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07 16:00:59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精品(8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了解车身装饰的方法、类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分析、归纳设计的方法和元素,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制作方法的指导,制作的步骤,不同类型的车子车身装饰有不同的特点,以此来拓展和丰富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

  上限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下限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难点: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教学准备(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画笔。(教师)课件。

  教学流程

  1.揭题。

  出示课题:《流动的风景线》。

  2.欣赏、分析。

  (1)回忆生活中有车身装饰的各种车辆。

  (2)出示一组图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

  (3)教师问:同学们,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用自己的方法分类。

  学生答:(根据生活中观察的车进行归类。)

  (4)教师小结:①从功能上分;②从车型上分;③从色彩上分。

  3.欣赏、感受。

  (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不适合车身装饰和适合车身装饰的`两种车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车适合车身装饰?为什么?

  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小结并介绍一些不适合车身装饰的特殊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等。

  (2)教师提问:车身装饰一般在什么部位?主要的装饰手法有哪些?

  (3)教师提问:车身装饰有几种类型?

  ①广告装饰(商业的、公益的);②个性化装饰??

  4.欣赏图片,说说装饰设计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手绘图形设计;②手工粘贴设计;③电脑模拟设计;④模型分面设计;⑤局部位置面块设计。

  5.学生作业。

  (1)自选一种车辆,对车身进行装饰,时间20分钟。

  (2)教师巡回指导,进行辅导和解决课堂问题。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在展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式,说说通过装饰想告诉人们什么。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长长的画”,萌发幼儿对长形画的兴趣。

  2、了解“长长的画”的构图特点,感受其艺术美感。

  3、培养幼儿的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课件《长长的画>》 长长的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谈话自然引出三幅画,激发幼儿对欣赏作品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欣赏长长的画,观察画面内容,感受画面构图特点。

  1、欣赏第一幅画——瘦瘦的女孩

  提问:画里面有谁?

  她的身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到画上的女孩你有什么感觉?

  画家为什么要用长长的纸画她呢?

  这幅画太特别了,你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2、欣赏第二幅画——杂技团

  提问:画上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还看到了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在演杂技的?

  他们摞的真高,咱们一起数一数它们摞了几层?

  如果这幅画变了,倒过来,让小老鼠在底下,你猜会怎么样?这幅画会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这幅画太有趣了,咱们来给他起个名字吧?

  二、欣赏第三幅画——快乐的一家

  画面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哪?干什么?

  你还看到了什么?

  两座楼房离的.远吗?从哪看出来他们离的距离远?

  当你看高的地方时你的头会怎样?

  四、对比观察三幅画,分析长长的画的构图特点。

  1、这三幅画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三幅画纸的特点。

  2、为什么这三幅画会这么长,引导幼儿分析三幅画的构图特点

  3、如果给这三幅画起一个名字,最能表现这三幅画特点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

  五、经验拓展,丰富幼儿绘画内容,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

  1、如果这三幅画的纸变长了你想给哪幅画添画,你还想再添画些什么?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高高的长长的画面呢?

  3、如果你有一张长长的纸你会在上面画什么呢?

  活动延伸:尝试创作长长的画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纸公鸡的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立体动物造型的一般规律。

  2.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3.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作业要求:用挂历纸每人制作两只纸公鸡。

  (三)教学重点:鸡的纸造型方法。

  (四)教学难点:多种不同的构思、设计和制作。

  (五)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六)用具准备:1.教师:示范成品、书、挂历纸、剪子、胶水、学生作业。

  2.学生:书、剪子、胶水、挂历纸。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教师示范成品,学生观看,板书课题。

  2.看书19-20页,自学制作方法。

  3.教师小结:演示制作过程:

  (1)鸡头:扇形卷粘成一个锥体。

  (2)身体:装饰粘贴翅膀,尾巴及花纹。

  (3)整体成型:

  三、学生用手中的.挂历纸自行设计制作公鸡,教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展示优秀作业,加以表扬。

  附:板书设计:

  纸公鸡

  制作过程:

  (1)鸡头:扇形卷粘成一个锥体。

  (2)身体:装饰粘贴翅膀,尾巴及花纹。

  (3)整体成型:

  第二节

  一、导入新课:

  以前节一个锥体的公鸡引入新课——多个锥体制作的公鸡。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示范成品。

  2.讲解演示多个锥体组成的公鸡。

  (1)在前节基础上将身体独立用锥体制作。

  (2)演示:

  三、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全班学生作业:

  五、课堂小结: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豆跳跃的动态,愿意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在指定的范围内表现糖豆豆。

  2、感受五颜六色的糖豆带来的色彩美。

  3、积极参加玩色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五彩糖豆透明的瓶子一个,盒子一个(把瓶子装在盒子里)。

  2、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颜料盘每组两个,抹布每组三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听一听,猜一猜。

  1、教师摇手中的盒子,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兴趣。

  感知欣赏:五颜六色的糖豆。

  2、教师拿出玻璃瓶。

  二、预设问题:

  1、这些糖豆是什么样的?

  2、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一起观察糖豆的'颜色)

  他发现了红红的糖豆,你发现了什么颜色?(黄黄的)

  还有些什么颜色?(蓝蓝的……)

  你们觉得红红,黄黄,蓝蓝……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在一起,你们觉得怎么样呀?

  小结:红红,黄黄,蓝蓝在一起可真漂亮。

  3、想象创作:蹦蹦跳跳的糖豆豆。

  (1)老师(随音乐)摇瓶子:

  你们看糖豆豆在瓶子里跳呢,跳、跳、跳。糖豆豆跳到了空瓶子里。

  (老师示范)跳、跳、跳,学小兔子跳。

  红豆豆跳进去,跳、跳、跳(擦擦手);

  黄豆豆跳,学蛙跳、跳、跳、跳(擦擦手);

  蓝豆豆跳,跳到空空的地方,跳、跳、跳。

  (2)请幼儿跟着老师的提示模仿小动物跳的动作,从而感知糖豆跳跃的动态。

  (3)幼儿操作:请幼儿到座位上操作(随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动手进行。

  (4)老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在瓶子内点画,不要点到瓶外边了。

  在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手擦干净。

  (5)对个别幼儿动作的指导。

  四、欣赏评价:比一比——谁装的糖豆颜色多。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看看谁的瓶子里的糖豆颜色多。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尝试独特的绘画形式,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水粉笔、各种颜色的颜料、各组一块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石头,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能干什么?

  二、欣赏石头画

  1.播放课件

  2.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呢?为什么喜欢?

  3.小结:根据每块石头的形状,想象它像什么,用颜料画出图案,要画大。

  4.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想象。

  三、作品创作

  1.幼儿观察石头,想象。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

  五、活动延伸:

  回去我们再尝试看看在石头上还可以怎样画,就会更漂亮。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启发孩子用数种色彩吹小泡泡,并用吹小泡泡的方式画画。

  2。培育孩子对美术的兴致。

  3。培育孩子较佳的卫生习惯。

  教学预备:

  1。每一组1份各自用数种水彩色彩着色的洗洁净,每个人1根吸管。

  2。范画:小泡泡画1张。

  3。每个人1张画画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带孩子玩捉小泡泡的游戏,激起孩子兴致。

  二、展示范画,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

  (展示范画)教师:看!这用笔画上有种种色彩的圆圈,多漂亮呀!你们想明白他们是怎样话出来的吗?

  三、展示工具教学材料,幼儿教师演示小泡泡画的`过程。

  1。这儿有五种色彩的吹小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与紫色。另外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色彩水后就可吹出漂亮的小泡泡画。

  2。幼儿教师演示小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色彩,舔一下。

  (2)对着纸,悄悄地吹出一個小泡泡,纸上就留下一個五颜六色的小泡泡。

  (3)别总用一种色彩吹,要常常变换色彩吹出不一样色彩的小泡泡。

  四、交代要求,孩子动手操作,幼儿教师指导。

  此刻请孩子来吹小泡泡画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小泡泡。

  孩子动手操作,幼儿教师指导,协助孩子领会吹小泡泡的方式,做好吹画作业。勉励孩子把空白画纸都画满。叮嘱孩子留意卫生,别把染色的小泡泡吸入嘴巴里。

  五、夸奖孩子作业,并将孩子作业展出,去外面接着玩捉小泡泡游戏。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一瓶彩色糖果。

  油画棒一盒。

  活动目标

  学会画圆圈,会在圈里涂颜色。

  让宝宝知道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活动过程

  1、彩色糖果

  ——宝宝们我今天拿来了好多糖果哦!看看瓶里装的糖果好看不?

  ——宝宝你们想吃糖果吗?

  ——宝宝们先跟老师学画糖果,谁画的好就奖励给谁吃好不?

  2、学画糖果

  ——我们先学慢慢的画圆。(教师可以把幼儿的手画圆,让幼儿感受一下。)

  ——宝宝们你们画完了吗?举起来让老师看看谁画的圆最好。

  ——糖果我们画完了,我们在多画几个糖果吧!

  ——我们在给糖果穿上彩色的`衣服吧!不要涂到圆圈的外面哦!

  ——涂完了,我们都举起来吧!大家一起看看谁画的好,谁涂颜色涂的好。

  3、奖励彩色糖果

  ——宝宝们都这么棒,老师都不知道糖果奖励给谁了,怎么办那?

  ——老师知道宝宝们都很懂事,那是不是好吃的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啊?

  ——我们一起吃好吃的糖果吧!

美术教案 篇8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四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画家的调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线条》

  第五周《节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乐园》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一周《拟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三周《规划每一天》

  第十四周《给您提个醒》

  第十五周《有创意的书》

  第十六周《传编的乐趣》

  第十七周《会“走”的玩具》

  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漫画欣赏》

  第二十周 水平测试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02-18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经典】美术教案08-24

(精选)美术教案08-22

[精选]美术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