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6 08:37:0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模板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大班科学教案1:有趣的藕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数数、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体验藕中有孔这一有趣的现象。

  2.乐于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

  3.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藕的有趣性。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段鲜藕、藕的图片一张;

  2、吸管、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带、电线人手一份;

  3、焐熟藕、炒藕丝、嫩藕丝每组各一盆。

  活动过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出示一节藕)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藕)

  2.请小朋友看看、摸摸、闻闻、藕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还有气味等方面来说。)

  (1)白白的,长长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闻着感觉有点臭。

  小结: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内部特征

  1.发现藕中有孔这一现象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请阿姨和老师帮忙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当老师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开来时,一阵阵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教室,教师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再请小朋友仔细闻一闻,现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阵阵:好香啊!……终于还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

  2.数数藕有几个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状的队伍呢?象什么? (排成了一个圆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在这个环节中,看得仔细的孩子会发现:藕里除了有排成圆形的,象花瓣一样的孔以外,边上还有很多不规则的,象很多小气泡一样的小孔,这对问题“数数藕中有几个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能排除这些小气泡的干扰,于是我设计了请小朋友数数藕中有几片花瓣这个问题,使得每个幼儿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数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数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结:藕切开来里面有长长的细细的丝,里面有孔,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状,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个藕都有9个孔。

  三、试试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师: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

  1.介绍材料(玻璃丝线、电线、吸管、水)

  2.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幼儿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针对这一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工具,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你选的是什么材料,证明是通的了吗? (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小结: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细,是短是长,是老是嫩,我们都能用各种材料证明,藕中的每一个孔都是通的。

  四、介绍藕的出处和功效。

  师:你吃过藕吗?你吃过的藕是怎样的呢? (幼儿根据经验介绍。) 那吃藕有什么好处呢?

  五、品尝——品尝用不同烹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活动延伸:和个别种植藕的家长取得联系,带孩子们到藕池观看藕的出泥过程,同时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的情感。(江苏省苏州市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邱红艳)

  大班科学教案2: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活动3: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4: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蔬菜都有种子,初步了解种子会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

  2、能积极的运用自己的经验选用合理的方法采集不同的种子。

  3、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进行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各种带种子的蔬菜实物(冬瓜、南瓜、茄子、黄瓜、西红柿、芸豆、丝瓜、毛豆、土豆、山芋、大蒜、等)

  2、采集种子的工具(勺子、一次性手套、剪刀、刀、盘子)

  活动过程:

  1、《生日快乐》歌曲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今天是谁的生日呢?是你们小朋友?(不是)

  那是?

  哦,记得今天是种子国王的生日,他高兴送给我们许多蔬菜,你们想不想知道他送给我们哪些蔬菜呢?(打开种子王国背景图呈现各种蔬菜幼儿观察实物蔬菜)附:各种实物的蔬菜图片

  2、请幼儿观察实物并回答蔬菜的名称------------(幼:土豆、茄子等)

  师:那么多的新鲜的蔬菜想叫他们在我们的幼儿园的菜地里也长出那么多的果实那怎么做呢?

  幼:要有种子

  师:那种子从哪里来呢?这些蔬菜都有种子吗?种子藏在哪里了?

  那叫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每种蔬菜的种子藏在哪里?

  你觉得在哪儿?那怎样把它们采集出来呢?

  你用哪些工具来采集种子呢?(幼:用勺子挖、用夹子夹,用手摘等)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采集蔬菜种子并把自己采集到的种子放到圆盘中自己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并分别说明。

  种子剖开的食物图:

  师:土豆、马铃薯、大蒜、他们的种子藏到哪儿了?

  幼:他们的种子就是他们的本身,把他们的本身出芽的地方切一小部分放到土里就可以生长。

  3、感受大自然采集的乐趣。

  师:这些种子都是种子国王送的,我们到我们的小菜地里采集我们自己种的种子去。

  幼儿自带工具到菜地采集种子(芸豆、辣椒、茄子、丝瓜、等)

  幼儿介绍自己采集的蔬菜并详细说明他们的种子,并谈谈在户外采集种子的感受。

  4、师总结幼儿采集的.种子。

  活动延伸:

  (1)将幼儿财界的种子制作成标本,展览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并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活动中充分让幼儿动口动脑,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不被注意的东西,因此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搜集各种丰富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的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时间过得好快,又到了每隔一星期去村里支教的日子了。虽然平时工作很忙,天空也不作美,却依然挡不住我们三位老师前行的脚步。

  这次支教的形式跟前面几次有所不同,我们商量了一下,和村幼的老师合作分工,每人各上一个活动。虽然村里的条件、环境都比较艰苦,整天要跟孩子们呆在一起,一天下来会很累,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老师们并不抱怨,依旧抱着满腔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个星期的主题是“从头到脚”,我的《心跳咚咚咚》是一个科学活动,幼儿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而心脏作为身体内隐的一个重要器官,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一个未知的迷。于是创造必要的.学习情景,将心脏以直观的方式巧妙地显现出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幼儿的触摸、谈话、绘画,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当幼儿亲身感受到心脏跳动之后,幼儿也能学会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现心跳和心脏部位。参照建构式课程上的活动内容,也为了更好地将活动实施,目标不变:1、让幼儿感受心脏的跳动。2、以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征心跳和心脏部位。重新准备了课件,活动设计修改如下:

  活动过程:

  一、知道心脏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脏,你们知道心脏在哪吗?引导幼儿猜测在这在那。(好,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我们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然后往左边稍微移一移。你找到了吗?感觉到了什么吗?)

  二、运动身体,感受心跳的快慢

  1、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感觉到了心跳,有的说没有感觉到,那怎样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心跳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引导幼儿想办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尝试操作,了解干电池的外形、型号和简单的功能。

  2、通过尝试、操作、探索,学会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即认识正负极。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电动玩具若干,各种大小型号不一的电池若干。电池槽示意图和模拟电池两个,供幼儿操作的示意图和模拟电池每人一份,奖章若干(环保小卫士)白盒子若干。垃圾桶3个,垃圾标志图3张。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在玩电动玩具和物品的尝试中,感知玩具和物品的无电池状态。

  1、放音乐(玩具兵进行曲),幼儿进电动玩具城。

  2、幼儿按意愿分散选择玩具,进行摆弄和尝试,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知道刚才玩的玩具里面没有电池)

  二、第二次尝试:给电动玩具配上电池。

  1、认识电池。

  2、幼儿尝试:自己装电池。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为你的玩具装上合适的电池吧!”“装好电池的小朋友就把开关打开看能不能动”。

  发现问题:

  1、有的不会装。2、装反了。

  三、第三次尝试:通过电池模型引导幼儿认识正负极和正确安装电池。

  1、看电池上的有什么标记符号。(“+”正极,“—”负极)。

  2、两端不一样平,鼓出来的一端是正极,平的.一端是负极。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如何安装。

  !重点介绍双向电池排列的方法。还有单向电池排列的方法。

  4、幼儿尝试安装示意图。

  5、实践操作安装真正的电池。

  6、安装好后一起打开进行验证。

  “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把电池装好了?那李老师数三声,我们一起把开关打开……

  7、。

  六、讨论:

  1、除了我们的电动玩具需要电池,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电池呢?

  2、用完的电池应该怎么办?(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较连贯的讲述能力。

  3、进一步明确有哪些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下雨前的活动情况),幻灯片四幅(1、燕子低飞2、蚂蚁要搬家3、鲤鱼游到水面上4、蜜蜂忙着采蜜),录音机、磁带《夏天的雷雨》《我爱我的小动物》、各种动物头饰跟幼儿人数一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夏天的雷雨》,孩子们进入活动室。

  2、猜谜语导入课题,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谜面:千根线,万根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谜底: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片:

  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片中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预测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并回答:小朋友,要下雨了,图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燕子在捉虫子吃,好多的蚂蚁在运食物呢,蜜蜂在嗡嗡的采蜜……),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幼儿讨论)嗯,小朋友们真聪明,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在准备下雨前的工作啊。

  2、教师小结:《下雨早知道》:

  要下雨了,燕子飞的低。这时候空气潮湿,小虫子飞不高,燕子就低飞去捉它们。(燕子低飞要下雨)

  要下雨了,鲤鱼游到水面上。这时候水里氧气少,它们只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鱼跳水,要下雨)

  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把家搬到高处,免得被雨水淹了。(蚂蚁成群,明天不晴)

  要下雨了,蜜蜂很忙碌。这时候空气潮湿,花儿开得多,它们忙着采蜜。(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3、让幼儿说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那小朋友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动物跟平时不一样吗?

  (老师我见过蜻蜓飞的很低……孩子们互相讨论)

  4、出示下雨前预兆明显的几种动物的课件:请幼儿进一步扩展知识。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几种动物的俗语: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催。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等等。

  5、请小朋友选择动物头饰,进行下雨前的准备活动状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幼儿自由表演,老师及时观察表演到位的幼儿。

  让表演好的幼儿做示范动作,全体幼儿一起跟学。

  老师说出动物名称,幼儿学下雨前的动态。

  6、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走出活动室,观察今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四、活动延伸:

  1、把你知道的动物下雨前的预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分享。

  2、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家人帮助记录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火箭上天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关系。

  2、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胆尝试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种因素。

  3、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4 、积极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火箭模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卡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3、多媒体课件《火箭上天》

  重点: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尝试自制小火箭。

  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导入:你见到过火箭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见到过的火箭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观看课件。老师与大家讨论有关“神七”的话题,小朋友知道,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多亏了小火箭的本领。那小朋友想不想和飞行员那样飞上太空呢?我们自己来设计制作小火箭,好吗?

  二、观察讨论,探讨制作方法,学习制作航天火箭

  1、观看课件后半部分,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师:火箭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发射出去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飞上天的火箭?

  2、教师示范制作,幼儿尝试设计制作。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火箭,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教师将正方形纸变成圆柱体的箭体,把半圆形纸变成圆锥体的火箭头;让箭体和火箭头相亲相爱在一起。

  3、谁来试试怎么做圆柱体的箭体,圆锥体的'火箭头?请个别幼儿尝试。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4、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提醒幼儿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及卫生习惯。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展现交流,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先完成的小朋友去外面,借助发射器,试试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

  2、回教室,请个别幼儿介绍经验,看看谁的火箭飞得高, 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的呢?(用手用力一拍)。为什么用力一拍,小火箭就能飞上天?刚才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有时飞得高,有时飞得低)

  3、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玩一玩,这次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比一比什么时候飞得高,什么时候飞得低?为什么?(用力,瓶子大,拍发射器的底部,卡纸做的火箭飞得高)

  4、集体发射小火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们一起去发射台发射,看谁设计的小火箭载着的神舟号飞船飞得最高。

  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点火!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

  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探索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

  电的实验。

  2、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幼儿自由实验。

  4、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散开来淡。

  2、培养幼儿爱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提出问题: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3、幼儿做实验。

  4、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慢慢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索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课前做实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观察、探索,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有趣的镜子,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镜子。

  2、操作一:每个

  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索怎样玩的有趣。讨论:各自玩时,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察照出的物体发生的变化。讨论: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根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寻求答案。讨论: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索。

  2、小朋友相互讨论探索结果。

  3、再次操作。

  4、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方法、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

  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

  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

  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科学教案玩水10-06

大班的动物科学教案10-06

大班动物科学教案10-06

复制大班的科学教案10-06

大班活动的科学教案10-06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09-22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沉浮》07-03

大班科学教案:平衡07-09

大班科学教案:换牙了07-10

《毛豆》大班科学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