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11 18:53:05 金磊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

  1、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会看图或按所出物品列算式。

  2、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

  (1)图片:小鸟、小猫、小兔、小孔雀各8只

  (2)森林图片一幅

  2、学具:小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孩子们!(哎!)我们一起来做做《手指操》好吗?(好)伸出一双小小手,一起做做手指操;握拳张开好放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张开双手左右摆,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摆小雪花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1、教师说出8以内的数,请幼儿在篮子里取出相应的小雪花片,并把它分成两部分。(幼儿操作)

  2、请几个幼儿起来把自己是怎么分的告诉大家,看看他分得对不对,分对了的给以鼓励,同时教师把小朋友分的结果用组成式表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读一读这些组成式。

  4、教师告诉幼儿为了不遗漏,分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个规律:按左边少一个右边就多一个的方法来分这样不容易漏分,如把8分成了1和7,按左边多1右边就少1的规律来分,就是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三、教师以许多小动物聚集在森林里庆祝"6.1"儿童节的形式教幼儿学习8的加法教师出示森林图片,告诉幼儿:"孩子们,这是美丽的大森林,今天森林里可热闹啦!许多小动物都聚集在这里庆祝六一儿童节,它们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庆祝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高兴吗?(高兴)

  1、下面请看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节目《小鸟在歌唱》

  (1)出示1只小鸟,又飞来7只小鸟,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在唱歌?(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减法)列式:1+7=8,根据加法的交换规律,交换两个加数得数不变。谁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抽幼儿列式:7+1=8。)

  (2)请幼儿齐读算式1+7=8,7+1=8

  2、请看小动物们给小朋友带来的第二个节目《小猫捉老鼠》

  (1)出示2只猫捉老鼠,又来了6只猫捉老鼠,问:现在舞台上一共有几只猫在表演《猫捉老鼠》?(8只)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呢?(加法)列式:2+6=8,看到这道算式,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吗?(抽幼儿列式:6+2=8)

  (2)请全体幼儿齐读算式2+6=8,6+2=8

  3、下面是可爱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的节目--歌表演《小兔子乖乖》

  (1)出示3只小兔,后来又跑了了5只小兔,问一共有几只小兔在表演节目?(8只)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加法)列式:3+5=8,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吗?(抽幼儿列式:5+3=8)问:5在这里表示什么?3在这里表示什么?8呢?

  (2)全体幼儿齐读算式3+5=8,5+3=8

  4、漂亮的小孔雀听说小朋友的节日快到了,也赶来了,它也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请看小孔雀给小朋友带来的节目《孔雀开屏似彩霞》

  (1)出示4只小孔雀表演孔雀开屏,后来又来了4只小孔雀,问现在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孔雀在表演节目?(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加法)几加几等于8?(4+4=8)它们这几个数分别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抽幼儿回答)(齐读算式)

  (2)请幼儿齐读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

  四、游戏《凑数》,复习巩固得数是8以内的加法玩法: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幼儿仔细看清楚老师写的是几,然后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幼儿也说出一个数字,要求教师说的数字和幼儿说的数字相加的得数是教师出示的.这个数。如:教师出示数字8后说:"我出1,你出几?"幼儿说:"你出1,我出7,教师:1+7=?幼儿:1+7=8(游戏反复进行)

  五、教师总结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学习8的加法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是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物产生联系,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知面,而且对开拓孩子思维,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及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也极为有益。

  一、游戏导入:“猜水果”

  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动物运动会,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幼儿们都很喜欢,哇!原来小动物们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瞧!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8。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这里我采用集体回答或个别回答的方式,随机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幼儿复习8的分合,幼儿已经有了8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基本上全部都能回答出来。

  二、核心过程:学习8的加法。

  本节课并不难,但一定要操作与图示结合起来,给幼儿以直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新知在有趣的活动中内化,让幼儿体验、感悟知识的来源,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掌握领会学习的方法。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原来小猪正要去参加动物运动会,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依次出示图片),原来有几个,又来了几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这里要求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相应的算式,并且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操作活动:小猪投篮

  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猪来到了篮球馆参加投篮比赛,看看它的篮球上有什么呀?篮筐里有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先算出每个篮筐中算式的得数,将得数是8的篮筐和小猪的篮球用线连起来)通过多种游戏引导幼儿看图列出算式,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好多幼儿把图连的像蜘蛛网一样的,再三强调的要求不能线乱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好线的走向,不然的话自己的都会搞不清楚。

  这节课下来,我也有几个点思考:

  1、如何关提高老师上课提问的有效性,为什么问题总是要问过好几遍之后幼儿才能回答。

  我的几点心得:

  1、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发展性的原则,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分层提问,逐渐加深层次,体现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树叶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先提问:“黄树叶和绿树叶想回家,怎么办?请你们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儿按颜色分类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黄树叶家中,它们想按形状住在一起,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幼儿根据问题按树叶形状完成了分类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能按树叶的大小再把树叶分一分吗?”于是幼儿又进行了第三次分类。通过教师层层设疑提问,使幼儿的每次的活动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引发幼儿不断地尝试探索,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又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2、从活动入手,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2、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知识水平的提问让幼儿回忆所学知识,在已有经验水平上探索发现,如在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中,教师出示没有针的钟面,问问幼儿:“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少了什么?”让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钟的主要特征,促使幼儿回忆、思维,让孩子把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挖掘出来,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孩子能探索发现,提升经验,进一步了解三根针的意义。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2

  教案目标:

  让幼儿掌握8的加法运算方法。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兴趣。

  通过互动游戏,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内容:

  8的加法组合(如:1+7=8,2+6=8,3+5=8等)。

  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加法演示。

  设计加法游戏,如“找朋友”等。

  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如:“如果这里有1个苹果,再给你7个苹果,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

  互动式教学: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完成加法任务。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或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讲解8的.加法组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图片或实物演示8的加法运算。

  开展互动游戏: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找朋友”游戏,每组幼儿手持数字卡片,通过寻找与自己卡片相加等于8的伙伴,巩固8的加法运算。

  课堂小结:回顾8的加法组合,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

  教学反思:

  经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大班幼儿在掌握8的加法运算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式教学和互动游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对加法运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幼儿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制定更加具体的教学计划。同时,我还将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数学教学。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3

  教学目标

  让幼儿掌握8的加法运算。

  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游戏,增加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8的加法分解:如 1+7=8, 2+6=8, 3+5=8 等。

  使用实物(如小木块、玩具等)进行加法运算,让幼儿亲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实际意义。

  通过简单的加法应用题,让幼儿了解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游戏,激发幼儿对8的加法的兴趣。

  讲解8的加法分解:通过图示或PPT展示8的加法分解,让幼儿观察并记忆。

  实际操作:分发实物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加法运算,如3+5=8,然后让幼儿互相检查答案。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加法游戏,如“找朋友”(一个幼儿拿着数字3,另一个幼儿拿着数字5,他们找到对方后,要一起说出3+5=8)。

  总结反馈:询问幼儿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对8的加法有什么感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教学反思

  经过这次8的'加法教学活动,我深刻认识到高情商陪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我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我注重与幼儿的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幼儿在操作实物进行加法运算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过于兴奋,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也需要我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也会继续加强与幼儿的互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4

  教学目标:

  让幼儿掌握8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8若干张。

  加法运算题目卡片若干张。

  游戏道具,如小玩具、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数字8,询问幼儿对数字8的认识和了解。

  引导幼儿说出与数字8有关的加法运算,如1+7=8、2+6=8等。

  二、学习新知识

  教师出示加法运算题目卡片,如3+5=?,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如3个苹果和5个苹果放在一起就是8个苹果。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8的加法运算练习,如教师说出一个数,让幼儿说出另一个与之相加等于8的数。

  三、巩固练习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竞赛,每个小组轮流抽取加法运算题目卡片,快速回答正确答案。

  教师提供游戏道具,如小玩具、积木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运算,如用8个小玩具分成两组,看哪组能更快地算出正确答案。

  四、总结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进步和成就。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大班8的加法》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班8的加法》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数字8的'加法运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新知识环节,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讲解和练习等,帮助幼儿逐步掌握了8的加法运算。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通过小组竞赛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幼儿未能完全理解和掌握8的加法运算。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首先,我将更加注重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我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扬、小红花等,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最后,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5

  教案设计:

  大班数学活动《8的加法》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8的分解与组成,能够进行8以内的加法运算。

  技能目标: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活动,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0-8)、实物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加法运算”操作板;8个筹码或小物件供幼儿实际操作。

  环境准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将教室布置成有数学元素的游戏区。

  三、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中包含8以内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进入8的加法学习情境。

  探索发现: (1) 分解认识: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了解8可以分为几和几,例如:8个苹果可以分成4个和4个,或者1个和7个等,形成直观的认识。 (2) 加法练习:出示数字卡片或实物图片,引导幼儿尝试进行8的加法计算,如:“这里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3) 实物操作:每个幼儿分发8个筹码或小物件,让他们通过实物操作来解决8的加法问题,如:先拿5个,再拿3个,一共是8个。

  巩固应用: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互动游戏,如“加法接力赛”,让幼儿在竞赛中进一步巩固8的加法运算。

  四、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观察孩子们对于8的加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果发现部分孩子理解困难,可能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如增加更多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或者提供更多的`个体辅导。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理解和运用8的加法知识。

  总的来说,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6

  教案目标:

  让幼儿理解8的加法概念,掌握8的加法运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准备:

  加法运算卡片若干(包括数字1-8的卡片)。

  实物道具,如小球、积木等,用于实际操作。

  加法运算游戏软件或APP。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数字8的卡片,问幼儿:“你们知道数字8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字相加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引出8的加法概念。

  二、新课讲解

  教师使用加法运算卡片,演示8的加法运算方法,如1+7=8、2+6=8等。

  教师让幼儿跟随自己一起操作卡片,进行加法运算,巩固幼儿对8的加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三、实践操作

  教师准备实物道具,如小球和积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行8的加法运算。例如,让幼儿用小球或积木摆出1+7=8的等式。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互动游戏

  教师使用加法运算游戏软件或APP,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游戏中,教师出题,幼儿进行加法运算并回答。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8的加法运算方法。

  五、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8的加法运算方法。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反思:

  本次大班8的加法教案设计合理,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和互动游戏,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8的加法运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帮助。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次大班8的加法教案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7

  教学目标:

  让幼儿理解8的加法概念,掌握8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强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8

  加法运算题卡

  游戏道具(如积木、小球等)

  奖励物品(如贴纸、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他们对加法的理解,引出8的加法概念。

  通过故事或实际例子,向幼儿解释8的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

  使用数字卡片,向幼儿展示8的加法运算,如1+7=8、2+6=8等。

  引导幼儿观察加法运算的规律,如加数与被加数的位置可以互换,结果不变。

  让幼儿尝试自己列举出8的加法运算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三、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如“找朋友”(一个幼儿持有数字卡片,另一个幼儿需找到与其相加等于8的数字卡片)。

  让幼儿使用游戏道具(如积木、小球等),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8的加法运算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回顾今天学到的8的加法知识,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班8的加法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互动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8的.加法运算。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幼儿在理解加法运算规律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指导。其次,部分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我在教学中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也将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展和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8

  教学目标:

  让幼儿掌握8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增强幼儿对加法运算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8若干张。

  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

  实物(如小球、积木等)用于实际操作。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数字8,问幼儿:“你们知道8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相加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引出8的加法运算。

  二、新课讲解

  教师展示加法算式卡片,如1+7=8、2+6=8等,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师用实物进行演示,如用小球或积木表示两个数相加的'过程,让幼儿直观感受加法的运算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操作实物,进行8的加法运算,并记录在纸上。

  三、巩固练习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如“找朋友”游戏:每个幼儿手中持有一张数字卡片,教师出示一个加法算式,如3+5=?,持有数字3和5的幼儿迅速找到对方并抱在一起,其他幼儿为他们加油。

  教师出示多张加法算式卡片,让幼儿分组进行竞赛,看哪组幼儿能够最快地计算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8的加法运算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加法运算问题。

  教学反思:

  本次《8的加法》教学活动整体效果良好,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幼儿对8的加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部分幼儿在运算过程中仍然存在手指计算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在进行游戏环节时,部分幼儿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秩序稍显混乱,需要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更加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护。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加强个别幼儿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手指计算的习惯,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适当调整游戏的难度和形式,以适应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9

  【活动名称】:

  大班数学活动——8的加法

  【活动目标】: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8以内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口头与实际操作。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0-8)、实物图片(如水果、动物等,数量对应0-8);

  加法运算卡若干,包含8以内的加法题目;

  操作材料,如积木、小石头等用于实际操作计算。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引入故事或者生活场景,例如“小熊家有5个苹果,又摘了3个,请问现在有几个?”引导幼儿用数数的方式得出答案(即5+3=8),引出8的加法概念。

  二、讲解与实践部分

  展示数字卡片和实物图片,教师示范8的加法运算,如“4+4=?”、“7+1=?”等,让幼儿跟读并模仿。

  分发加法运算卡,让幼儿尝试独立完成8以内的加法题目,并鼓励他们用实物或手指辅助计数。

  实物操作环节,使用积木、小石头等物品,创设实际情境进行加法运算,如摆放5块积木再摆放3块积木,然后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是多少块。

  三、巩固与拓展部分

  设计小组竞赛或互动游戏,比如“抢答加法题”,检验幼儿对8以内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能用到加法的实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对8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化教学,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发,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也发现有个别幼儿对于抽象的加法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采用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另外,还需进一步关注幼儿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能在实践中深化对加法原理的理解,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10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掌握8的加法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计算8的加法。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

  1、8的加法的基本概念

  2、8的加法运算方法

  3、8的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际场景,引起幼儿对8的加法的兴趣。

  2、新课:讲解8的加法的基本概念,展示不同的加法运算方法。

  3、练习:组织幼儿进行8的加法运算练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趣味性。

  4、应用:引导幼儿思考8的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8的加法。

  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问、讨论,增加课堂互动。

  2、游戏化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景模拟:模拟实际生活场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8的加法。

  教学反思:

  在本次8的加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在理解8的加法概念时存在困难,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其次,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8的加法。同时,我也会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数学知识。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09-29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8的加法》09-29

《认识加法》教学反思8篇01-25

《认识加法》教学反思(8篇)01-26

加法教学反思08-0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及教学反思09-30

《认识加法》教学反思(通用8篇)01-27

《笔算加法》教学反思05-25

《认识加法》教学反思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