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时间:2021-06-16 11:54:5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乘加乘减》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乘加乘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们学会乘加、乘减的简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

  3、渗透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从多种角度去考虑”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2+2+2+2+3=(2)2×4+3=

  3+3+3+1=3×3+1=

  2、问: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引入新知(教学例5)

  出示实物

  教师依次摆出下面物体(也可以用磁贴代替)

  摆一个盘子,然后在这个盘子里摆上3个桃子。如此重复3次。再摆一个盘子,在这个盘子里摆上2个桃子。

  问:谁来说说,老师都摆了些什么,是怎么摆的?

  问:谁能根据老师摆的这些物体,提出一个问题?

  (可以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问: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答?(讨论)

  (3+3+3+2=3×3+2=)

  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请你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评价一下,这两个算式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3+2=这个算式里,先算的3×3表示什么意思?

  (生:先算的3×3表示前三个盘子里共有多少个桃子。)

  2、发展提高(教学例6)

  (1)出示例64×3-2=

  (2)提问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4乘3这一步。)

  这个算式该怎么读?

  (这个算式读作:4乘3的积,再减去2,差是多少?)

  (3)讨论:这个算式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方法一:先算4乘3得12,再用12减去2得10。

  方法二:还可以先算4乘4得16,再用16减去2,再减去4,也就是用16减去6得10。

  方法三:还可以先算4乘2得8,再加4减2,也就是用8加2得10。)

  3、初步归纳

  问:我们刚才所学习的这两个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每一道题都有两步;

  每一道题都是先做乘法。

  不同点:例5是乘加的两步题,例6是乘减的两步题。

  三、巩固练习

  1、32+3=43+4=

  32-3=44-9=

  2、(1)3和2相乘是(),再加17得()。

  (2)4个3想8加是(),再减5得()。

  (3)一个因数是4,一个因数是2,积是(),再加25得()。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布置作业(略)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乘加乘减01-21

数学教案-乘加 乘减01-21

乘加 乘减09-06

乘加 乘减01-21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06-18

《乘加乘减》教案范文02-14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2-02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0-31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1-01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