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材料》教案

时间:2021-10-06 16:15:20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科学《材料》教案

  篇一: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三章,我们周围的材料

小学三年级科学《材料》教案

  第1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第2课 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

  篇二:《常见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意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2、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材料。

  3、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重点:

  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区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纸可以做成书本,木头可以加工成桌椅,金属可以制造成轮船……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常见材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从生活中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学质疑。

  1、出示自学提示:

  (1)识别教室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区别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些常见物品(P42)分别是由哪几种材料做成的?分别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质疑,确立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和还想进一步知道的问题。教师提出教学目标。 (点评: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常见材料可以怎样分类?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讨论研究:身边的一些物品(以球鞋为例)分别由几种材料,什么材料做成的?人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做这些物品?

  (点评: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交流汇报。

  1、全班汇报:常见材料的分类、分类标准及相互关系。

  2、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做成的?

  3、全班汇报:球鞋由几种材料,什么材料做成的?人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做这些物品?

  4、选择一件由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说说分别是什么材料?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

  (点评:关注了课堂的生成,注重了学生的充分展示,有效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五、点拨总结。

  1、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点拨:根据材料的来源将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一件物品由多种材料做成,是因为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点评:让学生课堂总结,巩固了课堂所学。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明晰地掌握。)

  六、拓展延伸。

  1、谈话:除了一些常见材料 外,现在已经有了许多新型材料。你们了解哪些新型材料?(学生交流)

  2、提供有关“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新型金属”等新材料资料供学生阅读、研究。

  3、提问:关于材料,你还能提出哪些自己能研究的问题?

  (点评:通过有效拓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整课教学案,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能有效指导教学。)

  板书设计:

  1、常见材料天然材料

  按材料的来源分类

  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

  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

  篇三:人教版科学三年级《哪种材料硬》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哪种材料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2、认识金属坚硬、有光泽、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的特征,将特征与用途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木头、纸、金属、塑料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并对材料进行比较、排序和描述。

  2、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了解金属的不同物理特性,并能用语言描述材料的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物体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检验的。

  2、认识到用刻划的实验方式检验硬度大小更准确、可靠。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4、金属的认识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利用刻划的方法,判断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材料的硬度大小。

  教学准备

  1.学生: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各16份),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空饮料罐24个。

  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

  棉花、铁块、橡皮、塑料袋、砂纸、铁丝、榔头。砂纸、生锈铁丝、竹签、烧杯、木片、铁片、塑料片、热水一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一个塑料袋(装棉花和铁块),让学生摸一摸,猜猜里面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用了什么方法猜出来的?

  2、出示四种材料,分别是:(师出示材料,生齐答)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思考哪种材料最硬?

  3、板书课题:哪种材料硬。

  二、比较硬度。

  1、小组讨论猜测哪种材料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

  2、组织汇报、交流。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3、揭示科学的实验方法:刻划。

  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

  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板书:刻划)

  4、演示实验第一组:木条分别去刻其他四种物品 ,并填写好记录表。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1号材料,分别去刻划2号4种材料的平面处。课件展示。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5、发放实验记录单和实验器材,学生开始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上台汇报,展示记录单。

  三、认识金属。

  1、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除了铁,你还知道哪些金属(板书:金属)

  2、课件出示图片,列举生活中金属制品。

  3、我们知道金属比较坚硬的特性,小组观察课件图片,讨论、交流,发现金属还有哪些特性。并填写在气泡图中。(发放记录单)

  4、证明铁的这些特性,并说说在实际中的运用。

  (1)用砂纸摩擦带锈的铁钉,会发现有它有金属光泽。

  比如不锈钢的厨房用具,很漂亮;用来装饰的首饰等。

  (2)用锤砸扁铁丝,放在展台上观察前后形状变化。金属这种易变形的特性叫延展性。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我们的文具盒、灯罩、有些手机外壳黑板包边等。

  (3)做铁丝、竹签泡热水实验,请学生感受它们温度的变化。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易传热这一特性?比如炊具、烤火用的电炉丝、有些家中装置的散热片。

  (4)用展示台演示灯泡变亮实验过程。当然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电、要导电就离不开金属。

  5、齐读二面金属的特性。

  (1)比较坚硬;(2)有金属光泽;(3)延展性:(4)易传热;(5)能导电

  6、生活中,我们还知道哪些金属名称呢?

  (1)、出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认识金银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A、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千年盛事。

  B、举办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具体体现。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

  C、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是13亿中华儿女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和对世界奥林匹克的重大贡献。

  (2)、指名说说身边的金属名称。钢、铝、锡等等。

  四、情感教育。

  了解饮料罐的来历,渗透环保教育。

  (1)课件展示图片,老师介绍铝制饮料罐的由来。

  (2)让学生说说它所运用的金属的特性。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五、环保教育,变废为宝。

  1、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课件展示饮料罐手工制作笔筒艺术品。

  2、我们也为节能、环保出一份力吧。小组合作,变废为宝制作饮料灌笔筒。

  六、总结

  咱们班同学不但聪明、勤于动脑,而且节能、环保的意识还很强,老师十分欣慰。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变废为宝的材料,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这样,既美化生活,也为节能、环保出一份力量。

【小学三年级科学《材料》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08-26

科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05-13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参考05-13

哪种材料硬的科学教案08-26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04-23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科学教案08-26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04-08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6篇07-28

小学科学《用科学之光照亮学生心田》交流材料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