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30 07:12:1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合集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求知的兴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观察蚂蚁的形态。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1)你在哪儿见过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怎样搬运粮食的?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听故事,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听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四、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结束部分:

  学蚂蚁搬豆走出活动室。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竹筒传声的秘密。

  2、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愿意探索。

  二、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竹筒

  1、引导幼儿观察竹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竹筒是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竹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个竹筒当玩具,让黄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竹子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黄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竹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竹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圆圆的空心竹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博士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很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个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动脑筋小博士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这几个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黄老师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博士卡片)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小博士卡片。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和没有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传声竹筒,进行连接传声,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竹子传声筒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坐标方式尝试定位动物的不同房间,提高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2、在游戏中根据规则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10以内的数字、掌握常见动物的名称和习性。

  (材料准备)ppt,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参观养殖场

  养殖场里有哪些动物

  这些动物喜欢和谁在一起散步,为什么?(分类并说出依据)

  二、参观动物房间

  猜猜这是谁的家?——根据食物猜测房间主人。

  这是谁家的钥匙?——钥匙上的房间号与住了小动物的楼房匹配。

  这间房间在哪里?——根据钥匙上的.房间号找到对应的房间。

  三、学当饲养员

  观察操作材料,说说玩法。

  小结:请你用连线的方法,把小动物送回它的家。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

  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 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2、 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a) 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b) 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

  c)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信息反馈】:

  尝试着这课的教学,我认为滑轮组的教学还是很有难度的,难度表现在滑轮组的组装和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滑轮组的组装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直观的经验,他们对这些机械是模糊的,他们只是通过课本的学习认识到的,或者在生活中远远地看到过的,但仔细的熟悉是没有,所以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多亏前面的动滑轮与定滑轮学习的铺垫,聪明的孩子还是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在教学中,对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根据上两节课的学习,尝试着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画好连接图,然后再根据图完成滑轮组的组装;第二种教学方法是先自己尝试着滑轮组的组装,然后根据连接情况画下连接图。我们的小学生还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的,滑轮组的学习还是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

  对于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实验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多个滑轮的摩擦力是很大的,而我们的重物只是小得可怜的钩码,建议大家使用4个钩码以上,效果稍微理想一点。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教学这个内容决定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认识春天,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是教学的最好课堂。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3、学习汉字“来”“燕”

  重点难点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3、认识“来”和“燕”两个字。

  活动准备

  带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

  活动过程

  一、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1、带小朋友们到幼儿园广场晒太阳。

  2、鼓励小朋友们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

  二、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1、带领小朋友们观察幼儿园里的桃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已经开了。

  2、与小朋友们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柳树长出了绿芽。

  三、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了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小朋友到户外游戏。

  四、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小朋友回去和父母继续到户外观察、寻找春天。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恐龙生存的三个时期。

  2.知道部分恐龙的生存时期。

  3.了解展板的意义并合作完成展板的制作。

  重点难点:

  1.知道恐龙生存的三个时期。

  2.知道部分恐龙的生存时期。

  3.了解展板的意义并合作完成展板的制作。

  活动准备:

  三种不同的颜色的泡沫板或海报纸,较大版面的空墙面,幼儿熟悉的部分恐龙的图片,生存与各时期的部分恐龙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展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恐龙生活在地球上的三个时期的名称及每一个时期恐龙的最要特点。

  1.恐龙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球上,它们存在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你在这张图上能看出来吗?

  2.第一个时期叫三叠纪,看起来是三个时期里最短的,你们看出来是哪一个色块了吗?

  3.在三叠纪的晚期出现了恐龙,早期的恐龙是小而轻的。

  4.到了侏罗纪,恐龙的种类越来越多了。在侏罗纪晚期,是巨型恐龙最多的时代。侏罗纪是什么色块表示的?

  二、出示图片,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展板。

  1.我们分别用什么颜色来表示三叠纪、侏罗纪。

  2.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三、教师将个别较熟悉的恐龙的图片根据出现的时期张贴到展板上,帮助幼儿学会看、用这个展板。(由于在三叠时期出现的恐龙,幼儿都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几种恐龙,告知恐龙的名字。)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认识三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恐龙,通过学习,幼儿基本达到了学习的要求。在组织幼儿讨论中因为他们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所以幼儿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言。活动的效果比较好。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02-22

科学教案12-17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赛车》04-07

火科学教案10-25

科学教案范文10-15

关于科学教案01-07

学生科学教案03-22

冬天科学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