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5 07:29:3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通用【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通用【4篇】

科学教案 篇1

  学习要点

  合作方块游戏活动;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过程的锻炼。

  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

  (2)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利用考察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考察计划。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下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本单元首先安排了“合作方块”游戏活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材料,周密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玩得高兴,玩得有序,玩出体会。

  (2)关于“合作方块”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教学过程:

  游戏准备:准备大小相同的.纸,剪刀,每位学生取一张,分别剪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然后分组装成一袋,小组之间交换,作为拼图用的卡片。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都拼出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时,就完成了任务。率先拼完的小组获胜。

  游戏要求:游戏前,小组先讨论协商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游戏时小组成员都从袋内取卡片,拼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游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并进行集体交流,特别强调认真作好活动计划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3)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这是令学生欢欣鼓舞的事。教师宣布下周六到大自然中去考察的消息后,启发谈话“刚才的游戏活动,我们已经体会到认真作好计划与组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考察活动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商议,并作好记录。

  由于这是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制定考察计划的方法做了适当指导,它是以卡通对话和样张的形式体现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一编写意图。这节课的下半时教学重点是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如果教学时间不足,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并告诉他们下节课要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 考察计划展示会

  学习要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出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自己比较、自己讨论、自己总结,使他们能够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悟出计划

  与组织的重要意义。

  (2)训练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合作精神。

  怎样进行

  (1)考察计划展示会

  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是本节课和本单元的重点活动。教学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各小组将制定好的考察计划贴在展板上或黑板上,组织全班学生参观。也可以把各组的考察计划复印若干份,每组发一份,这样便于下面的讨论与总结。这一过程既是参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比较与评价的过程。

  接下来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哪些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并让他们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里。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清楚制定考察计划的项目和计划与组织的要求。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教材里提供的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内容,只是一个样张,决不是标准答案。教师要根据所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教学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本班学生的智慧,让他们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了解计划与组织的一般内容和要求,这才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2)评选最佳考察计划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对怎样计划与组织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每一位学生计划与组织的能力,下面让学生分组制定一个完整的考察计划,并且要从中选择适合全班考察的内容,评选出最好的考察计划,用来指导下周六的科学考察活动。

科学教案 篇2

  课堂回放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手里拿着记录表,有序地走进不一样的实验室里。当同学们发现桌上栩栩如生的猫的标本、鱼缸里活泼可爱的金鱼和乌龟、鸟笼中上窜下跳的鹦鹉、青蛙和蜻蜓生动形象的图片后都禁不住地叫起来,由衷地喜欢上了它们,对它们的观察、了解更为迫切。

  为了保证观察的时间,同学们按照个人喜好自主的结合为六个研究小组,以获得充分的对一种动物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观察,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秘密。

  “说说你们发现了小动物的什么秘密?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

  观察猫的人数最多,虽然给他们提供的是猫的标本,但同学们平时对猫的了解颇多,发言很踊跃。

  “我们看到的是只黄猫,它身上有厚厚的毛,很浓密,手摸上去很光,很柔顺,很舒服,还掉毛呢。”

  “是啊,这标签上写的是1999年做成的标本,时间好长啦。”

  “这个猫标本的皮毛是真的吧?”

  老师点点头,说:“大家说的是猫身体上的一些特点,关于猫的身体构造特点还有补充的吗?”(引导学生由平时凌乱、无序的观察到科学探索中的“有序观察” )

  “猫的眼睛白天眯成一条线到了晚上会很亮,是为了能抓住老鼠,。”

  “猫的胡须还比较长。”

  “猫的尾巴总喜欢向上卷起来,卷成一个圈。”

  “猫的鼻子总是湿湿的。

  “其他方面有什么补充吗?”

  “猫还会上树,爬得可快了。”

  “猫上房子也很快的。”

  “我知道猫爱吃鱼和老鼠。它每次发现老鼠后很快地抓住,不是立刻就吃,而是故意让它跑了再抓,和老鼠玩玩,然后再躲起来吃。”

  “猫也有脾气,高兴时就跳到你的身上让你抱;不高兴时,就躲起来。

  “猫吃饱了,喜欢玩线团,在筐子里玩。”

  ……

  “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乌龟。我想问一下,这只乌龟是老师您养的吗?”

  “不是,是四(2)班陈泰宇同学养的。继续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它生活在水里,身上有一个壳,上面有些花纹,身体不算大。有四肢爪子,还很坚利。”

  “乌龟的嘴巴是小小的,尖尖的。”

  “我用手碰它,它很害怕地把四肢和头都缩进壳里了,真是只缩头龟!”

  “别用手摸它的嘴,上次就咬到我的手了。”另一个同学赶快说道。

  “我还知道我家的乌龟吃肉、鱼,还有一些菜叶。”

  ……

  当汇报时间一直延续二十多分钟时,教师不得不打断学生的发言,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课后继续讨论或写、画到科学记录本上,也可以像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咏鹅》那样,写首小诗来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身体特点等。这句话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其中有四(2)班的陈泰宇和四(5)班的宋新颖两位同学课下各自作了首小诗:

  龟    鹦 鹉

  嘴大不会鸣, 头上戴红冠,

  爪子如刀利。 开口学人话。

  甲壳护身体, 察言会观色,

  孤龟捕食快。 人人都爱它。

  在交流时,重点介绍一到两种动物,并有意向纵深推进,让学生建立起动物的结构特征和它们的生活习性、环境、行为方式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反思

  《动物怎样生活》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的第一课,本课的重点是观察动物生活,包括生存的基本需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生长阶段和运动行为等。为了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有关动物的经验,依据教材的安排要求学生分组对六种常见的动物进行观察,以便为后续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打下基础。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真实的观察环境,课前老师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找实物和标本,查找有关的资料。游动的金鱼、爬动的乌龟、上窜下跳的鹦鹉,学生无时不在感受着动物蓬勃的生命活力。让同学们对动物的观察与接触,就如同久别朋友的重逢,想从更多的角度获得对它们更为全面的了解。这一切都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柔情,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境下,自主探究的欲望被激活了。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探究才是有效的。看着他们争着想把自己的发现与其他同学分享时,老师心里很轻松也很开心,就让同学们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吧!

  科学探究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一套固定的模式,而是探究的各个环节所承载的内容和实际意义。许多环节都是以足够的时间为基础的,需要有时间反思、有时间开展讨论、交流。为此,教师就花了很多时间让同学们观察、交流。有了丰富的动物生活习性和特征的积累,同学们对动物生命活动的感受有了一定认识,慢慢地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动物的概念,留下了生命是什么的感悟,对动物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逐渐表现出理性的认识。

  学生的研究兴趣往往是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的,在课堂上只能获得对一类动物的研究结果,对其他动物的了解要依赖于与同学的交流,而交流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让同学们对动物研究的兴趣延续到课外,热情保持下来,在生活中观察,在“玩”中形成感悟,同学们的研究才是全面的、深入的,我们的教学才能说是成功了。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课程教材中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主要观察水及其他液体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设计此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亲厉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采用不同方法的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比较液体的热胀冷缩会让他们很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用控制单个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同学开动脑筋,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初步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控制变量能力及动手能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愉快地心情观察实验现象,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个别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过程。

  3、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实的良好习惯,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及描述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能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2、魔术激趣,初步感知水的体积变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老师设问。

  2、学生实验。

  3、汇报、交流。

  4、板书课题。

  三、启发联想、拓展知识

  1、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联想其他液体是否也这样。

  3、分组实验并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三、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四、布置作业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12-17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