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09 07:46:4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中班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中班教案4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尝试形象的用故事中的对话模式进行对话。

  2.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方脸和圆脸》。

  2.经验准备:幼儿对生活中方方的物体和圆圆的物体有所认识和了解。

  3.场地准备:男女幼儿左右各坐一边。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方脸公公、圆脸婆婆的喜好。

  1.认识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的家。在山下的小屋里住着2个人,看看他们是谁?(一个老公公,脸像什么形状?他叫方脸公公。还有一个老婆婆,脸又像什么形状?他叫圆脸婆婆。方脸公公喜欢方方东西,圆脸老婆婆喜欢圆圆东西。

  2.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家里哪些是方脸公公喜欢的,哪些是圆脸婆婆喜欢的?(PPT分别找出方方、圆圆的东西)“方脸公公坐要用方凳,喝酒要用方杯,走路也要走方步。圆脸破婆婆吃饭要用圆桌,梳头要用圆镜,睡觉要枕着大西瓜。”

  (二)幼儿讨论,如何给方脸公公、圆脸婆婆分家。

  1.有一天,老两口为了各自喜欢的方方的和圆圆的东西吵架了,要分家。他们该怎么分呢?(方方的东西归方脸公公,圆圆的东西归圆脸婆婆。)

  2.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是怎么样说的:“老公公说:方的东西归我。老婆婆说:圆的东西归我。老公公指着桌子说:桌子是方的,归我。老婆婆说:那桌腿是圆的,归我。

  3.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学习用故事中的对话模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语气进行对话。a老公公说:菜刀是方的,归我。老婆婆说:刀柄是圆的,归我。b老公公说:钟是方的,归我。老婆婆说:可钟面是圆的`呀,归我。c老公公和老婆婆越吵越厉害,老公公站在小院子里一瞅,“房子的砖头是方的,归我。” 老婆婆说:“那椽子是圆的,归我。”

  4.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来越分不清楚。这可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为什么?举例说明。-----大胆表述

  (三)故事提升,知道有些物体不能轻易分开。

  1.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有没有分家,我们接着往下听。 老公公和老婆婆互相看了看,发现虽然老公公的脸是方的,可眼珠子是圆的。老婆婆的脸是圆的,可什么是方的呢?两颗门牙是方的,哈哈哈,老公公笑了,呵呵呵,老婆婆笑了。

  2.那老公公和老婆婆会分开吗? (不分了,不分了。直到现在,老公公和老婆婆还在一起,他们过着快乐的日子。)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东西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四)经验拓展,找找身边方方的和圆圆的。

  1.在我们班级里,有没有什么物体也是既有方方的也有圆圆的,而且彼此不能分开?

  2.请幼儿迁移经验,说一说。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比较适合本班的幼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小花猫,并模仿小花猫的叫声。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并能跟着节奏边唱边表演动作。3.加强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强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难点:幼儿能够边唱边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小花猫的头饰幼儿一人一份。2.乐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律动,并让表演好的幼儿站在中间表演,教师给予奖励。

  2.教师边学猫叫边把小花猫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让幼儿猜教师头上戴的是什么。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教幼儿学习歌词,教师说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

  2.教师教幼儿手和脚的动作,幼儿跟着模仿。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每位幼儿出来表演,并让幼儿把这首小花猫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幼儿很开心。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妈妈关家宝宝的方式。

  2、学习朗诵儿歌,并能大敢表演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2、录像、PPT《动物妈妈的爱》。

  3、袋、老虎、青蛙头饰各4—5个。

  活动建议:

  一、谈话导入主题讨论。

  《我的妈妈>入场,我们爱妈妈,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幼儿讨论)我们的妈妈这么爱我们,小动物的妈妈爱自己的宝宝吗?(看视频)还有谁知道其它小动物妈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幼儿自由发挥)

  二、出示部分图片,了解动物妈妈怎样关爱自己的宝宝。

  出示PPT1,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三、出示PPT2,学习诗歌。

  1、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物妈妈是怎么爱自己宝宝的。

  (三段,分段学习,一个生活在草原上,一个生活在丛林里,一个生活在水和陆上)

  2、分组表演学习诗歌。

  四、巩固儿歌,活动自然结束。

  附:《爱》

  袋鼠爱它宝乖乖,怎么爱,胸前长个大口袋,整天抱着不离怀。

  老虎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用嘴叼着摔一摔,越摔它长得越快。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肢体各部分的配合,完成简单动作。

  2.能运用已有的动作经验进行简单的动作创意,并能够大胆说出自己动作的独特之处。

  3.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能够根据音乐进行肢体表现活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物质准备:课件(结合计划设计制作);一间空间较大的活动室。

  活动重点

  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做出一些简单动作。

  活动难点

  配合游戏情景,产生独特的动作创意。

  活动过程

  1.导入阶段。

  展示课件中的魔法鞋屋。

  引导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小精灵开的魔法鞋店,里面的鞋子都和小精灵一样会魔法,穿上这些有魔法的鞋子就会拥有神奇的魔力。

  分析

  这个环节的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将他们从浅层次的对课件的兴趣引申到动作表现,顺理成章地切入到主题。

  2.模仿课件中鞋子和人物的动作。

  展示课件中的鞋子,请幼儿模仿鞋子的动作。配上音乐,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看看魔法鞋屋里面的鞋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穿上它,会不会想和它一起跳舞呢?

  分析

  将日常静态的鞋子变为动态魔法鞋,而且配以音响和声效,有利于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从而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在模仿鞋子的活动中,需要教师先引导孩子对课件中的鞋子仔细观察,发现每个鞋子的独特之处,引导他们用全身各个部位相互配合完成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学会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配合音乐做出动作。比如,慢走鞋就配以舒缓的音乐,蹦蹦跳跳的鞋就配以活泼欢快的音乐,将孩子们带入游戏情景中,并随着音乐营造的气氛大胆、自由地表现。

  3.模仿课件中人物的动作。

  展示课件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动作。

  引导语:我们来看看这些人从魔法鞋屋里买了什么样的鞋子,他们穿上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你来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分析

  由单个鞋子的简单模仿过渡到对人物全身动作的复杂模仿,提升幼儿活动难度,体现了孩子学习的层次性。在这个环节,观察与讨论也非常重要。在集体的观察与讨论后,教师可请1~2名幼儿到前面来先做一次,这样不仅可以鼓励与肯定做示范的幼儿继续发挥其创造潜能,也激发了其他幼儿为了展现自己而更加努力。

  4.脱离课件,自由表现。

  脱离课件,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更大的创造潜能,产生动作创意。

  引导语:现在我要去魔法鞋屋买鞋了,猜猜老师买的是什么鞋?

  分析

  教师先做出动作,请幼儿根据动作猜猜老师买的是什么魔法鞋。目的是帮助幼儿扩展动作词汇,丰富幼儿的动作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一旦幼儿兴趣被调动起来,会呈现出很多精彩表演和独特的创造性。

  5.游戏活动:我们都穿魔法鞋。

  游戏口令:我们都穿魔法鞋,一二三变变变。

  分析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在小组无人关注的状态下,他们却表现出独特的.能力。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活动最后设计了这个环节。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表现,随意地在教室中活动,但是听到“变变变”的时候,就要摆出一个身体造型静止不动,告诉老师自己穿了什么魔法鞋。老师要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若幼儿创造出某种动作时,特别是对平日里不爱表现的幼儿,老师更应该欣赏,并让其他幼儿一起来模仿学习。

  6.放松环节:小精灵的魔法棒。(配以舒缓的钢琴曲)

  为小精灵设计更多有奇特魔法的鞋子,结束活动。

  引导语:小精灵要施魔法了,把你们粘在地板上,一动也不动。先粘住你们的脚,再粘住你们的身体,粘住你们的嘴、眼和头。

  分析

  设计放松活动,主要是结合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和生理需要,符合动静交替的原则。教师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假装身体的某个部分被粘住了,只剩下其他的部分可以动,直到全身都被粘住。再慢慢地逐步恢复,等到全身又可以活动自如时,又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更乐于投入到放松活动中。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请爸爸妈妈一起参与魔法鞋屋的活动,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2.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强项,利用不同的形式设计魔法鞋,如用绘画、舞蹈等方式来表现。

  活动点评

  创意肢体动作是我们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后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个活动给我们带来运动领域的新的启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整个活动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设计层次清楚,每个环节都在幼儿原有动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入,不断为幼儿提升用肢体动作进行表达的经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富有想象力的情境设计,深深吸引着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大胆地发挥,调动了幼儿运用身体进行创造的潜能。教师的教学张弛有度、动静交替、收放自如,充分展现了教师活动前的周密思考和精心准备,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一次大胆实践。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经典)09-04

中班教案[精选]07-28

【精选】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精选】10-29

中班教案(经典)10-06

中班教案【经典】10-06

中班教案[经典]10-08

[经典]中班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