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8 08:30:4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精)大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大班科学教案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愿意了解它们的功用。

  2、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亲子作业: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图片或书籍,布置展区。

  2、“动物尾巴妙用”的录像带。

  3、“动物尾巴妙用”的图片资料。

  4、鸟、鱼、牛、松鼠等动物的拼图每人一份。

  5、彩笔、胶棒、剪刀、彩纸、废纸盘。

  活动思路:

  “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为大班幼儿提供了探索动物奥妙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只小鸟误入教室,因尾巴受伤不能飞出教室,我向幼儿讲明了其中的原因及鸟的尾巴的用途,幼儿非常感兴趣。为了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我又给幼儿抛出了问题“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用处比较大?”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布置了图片展区、录像区等。此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并整合多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多种资源,充分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满足孩子的兴趣及需求、实现家园共育、多领域整合的课程新理念。

  活动首先以邀请小朋友参加动物展览会为由,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开车到达图片展区后,邀请幼儿自选喜欢的拼图制作动物门票,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进入交流展区,采取幼儿分组自由交流不同动物尾巴的用途和个别幼儿介绍门票上动物尾巴的用途等方式,引导幼儿相互分享经验学会倾听,满足了幼儿探索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的愿望,然后教师以“问答歌”——《小朋友想一想》总结鸟、鱼、牛、松鼠等动物尾巴的妙用。进入录像区,观看“动物尾巴妙用”的录像带,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尾巴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经验、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尾巴的兴趣。活动的最后,进入作品区邀请幼儿以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记录自己参观展览会的收获——“最喜欢的动物尾巴”丰富展区内容,让幼儿获得的经验和收获得到升华。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收到“邀请函”参加动物尾巴展览会。

  2、自制拼图门票,进入相应的图片展区,自由讨论、探索鸟、鱼、牛、松鼠尾巴的妙用。

  3、进入交流区,互相交流动物尾巴的妙用。

  (1)自由坐位,互相交流所展示的不同动物尾巴的'妙用。

  (2)请个别介绍自己所看到的动物尾巴的妙用。

  (3)教师以问答歌《小朋友想一想》总结幼儿所探索到的动物尾巴的妙用。

  4、进入录像区,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妙用,请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你喜欢谁的尾巴?”“它的尾巴有什么用?”

  5、进入作品区,幼儿以绘画“我最喜欢的动物尾巴”记录自己参观后的收获。

  6、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到图片展区,自由交流欣赏。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温州新桥艳洁幼儿园::徐阳君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一次“做中学”的活动,在设计时,考虑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因而设计了本次“纸片变变变”的活动。在活动中,面向儿童,给予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带有一定的探究性,让孩子带有特定任务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操作。当然,进行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以特定知识的掌握为目标。

  活动准备:

  剪刀、纸片、胶水、用纸做成的城堡

  活动目标:

  1、在折折、剪剪、贴贴中,引导幼儿理解纸片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2、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伤心手工纸娃娃)这个是谁呀?你们认识吗?其实他是一个手工纸娃娃,来,我们来看看这个手工娃娃怎么了?

  讨论:小纸片请你们帮它一个忙,什么忙呀?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教师小结:我们宝宝本领真大,想出了许多办法,那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二、自由尝试

  1、桌上有纸、剪刀、固体胶,我们去试试吧。

  2、幼儿操作:

  要求:能用不一样的方法使纸片站起来。

  师:你们都成功了吗?(出示笑脸手工纸娃娃)你是用什么办法的?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

  3、小结:原来,我们用折、剪、贴、卷的方法是能够让小纸片站起来的。

  三、探索操作

  1、初次操作: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玩,先闭上眼睛,这是什么地方?

  1)、出示纸做的城堡:这是什么?这个屋顶是什么形状呢?(圆锥体)

  师:圆锥体跟三角形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圆的,大的,三角形是扁的,这个里面是空的,这个我们说它是立体的,这个是扁扁的,我们说它是平面的`,像纸城堡这些我们就叫他是立体的,跟老师说说看“立体的”。

  3)、师幼互动:找出正方形的好朋友正方体;长方体的好朋友长方形。

  4)、认识圆锥体

  师:(出示圆锥体)这个呢?下面是圆圆的,上面是尖尖的,那它的名字里肯定有圆这个字,是什么呢?(可以请教后面的客人老师)

  师:小朋友见过哪些东西上有圆锥体?

  2、再次操作

  1)、幼儿讨论

  师:其实这些立体的纸城堡都是一张纸做成的,只要剪上一刀,就可以变成一张平面的纸了。

  师:猜猜会变成什么形?

  2)、造城堡

  把立体城堡变成平面城堡。

  四:结束

  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拿了一个什么体变成什么形?

  师: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准备了很好玩的东西,带你们去看一下好不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 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

  2、挂图。

  活动过程

  1、 幼儿猜猜: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

  2、 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 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

  (1) 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水滴上去后会怎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2) 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如: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 4、 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 5、 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

  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再多滴几滴试一试。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压一压,比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幼儿交流自己操作时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 6、 讨论:哪一种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种材料吸水性较差?按其吸水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一下。选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较它们在外观形态、软硬程度和表面的触感上有什么不同。 7、 想一想:吸水性强的布与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么作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这种材料的布做成的东西?为什么会使用它们?(比如:为什么用软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为什么用结实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伞等?) 8、 出示挂图:(1)小明热得满头大汗,在到处找擦汗的东西;(2)妈妈看到地上很脏,想做一个拖把拖地;(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买一件雨衣,雨衣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小方总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妈妈想铺一张桌布,应该选什么材料?请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种最合适的布。

  活动延伸

  1、 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醋、油等。让幼儿观察不同的液体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么变化。

  2、 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布的名称、作用和原料。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前一阶段,我班的孩子一直在玩“沉与浮”的游戏。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找来了各种物品放入水中进行实验,如:木珠、海棉、回形针、木片、塑料积木等等。观察其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孩子们不仅越玩兴趣越高,而且在个别孩子的带动下,大家还玩出了新花样:想办法将沉入水中的物品让它浮起来;浮在水面上的物品让它沉下去。而在“橡皮泥浮起来”的实验中,孩子通过自己反复的操作,发现了:原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小小“沉浮实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有孩子提出:铁做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的,但是它不能改变形状。那怎么办?为了支持和延续孩子探究的兴趣,在对现有的材料进行了研究和大量的讨论之后,我设计了本次正规活动--怎样让小铁块不下沉。活动以问题开始:怎样让小铁快不下沉?让孩子在观察了材料以后,充分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进行假设。

  老师为孩子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盒、乒乓球、气球、纸、泡沫塑料等等。让孩子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假设、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鼓励孩子进行实验记录,另一个则是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

  实验记录是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尝试着让孩子做个人的实验记录,因为它能记录下每个孩子的发现、问题、实验的结果及其解释,这是保持实验连续性的最好工具,也是激发和延续孩子对问题探索和研究兴趣的最好方法。正如“做中学”中所说的:同样的实验,同样的观察,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有着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

  讨论交流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完成调查研究、回答该问题和向他人介绍成果。讨论交流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讲述自己实验的过程、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反驳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疑惑。

  而作为老师的我,在实验中则是起到引导、鼓励、支持、合作的作用。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鼓励,鼓励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经验或新的观察来回答问题;支持,老师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合作,老师能将自己与孩子们看做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10-13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0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