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06-08 17:15:4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10篇)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xx是圆形的,xxx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注意。(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

  (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2、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圆”的特性。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对“圆”的感受。(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又多又快(2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3、室外发现,开拓思维。

  小朋友,教室外面还有圆吗?(有)多吗?(多)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5分钟)开拓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4、击鼓传花,听说竞赛。

  (1)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幼儿分为两队,各代表红花队和黄花①鼓点响起,两队各自传花:鼓点一停,两队持花者站起,红队持花者说上句:xx是圆形的,后由黄队持花者说下句也是圆形的。说对者可由老师在黑板上相应花前贴上一枚圆片,如说错和重复别人的句子都不能贴磁片。

  ②游戏双方两队以圆形磁片多者为胜方。

  (2)赛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为胜方鼓掌祝贺,同时也为败方增强信心鼓掌支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以“有趣的圆”为主题进行绘画。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

  2.知道“0”在生活中,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并感知和探索其中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自制礼品盒一个、大数字卡片0—5各一张、积木若干、小篮子 一 个、多媒体图片(门牌号、车牌号、手机号、日历、手表、温度计、尺子)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没有了”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

  活动难点:知道“0”在生活中,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并感知和探索其中的意义。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数字“0”。

  喜洋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非常有趣的数字宝宝来我们蕾2班做客,她就藏在这盒子里,它到底是谁呢?(教师神秘的表情摇一摇礼品盒)问:咦,盒子里有东西吗?(没有),那“没有”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原来是“0”数字宝宝来了(出示卡片“0”)。

  (二)、游戏中的“0”。

  1、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把两只小手举起来,藏起一只,再藏起一只,现在还看得见你们的小手吗?(看不见了!) 对了,看不见了,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

  2、桌子上有几块积木?在桌子上摆出积木,从5—0逐一递减,每次拿走一块,问:桌子上现在有多少块积木?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桌子上积木的多少?最后知道桌子上没有积木了就是“0”

  (三)讲故事《故事“0”又回来了》

  故事引导,引起幼儿探讨“0”的兴趣,知道了解“0”的作用。

  故事:在数学王国里,零一直想和其它数字宝宝做朋友,可大家觉得它表示什么也没有,是没用的,大家都瞧不起它,连最小的数字“1”也不愿意理它。

  零来到商店前,看见一个空的价格牌就站了过去,商品的价格一下子就变成了“0”,成了免费的,售货员马上把零哄走了,零很伤心,离开了数学王国。

  零走了以后,数学王国可乱了套。小学的哥哥姐姐考试好不容易得了100分,可就是没办法写出这个成绩。售货员找不到零,也犯愁了,原来鞋子的标价是101元的,现在变成11元了。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零也是很重要的,每个数字也都有自己的作用,少了谁都不行,于是大家一起去把零请了回来。当零回到数学王国时,大家可开心了,我们又能得100分了,又能准确标出101元的价格了。

  结合故事讨论:数学王国里为什么不能没有“0”?没有“0”会怎么样呢?

  (四)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实例说明“0”的作用,理解“0”的实际意义。

  播放多媒体图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

  1、门牌、车牌、手机号码、日历、手表上的“0”都表示一个数字。

  2、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度,越往上温度就越高(热),越往下温度就越低(冷)。

  3、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五)总结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0”,并把它的用处带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幼儿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 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3. 一位大班幼儿。

  活动重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能用一个至几个圆变成各种物体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制作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西?(大班幼儿说: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

  教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中一班小朋友看吗?

  2. 元元表演变圆魔术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果的呀?(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变圆魔术学会了。

  教师:元元,你还会变什么?元元: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元元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元元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纸篓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4. 评价: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和客人,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活动反思:

  1、将幼儿的兴趣与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是我们教师实施教育的基础,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的好奇心强,常常对这件事感兴趣,对那件事感兴趣,有的孩子个性差异不同会产生不同关注点,同时根据课程的需要不断提炼和分析有价值的内容。在我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要,生成了有关圆方面的活动。在创设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预想内容和生成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鼓励幼儿充满自信参与活动,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2、在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幼儿更积极更关注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

  3、在集体中每位幼儿在主题实践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主题活动中对于能力强的孩子,鼓励他们动脑用各种材料制作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对于中等水平的幼儿,我启发引导他们画出贴出简单的作品,而相对能力弱的幼儿降低难度,让他们随意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圆圈圈,变木桶,妈妈用它来装水。

  幼B:圆圈圈,变篮子,买了水果放里面。

  幼C:圆圈圈,变乌龟,乌龟在水里游来又游去。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生成了以科学领域为中心的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册主题《好玩的玩具》。活动中,主要通过幼儿观察、探索、操作、实验等方法,找出身边的圆和身体上的圆,了解“圆”对人类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能找出生活中圆圆的东西,并用肢体做出圆。

  2.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和“圆”成为好朋友。

  3.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并分享在区域中的探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手工区材料:纸、笔、橡皮泥等

  3.益智区材料:图片、插塑玩具等

  4.奇思妙想区:彩带、报纸、绳等

  5.音乐区:音乐歌曲碟片、各种表演道具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让幼儿找到身边和身体上的“圆”。

  活动难点

  动手操作创造出圆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进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活动室。

  2.播放多媒体课件,发现生活中的圆。

  (1)让幼儿观察图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圆圆的东西,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身边、身上、公园里、马路上等等,我们想想看,把它的名字说出来。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请幼儿一次性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喜欢吃水果,下面请你一口气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幼儿踊跃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身体上找圆,然后用肢体来表现圆。

  (4)教师讲解“圆”的好处,为什么有些东西做成“圆圆的”。

  3.区域活动:寻找圆、制作圆。

  幼儿到各个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个案观察。

  (1)手工区:准备纸、笔、橡皮泥等材料,让幼儿动手画出、捏出、撕出大小不同的圆。

  (2)益智区:准备图片、玩具等材料,让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运用玩具插出圆的建筑物等。

  (3)奇思妙想区:准备绳子、彩带、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动脑动手把这些不是圆的东西变成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4)音乐区:准备和圆有关的歌曲,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出与“圆”有关的动作或者游戏,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分享区域里的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

  (1)报纸可以怎么变出圆?你想到了几种方法?(幼儿自由回答)

  (2)你发现图片里的圆一共有多少个?(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提出问题:

  (3)为什么喝的水杯口是圆的?(幼儿讨论)

  (4)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幼儿讨论)

  教师请创编动作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活动延伸:

  给每位幼儿发一条彩带,请幼儿用彩带想出多种方法变出圆。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正处于对任何事都好奇的阶段,他们喜欢观察、探索和挑战,为满足幼儿这一需求,我在活动中不断地给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动手动脑。在整个活动中从头到尾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环节衔接有序,目标明确,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圆圆的东西的图片,例如钟表、硬币、猫头鹰、篮球等,让幼儿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回答。在活动中,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的,身体上有哪些是圆的,用肢体表现出圆来等。通过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善于思考的能力。

  3.利用区域活动达到教学效果。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我准备了几个区域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去操作、实验,幼儿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寻找答案。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还有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完全以幼儿为主,教师有包办代替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改善。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拼贴艺术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用圆形进行组合拼贴和添画,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圆形的各种有趣变化。

  3、能大胆地创作和表现,提高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组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若干;固体胶、纸、蜡笔

  2、范例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魔术师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魔术师,今天我要给你们表演一个奇妙的魔术。看,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出示一个圆)对,我要用这一个圆来变魔术啦。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变出了什么?(苹果)再看这是什么?(出示两个圆)对,现在我用两个圆来变魔术。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两个圆变出了什么?(小鸡)”

  二、启发引导,通过圆形想象拼贴各种物体。

  1、通过提问,让幼儿发现圆形拼贴的各种形象。

  师:“魔术师真厉害,用一个圆变出了苹果,用两个圆变出了小鸡。大家看,在红色的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把两个圆拼在一起,一个当小鸡的头,一个当小鸡的身体,再添画上眼睛、嘴巴和脚,就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鸡了。”

  2、启发幼儿,想象圆形拼贴各种物体。

  (1)师:“如果你是魔术师,你要用一个圆形变出什么?”

  (2)幼儿自由讨论。

  师:A:“如果用两个圆形能变出什么呢?”

  B:“如果用三个圆形能变出什么呢?”

  C:“如果用四个圆形能变出什么呢?用许多个圆形能变出什么呢?”

  3、教师交代任务、提出拼贴要求

  (1)交代任务。

  师:“我们今天也来学魔术师变魔术。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形。”

  (2)提出要求。

  A:你想好用几个圆形,变出什么?

  B:粘贴好后,并进行添画。

  C:要求想象,拼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4、幼儿拼贴图形并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变圆。

  5、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交流创作结果。

  教案反思:

  1、由于预定计划,因而对于目标以及在实际中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由于我们生活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圆形物品,因而教师把握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学习寻找、观察的方法,获取各方面的知识。

  2、将幼儿的兴趣、求与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在主题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是我们教师实施教育的基础,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的好奇心强。常常对这件事感兴趣,对那件事感兴趣,有的孩子个性差异不同会产生不同关注点,同时根据课程的需要不断提炼和分析有价值的内容。

  在我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要生存了有关圆方面的活动。

  如:有趣的圆、圆形的妙用,根据这些内容创设相关主题墙饰有:我玩过的圆形物品、我用过的圆形物品、我吃过的圆形物品、我见过的圆形物品、我用圆形变变变,在创设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预想内容和生存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鼓励幼儿充满自信参与活动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各类活动及部分操作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关注周围生活的愿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活孩子原有的认知经验,随之生成了其他形的教育活动,同时调动了家长的积极参与性。

  3、在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幼儿更积极更关注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

  4、在集体中每位幼儿在主题实践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主题活动中对于能力强的孩子。鼓励他们动脑用各种材料制作实现自己的目的,对于中等水平的幼儿,我启发引导他们画出贴出简单的作品,而相对能力弱的幼儿降低难度,让他们随意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引导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的现象产生兴趣,应该构建他们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没写简单的问题。为此我设计了此次的活动,中班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活动中我将枯燥的几何图形转变为了可爱的圆宝宝们,让圆宝宝们通过变魔术引出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并在吸引幼儿的同时,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和椭圆。

  2.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半圆和椭圆。

  活动难点:并能够在事物拼贴的各种图形中找出哪里是椭圆,哪里是半圆的。

  活动准备:

  1.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2.用几种图形拼成的花,动物等。

  3.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别他们与圆的不同。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老师:(出示圆)这是什么?

  圆宝宝会变魔术哦,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圆宝宝它变成了什么呢?

  (出示半圆)学说:这是半圆。我们一起来和半圆宝宝打打招呼吧。

  (把圆和半圆放在黑板上)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半圆和圆有什么不一样呢?

  (2)认识椭圆并于圆做比较。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圆宝宝变魔术把圆变成了半圆,现在呀,圆宝宝又要开始变魔术了,这次她会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的眼睛看好了哦,看看圆宝宝又变出了什么图形宝宝了呢。

  (出示椭圆)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说:这是椭圆。

  那我们和椭圆宝宝打打招呼吧。

  唉,现在你们再看看,它和圆又有什么不一样可呢?

  2.看图找图形。

  (1)分别出示用图形拼贴的花,火箭等等图形。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那请你找一找,它身上哪里是半圆的呢?它身上哪里是椭圆的呢?

  如:花瓣是半圆型的,机器人的眼睛是半圆型的等等。

  3.在许多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

  (1)请幼儿每人拿一张操作材料,在图形中找分别找出半圆和椭圆,数一数有几个,并用小圈表示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2)与同伴相互检查。

  小朋友们相互之间看看,数一数,是不是和你的同伴画的一样。

  (3)展示幼儿的操作。

  教师进行点评。(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此次的活动是我初来茅幼的第一节教研课,活动中我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好,希望以后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改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进行自我反思。

  此次活动中

  1.首先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能够准确的把握好时间,所以最后的展示操作进行评说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

  2.在纪律上,以后还要多多的加强小朋友们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控制好课堂的纪律。

  3.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些不突出,在让幼儿找圆和半圆的时候,应该把椭圆也一起放在图形中,让幼儿的知识及时得以巩固。

  4.展示图形组成的图案时,没有能够很好的和操作材料进行结合演示。

  这次的教研活动不能说是成功的,但我也学习了很多,我想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的思考,多多的提问,多多的记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开心的成长。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圈,能创造性地设计多种玩圈的方法。

  2、愿意与同伴商量进行合作游戏,体验与同伴互动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赏大班幼儿的玩圈表演,激起幼儿玩圈活动的兴趣。

  2、数量超过全班人数三分之一的各种颜色的塑料圈若干,(直径为40-50公分)。

  3、胡萝卜道具若干。

  4、录音机一架、开汽车音乐。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幼儿扮演白兔司机,手拿塑圈为方向盘,听音乐在场地四周自由地作边跑边开车;教师扮演兔警察,用红灯停,黄灯准备,绿灯开的口令为信号,控制幼儿的身体动作,使幼儿准备活动有一个动静交替的过程。

  (2)听音乐,幼儿手拿塑圈,跟着教师做圈操。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提示:"我们小白兔已经学会了用圈作方向盘开汽车,用圈做操的本领。这个圈还可以怎么玩?要动脑筋和别的小白兔玩得不一样。

  (2)幼儿想出多种玩圈的方法,并亲自尝试,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仔细观察,邀请幼儿上来展示各种玩圈的方法,互相启发交流。

  玩圈方法简介如下:

  ①滚圈:将圈向前抛出又去捡回来。

  ②跳圈:在圈里跳进跳出。

  ③小鸭走:幼儿又膝伸直,脚套在圈里分开撑住圈向前走,不能让脚上的圈掉下来,也不能用手帮忙拉着圈走。

  ④带圈走:幼儿三四人一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脚踏着圈向前快走。

  ⑤转圈:幼儿用手转圈,使其原地旋转。

  ⑥踏圈走:把圈竖起,两脚依次踏着圈的边缘,侧向移动双脚,使圈向前滚动。

  ⑦套圈:从头套入脚下取出->从脚套入头上取出->从臀部套入四肢取出->从四肢套入臀部取出。

  (4)幼儿带着同伴的启发,继续探索练习。

  3、难度练习,重点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将塑圈摆在地上搭成各种图案,然后逐个进行跳圈活动:单脚或双脚连续跳,左右脚交替跳,左右脚开合跳等。教师重点指导: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2)教师将合作得较好的组的玩法展示给同伴看,提供幼儿合作玩的方法。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幼儿用圈拼成小路,并用各种方法跳过小路到达农田。第一次去种胡萝卜,第二次给胡萝卜浇水,第三次收胡萝卜吃。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源于幼儿都熟悉且喜爱的一项活动---吹泡泡。幼儿吹吹、玩玩中发现了许多的秘密,例如:泡泡是圆形的、泡泡容易破、泡泡有大有小等。同时,产生了疑问:什么样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动中,运用了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活动围绕对吹泡泡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用图画进行记录,对自己的探索或发现进行梳理与交流,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有所增强,但记录的机会并不多,经验有限;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画出简单的图形。因此本活动将记录的方式设定为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初步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符合中班幼儿现有水平与能力。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欲望。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初步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圆形(每人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心形……(每组若干)。

  2、水彩笔、记录纸若干。生活中常见吹泡泡工具若干。

  3、黑板、泡泡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入课题。 出示“吹泡泡”工具,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二、创设自由探索空间感知体验“泡泡的特性”。

  1、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利用教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结果。(泡泡是圆形的、易破、会飞、对着太阳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时是半圆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等等)

  3、引导幼儿发现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状及泡泡的形状(都是圆形),为问题的提出做铺垫。

  三、大胆猜测,讨论预想结果。

  1、问题提出:“圆形的工具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怎样的泡泡呢?” “方形、梯形的工具又会吹出怎样的泡泡呢?”

  2、幼儿讨论并将想象的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幼儿试验、观测并记录。

  1、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在玩中验证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状。

  2、并在想象结果的旁边记录验证结果。

  五、表达交流探索结果

  1、幼儿相互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小组)“你用的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2、幼儿共同交流、表现、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想象吹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结果吹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状的?”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总结。 总结得出:吹泡泡的工具形状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六、活动延伸:

  (与生活相结合,将幼儿探究兴趣推向深入。) 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发幼儿思考:“这些东西又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得出了泡泡不随吹泡泡器形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永远都是圆形的。活动中教师以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 在玩中学,玩中乐,最终达到了探索发现的目的。活动中幼儿的记录起到了良好的梳理作用,符合幼儿的能力发展。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对幼儿前期经验了解不够,有个别幼儿不会吹泡泡,导致其后面活动无法进行。虽进行指导,但占用了一些时间。影响了此幼儿的活动的积极性。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在圆形的物体上添画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 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3、 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圆 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老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呀!”

  二、 魔术游戏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圆形变成什么了(出示图片,用两个圆形拼成小鸡的图片),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

  ①、幼儿与同伴讨论把圆形变成什么?

  ②、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想把圆形变成什么?

  三、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 交代任务:我们学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圆),请小朋友想好用几个圆变成什么物体。在圆的背面粘上双面胶,贴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变圆吧。

  2、 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扔到纸篓里。发挥自己的想法,做出不一样的物体来。

  四、 展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给它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在《神奇的圆》这一活动设计上,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魔术游戏导入的方法。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有趣的圆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圆》02-05

有趣数学的中班教案06-12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动物棋教案12-01

数学教案-圆01-21

中班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11-20

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案09-25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教案05-03

数学圆的认识教案04-09

数学直线和圆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