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时间:2024-04-10 18:11:12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1

  教案准备:

  1、望远镜、镜子、图书;香水、鲜花、臭豆腐;各种甜、咸、酸食品;小铃、沙锤、手鼓等物品若干。

  2、眼罩、口罩、耳塞若干。

  3、娃娃脸一个、五官。

  4、磁带、录音机。

  教案流程:

  1、引发兴味

  我看见你们的小脸了。

  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幼儿讲述,出示娃娃脸,逐个摆放。)

  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中央?

  儿歌:小小鼻子身手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小结:我们的小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操作探究

  师:旁边有许多东西,你能够本人找一个中央,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有什么机密。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究。)

  留意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探究。

  3、交流谐和

  方才你玩了什么?

  你是怎样玩的?你用什么玩的?

  小结:我们的小眼睛会看东西、小鼻子能闻滋味和呼吸、小耳朵能够听声音、小嘴巴会吃东西和说话,它们的身手可真大!

  4、操作探究

  假如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猜猜会怎样样呢?

  这里有许多东西,你能够戴上试一试,看看会发作什么事情?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究。)

  5、交流谐和

  戴上了这些东西,觉得怎样样?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们很不便当,所以我们要好好维护它们!

  6、拓展延伸

  (放一段噪音,音量大一些。)

  这个声音听上去怎样?

  为什么要捂住耳朵?(维护)

  那你们晓得怎样来维护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幼儿讲述。(留意互动)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2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2. 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同学,了解自己的班级,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思想意识,体会合作的意义,感受集体的力量。

  活动准备

  学生已有的《成长档案》,成长记录项目包括:学号、出生年月、身高、体重、个人爱好、个人愿望等基本情况。

  活动过程

  一、 “了解谁”——产生统计需要

  出示本班学生变动情况统计表:

  上学期末

  本学期转入

  本学期转出

  人数

  42

  5

  1

  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新学期我们班转进来5位新同学,转走了1位同学,46位同学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你们是否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位同学的一些个人情况呢?(板书:了解谁)

  [评析:从班级学生人数的变动谈起,创设“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了解同学、了解班级的心理需求,为确定统计对象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础。]

  二、 “了解什么”——明确统计内容

  提问: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呢?(板书: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想到:想了解同学的身高、体重;想了解同学的出生年月;想了解同学的兴趣爱好;想了解同学的家庭成员;想了解同学的家务劳动等情况。(板书:身高、体重、年龄、生日、兴趣……)

  引导: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真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了解我们自己)让我们先了解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生日、参加兴趣小组等情况,好吗?(“我们”加横线,下面板书:班级)

  [评析:确定统计对象后,需要细化统计内容。教师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释放学生基于生活的“人之常情”,然后与学生协商,缩小研究范围,过渡到本节课的活动内容——“了解我们自己”,使学生经历统计内容的产生过程。]

  三、 “怎样了解”——确定统计方法

  1. 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小组讨论:要统计这些内容,应该怎样了解,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呢?(板书:怎样了解:收集数据)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介绍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板书:个人了解、小组收集、查阅档案、问卷调查……)

  2. 分工合作收集数据。

  要求:为了便于同学们进行统计,我们采用分类统计的形式,把身高、体重归为第一类统计内容,把生日、年龄、兴趣小组归为第二类统计内容。(板书:第一类,第二类)每个小组在两大类中各选一个统计内容开展统计活动。(教师协调各小组选择的内容)

  小组分工:4人负责收集数据,1人负责汇总,1人负责校对监督。(板书: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收集、整理数据,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进行组际合作,组织相同研究内容的小组开展交流活动。

  汇报:你们小组收集的是哪一方面的数据?请把你们收集的数据展示给大家。

  提问:收集好数据,接下来该做什么?(板书:怎样呈现:统计表,统计图)

  [评析:收集数据对于保证统计结果的正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收集数据方法的处理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例如小组合作与交流)和环境资源(例如学生已有的《成长档案》),从而体现方法的多样化。在统计内容的分配上,采用分类统计的形式,避免同一类型(统计表或统计图)的统计内容学生多次重复,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巩固分段整理数据和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四、 “了解后怎样呈现”——制作统计图表

  1. 讨论统计图表的分段方法。

  找出范围:从刚才小组的汇总中,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范围了吗?

  分段整理:根据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差距,你认为身高怎样分段比较合理?其余统计项目呢?

  2. 各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

  3. 小组汇报与相互评价。

  4. 小结:通过刚才的统计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我们自己,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了解了我们自己这么多的情况,有什么用呢?(板书:有什么用处)(学生自由回答)

  [评析:根据数据特点将数据进行合理分段是分段整理数据的难点。教师充分利用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对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让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统计知识完成统计表与统计图。]

  五、 “了解后有什么用处”——知道统计用途

  谈话:统计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了解我们,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订做校服。

  提问: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应该给服装厂推荐哪一张统计表呢?

  追问:是否可以直接推荐这一张身高情况统计表呢?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明确应该按照服装行业的统一规定将学生的身高情况按大号(140~149 cm)、中号(130~139 cm)、小号(120~129 cm)重新分段统计。

  学生按要求重新分段统计。

  2. 最受欢迎的节目。

  提问:学校举行艺术节,最受我们班同学欢迎的会是哪一个节目呢?应提供哪张统计表?

  学生交流,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评析:统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学生通过统计活动获得需要的相关数据和合适的呈现方式后,教师创设两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信息选择统计图表或改造统计图表,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六、 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通过今天的统计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延伸:如果把我们学校的同学都看作“一家人”,你想了解什么呢?(板书:学校)课后,我们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再次合作,收集学校同学的有关数据开展统计活动。

  [评析:全课以“了解我们自己”为线索贯穿统计知识的复习与实际应用。随着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的深入,学生从统计班级的课内活动到统计学校的课外活动,“了解我们自己”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可谓知识与情感双丰收。]

  总评

  “了解我们自己”是安排在统计单元知识后的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教学活动能围绕着“实践与综合”的课型特点展开。

  第一,注重实践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情景的感召下,自觉引起应用统计知识来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的心理需求,进而在确定统计对象、分解统计内容、讨论统计方法、制作统计图表、感受统计应用等系列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合作、主动交流,全面而深入地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第二,注重综合性。一是教学内容的综合。让学生在制作中比较,在应用中选择,进一步体会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特征。二是教学线索的综合。采用情感线索与知识线索齐头并进的形式组织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推动中应用知识,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满足情感的需要。三是教学效果的综合。在统计的实践与综合应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同时还渗透了班集体建设、团队合作精神等思想教育。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p84~85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让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际调查,收集、和用不同方法表达数据,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选择数据收集方法的讨论,亲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和方法,科学有效地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

  每人填写个人信息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

  生:想了解身高、体重、年龄……[教师随机板书]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卡,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信息。

  四 班个人信息卡

  姓名:( )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年龄:()岁

  生日:()月份

  二、确定主题、收集数据

  1、渗透方法:

  师:要了解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以下方法:

  a、自己对班上同学逐个询问,了解需要的数据并作记录。

  b、几个同学合作,每人调查一大组或一个小组的同学,然后汇总,获得全班同学的数据。

  c、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相关统计数据贴在桌角,供其余同学自由查阅记录。

  d、由老师逐项统计,同学们直接获取现成的数据。

  师:选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运用b和c两种方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息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2、选择主题:

  出示4个主题牌(兴趣小组除外):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请组长上来选择。

  3、小组分工:

  (1)确定了统计主题,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打算如何让去收集数据?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确定。

  (2)全班交流汇报。

  ●以年龄组为例,讨论明确:,年龄段要事先调查确定,再制定统计表,然后安排四名学生分组统计,最后汇总。

  ●以身高组为例指导分段制定统计表。

  (4)说一说小组怎样分工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不重复不遗漏,注意安全,前面人多就从后面开始,不要拥挤。]

  4、收集数据

  师:每组开始收集数据,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

  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数据、完成图表。

  1、:

  各小组集中汇总,组长将汇果告知组员。

  3、制作统计表:

  请各组员独立完成统计图表,先在组内交流。

  四、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刚才我们分组进行了统计,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统计的果实。

  1、提问:看到我们班身高统计表,你能了解到什么?

  (1)儿童9岁至11岁标准身高对照表

  9岁

  10岁

  11岁

  男[厘米]

  137

  141

  147

  女[厘米]

  136

  142

  149

  (2)请出比较符合该平均身高的同学,体会他的身高水平处于平均状态。

  (3)儿童乘车购票须知:1.1米以下的.儿童不用买票,1.1米到1.4米需买半票,而身高在1.4米以上的儿童应买全票。

  2、(1)看到我们班的体重统计表,你知道些什么?

  (2)体重大概测量方法:

  男:身高—105厘米=体重[千克] 女:身高—100厘米=体重[千克]

  师: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的体重。

  (3)提问:你的体重与平均体重比较怎样?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如果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班级生日会,你认为放在哪个季度最合适?

  4、师:我们班同学年龄一般是9周岁和10周岁两种。

  师:我们的年龄与坐飞机买票还有点关系呢?

  2周岁以下

  2周岁-12周岁

  12周岁以上

  飞机票价

  票价的

  半 票

  全 票

  比较:这两种都是条形统计图,一个是横条,一个是竖条。

  5、师:哪种兴趣组最受欢迎?

  五、反思

  1、提问:通过刚才的统计活动,大家已经了解我们自己,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师:如果我们班要要对数学家庭作业进行改革,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作业形式

  不布置作业

  维持现状

  分层次选做作业

  人 数

  师:采用d种收集数据的方法。每人只能举一次。

  3、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作用

  老师向你推荐两个站:国家统计局的站:www.stats.gov.cn

  江苏统计局的站:www.jssb.gov.cn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在操作、交流、反馈等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能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各类统计表(图)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谈话导入

  创造情景,使学生很快融入学习中,并自然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作为班级的一员,同学们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一起学习、生活、游戏,共同健康成长。你们中间,有的已经是相处三年多的老同学了,相处最短的也有一年多了。那么,你知道自己班同学的哪些情况呢?你还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吗?

  学生发言。(身高、体重、生日、年龄、喜欢的颜色、季节、1分钟跳绳、踢毽情况、喜欢的老师、兴趣小组活动等)

  认真听讲

  互相交流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交流:身高、体重、生日、年龄、喜欢的颜色、季节、1分钟跳绳、踢毽情况、喜欢的老师、兴趣小组活动等)

  实践活动

  课堂总结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通过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整理、巩固、发展知识。

  小结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选择其中的几个方面来统计一下,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我们自己”。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方法,统计身高体重。

  (1)、首先我们来看看最能直观反映同学们身体特征的两个方面:身高和体重。(出示卡片)

  我们要统计分析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该如何收集数据比较好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班同学的身高该在怎样的范围内整理?

  (最矮——最高)

  请小组长拿出身高表,先填写好高度范围,然后完成小组内的统计。

  (2)、体重情况的统计方法与身高类似,我们也把范围确定一下。

  同学们能自己完成吗?(学生完成)

  2、小组比赛,完成其他方面的统计。

  小组长负责,注意合作方式。

  每完成一张表格,注意核对小组人数,然后上交。

  比一比,哪一组能获“非常默契大奖”!(小组排名)

  体重:范围(最轻——最重)

  年龄:范围(最小——最大)

  1分钟踢毽:范围(最少——最多)

  1分钟跳绳:范围(最少——最多)

  生日:四个季度

  喜欢的季节:春夏秋冬

  喜欢的颜色:赤(红)、橙、黄、绿、青、蓝、紫、白、黑

  3、汇总全班同学某一方面的信息,制成一张统计表或统计图。

  按排名顺序进行选择,然后合作完成,准备交流。

  4、展示交流、颁奖。

  从统计表(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四()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四()班同学体重情况统计表

  四()班同学1分钟踢毽情况统计表

  四()班同学1分钟跳绳情况统计表

  四()班同学年龄情况统计图

  四()班同学生日情况统计图

  四()班同学喜欢的季节情况统计图

  四()班同学喜欢的颜色情况统计图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活动给你什么收获?

  (先在小组里收集,再在全班汇总。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活动效率。)

  思考:我们班同学的身高该在怎样的范围内整理?

  请小组长拿出身高表,先填写好高度范围,然后完成小组内的统计。

  独立完成

  小组比赛,完成其他方面的统计。

  小组长负责,注意合作方式。

  比一比,哪一组能获“非常默契大奖”

  按排名顺序进行选择,然后合作完成,准备交流。

  展示交流、颁奖。

  从统计表(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互相说说

  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所以造成一部分内容来不及解决。这种现象有待于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改正,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板书设计:了解我们自己

  (板书略)

【了解我们自己的教案 】相关文章:

了解自己作文02-25

了解自己作文12-31

了解自己作文03-30

了解自己作文[精选5篇]12-31

了解自己作文(通用27篇)12-20

端午节我们该了解什么10-19

面试回答技巧:你了解我们吗?09-26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案设计08-26

关于别人不了解自己的说说 你们不了解我的说说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