。在画出半圆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半圆形有什么特点?半圆形由什么线组成的?直线、弧线。为了方便我们想象,可以画出几个不同角度的半圆形。

  2、 “找半圆”游戏。找一找,半圆形藏在哪里?图中有哪些物体像半圆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半圆形可以变成这么多不同的形象,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1、联系生活进行联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像半圆形?它的哪个部分像半圆形?集体交流。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半圆形,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植物、建筑物、生活用品等,发现其中像半圆形的部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2、教师示范:在半圆形上添画几笔,半圆形变成一个新的形象。

  3、想象添画游戏:学生在刚才画的半圆形上进行添画,变化出各种物体,比一比谁变化的最多。为了让我们想象的物体更具体、更形象,我们可以在半圆形上加上点、线和各种简单图形。

  学生添画完成,集体交流,看看半圆形又变成了哪些东西,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在半圆形上进行添画。

  三、动手实践、制作。

  1、将两个剪好的半圆形进行拼摆,半圆形大小不同、方向各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出许多的答案。

  请一位学生剪出一个半圆形,说一说是怎么剪的?教师示范剪出一个半圆形,告诉学生怎样在纸上画出弧线、两只手怎样配合,强调制作中集中精力、注意安全,学生尝试剪出一个半圆形。

  教师示范用半圆形剪贴完成一件作品的步骤。制作过程中,告诉学生要注意色彩搭配,并进行示范。

  2、出示立体范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它和刚才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再观察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比较一下它和平面剪贴有哪些区别,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法、步骤、交流想法。

  3、赏析同龄人的作品,拓展学生思维、增加学生的自信意识。

  4、学生实践练习,明确作业要求。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半圆形的物品。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完成,进行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认识回形针,了解回形针的用途

  2、 在回形针的图形上添画,变成另一种图形

  3、 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把“回形针”添画后组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一人一个回形针和装回形针的小信封,画有回形针的图片若干张,添画好的回形针图片若干副

  活动过程

  1、 出示回形针,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礼物就放在小朋友面前的小信封里,打开来看看是什么礼物,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幼儿回答)

  2、 教师简单小节回形针的用途,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

  3、 观察回形针,由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幼儿画出回形针的样子

  教师问:“回形针”是什么样子的?(由一根铁丝由里向外绕出来,有点像绕毛线只不过绕毛线是圆的',回形针是有点像椭圆形)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绕的方向也不同,请幼儿在纸上画画看

  4、(表扬几个画的较好的幼儿),同时提出你能把你画的回形针变成另外一种图案吗?(幼儿试着添画)

  5、展示几个幼儿的作品,简单讲评,教师示范添画,并出示示范添画的多副作品

  6、教师小结幼儿添画的结果

  7、小朋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想出来用回形针的样子变出这么多图案吗?

  讲述:

  有一天晚上,老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森林里走,走啊走,前面出现了一座城堡,我走近一看,上面写着回形针王国,于是我走了进去,可是里面的情景把我惊呆了,我看到老牛在河边喝水,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小河旁边还有一座小房子,还有树有花也有人,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由回形针变的,他们身体一部分的形状和回形针一样。醒来后,老师对这个梦里非常难忘,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把梦里的情景画下来好吗?

  8、结束:展示幼儿作品

  小朋友画的可真好,好像真的到了回形针王国一样,我们在活动室里也布置一个回形针王国好吗?

  延伸活动:请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回形针城堡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提问: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2、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3、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4、欣赏《风》提问: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

  5、提问: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调色有什么特点?

  6、老师示范一幅作品。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重点:构图、线条的组织以及颜色的设计.

  四、展评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五、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画的表现方法,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制作装饰画。

  2、技能目标: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或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装饰画起到了那些美化和装饰作用呢?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展示一组装饰绘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说出装饰画具有哪些装饰作用。学生分析、讨论。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玩水、泼水中感受水在纸张上流淌留下的痕迹。

  2.大胆想象,沿彩色水痕进行想象添画。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素描纸,毛笔,调色盘,水溶性炫彩棒,餐巾纸。

  2.音乐《雨中漫步》,教师的示范画。

  活动过程

  1.欣赏示范画,激发创作欲望。

  欣赏示范画,猜猜它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2.玩水嬉水,游戏中展开想象。

  (1)教师准备好装有各种颜料的调色盘。 (注意水要很多,颜料较少)

  (2)播放音乐《雨中漫步》,师幼互动,共同表演水中魔术。

  ◎将毛笔蘸上颜料,滴到素描纸上。

  ◎晃一晃,让水流淌,用餐巾纸将多余的`水吸干。鼓励幼儿感悟水中色彩的交融和变换。(如像蜘蛛网、这个像飞船、那个是一只猴子)

  ◎用炫彩棒沿水痕想象添画。

  ◎构思自己的洒水画中藏着的故事。

  3.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评比最佳洒水作品奖、最佳故事奖等,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

  【评析】

  中班孩子对水的兴趣非常浓厚,在玩水和洒水中作画,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在宽松

  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大胆画出了自己的心声,画出了自己的风格。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大纲

  制定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制定时间:20xx年2月

  课程中文名称:梅兰竹菊绘画欣赏

  课程英文名称: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of plum blossoms, orchids, bamboos and chrysanthemums

  课程号: 学时数:18 学分数:1

  先修课程:《大学语文》或《中国美术史》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梅兰竹菊绘画欣赏》是全校各专业的艺术鉴赏类通识选修课。《梅兰竹菊绘画欣赏》课程主要介绍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历史与演变,以期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欣赏水平。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在于介绍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理论与技法,主要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解读及任课教师现场示范,使学生领略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意境与气韵,从而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鉴赏水平,为进一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墨梅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梅花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梅花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梅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梅花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梅花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梅花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梅花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梅花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梅花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梅源流

  一、墨梅起源

  (一)缘起:月映梅影,墨渍作梅 (二)特点:水边林下,风姿绰约 二、墨梅传承

  (一)墨梅特质:屈曲如龙,瘦劲似铁 (二)笔墨共性:笔力遒劲,墨色清润

  第二节 宋代墨梅与元代墨梅

  一、宋代墨梅

  (一)笔墨特色:笔势险峻,墨影含芬 (二)意境特色:木清花瘦,铁骨生春 (三)杨补之《四梅图》赏析 二、元代墨梅

  (一)笔墨特色:笔力挺劲,墨韵疏淡 (二)意境特色:千花万蕊,早传春信 (三)王元章《墨梅图》赏析

  第二章 墨兰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兰花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兰花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兰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兰花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兰花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兰花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兰花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兰花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兰花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兰源流

  一、墨兰起源

  (一)缘起:文人寄兴,闺秀传神 (二)特点:放逸之气,闲雅之姿 二、墨兰传承

  (一)墨兰特质:疎花简叶,深谷幽芳

  (二)笔墨共性:墨吐众香,砚滋九畹

  第二节 文人墨兰与闺秀墨兰

  一、文人墨兰

  (一)笔墨特色:笔法挺秀,墨色淡雅 (二)意境特色:超凡脱俗,风韵飘然 (三)赵孟坚《墨兰图》赏析 二、闺秀墨兰

  (一)笔墨特色:笔意清绝,墨色秀润 (二)意境特色:月朗风清,如霞裾月 (三)管仲姬《浓淡同根图》赏析

  第三章 墨竹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篁竹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篁竹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篁竹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篁竹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篁竹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篁竹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篁竹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篁竹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篁竹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竹源流

  一、墨竹起源

  (一)缘起:竹影映窗,飞白传相 (二)特点:清影摇风,风竹吟月 二、墨竹传承

  (一)墨竹特质:拂云高寒,傲雪玉立 (二)笔墨共性:淡墨挥扫,托物寓兴

  第二节 文同墨竹与板桥墨竹

  一、文同墨竹

  (一)笔墨特色: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二)意境特色:修筠挺节,潇洒临风 (三)文同《纡竹图》赏析 二、板桥墨竹

  (一)笔墨特色:取意书法,含霜吐露 (二)意境特色:纸窗月影,虚心友石 (三)板桥《墨竹图》赏析

  第四章 墨菊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菊花的理论与技法。目的在于了解水墨菊花

  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菊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菊花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水墨菊花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水墨菊花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水墨菊花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墨菊花的基本特点 难点:水墨菊花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墨菊源流

  一、墨菊起源

  (一)缘起:文人逸士,寄兴笔墨 (二)特点:雅慕幽芳,清高绝俗 二、墨菊传承

  (一)墨菊特质:傲霜凌秋,东篱晚香 (二)笔墨共性:笔意孤劲,墨韵幽闲

  第二节 明代墨菊与清代墨菊

  一、明代墨菊

  (一)笔墨特色:淡墨寄豪,疏斜历乱 (二)意境特色:晚香寒翠,沉醉西风 (三)白阳山人《菊石图》赏析 二、清代墨菊

  (一)笔墨特色:笔致简远,墨韵澹逸 (二)意境特色:老圃秋容,香垂潭影 (三)八大山人《墨菊图》赏析

  三、学时分配

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幼儿所熟识。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物品或废旧材料进行游戏、学习为指导思想,设计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报纸,让幼儿知道过期的报纸可以被我们利用,可以作为我们游戏的玩伴。

  活动通过多次尝试,让幼儿带着疑惑和问题,在不断的操作中,探索出“边连边剪的剪纸方法”,并在相互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剪更长纸条的关键因素。活动通过亲历探究的过程,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发现报纸纸条的多种剪法。

  2.在玩玩剪剪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探索报纸纸条各种剪法。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如何将纸条剪的更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使用剪刀

  物质准备:报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报纸

  1.出示报纸,谈话提问:这是报纸,谁喜欢看报纸?

  2.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报纸,报纸里有些什么?

  3.教师小结:人们通过报纸及时了解新闻和信息。

  二、过期的报纸

  教师出示一张过期的报纸,提问:

  1.过期的报纸还有用吗?有什么用?

  2.过期的报纸可以玩吗?怎么玩?

  3.教师小结:过期的报纸能和我们玩。

  三、好玩的报纸

  (一)尝试玩“望远镜”

  1.出示单筒望远镜,请幼儿尝试把单筒望远镜变得更长。

  2.请幼儿尝试制作让单筒望远镜变的长。

  (二)尝试如何剪更长纸条

  第一次尝试:

  1.提出要求:“请你从报纸上剪下一根纸条,越长越好,我们比一比,看谁的最长”。

  2.幼儿尝试

  3.比较结果

  (1)请幼儿讲述,剪下的纸条是报纸的哪个部分。

  (2)结论:报纸有长边和短边,剪长边的纸条比剪短边纸条长。

  第二次尝试: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还能把纸条剪的更长吗?”

  2.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讨论结果:“如果把纸条长边和短边一根一根一根连着剪,你的纸条会更长吗?”

  4.幼儿尝试。

  5.比较结果:

  (1)和第一次剪的纸条比较,幼儿发现用一根一根一根连着剪的方法剪出的纸条长。

  (2)提出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剪,为什么有的纸条更长些?”请幼儿观察、讨论,寻找其中的秘密。

  6.教师总结:在一张报纸上,用边连边剪的方法,剪的越细越多,剪下来的纸条会更长。同时还有很多好方法等待我们去发现。

  四、整理废报纸:纸团游戏

  教师小结:过期的报纸让我们玩的真开心。这么多的纸条,仍下多可惜啊,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小朋友把剩下废旧报纸捏好纸团,纸团有什么用?(投、抛……)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球去喽!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愿望。

  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干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9-29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教案02-18

美术教案01-26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12-14

美术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