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30 09:54:56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科学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大班科学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题目

  怎样站得稳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怎样使纸板站得稳的实验,感知不同物体重心的位置不同,激发参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

  圆形纸板、方形纸板、不规则三角形纸板、多边形纸板、图书、粗细不同的棍子、牙膏盒、小花片等。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纸板的'形状。

  探究的问题。

  (1)用棍子把不同的东西稳稳顶起来的位置一样吗?

  ①顶在方形和圆形纸板的中间,能顶起来。

  ②顶在三角形和多边形物体的不同位置,能顶起来。

  (2)用粗细不同的棍子顶相同纸板,在上面放花片,看谁的花片放得多?

  ①粗的棍子顶得多而且稳。

  ②细的棍子顶得少还不稳。

  记录实验结果。

  你能让纸板小动物站起来吗?

  (1)用铁夹子夹住纸板小动物,就可以立起来。

  (2)用橡皮泥包住纸板小动物的下面,小动物就站起来了。

  (3)把纸板小动物插在泡沫上。

  六、拓展思路1.提供积木、易拉罐、瓶子等能搭高的实物,让幼儿比一比,同类物品谁搭得高,说一说为什么。

  2.让幼儿利用积木、易拉罐等材料进行搭高楼比赛。在竞赛活动中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只有将重物放在下面,底面搭得大,才能搭得高,而且不容易倒。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学习自制风向标,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吸管若干根、硬纸板若干张、大头针若干个、有橡皮头的铅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工具(风标),请你们猜一猜这种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2)幼儿自由猜想,并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2、了解示风标的作用。

  (1)师:请一位幼儿朝风标吹气,观察风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次变化方向吹气,观察风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风的大小和强弱就是是用风向计来测量的'。风标就像一个信使,能告诉我们风来了,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

  1、制作风标。

  (1)教师示范制作风标(见幼儿用书p25页)

  (2)幼儿制作风向计。

  (3)幼儿手持自制的风标,自然走动、跑动观察风的方向及风力大小。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风标插放在窗口或室外的树上,观察风标在自然状态下的情况。并鼓励幼儿在记录天气时,根据风标来记录风向和风力大小。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像房子一样的车是什么车,感知这种车的结构和功能,体会儿歌的情趣。

  2、理解儿歌的内容,丰富词汇“日晒”“雨淋”“聆听”“自由自在”。

  3、能根据房子的功能仿编儿歌,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案活动准备

  1、《房车》挂图一张,事先用白纸遮住轮子。

  2、请幼儿准备一张房子的图片带回幼儿园。

  3、屋顶、窗户、大门、床、轮子头饰各一个。

  幼儿园教案活动过程

  一、观察体验。

  出示房子图片,请幼儿观察房子由哪些部分组成。

  ——师:请仔细观察,看看房子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师:再看看这些图片上的房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每栋房子都不大相同,有的是多层的,有的是平房,有的是红色的外墙,有的是尖尖的屋顶……尽管房子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门、窗户、屋顶和墙。

  二、欣赏儿歌。

  1、激发兴趣。

  房子都有门、窗户、屋顶和墙,可是我要的房子不但有这些东西,还要有一样特别的东西。你想知道是什么吗?(揭开被遮住的轮子)有轮子的房子像什么?对,像车,所以,这种房子叫房车。为什么要有轮子呢?请你听我念儿歌。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3、启发幼儿理解“日晒”“雨淋”“聆听”“自由自在”等词的含义,体会儿歌的情趣。

  ——师:我的房子要有屋顶,这样我就不怕什么?

  太阳也叫日,所以不怕太阳晒也可以说不怕日晒。

  不怕被雨淋到可以说不怕雨淋。

  ——-师:我的房子要有窗户,这样就可以听到什么?听小鸟唱歌,可以用个更好听的词来形容:聆听,就是很认真地听,很仔细地听的意思。

  ——师:我的房子有了轮子,就可以像汽车一样怎么样?对,可以像汽车一样到处开,很自由自在地四处旅游了。就像儿歌里说的`那样“自由自在游四方”。是不是很棒?很有趣呢?

  引导幼儿看着图与教师一起朗读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表情的变化和语言的轻重。

  三、表演游戏。

  幼儿分成五组分别戴上头饰围成圆圈蹲下,第一句由戴屋顶头饰的幼儿站起来念,第二、三、四、五句依此类推。念完一遍后,交换头饰继续做2—3遍游戏。

  四、仿编儿歌。

  1、请幼儿想想,屋顶、窗户、大门还有什么作用?

  2、房子里除了有床,还有什么?它可以让你怎么样?

  3、房车除了可以带我们去旅游,还可以帮我们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得越新奇越好。

  4、教师与幼儿一同将好的诗句重新组合成一首新的儿歌。

  幼儿园教案活动应变

  1、观察体验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日常环节(如进餐前)中进行。

  2、本次活动可以放在故事《我的家、你的家》之后进行,幼儿更容易理解儿歌内容和进行仿编。

  幼儿园教案活动延伸

  1、可以和孩子一起将仿编的儿歌制作成图书。

  2、观察真实版的房车图片。

  3、可以在日常环节进行表演游戏或仿编游戏:围成圈蹲着,一人说一句儿歌,说的人站起来。

  幼儿园教案区角活动

  1、语言区:①把幼儿收集的房子图片贴在语言区,鼓励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房子图片。比较自己带来的图片上的房子与别人的异同。

  ②将幼儿仿编的儿歌写下来,制作成一本本图书。

  2、数学区:用几何图片拼贴房子、房车。

  3、美工区:用纸盒、纸片、瓶盖制作房车、房子。

  幼儿园教案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房子的结构图、不同的房车、不同的房子。

  家园同步

  1、复习儿歌、仿编儿歌。(参看幼儿操作材料、图书)

  2、和家长用纸盒、纸片、瓶盖制作房车、房子。

  随机教育

  当刮风下雨时,可以引导幼儿复习儿歌、丰富和运用新词汇。

  相关链接

  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电影《飞屋旅行记》《房车之旅》片段,感受飞屋的神奇和房车的便利。

  附录:房车简介

  房车,英文全称RecreationalVehicle,简称RV。Rving,旅行房车。

  用房车旅行,随意停靠在远离城市的沙滩、湖岸、草地、山坡、森林中,同时又拥有城市的生活方式:自己做可口的饭菜、洗个热腾腾的澡、睡柔软舒服的床、看电视、听音乐、放DVD等。

  RV跟缩小版的房子一样,大体可分为自行式与拖挂式两种,自行式房车又可分为自行式A型、B型、C型,拖挂式房车可分为拖挂式A型、B型、C型、D型及移动别墅,房车一般都有卧室,装了座厕、盥洗台、浴缸的卫生间,客厅,开放式厨房。客厅里两边都有大窗,方便随时随地欣赏路上的风景,地上铺着浅黄色的地毯,奶黄的软包内壁再配以原木装饰,确实有一种家的味道。“房子”里面还配备空调、液晶电视、VCD、冰箱、微波炉、煤气炉、热水器等电器。电器的启动,完全依赖交流发电机提供电源,在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就由外接电源取代。同时,车上还装备了许多安全设施,包括LPG(液化石油气)检测器、CO报警器、烟雾报警器、紧急出口、灭火器、安全带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大家普遍以1999年贺岁片《不见不散》作为中国房车出现的标志,截至20xx年,房车在中国已有10年发展历程。中国房车保有量为10000辆,中国房车生产制造厂大约有二三十家,产品大都出口欧美国家。而国内销售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现代房车的标志之一是豪华和舒适,但它的雏形却是吉普赛人的大篷车,在欧洲,旅居房车被叫做:caravan,说是大篷车的意思。一次世界大战末,美国人把帐篷、床、厨房设备等加到了家用轿车上。1920年,一些人把木结构的简易家具加在T形底盘上。到1930年,房车运用了飞机的结构设计,在车上安装了舒适的床、便利的厨房、供电供水系统。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达的公路系统使房车工业迅猛发展。到1950年,从小型的DIY式到豪华的30英尺长的拖挂式房车均走向了成熟。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水两态之间的变化。

  2、知道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个酒精灯,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一块透明玻璃。

  2、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3、水滴宝宝图片、下雨的图片,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水滴宝宝图片。今天呢,水滴宝宝想去旅行,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旅行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想)

  2、出示下雨的图片。哇,下雨了!我们的水滴宝宝躲到哪里去了呢?

  3、引导幼儿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实验演示,幼儿观察操作过程。

  1、教师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变化。(水变成了水蒸汽)

  教师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想象?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2、继续试验,在烧杯上遮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里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想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汽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3、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教师小结: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就像一个炉子,衣服、江河、大海、湖泊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汽,这么多的水蒸汽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三、幼儿再次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循环过程。

  小结:水遇到热量后就会变成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聚集到一起,当他们遇到冷空气后就变成了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重时,空气托不住小水珠了,小水珠就变成雨落下来了。

  四、了解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播放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雨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

  1、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

  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6、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

  7、雨可以净化空气,雨过天晴心情爽朗。

  活动反思:

  刚开始时,我准备通过绘本《小水滴去旅行》为载体,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领域,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朋友应该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我左思右想还是定位到科学领域,通过小实验,让幼儿直观感知水的三态变化。我先演示实验,让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个直观了解,再通过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通过看老师做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楚理解。在做实验时,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直观、清楚的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对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有了初步了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兴趣。

  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

  3.敢捉、玩泥鳅,体验快乐。

  活动

  1.在班级的自然角中饲养泥鳅,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

  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

  3.泥鳅若干,养在几个大盆中。

  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动过程

  一、徒手玩泥鳅,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

  1.第一次玩泥鳅: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

  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

  (2)玩泥鳅后,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学习相应的词句,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第二次玩泥鳅:

  (1)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

  (3)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集中反馈观察信息,请有相关知识的幼儿进行介绍,并结合看知识光碟进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态及作用。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看、玩、捉的过程中了解泥鳅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鳅的.体型细长、身上的黏液湿滑等,并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下一环节尝试用各种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鳅打下铺垫。)

  二、使用材料捉泥鳅,感知光滑与摩擦

  1.幼儿叙述经验:生活中,大人们是怎样捉住泥鳅的。

  2.出示各种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师介绍,幼儿指认。

  3.幼儿分散自由试用材料,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4.交流梳理:说说用了哪种材料或工具,怎样使用这些 工具捉住泥鳅的,为什么能捉住。(让成功者演示)

  5.比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了解摩擦力的现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较容易捉住泥鳅。)

  6.借鉴别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时,感觉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样光滑,似乎变得粗糙,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过运用材料捉泥鳅.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给人带来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鳅比赛

  1.教师出示劳动手套,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戴手套捉。

  2.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

  3.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最后比比谁多谁少,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

  (本节重点: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鳅,但捉住的数量却不一样,由此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捉泥鳅的效果,比如胆量、运气、灵敏度等。知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还要依靠自己的胆量、睿智等。)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幼儿经验反馈,教师不作评述。)

  (本节重点:让幼儿凭借对泥鳅的认识,自由说说泥鳅的类别。教师重在了解幼儿对动物归类的原有经验,为下次继续认识泥鳅,并与其他相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归类打下铺垫。)

  科学小百科:

  泥鳅的身体表面没有鱼鳞,但却有黏黏、滑滑的黏液。泥鳅、鳝鱼、鳗鱼这些表面有黏液的鱼类,一般都是没有鱼鳞的,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和推测,这种黏液肯定是取代鱼鳞成为了它们的保护层。泥鳅很不容易被抓住,特别滑。黏液可以让它们在泥土和水中减少阻力,也便于逃生。其次,这种黏液也起到隔离细菌的作用。所以泥鳅身上的黏液就像软的防身服一样。(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卞娟娟)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求知的兴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观察蚂蚁的形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课件-照片:找一找蚂蚁

  3.自制卡片豆子和小篮子。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找一找蚂蚁

  利用图片找蚂蚁,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比比看,谁现先在草地里找到蚂蚁。

  教师喊“预备,开始”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幼儿讲述发现

  (1)你还在哪儿见过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2. 引导幼儿说出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

  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卵

  幼虫

  蛹

  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记忆。

  3.小蚂蚁本领大

  (1)你们知道小蚂蚁有哪些本领吗?

  (2)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

  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三、结束

  游戏:蚂蚁搬豆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交流蚂蚁的生活习性。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在动动、玩玩中感知发现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尝试用球进行多种滚动游戏,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乒乓球、弹力球、玻璃球、硬币、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流程

  一、通过操作使幼儿了解圆形和球体的不同

  1、玩一玩,分一分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我们一起来滚一滚,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选玩具,自由玩,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刚才你们玩时发现了什么?它们都能滚动吗?”

  幼: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卡片不能滚动。

  幼:我发现球能到处滚来滚去。

  幼:我发现圆形卡片能滚动。

  师:请将能滚动的放在红色篮子里,不能滚动的放在绿色篮子里。

  2、出示装球体、硬币、圆形卡片玩具的篮子

  师:这些玩具滚动时一样吗?每人选两样不同的玩具,两人一组,一起玩一玩,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我发现皮球能到处滚来滚去。

  幼:硬币、圆形卡片只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滚动。

  师:请将能到处滚动的放在圆形篮子里,只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放在方形篮子里。

  小结: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的物体是圆形,能到处滚动的是不是圆形呢?为什么?

  3、看一看,说一说

  师:皮球、硬币、圆形卡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硬币和圆形卡片从正面看是圆的,从侧面看是扁的;皮球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

  小结: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形,而且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

  4、找一找、说一说

  程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像圆形、哪些物品像球体。

  二、幼儿自由玩球,进一步探索球体的特性

  1、请幼儿在室内探索球的多种玩法,教师巡回指导。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

  3、师幼共同小结球体的特性(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三、活动延伸:户外区玩球,继续探索球的多种玩法

  小结与反思

  幼儿在两次探索、分类活动中,自由选择玩具,同伴间相互交流,在动动、玩玩中发现圆形和球体的不同。这次活动是在幼儿探究以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通过前面的探究操作,幼儿对球体有了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在自我表达和同伴的交流中,逐步构建了对球体的知识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天气记录。

  3.能够大胆地参与讨论、设计天气图标,对天气记录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光盘:《天气预报》。

  2.幼儿用书:《做气象记录》。卡纸若干,笔人手1份。

  3.每人1个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常见的天气状况。

  1.教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教学光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这是什么节目?

  教师:这是什么电视节目?这位阿姨在干什么?每个城市的天气状况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状况?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看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教师:你知道怎样预报天气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二、师幼共同讨论。

  1.确定天气记录表的内容。

  教师:天气预报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可在幼儿园怎样进行预报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小气象员。

  教师:我们要记录天气,可记录哪些内容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确定记录天气的'内容,如日期、天气状况、气温及记录人等,教师一边和幼儿讨论天气记录的内容,一边在黑板上吧相应的内容画在表格里。

  教师:小朋友一起讨论制定了天气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要记录哪些内容,在哪里记录?

  三、师幼一起讨论记录天气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各种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

  教师: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状况呢?(如观察天气、听天气预报等)教师:怎样表示各种天气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用什么样的图标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状况。晴天可以用什么图标来表示呢?雨天、阴天、下雪天呢?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用绘画的形式分工设计,并分别画在卡纸上。

  2.集中交流。

  教师: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都是用什么图标来表示不同天气的,晴天用的是什么图标?

  教师:在这么多晴天的图标中,你认为哪种图标最合适,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确定一种表示晴天的图标,并将其他的图标拿掉)大家认为这种图标表示晴天最合适,那我们就用这种图标。

  3.师幼一起讨论确定阴天、雨天、下雪天的图标。

  教师:怎样知道今天的温度呢?(注意迁移幼儿认读温度计的经验)温度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今天的温度。

  教师: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刊一看现在是多少度?拿温度计时要注意什么?幼儿交流各自观察到的温度。

  四、幼儿分组记录天气。

  1.幼儿分别用图表记录今天的天气并互相交流。

  教师:想不想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请小朋友打开幼儿用书,翻到《做气象记录》这页,我们就用自己设计的图标来记录今天的天气吧。今天是几月几号?应该记录在哪里?

  教师:我们已经回记录天气了,那么什么时间来做天气记录最合适呢?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每天请幼儿做天气记录,并完成幼儿用书的内容,两个星期做一次各种天气的统计。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提醒幼儿关注天气变化,每天收看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我们牙齿的构造及作用。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3、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并学会刷牙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活动准备:

  牙齿模具、flash(牙疼怪谁)、 牙刷若干、饼干、镜子、刷牙儿歌等。

  活动背景:

  一天,户外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游戏着,有的晒太阳,有的玩追影子,有的玩丢手绢……突然听见周雨辰小朋友喊道:“哎呀,快看王老师,佳佳牙齿里有个黑洞”这时所有小朋友都跑过来要看佳佳的牙齿……针对这一现象,我开展了一次科学教育活动《牙齿的秘密》,让孩子们了解“黑洞”是什么,怎样预防及保护牙齿。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牙齿

  1、出示牙齿模具,让幼儿初步认识牙齿的`构造。

  2、教师简单讲解不同牙齿的不同作用。(乳牙、恒牙、尖牙等)。

  3、让幼儿照镜子或者互相看看牙齿,发现相同和不同点。

  4、教师小结,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牙齿的构造及作用。

  活动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1、观看多媒体课件(牙疼怪谁)。

  “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什么”“小熊的牙齿为什么疼”“是谁在小熊的牙齿上,它在干什么”“小熊的牙齿怎么是黑黑的”。(根据幼儿回答逐步追问)

  2、了解龋齿,找龋齿。幼儿每人一把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龋齿。

  3、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4、小实验。每人一块饼干,小朋友都把它吃完,并观察自己的牙缝里有什么。

  5、结合课件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并且讨论如何预防龋齿和怎样保护牙齿。

  活动三:我会刷牙

  1、借助牙模用儿歌的形式讲述刷牙的方法。

  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

  左边刷,右边刷,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晨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

  漱完口,笑一笑,我的牙齿白花花。

  2、教师小结:早晚要刷牙,如果刷牙的方法不对,我们的牙齿就会有蛀牙。

  3、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刷牙。

  4、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材料准备

  1.图片若干2.录像带(录有美丽大自然的风景)3.录音带(地球的自述)4.被污染和美丽的地球。

  三、活动过程

  (一)观赏美丽的家园

  1.师:前些天,我们小朋友已经一起讨论过关于地球和人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地球上美丽风景的电视片。

  2.你们刚才看了电视: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你们去过那些地方,也感受到地球的是很美的?

  师: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可是在这么美的地球的有些地方,却被我们有些人不适当做法而遭到了破坏,所以,地球和人一样,也会生病,前几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过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介绍给大家听听?

  (二)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请个别幼儿说说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2.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并分散贴图片,自由交流。

  过渡:原来汽车排放废气、破坏绿化等会使地球生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地球是怎样说的?3.听录音:我是一个生病的地球,最近几年,我身上的.病越来越多了,我的空气中有许多细菌,使空气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蓝蓝的大海,清洁的河流,我的森林变得光秃秃了,有的树叶也长不出来了,鸟儿没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难过呀!

  (三)接龙游戏:寻找为地球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师: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地球的病好起来呢?

  幼儿分两组竞赛,说出一个方法,教师拿掉一块被污染的地球,露出美丽的地球。

  (四)小结: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但是地球还有许多病,还有很多治病的办法大家不知道,请你们回去再看看新闻、报纸或问问爸爸妈妈,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治好,好吗?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的利用图片,让幼儿去看、去想、去说,他们说到环境污染对我们人类的危害讲了很多我出乎意料的事,比如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都住在地球上,不保护好它,我们都会没命的。”在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上,很多小朋友都能想出很多的方法,有的甚至超越现实说要发明一些东西来保护地球。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10-13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01-22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