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1-06-02 20:15:0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本游戏活动以摸球作为载体。通过此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师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操作顺序:两人一组,然后记录颜色,再放回。记录摸出的红球、白球次数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2、组织活动:

  (师给每组口袋内准备的白球与红球数的比例应相同。)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摸球,一人记录。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巡视,以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

  3、汇报交流并猜想:

  每组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并将汇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进行猜想。也要请他们说说猜想的根据。

  4、验证猜想:

  请学生打开各小组的口袋,验证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符。

  5、小组讨论:

  投影出示讨论的题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问题。

  注意:学生在具体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选的方法,对此,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特别要指导学生应考虑比赛外的各种因素。

  6、课堂练习:

  89页第3题。

  提示学生:由于任选的随机性,故可能出现特例。对此,在解答时,不要求学生作统一的回答。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以及理解并掌握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推理、概括等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快乐,并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含义,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会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百数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知识。谁来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知识?

  生:上节课我们学了因数和倍数。

  师:是的,那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让老师看一看谁上节课学的最棒。(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①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②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③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它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倍数。

  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那我们来做一做下面这道练习题。看一看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应用情况怎么样?

  做一做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20 因数: 倍数:

  25 因数: 倍数:

  28 因数: 倍数:

  20因数1、2、4、5、10、20 倍数20、40、60、80

  25因数1、2、25 倍数25、50、75、100

  28因数1、2、4、7、14、28 倍数28、56、84、112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完整,说明同学们对上节课学的知识总结的都很好。下面同学们再按要求做一做下面两道题。

  (1)从小到大写出10个2的倍数?

  生: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

  (2)从小到大写出10个5的倍数?

  生: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40、45、50。

  师:那同学们能看出来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生:看不出来。

  师:那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探索一下2和5的特征,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

  2 举例交流,探索新知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引入百数表

  师: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我们不能一个一个地研究,怎么办呢?

  生:选择一部分数进行研究

  师:那我们就先在1-100这一百个数中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2)出示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涂上红色。

  (3)师: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100以内5的倍数的个位都是0或者5的数。

  (4)师: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

  例1:判断105 225 160 380是不是5的倍数,并说出理由。

  生:105个位是5,105÷5=21,105是5的倍数。

  225个位是5,225÷5=45,125是5的倍数。

  160个位是0,160÷5=32,160是5的倍数。

  380个位是0,380÷5=76,180是5的倍数。

  师:这进一步验证了3位数中个位是5或者0的数也是5的倍数。那我们来看一看个位不是0或者5的数是不是5的倍数呢?

  例2: 202 136 343 564是不是5的倍数?

  生:202÷5=40.4,202不是5的倍数。

  136÷5=27.2,136不是5的倍数。

  343÷5=68.6,343不是5的倍数。

  564÷5=112.8,564不是5的倍数。

  师:通过以上的两道例题,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为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是的,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生:能更快的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师:是的,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猜猜下面的数是不是5的倍数。

  练一练

  下面的数都是5的倍数吗?

  75、280、1325、172、52460

  生:75、280、1325、52460都是5的倍数,因为它们的个位都是0或者5;172不是5的倍数,172个位是2,而且172÷5=34.4,不是整数。

  师:我们都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那同学们知道2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不知道。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请同学们再次拿出百数表。

  (二)2的倍数的特征

  师:根据研究5的特征的经验,同学们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生:可能和数的个位有关系,个位是几的数是2的倍数特征。

  师:同学们猜想的很有道理,但也只是猜想,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涂上绿色。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2的倍数特征,你发现了什么?

  生:100以内2的`倍数的个位都是2、4、6、8、0的数。

  师:是的,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例3:判断124 282 360 458 396是不是2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生:124÷2=62,124是2的倍数;

  282÷2=141,282是2的倍数;

  360÷2=180,360是2的倍数;

  458÷2=229,458是2的倍数;

  396÷2=198,396是2的倍数。

  它们都是个位是0、2、4、6、8的数,而且都是2的倍数。

  师:所以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生:个位为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很好,那请同学们做一做下面一道题,判断一下哪个是2的倍数,哪个不是,把它们归归类。

  例4:做一做

  48、125、91、6、307、554、920、43

  是 2的倍数:48、6、554、920;

  不是2的倍数:125、91、307、43

  师:通过以上的练习,相信大家都能确认2的倍数的特征了。学习完了2的倍数的特征,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有趣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以此引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三、探究深入,总结概念

  (一)奇数与偶数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2的倍数的特征。那这里呢,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其它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例如,2是偶数,3是奇数。14是偶数,15是奇数。下面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进一步感受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练习三

  1、下列数中,那些是奇数?那些是偶数?

  33 98 355 0 123 881

  8089 1000 988 565 3678 677

  生:奇数:33、355、123、881、8089、565、677

  偶数:98、0、1000、988、3678

  (二)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师: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看看我们会发现什么?

  做一做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那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106

  60 75 130 521 280 6018 8100

  生:2的倍数:24、90、106、60、130、280、6018、8100

  5的倍数:35、90、15、60、75、130、280、8100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90、60、130、280、8100

  师:做完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个位都是0。

  师:是的,数学就是这么有意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这么多有趣的规律。

  4 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师:今天我们学了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通过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又总结出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还有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们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内容。

  练一练。

  1、按要求用2、3、7、0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有几个写几个)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

  生:2的倍数有:372、732、230、320、302、720、270、702、370、730;

  5的倍数有:230、270、370、320、730、720;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230、270、370、320、730、720。

  2、一个三位数27( ),

  (1)当括号里填( )时,此数是2的倍数。

  (2)当括号里填( )时,此数是5的倍数。

  生:(1)0、 2、 4、 6、 8

  (2)0、 5

  四、课后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总结出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教师归纳整理。

  师: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奇数:整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都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观察课本主题图、讨论并填空。

  2、老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x0.30.7x0.50.21x0.81.8x0.5

  1-0.821.3+0.741.25x80.25x0.4

  0.4x0.40.89x10.11x0.680x0.05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x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x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x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x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x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x1.5=4.951.78x0.45asymp;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3.272.04

  x0.32x1.5x28

  2057216351632

  30858327408

  3.291524.905571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

  (1)54=50+( ) 68=8+( )

  

  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20××年全年有365天。

  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政治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每人准备黄色、蓝色彩笔各一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20××年的年历卡。

  问:知道这是什么吗?人们用它来干什么的?你会认吗?老师圈个日子,你来认一下吗?

  师:刚才老师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生日)

  问: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己的生日吗?

  问:很好,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生日,老师相信你们的妈妈也一定知道你的生日,你们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吗?

  提问:你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

  谈话: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年、月、日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谈话: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问题。(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二、探究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2.认识大月和小月。

  谈话: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从一张年历卡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怎样把我们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信息出来,以便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呢?

  提问: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都是可以的。请大家再比较,在这些方法中,用哪种方法来最合适?

  谈话: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出来,简洁明了。

  填好表格后,再读一读表格下面的一段话,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朗、月。20××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记住大月和小月。

  谈话:请同学们再看自己填好的表格,在一年的12个月中,大月、小月和2月是怎样排列的呢?

  再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则组织拳头记忆的方法的。

  4.计算全年的天数。

  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年全年的天数吗?

  5.新课。(略)

  三、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组织交流,并适时地进行一些必要的品德教育。

  四、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怎样?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计算题专项练习

  ÷7+7÷ 6-( ÷2+3) ×88+ ÷

  [1-( + )]× 99%+91×( -1/7) 16÷4+23× +

  + + + × + × 0.8×4×1.25×2.5

  × + × 4.18×3.8+4.18×5.2+4.18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08-02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06-13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03-19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03-10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04-2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7篇04-21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4-1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04-10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03-28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