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3 09:39:23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10篇(热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10篇(热门)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同学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规范、教学内容、同学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同学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同学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捕获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同学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同学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同学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宁情绪,检查同学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同学: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溢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同学根据自身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同学: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身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同学: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同学: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同学说出颜色。

  同学: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需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干打开宝箱。

  同学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和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豪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身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同学评价时加入自身的看法,来引导同学。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美术教案 篇2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美术知识:了解葫芦的有关知识,掌握设计葫芦娃娃的方法。

  2、美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品德教育: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葫芦娃娃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葫芦的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复印纸、剪刀、铅笔、葫芦、作业展示栏、彩色复印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理念

  一、初步探究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讲授新课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用剪纸的方法设计葫芦娃娃。

  (点击课件,播放课题首页)

  (2)创设文化情境,了解葫芦。

  教师: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来和我们一起上这一课,大家欢迎!

  跳跳:嗨,大家好!我是葫芦娃娃,我的名字叫跳跳,谁愿意和我一起玩闯关游戏!

  第一关:你曾在哪里见过葫芦?

  葫芦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有卷须和软毛,叶片呈卵状。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变黄。全国各地都有种植葫芦的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二关:葫芦的用途?

  葫芦的果实嫩时可做蔬菜食用,老熟时可做容器,亦可药用。经过烫烙、绘制、刺绣和加工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呢!

  第三关:跳跳不跳了,这是为什么呢?

  跳跳: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哭吗?因为我没有伙伴跟我玩,你们能给我找几个葫芦娃娃来跟我玩吗?

  教学理念:参与闯关游戏,积极思维。通过开门见山的方法导入新课,交代本课任务,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通过闯关游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

  二、深入探究

  (3)探究学习,学剪葫芦娃娃。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葫芦外形;

  :葫芦的外形是对称的,一般分上下两个园,上面的圆较小,下面的圆较大。

  其次,引导学生推测葫芦娃娃的创作步骤;(播放课件:创作步骤)

  折:采用对折的方法;

  画:画轮廓时,要求要大;

  画五官时,学习用不同的基本纹样表现五官;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基本纹样组合成朵花纹填满葫芦娃的肚子。

  剪:注意安全;

  注意对纸屑的处理。

  教师边演示创作过程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创作。

  (4)引导赏析,开拓视野。

  (点击光盘,播放教师设计制作的葫芦娃娃,供学生欣赏。)

  观察、分析葫芦的外形。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将想法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在范图中找出常用纹样。通过引导发现,使学生了解葫芦的外形;通过教师的启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制作葫芦娃娃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归纳、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评展延伸

  (1)学生作品展示

  (2)电击课件:

  小跳跳:哈!哈!谢谢大家给我叫来这么多的小伙伴,我跟小伙伴玩去喽!再见!

  (3)教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习它有什么用?

  (4)延伸:展示葫芦灯笼。

  教学理念:通过跳跳的话使学生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上所学知识、技法;

  教学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扮美自己的生活。

美术教案 篇4

  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讲授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板书: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

  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

  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

  四、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涉及到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是保护自然遗产重要还是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重要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正是世界教科文组织所倡议的保护遗产,留给未来这一观。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及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来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表现千姿百态的猫。

  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课前准备

  (学生)猫的图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课件、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辨声揭题。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2.回忆交流。

  (1)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

  3.讨论分析。

  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

  (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课件播放相关画面。)

  4.欣赏感悟。

  (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5.练习体验。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

  (2)教师巡视辅导: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

  6.交流评价。

  (1)给自己的作品编小故事,小组间讲述交流。小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课后鼓励学生模仿《猫和老鼠》自编连环画小故事。

美术教案 篇6

  课 题:

  欣赏-孩子们的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思维发散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

  欣赏方法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

  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范例引导

  欣赏作品:教材第一页《比高低》作者:杜蔼恒

  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呀?噢!画中画了一只长颈鹿、五只小猴子和椰子树。你们都说对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长主体意识)。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啊!这么多的同学都去过,那你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子。(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你还发现小作者所表现的和你观察到的用什么不同?(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你们在上学前,有很多的同学在幼儿园或少年宫学过画画是不是呀,在你们中间有没有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对了他用国画的方法,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国画是这么回事(鼓励学生自己讲,教师做补充)。这种表现手法有那些特点呢?生动…(尽量让孩子自己讲)

  你们都看过这两种动物,它们谁高啊?那为什么小作者这样画呀?谁能根据作者的画讲一个小故事。(鼓励孩子们有创造性讲解,鼓励创新,鼓励求异,鼓励有个性。)

  实践操作

  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

  到: 。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结语:美术的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困难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美术教案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平面设计知识。

  2、通过分解与构成学习将视觉元素复归于朴,重新组合成一定时空下的视觉式样。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分解构成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基本设计方法。分解是一种原始关系的解脱与破坏,构成则是一种新关系的建立与创造。本课主要通过分解剪贴画的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开拓创造能力。

  症结剪贴画的各种精巧微妙的直、曲、折、弧分解线将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分解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几个或许多部分。分解出的这些部分经精心构思巧妙组合,刚好能构成一幅生动有趣,有一定主题的画,将所有的部分经还原组合,又能刚好构成原来的那个规则上的平面几何图形。

  分解画主要以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规则形为基本形式。分解画必须是对这些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分解,在设计分解中,要确定创作设计内容及限定的几何形式,设计随意尺寸分解图,如直线、曲线、弧线等分解,依据各分解的部分布局构图,形成最满意的构图后即可粘贴成分解画作品。

  分解画的设计创作方法归纳起来有八种:

  1、提炼概括,省略夸张;

  2、顾此及彼,相互照应;

  3、供虚为实,虚实相生;

  4、依形视理,切分移离、

  5、察势观形,挖掏部件;

  6、拼合组装,集腋成裘;

  7、连谐成形,不可零碎;

  8、原形拼合,不可叠压。

  分解化归根到底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制约部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没有孤立的单独的整体和部分。

  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平面构成的视觉效果,掌握分解构成剪贴画的一般制作方法。

  2、理解分解画的核心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教学难点:

  剪切基本型分解的方法及组合构成新形象的方法。

  教学建议

  1、教师利用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对一张矩形几何形的分解、构成过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分解、构成。

  2、欣赏分析几幅分解剪贴作品,感受分解构成剪贴画的新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兴趣。

  3、老师在投影上演示分解剪贴画的制作方法,边讲边示范。

  4、教师可让学生到投影机前设计规则形的不同分解图,也可将分解的各部分让学生组合设计布局,一人一种设计稿,学生动手可促进他们积极动脑设计的主动性和兴趣。

  5、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分析,教师讲解几种常用的分解画及设计创作方法,如概括、夸张、省略、虚实相生、挖掏部件等。

美术教案 篇9

  课题:上学路上

  课型:记忆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回忆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学过的人物画、色彩知识等组织画面,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展开联想,在欢乐的歌声中,回忆上学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不同的艺术形象处理画面构图,表现生活。

  教具准备:

  1、学生带好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

  2、教师准备有关上学的歌曲,提供一些风格不同的人物、景物形象范图,让学生作画时选择。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互相关心,调动学生情绪。

  今天天气非常寒冷,同学们有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上学迟到呢?——没有。

  大家都是遵守《小学生守则》的好学生,《小学生守则》第三条——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板书课题:上学路上

  二、请学生听歌曲《老师你早》,说一说:

  1、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事?她的心情如何?还有什么景物?再请个别同学演唱一些有关上学的歌,如:《上学歌》、《读书郎》、《数鸭子》等歌曲,说说歌中关于上学的内容。

  2、教师提供有关的人物、景物形象(上学的孩子、太阳、小花、建筑物等具有不同风格的单独的形象)。

  三、学生观察这些形象。想一想,如何将它们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学习不同风格的构图创作)。

  提示构图要点:

  1、画面构图要饱满,突出人物、景物,表现主题。

  2、同样风格的人物应搭配同一种风格的.景物,使之协调。

  请学生尝试组合画面,教师可帮助完成。

  学生组合后欣赏范图。

  《快让我上学》:几只大白鹅挡住了上学的路,一个小女孩张开双臂,想赶跑鹅

  群又怕鹅啄她,而不敢靠近。小女孩脸上焦急的神情和老高的太阳,生动地表现了小女孩上学受阻的心情。它采用了中国画双勾填色的形式,画面安排较合理,情节生动、风趣。

  四、展开讨论,说一说上学路上的遭遇,并表现出来。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业:回家将这张画完成,把生动的情景画出来。

美术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

  彩泥在学生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但作为一个专题来制作这才是第一次。用彩泥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强调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图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造。

  2、能否在制作上创新。

  教学准备:

  教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泡沫盘子、彩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月15日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用彩泥做过哪些东西,你都会运用那些制作技法?

  活动二:

  欣赏天津“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从作品中得到的审美感受。

  欣赏本校美术小组的同学用彩泥制作的装饰挂盘“瓢虫”、“风景”等,说说他们运用了哪些学过的制作技法,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夸张变形的。

  将作品发到各组,请学生近距离的欣赏,并互相谈一下自己的欣赏感受。

  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夸张、变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组合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活动三:

  以书上的范作“小狮子”为例,与真实的狮子的照片相比较,看看作者对它进行了哪些夸张、变形。尤其是狮子的鬃毛和五官的制作技法。

  教师以小猫为例,通过夸张变形现场演示猫头的制作。

  活动四:

  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富有情趣的作品。教师向学生展示其它欣赏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作。

  活动五: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节课带泡沫盘子。

  第二节

  施教时间:9月16日-9月19日

  活动一:

  欣赏工艺小组的同学制作的彩泥浮雕挂盘,启发学生思考要在挂盘上做彩泥浮雕,可以做什么形象的。

  说一说自己想做什么,怎样对创作对象进行形象的加工。

  针对范作《瓢虫》,说说哪里做的最高,最有立体感,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平,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明白:在盘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层次感)

  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谈一谈准备怎样表现作品的层次感。

  活动二:

  同学们在自己带来的纸盘上用橡皮泥制作动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静可以用水彩笔添画,也可以一个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系列或一个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妈妈》。充分体现合作学习。

  活动三:

  做好后在纸盘上扎眼,穿上绳子系成挂环,按照表现对象的类别挂到美术教室的展示台上。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象参观美术馆一样对每件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时不要只谈技法的运用和形象表现得是否真实,对有创造性、大胆夸张变形的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回去后试着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纸浆等)制作各种形象。

  札记:

  彩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朋友,所以用彩泥来造型他们感到得心应手,但这也造成了他们因急于动手制作而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或者是不按要求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所以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强调纪律,请学生专心的听讲。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经典】美术教案08-24

(经典)美术教案08-06

美术教案【经典】08-17

美术教案【精选】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