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7 08:56:56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奥秘。)

  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胶水瓶, 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物体。而且物体必须是不能透光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

  4、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能力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较。

  2、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科学的奥秘、原理,现在还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会成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巨大推动力。讲故事和观察教师操作实验能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自己亲身实践到小实验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这一节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无拘无束的“玩”中学习。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拓宽孩子们的探索思路。真正体验到“我能行”的积极情感。应注意教师在幼儿自己实践时巡回指导,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一般方法;

  2、学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记。

  重点:了解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一般方法;

  难点:学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记。

  活动准备:挂图《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水》水彩笔、纸等自制标记用材料每人一份,教师自制节水标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判断对错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大家来做小裁判,看看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并说说哪些是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并说出理由为什么?

  二、了解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观看《地球上的水》宣传片,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知道水的重要性,让幼儿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讨论怎样做个节水宝宝

  1、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节水的办法?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是怎样用水的?

  3、我们怎样做个节水宝宝?

  4、如果你看到别人污染或浪费水,你怎么做?怎样提醒那些人?

  四、尝试制作节水标记

  1、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要节约用水?或提醒大家要节约用水呢?

  2、教师出示已做好的节水标记,告知幼儿标记的意义。

  3、引导幼儿设计新颖的标记,并自制节水标记。

  4、幼儿运用水彩笔、纸等材料自制标记。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自己所住的周边环境、小区中张贴节水标记,说说哪个地方应贴上这个标记?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图,正确运用动词,说完整的句子。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训练幼儿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

  二、活动准备

  1、看书,跳水,喝水,吃饭,球,衣服的图片各一张。

  2、与图片相关的.动词及“衣服”“球”的字卡。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学习动词的兴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跳舞走进活动室,引出动词“唱、跳”,巩固幼儿对动词的理解。

  2、看图找动词。

  教师出示图片:吃饭、看书、跳水,喝水。

  (1)引导幼儿看图找出动词:吃、看、跳、喝。

  (2)请几个幼儿把与图片相应的动词贴在图片下面。

  (3)全体幼儿认读一遍。

  (4)请几个幼儿正确运用动词进行组词。

  教师出示动词“看”,提问:“看,除了看书,还可以看什么呢?以此类推,让幼儿用“看、吃、跳、喝”进行组词。

  3、在此基础上,扩展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想像力,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运用动词,并进行组词。

  (1)出示图片,衣服和字卡。

  教师引导幼儿:你们的衣服是怎样来的?买来的?引导幼儿组词:穿衣服、晾衣服、收衣服、叠衣服......

  (2)出示图片,球和字卡。

  教师引导幼儿正确运用动词:有一个球,你们打算怎么玩这个球呢?启发幼儿组词:拍球、打球、踢球……教师随之贴出动词字卡。

  全体幼儿认读一遍。

  4、幼儿正确找动词、造句子。

  教师出示一组动词,教幼儿认读几遍,再出示几组欠缺动词的句子,请每位幼儿找一个合适的动词填到句子的空括号里。如:爱,我爱妈妈;开,我想开车等等。

  5、请幼儿说动词并表演动作。

  6、结束。

  今天我们学了很多动词,现在我们的身体好像也想动一动了。好,现在我们的到果园里去摘果子吧。教师带着幼儿跟着“摘果”舞曲边摘边走出活动室。

  四、各领域渗透

  社会:使幼儿掌握人类的简单动作和爱好,加深对动词的理解。

  五、生活中渗透

  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各种动作。如一起玩球、跳舞、吃饭。

  六、环境中渗透

  在语言区里投放各种小图片及其字词卡,让幼儿看图学动词、组词、说句子。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正确地运用动词组词、造句。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交通工具。

  2.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差别和作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差别。

  教学准备:

  交通工具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新课导入:

  小朋友今天怎么来学校的'啊?

  生: ……

  2.了解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点开各个交通工具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

  2.小汽车,滴滴滴。

  摩托车,嘟嘟嘟。

  自行车,铃铃铃。

  大飞机,嗡嗡嗡。

  长火车,咕噜噜。

  三、结束部分

  1.和小朋友一起给他们的声音,和交通工具配对。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获得了很好的结束,由于交通工具种类较多,可能导致课时过长,应把握好时间。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8-26

中班学期科学活动教案03-10

中班科学活动的教案10-07

中班溶解科学活动教案10-0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彩虹教案08-2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磁铁》01-23

中班科学活动沙教案08-26

中班科学活动浮沉教案08-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03-25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