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30 09:00:35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必备(9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你喜欢哪个手提袋》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三、教学重点:

  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四、教学难点: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五、教学教具:

  手提袋、示范用图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阐明课题:

  出示手提袋在日常生活及商品经济中应用的广泛性。阐述“教材分析”中所归纳的三类手提袋。

  二、讲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本上的图片,说明手提袋的共同特征:

  袋口、袋身(包括装饰图)、提手。

  三、制作方法:

  讲授用纸折叠和粘贴袋子的过程,引导学生看懂课本所示制作步骤的图意。教师逐步示范,特别是在袋底的折叠上,多次演示,让学生看懂。折叠好后粘贴牢固,穿上提手绳子,完成制作。

  四、学生制作:

  完成手提袋的折制成型。

  五、布置学生下一节课带备绘画材料或剪装饰所需的用具。

  第二课时

  一、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述对手提袋的进行图案装饰的设计。

  图案装饰的'方法:

  手提袋的美化装饰应以简练大方、主题突出为原则,因手提袋使用的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展览品,如内容过于繁杂细腻,便达不到宣传效果。

  课本中的学生作品都是以单个(人物或动物等)物象为题材的。具体的形式可用剪贴(如课本中的机器人)、剪纸(如课本中的民间纹样),以可是绘画的。

  在设计图案之前,应考虑为手提袋涂上一种底色,给它绘制或贴制什么图案。在装饰图案绘(剪)制好后可加上一些装饰线和与用途有关的文字,加强主题的宣传效果和装饰特点。

  二、学生继续作业:

  学生为手提袋作装饰,穿上手提绳子,完成制作。

  三、教师讲评:

  在手提袋内放上几本书,学生提着慢步走过讲台,看谁制作的手提袋实用美观,学生共同评议。

  七、板书: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毛毛虫(纽扣贴画)

  目标:

  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3.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准备:

  1.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一块。

  2.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3.绒布玩具毛毛虫。

  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1.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2.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3.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4.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5.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

  (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体会到这一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1.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

  2.教师逐一介绍纽扣和即时贴底板。

  3.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4.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要一颗纽扣紧挨着一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5.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1.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呢?”

  (分析:情境性语言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幼儿展开想象,关注毛毛虫的姿态和造型,而且能自然地引发幼儿画出小草、地洞、树等简单的背景,丰富画面。)

  2.提醒幼儿将不用的纽扣放回盒中。

  四、相互欣赏作品,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1.谁能告诉我,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

  2.引导其他幼儿验证,通过头部方向的变化和身体的扭曲,变化出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3.针对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纽扣混杂在一个盒里的情况,强调按颜色分类摆放的方法和要求.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2、通过关注抽象艺术,实践抽象画创作过程,获得对形势元素和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与运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探索艺术创作的新天地,增进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感受与发现中体验美术的愉悦。教学重点:感受形色在画面中的和谐美

  教学难点:

  能够应用简化的抽象形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准备:

  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

  1、音乐导入:每当老师在画画的时候,总喜欢聆听一首音乐,这样画画的感觉会特别好,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它的美好,听音乐?课件播放音乐

  2、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首“形色协奏曲”吧。

  3、板书课题

  二、作品赏析线

  1、欣赏画家作品:蒙德里安《树》,在这三幅画中,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蒙德里安《树》、《山川》和山川的照片。

  2、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的树从写实到用不同长短,疏密,流畅的线条组织形。,

  3、试一试,你怎样用线条来表现这张山川的景色呢?

  4、师生互动: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之后进行修整与总结。

  5、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板书:线——流畅,快慢,疏密。

  三、创作方法——形

  1、作品参照对比:吴冠中《江南水乡》和风景照片,简单介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和这幅作品。课件出示吴冠中先生中国画《江南水乡》和江南水乡的照片

  2、这一组作品中,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

  3、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4、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房子的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块面,概括外形,创作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形——概括,简练。

  第二课时

  四、创作方法——色

  1、一幅优秀的作品,除了要讲究线条和形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猜一猜是什么?课件出示同一画面不同颜色的作品。

  2、这两幅作品的色彩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3、同一幅作品艺术家进行了两种不同颜色的设计,带给我们不同的艺术视觉盛宴。

  4、欣赏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好不好?课件出示吴冠中中国画《窗外无月》

  5、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共处。

  板书:色——设计

  五、形色描绘

  1、出示田埂风景图片课件提供田埂风景图片;

  2、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要求简单、概括。课件播放绘画的背景音乐。

  3、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形与色的协奏曲

  六、作品赏析

  不同画家在处理形色时,如何谱写出一幅幅优秀的形色协奏曲。课件依次出示画家作品。

  七、作业要求

  活动: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用形、线、色的方法描绘一幅风景。课件播放绘画的背景音乐和多张风景图片

  八、评价拓展

  1、课件出示拓展思考题

  2、拓展思考: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画好抽象画并不难,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怎样画抽象画。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房顶上的大蘑菇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新偏旁“户字旁”。

  2、朗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4、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兔的,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2、3、4自然段,即小动物们帮助小兔的经过。

  教学难点:

  对课文结尾部分两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部分生字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房顶上的大蘑菇)

  师:通过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学习课文

  1、 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

  2、 第二遍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并把生字和带有生字的这句话多读几遍。

  (出生词,学生认读)

  3、 第三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找学生一个一个自然段的读课文)

  4、分析课文

  师:这个小房子是谁的家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读第一自然段) (出投影)

  师:这是一座什么房子呀?你还能用什么词形容它?

  师:小兔子住在这样漂亮的家里会怎么样?

  师:有一天,树林里下雨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么漂亮的小房子漏雨了,你会怎么样?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淋湿了,被子会怎么样?

  (读出着急的'感情)

  师:这时候,谁知道了?

  (用笔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

  (找同学读,并出示投影)

  师:它们给小兔送来东西,会说些什么?

  (小组讨论,找同学说)

  (找同学到讲台上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

  师:你们也非常的可爱,树林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也会来帮助小兔子. 你们想一想还有谁会来,会送来什么?

  (投影:( )知道了,给小兔子送来( )以这种句式完成)

  师:还有许多小动物都会送来礼物,小松树送来一件最特别的礼物,赶快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小松鼠送来了什么?

  师:你们知道小松鼠为什么送小兔蘑菇?你从哪知道的?

  (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们谁愿意帮助小兔子?

  (愿意帮助小兔子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齐读歌谣)

  师:在小伙伴和你们的帮助下,蘑菇终于长大了。

  (出投影)

  师:你们高兴吗?

  (齐读最后一段,把高兴劲读出来)

  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瓶上作画的快乐,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

  2、通过观察脸谱的特点并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巩固复习线描画,学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水粉颜料、排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师:"你们看,谁来了?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小吴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

  2、出示范例瓶子。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师以大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咦?这上面是我吗?谢谢你们的礼物。不过我想知道小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我弄到瓶子上去的?"

  二、探讨方法。

  1、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2、用脸谱装饰花瓶。

  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

  (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2、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4、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三、作品点评。

  1、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更大胆一些。

  2、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活动反思: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绘画的天性,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2、引导幼儿认识树的结构、造型和颜色,感受自然之美。

  3、帮助幼儿克服胆小、拘谨的心态,学习掌握画大树的技能。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树的结构、造型和颜色,感受自然之美。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克服胆小、拘谨的心态,学习掌握画大树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夏天茂盛的大树,感受大树的高大、挺拔。

  2、画纸、油画棒。

  3、示范画、夏天大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教师:你见过夏天的大树吗?你觉得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来说说。)

  2、教师: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出示夏天的大树图片)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4、教师小结:夏天,大树吸收了许多营养,长得又高又大,有的树干粗的两个小朋友都抱不过来,有的长得有三层楼那么高。树上长满了叶子,密密的,小朋友可以躲在树下乘凉。

  二、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老师这里画了一棵夏天的大树,老师画的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画中都有什么?

  2、教师小结:夏天的`大树下,有小朋友们在乘凉,还有小朋友在放风筝,有两个小朋友抱住了大树,一片欢乐的景象。

  三、引导小朋友画夏天的大树。

  1、教师:如果你来画夏天的大树,你会画什么?大树是怎么样画的?

  2、交代绘画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画一画夏天的大树,要画得大大的,怎样才能把树画大呢?树干两边的两根竖线距离近,树干就细;距离远,树干就粗;树干上画许多树枝,树枝要用双线画,大树枝上再画小树枝,左边、右边、上面、下面都伸出树枝来,全画满;最后在树枝上添画一片一片的树叶。树干、树枝的线稍微有些弯曲,就会显得更活泼、可爱。画好后涂上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将图画大,将整张纸画满。帮助幼儿掌握大树树枝穿插的画法。指导幼儿添画小鸟,树干上的花纹、树下的人物等,以丰富作品。

  四、展示并评价幼儿的作品。

  与幼儿一起欣赏作品,找一找谁的树最大,长得最好。

  活动反思:

  《纲要》也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的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核武器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知道长颈鹿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 用颜料装饰长颈鹿。

  活动准备:

  颜料,四角海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长颈鹿。

  - 我长得很高,我可以吃到高高的树干上的叶子。

  - 我有长长的腿和脖子,我是什么呢?

  二、展开。

  1. 谈谈长颈鹿。

  - 你见过长颈鹿吗?

  - 你在哪儿见过的长颈鹿?

  - 见过长颈鹿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谈谈长颈鹿的特征和习性。

  - 长颈鹿长什么样?

  (它长得很高,它的脖子和四条腿非常长,它是地球上最高的动物,它还有花斑。)- 长颈鹿在哪儿生长?

  (它在温热地区,树木茂盛的的地方或是宽广的草原生长。)- 长颈鹿怎样吃东西?

  (长颈鹿用它长长的舌头和活动自如的上唇吃长在高处的树叶或果实。)-长颈鹿是怎样警戒敌人的呢?

  (长颈鹿可以听见细小的声音,并且它们的视力非常好,可以洞察到很远的地方。在远处有敌人的.话它们会很快的知道然后避开敌人。)- 如果长颈鹿遇见狮子的话会怎么样呢?

  (狮子是对于长颈鹿唯一一个有威胁的动物,如果被狮子攻击,长颈鹿会使劲地扬起前踢攻击狮子的头部,然后它们会以时速65km的速度快速远离狮子。)

  3. 制作研究长颈鹿。

  - 想要制作出长颈鹿的话需要什么材料?

  - 用带有颜料的海绵怎样制作长颈鹿呢?

  4. 用带有颜料的海绵制作长颈鹿。

  ① 准备好和长颈鹿一样颜色的颜料。

  ② 颜料不要太稀,稠一点儿。

  ③ 用四角海绵蘸上颜料印在长颈鹿的身上。

  ④ 用各种颜色表现出立体感。

  三、结尾。

  1. 让孩子们把印好的长颈鹿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曲毛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画丰富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毛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泡沫板、乳胶 及各种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毛线,提问:这是什么?毛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毛线可以织毛衣、毛裤、毛毯,有了毛衣可以让我们抵御寒冷的.天气,可是今天老师要用毛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毛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毛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好看又好玩的毛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弯曲毛线,将造型好的毛线摆在泡沫板上。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毛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毛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毛线悄悄地告诉我,它还有很多一些朋友(老师指指桌上的,你们能把它与这些朋友一起摆一副美丽的画吗?

  2、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用毛线与其他材料要组合成什么。

  3、幼儿尝试操作。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用毛线和它的朋友们创造出了各种美丽的毛线画,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美丽的毛线画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毛线图案、图画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欣赏。

美术教案 篇9

  目标:

  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导幼儿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准备:

  不同脸型人物的范画两张。

  过程:

  一、导入。

  1、 组织游戏《猜猜我是谁》,请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被猜幼儿的脸,然后说出被猜幼儿的姓名,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如,他的脸比较长、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3、 幼儿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人的脸,再与画册中的人物相比较,看与哪一张脸相同。

  4、 请幼儿为自己喜欢的人画一张像,引导幼儿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

  二、作画。

  1、 幼儿开始作画,教师为作画有困难的幼儿做指导。

  2、 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说出范画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引导幼儿抓住典型特

  3、 征大胆表现。

  三、欣赏。

  1、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

  2、 猜猜你画的是谁。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01-26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2-18

美术教案(精选)10-29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