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8-01 14:21:0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2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并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

  2、实践活动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别其他的三个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

  教、学具准备:

  师:“东、南、西、北”字牌各一张。

  生:每个学生画一张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并指出窗户的方向。搜集资料:辨认方向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方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猜猜看。

  谜语:有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师:是什么?(太阳)

  (看课件)

  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板书:东)

  师:除了"东",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板书:南、西、北)

  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板书课题:“认方向”

  二、合作研究,探讨新知

  师: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们的好朋友小明,站在操场上锻炼身体。小朋友们,你知道他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

  (小明的前面是东,因为他面对太阳,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师:找到了东面我们就能很快的找到西面,因为东和西是相对的。剩下的南和北也是相对的。面对东面时,右手的方向是南面,相对的一面就是…?

  (北)

  填书后校对。

  师:观察图上标出的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位置关系?

  (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面对东方,右边是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三、游戏激情,巩固新知

  1、找到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在哪儿呢?

  师:国旗的方向就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在黑板上贴上“东”)

  师:面向东,背后的方向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方向?左边呢?

  (分别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南”、“北”、“西”)

  师:谁来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2、(出示小明分别面向南、西、北的三副图。)找找小明背后的方向。

  师:你知道小明背对着的分别是什么方向?

  师:背后的方向大家很容易就找到了。但是其他的两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呢?如果能确定右手的方向,那另一个方向能不能确定?

  3、通过活动找右手方向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右手的方向。(全体起立)

  师:请大家右手侧平举,跟老师一起转一转,说一说。

  (1)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

  (2)刚才我们按东南西北的顺序转了一圈,下面请同学们照刚才的样子,分别面向东南西北,自由的转几圈,一边转,一边说一说记一记右手指向的方向。

  (3)(取下教室里的“方向标”)

  师:现在你还能说出右手的方向吗?

  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

  (4)(增加难度,打乱顺序)

  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东,右手指向哪?

  (5)(增加难度,只想不转,在板书上圈点)

  面向北,右手指向哪?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

  北

  西东

  南

  4、发现找右手方向的规律

  师:你发现面对的方向和右手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

  师:东往下数一个是?西往下数一个是?北呢?

  5、(出示小明分别面向南、西、北的三副图。)分别找一找图中其它两个方向

  师:现在你能找到图上其它两个方向吗?

  同桌互说。

  汇报。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

  师:这是小华房间的平面图,你能找到小华房间的东南西北分别在哪吗?

  师:为什么没办法找?

  师: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才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

  小华住的房间窗户在南面,你能说说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吗?

  师:现在你能确定哪个方向?

  请同学们先在图上标出东、西、北面,再和同桌说说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

  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的?

  师:说说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

  师:你知道你家的阳台在哪一面吗?

  师:人们一般都希望阳台面向南面,因为南面的阳台,有充足的`阳光,日晒时间比较长。

  师:昨天大家制作了自己房间的平面图。下面每个人先根据房间里窗户的方向找到其他的三个方向,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指名上台说一说。

  2、想想做做

  (看图片:校园一角)

  师:这是哪儿?

  这是老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拍下的,你知道这是操场的什么方向吗?为什么?操场西面有什么?

  师:那操场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分别有在哪里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想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边看录象,一边说一说。

  (按顺时针的顺序,放映操场的四段小录象,中途暂停,分别说说画面停在操场的哪个方向,每一面有什么。)

  3、想想做做

  师:刚才我们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很快地找到了东方或西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什么来认方向?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用北极星来认方向。北极星总是指着地球的正北方。

  (2)看树的枝叶,茂盛的向南,稀疏的向北。

  (3)看年轮,年轮宽的向南,窄的向北。

  (4)指南针可以辩认方向。

  师:当我们在大海上航行,在沙漠中旅行迷了路,天气又很糟糕时,有了指南针,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了。小朋友们你们会用指南针吗?

  教师演示使用指南针。

  师:书上也告诉了我们几种辨认方向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填书后汇报。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谁交上好朋友?

  (东南西北)

  师:确定了一个方向,怎样来找其它三个方向呢?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先找出相对的那个方向,再找出右手的方向。)

  六、课外活动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找一找东、南、西、北四个朋友分别在哪里。

  课后反思:

  认识东南西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本课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辨认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首先要确定一个方向,再找到其它三个方向。

  如何根据一个方向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本课教学生分两步来辨认。第一步找到相对的方向。让学生知道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第二步找到右手的方向。这是难点中的难点。需让学生理解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这个难点。第一是通过学生在教室转一转,说说面对的方向和右手指向的方向,让学生亲生经历,感受这两个方向的关系。第二是通过补充的三组小练习,让学生合作讨论右手指向的方向,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这是教师的预设,但是从课堂上“想想做做”的练习中发现,学生掌握仍然不够牢固,很多学生还是会出错。课后反思,是否可做如下改变:

  1、在总结“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的规律之前,想办法让学生把“东南西北”这个词牢牢的记在心里,板书上同时出现“东南西北”,让学生更容易感受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往下数。

  2、总结规律之后,要让学生记一记。如:教师说面对的方向,学生说出右手指向的方向。先按东南西北的顺序顺着说一说,然后跳着再说一说。通过这个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右手的方向和面对的方向的关系。这样可能会达到降低错误率的效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 培养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

  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教学新课。

  1. 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 1 松果的个数 5 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 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 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三、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 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 填一填:P11第3题。

  3. 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一五得五, 2×5=10,二五一十 3×5=15,三五十五, 4×5=20,四五二十 5×5=25,五五二十五, 5×6=30,五六三十 5×7=35,五七三十五, 5×8=40,五八四十 5×9=45,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二、拓展应用

  1、试一试。

  2、连一连

  2×3215×416×526×8

  5×1219×560×74×30

  3×1624×252×415×6

  17×54×163×4084×5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三、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一共有几天》

  教材分析

  《一共有几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的第二课时。本课时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学生讨论运动会、生日、放假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用圆圈代替天数,在具体操作中探索星期个数与天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填表表示其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不仅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2~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编制口诀的经验,因此可以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经历用7连加的过程,自己尝试编制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运用学过的连加式算出得数,借助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3、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编制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播放儿歌《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同学们,刚刚动画里面的7个小朋友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而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师:白雪公主跟七个小矮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白雪公主打算在自己生日那天开个生日party,邀请小矮人们到时一起去玩,但是,白雪公主给小矮人们出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小矮人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愿意。

  2、问题探究

  师:嗯,真棒,大家都是热心的好孩子。白雪公主说,再过九个星期就是她的生日,但是小矮人们却不知道那是几天之后的事情,其中一个小矮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画出了下面这样一个表格。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知道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第一行表示有几个星期,第二行表示一共有几天。

  师:嗯,很好,那现在请大家帮助小矮人们填好表格。

  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讲解。填表格并写乘法算式。

  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用这些圆圈表示天数,一个星期有一天,老师用7个圆圈来表示。(拿起7个圆圈)大家看一下,这表示第一个星期,有多少天呢?生:7天。

  (在黑板上贴上一串红果)

  师:一排圆圈有7个,也就是1个7,那应该怎么列出乘法式子呢?生:1×7=7。

  教师贴上第二排圆圈,问:两排圆圈有几个啊?

  生:有14个。

  师:嗯,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个7。2×7=14。

  师:好,接下来请大家按照黑板上面的格式,填写学习单的前面两列。好,大家动手写一写。

  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有那个同学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呢?

  生:第一空格填21,3排圆圈就是3个7,有21个,3×7=21;4排圆圈有28个,4×7=28

  师:他回答得太棒了,掌声送给他。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九排圆圈,学生回答,教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能发现这九个乘法算式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生:乘数都有7。

  师:嗯,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师:那么我们怎样快速记住这9个乘法算式呢?我们已经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么我们能不能也编出5的乘法口诀呢?对于第一条式子,1×5=5,我们可以编成“一五得五”。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式子,大家自己尝试着编一下,待会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他的成果。下面大家动手试试看。

  提问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的乘法口诀。板书完毕后,学生齐读7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好了,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小声读几遍,待会请同学来背诵一下。

  3、巩固练习

  (1)对口令

  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口诀的前半部分,两一个同学对出后半部分。

  同桌之间对口令,看谁能考倒同桌。

  (2)课本练习

  4、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说一说。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感性认识3的乘法口诀,然后记住3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类推、概括、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各式和样的练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数学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学准备:

  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自己的这双小手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周末,方方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二、问题探究

  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

  三、体验感悟

  1、拿小棒摆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

  3、板书:1×3=3。

  一三得三

  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

  四、实践应用

  1、找朋友

  2、找规律填数

  3、动物运动会

  数学故事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10页。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应用方面还有欠缺。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现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具准备:

  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学法:

  1.教法:本节是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通过实际的看一看、数一数,自己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2.学情: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乘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对于这一特点,要多组织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学法: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动笔完成表格,动脑编制并且记忆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通过同桌练习乘法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图片三轮车)同学们,你们见过三轮车? 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三轮车需要6个轮子,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板书:需要几个轮子)

  【设计意图:从孩子的生活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3的乘法。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把本课的主要研究问题引了出来。】

  二、实践,编写3的乘法口诀。

  1、填一填

  (电脑出示表格)

  说清楚表格的意思。每个数字代表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用三根小棒来代替三个轮子。三根小棒就组成了三角形。那么有几辆车就要摆几个三角形。接下去,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一边摆三角形,一边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电脑填好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表格的意思,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2、说一说,写一写

  根据表格,一辆车有3个轮子,让学生说是1个3。并且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先让学生说一说编制乘法口诀注意的方面再编制乘法口

  诀。2辆车需要6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学生列2个乘法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说一说口诀的`意思。接下去,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全班反馈。(师板书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真正的让孩子动手去画、去说、去写。教师在一三得三、二三得六的时候可以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编制口诀。以后的口诀完全放手教给孩子自己去做。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注意找2-3个孩子说,加深理解,也有利于记忆。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巡视,了解口诀的编制情况。】

  3、集体交流并记忆。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3的乘法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提出问题:如果你记住了三五十五,不知道三四多少怎么办?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口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记忆乘法口诀。进一步体会3的乘法口决的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也可以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

  4、巩固练习

  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

  (1)小兔过河,蜗牛找家,找朋友,采蜜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同桌练习

  一生说口诀,同桌说两个乘法算式。看谁说得好。练习2-3组。

  【设计意图:用学生所熟悉的汉字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动乘法转盘,动用了孩子的眼和脑,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顺便也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复习。同桌练习加深了对3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既是复习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哪个知识点学生有困难,练习课重点复习。】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4=3(盘)……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平时学过的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一、借助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七巧板,讲解,这叫做七巧板。

  2、5号图是什么形?————号图是三角形。

  3、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4、说说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5、这些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二、拼一拼

  1、剪下附业页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进行拼图。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还能有不同的拼法吗?

  三、练一练

  1、拼出书中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还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一个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2 学具:白纸2张、剪刀、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师生一起观看录象)

  小朋友,刚才的录象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T: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么在我们周围是否有角的影子呢?你能找到吗?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二 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一) 认识角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逐步形成角的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出示课件]

  边

  顶点

  边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通常为了方便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 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在旁边标上1。)

  (二) 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WHY?

  B:汇报。

  (三) 角大小的认识

  T:小朋友,现在拿出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小圆片,然后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T:一样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个大圆片折出来的角大呀,你们能告诉陈老师角的大小与边有没有关系呢?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三 实践活动。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四 第二次尝试练习。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Q1:数角。

  Q2:思考。

  对这个图形剪一刀,那么还剩几个角?

  A:猜

  B:动手剪——证实。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

  教学目的:

  1、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3、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

  3、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

  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谁知道?

  其中有一条隧道,长6公里

  你门说,大坝和隧道谁长?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换成米,还可以把米换成千米

  2、练习

  (1)对口令,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8()公路长800()飞机飞行高度8000()火车每小时开60()

  (2)说说大约几千米

  引导学估计

  1675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作业

  练习十二1-4

  2题,学生看题目要求和图,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在做

  学生独立作业

  四、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79页例4,80页课堂活动,81-82页练习十二5-9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毫米的.实际长度

  2、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选择正确的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千米有多长,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3、3657米大约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课

  1、教学例4

  学生拿出直尺,请观察,直尺上长度单位都有哪些?

  学生逐渐观察得出许多小格,这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说是1mm,学生读

  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几份?

  学生观察数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学生读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2、感知1毫米

  请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

  学生自己比划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体吗?

  拿出2分硬币,量一量有多厚,大约是毫米

  还有吗?

  学生在量

  3、整理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吗?

  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练习

  1、80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2、80页2、3

  学生测量

  3、完成81页5-9

  四、课后记

  五、时分秒

  1、能认识,写钟表的具体时刻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能进行时分面的简单换算

  4、能计算经过时间,知道珍惜时间,会合理安排时间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三册P65—6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工具正确地判断直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感知角和直角的特点。

  会用工具来验证生活中的直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小棒、若干纸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演示

  师:图中画的是什么?——钟面

  师:你能读出图中所表示的时间吗?

  师:现在老师来变个小魔术。看!时针和分针变成了两条直线,构成了三个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角。

  [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由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不同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

  板书:角

  2、寻找图形中的角

  多媒体出示

  师:你能找出图形中的角吗?

  (教师展示扇子和剪刀,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角所在的位置)

  隐去图形,演示角

  3、搭角,引出新知

  师:根据幻灯上的这些角,请你们用两根小棒也搭出一个角。

  教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操作

  [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角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

  1、观察角的组成

  师:你们觉得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两根小棒所交的点是角的顶点,由顶点引出了角的两条边。

  师: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边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根据我们所说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总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板书出示,并齐读。

  2、会用弧线表示角

  师:两条直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我们要用弧线来表示。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师:谁能用弧线表示出另两个角的位置,并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学生上台演示)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请你们用手势来表示。为什么?

  4、小结: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二)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手中的两把三角尺,分别找出尺中的角,并且思考一个问题,这两把尺中有一样大小的角吗?

  (学生汇报,并演示如何找到一样大小的角)

  师:你们真聪明!这两把三角尺中确实有一样大小的两个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拿出老师给你们的两张粘纸,贴在这个特殊的角上。

  (教师演示,学生贴角)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角,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我们把它成为直角。

  板书:直角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角,哪个角可能是直角呢?

  师:让我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测量一下吧!

  (教师演示)

  师:这个角是直角吗?

  师:直角有它特殊的表示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书空)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寻找到教师要讲授的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给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

  2、寻找身边的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直角,现在请你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找找哪些地方有直角?

  (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找了许多直角,它们的边有长有短,但它们都是直角。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这个特殊的角判断、发现、检验身边的直角;通过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三、拓展练习

  现在老师遇到个小问题,你们愿不愿意想办法帮老师解决?老师只有一张这样的纸,没有其他工具,可是又需要一个直角,怎么办呢?

  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直角,并表示出来。

  [通过折纸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进而对知识有更深的感知。]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游戏: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你们猜猜还剩几个角?

  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通过让学生猜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结束整节课,给予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完善。]

  板书设计:

  角和直角

  边

  顶点

  边 直角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2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秒,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而时间又比较抽象,不易学生接受,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亲身感受1分、1秒,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与体验时间。

  二、学生分析

  时间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xxxx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看钟面认读时间、写出时间。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读、写时间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渗透按时作息的习惯教育。

  教学重点:认读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掌握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大钟表、学具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师: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全国人民都欢欣鼓舞非常激动,你知道是几时几分申奥成功的吗?

  学生猜不出来,课件在刚才申奥成功的画面旁出示钟面图,让学生尝试着认识一下此时的时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钟面,说一说对于钟面你都了解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做教科书第64页的“填一填”,课件验证答案。

  (2)体会1时=60分

  学生刚才在做“填一填”第4小题时。可能会感到有困难,播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发现了什么?体会1时=60分。

  (3)学习读、写时刻

  A、认识整时和整时半

  电脑显示2个钟面图(9时、10时30分)

  师:谁会读这个时刻?

  你能总结出来读整时和整时半的方法吗?

  B、认识几时几分

  电脑显示4个钟面图(7时45分、9时零5分、10时55分、3时42分)

  师:现在的时刻你会读吗?你能总结出来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吗?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师:刚才小朋友们讨论的真热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怎么读以及总结出来的方法。

  组1代表:时针过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再一格一格的数分针经过了多少小格,过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然后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组2代表:时针过了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几,拿这个数乘5,得数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组3代表:如果分针不是正好指向数字,看过了数几,拿这个数乘5,得数再加上旁边的小格,总得数是几就是几分。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44-45页 “什么是周长”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五、教学关键:

  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体验、交流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画一画:

  生一起唱“郊游”这首歌,天气越来越凉爽,美丽的秋天已经来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向欣赏一下吗?(出示课件)

  师:这些树叶漂亮吗?

  师:大脚看这些美术作品中的树叶漂亮吗?(出示课件)

  师:美术大师说这些树叶的形状全是一笔划出来的。

  师:想不想把刚才那些漂亮的树叶的形状描下来呢?

  师: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师:大家描的都很漂亮,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是怎么描的?描完后,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的。(表达得非常清楚,请回)(实物投影)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片树叶,谁愿意来描一描呢?说一说你的描法。

  问:他们的描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的,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我们把这一周的长度,就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树叶的周长我们都找到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教材45页,第一题)你能描出他们的边线吗?下面请同学们从三幅图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用彩笔描出它的边线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实物投影)

  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描的又对又快!

  师:同学们的话化水平可真高,这么快就妙好了!

  同学们,我们刚才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叫树叶的周长。现在,我们描的这些图形的一周叫图形的……(周长)

  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出示课题:周长)

  关于周长,你想知道那些知识呢?

  生1:什么是周长?

  生2:周长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生3:在生活中,哪里有周长?

  生4:周长有大小吗?

  很好!大家都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好学生,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认识周长!

  (课件出示:周长的定义)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二)找一找、摸一摸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周长,比如我们的课本,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本的周长(边讲解边演示)现在,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老师一样也找出一些自己身边的物体的周长吗?

  要求: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一起找一找,摸一摸他的边线,找出它们的周长来。谁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结果?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师:看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出示,一个角的图形)

  生:没有,因为它有开口

  师:也就是说不是封闭图形,就没有周长。

  (三)量一量

  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周长是吗? 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说的腰围。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大家估计一下他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找个小裁缝量一量,(说一说量的方法)

  师:根据这个结果,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腰围?

  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厘米左右。

  (四)算一算

  同学们,我们的腰围是圆形的,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它的周长,那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他们的周长吗?(出示:教材45页,第二题)

  生:不行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题目要求,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他们的周长。

  (出示结果,集体校正,强调出: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和。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和)

  (五)比一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咱班同学既善于观察又爱动脑筋思考。那前几天,老师在准备教具的时候遇见一个有关周长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教材45页 第三题)

  师:这是两张一模一样的正方形纸片,你们说他们的周长一样长吗?(一样)

  结果老师从其中的一块上减去这么一小块,变成了这个形状,你说现在他们的周长还一样吗?(生讨论,汇报结果 )

  师:大家的眼里真好,老师对大家真是既佩服又感激,谢谢大家!

  (六)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吗?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知欲,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会用这些词语表达生活的事件。

  活动准备:

  课件、球、盒子、硬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点击课件)请看屏幕:迪尼斯乐园举行比赛,米奇和唐老鸭都决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张门票,让谁去呢?最后它们决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决定。(板书:抛硬币)

  师:你们认为谁会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鸭。

  师:到底是谁去呀,意见不统一,正好老师这里有一个1元硬币,我们先来认一认硬币的正反面。谁能识别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师:印有1元字样的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这一面是反面。现在老师想来抛下这枚硬币,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鸭去。怎么样?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忙,谁来?

  师:你的任务是老师抛完后要大声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吗?准备好了吗?(师抛硬币遮住,问学生)

  师:同学们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师:大声告诉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师:正面朝上,这下米奇可高兴了,因为它可以去观看比赛。(猜对的学生很高兴)

  师:如果再抛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吗?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鸭去。

  师:你确定吗?你也上来抛一抛。(再指名生抛硬币)

  生:反面朝上。(猜对的学生欢呼)

  师:反面朝上,唐老鸭高兴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抛硬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鸭都有可能去观看比赛。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呀!你们想来试试抛硬币吗?(想)

  师:请听游戏规则:(略)

  师:(拍手示意学生坐好)同学们刚才通过玩抛硬币的游戏,你们看到硬币落下后是什么情况?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游戏我们发现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说正面或反面,这两种可能都有。(板书:可能也可能)。

  组织课堂:请组长收好硬币,放回抽屉。

  (设计意图:由抛硬币游戏开始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次体会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尝试用“可能”、“也可能”等词汇进行数学表达,在知识、情感上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究。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摸球游戏,好吗?师生摸球。

  师:(出示盒子)看,这是什么?

  师:(指盒上标签)对,里面有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玩?

  (生踊跃举手,一位学生上台)

  师:咱们两人这样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台下同学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看。师动作夸张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样子,摸出一个球捏在手上)

  生:。(白色)

  (师展开手掌正好是。台下同学鼓起掌来,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过程同上,猜中的学生鼓掌,没猜中的有点失望)

  师:你们也想这样摸一摸、猜一猜吗?(想)

  2、学生小组合作摸球。(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小袋子,每个袋子里装的都是3个白球和3个黄球。摸球之前,请听好游戏规则:

  1、小组其他成员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2、每人每次只摸一个球,摸球时眼睛不能看,也别让猜的同学看见,每人连续摸两次。

  3、把摸到的'球给大家看,不能争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地上,要有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的精神。

  4、组长负责把每个同学摸球的情况打钩记录下来。

  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组长记录好,换个同学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对了吗?为什么?

  (1)请组长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师指导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摸了这么多次球,也猜了这么多次,我请小组长来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摸球的情况如何?

  (1)各小组汇报情况

  (2)老师幻灯出示汇总表,根据组长汇报情况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每次都猜对了吗?(生:没有)

  师:怎么这么多同学没有全猜对呢?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师:淘气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戏请看(点击课件)笑笑可能从盒子里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小组内摸球猜球活动,意在使学生体验从袋中摸一个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这种不确定性现象。学生摸得积极,猜得高兴,较好地体会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4、体验不可能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问题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黑球吗?(不可能)齐读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红球吗?(不可能)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黄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吗?(不可能)

  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因为袋子里只有黄球和白球,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中摸到除黄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小结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黄球)(体验一定)

  师:老师最近学了一样新本领,无论谁从这个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颜色。大家信吗?不信,我们试试。这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6个球。这回我们换一个玩法,我请每个大组里最乖的小朋友来摸球,老师来猜。谁愿意和老师玩?(多次猜黄球)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满。)

  师:怎么了,你们想说什么?(里面都是黄球)

  师:很多同学都说对了,老师的确知道里面装的都是黄球。所以,摸出一个一定是黄球。

  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白球呢?(摸出一个,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红球呢?(一定是红球)

  (板书:一定)

  师小结:刚才通过抛硬币和摸球的游戏,我们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一定发生。

  (设计意图:本小节让学生在动脑思考中体验到事件的确定性,在师生的趣味互动中既学新知又交流感情,调节课堂气氛)

  三、促成体悟,拓展延伸。

  1、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

  小朋友们喜欢这样的摸球游戏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机灵狗和笑笑也来参加了。你们看!数学书第93页的连一连。读题,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本93页

  (1)先读题目要求和内容,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师:现在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不通过实验也能判断正确吗?淘气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

  生:10个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

  师:那会摸到黑球吗?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师:机灵狗的盒子呢?

  生:10个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黄球。

  师:那会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师: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来的球会是什么?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师: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2.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

  师:接下来,我们来课间休息,再玩个游戏,全体同学请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好吗?我们玩的游戏是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准备好了没?有没有信心?(有)

  (1)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2)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不可能是男同学。

  (3)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可能是女同学,也可能是男同学。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请给自己一些掌声鼓励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及时对新课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使学生形成表象。并设计活动应用反馈,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知识理解,形成一种教学互动)

  四、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聪明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在发生。现在,老师又要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你觉得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请看屏幕,这里的题目你会吗?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说,老师注意评价。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大家开心吗?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习生活数学,要求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通过练习对事情发生的情况进行牢固地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描述,能进一步掌握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8个方向,告诉一个方向,能准确辨别其他7个方向

  2、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

  2、8个方位辨别

  三、教学过程

  (一)长度单位

  说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二)方向与位置

  独立完成数学书94页第1题

  是辨认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小组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长度单位练习

  填空。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2、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 ),毫米用( )表示,每1大格的长度是1( )。

  3、10厘米就是( )分米,分米用( )表示。

  4、1000米就是1( ),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 )表示。

  5、 数学书94页第2题(独立完成,汇报点评)

  三、比一比?

  80千米( )8000米 9分米( )3米

  5厘米( )50毫米 28毫米( )6厘米

  500毫米( )50厘米 6米( )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80厘米( )700毫米

  90分米○9米 300分米( )300厘米

  四、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95页第4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5、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米。( )

  排列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70米 800分米 800厘米( )

  2、80米 790分米 78米( )

  五、量一量,数学书95页第3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6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橘子”,课本第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试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试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

  课件出示14个橘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果每盘放4个橘子,14个可以放几盘?(教师板书)

  二、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师:从题目中你们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盘放4个橘子,总共有14个橘子。

  师:题目要求我们要怎么分?

  生:每盘放4个(平均每盘放4个)

  师:那题目要我们求什么?

  生:14个可以放几盘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知道该怎么列式呢?

  生1:从14里减去3个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盘;(14-4-4-4=2)

  生2: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还剩2个。

  生3:可以用除法运算列算式:14÷4=3(盘)……2(个) ,说明可以放三盘,还剩2个。

  3、教师与学生合作摆一摆,验证以上结论是否正确。

  4、介绍用竖式解决以上问题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14÷4=3(盘)……2(个)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每一步的含义:

  先写“厂”,表示除号,把要分的'14个橘子,也就是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把每盘的橘子数4,也就是除数写在“厂”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试商:14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3,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14的个位对齐。

  二相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14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三相减:从总数14里减去分走的12,还剩2个,14-12=2,画上横线对着个位写2。

  四检查:看看余下来的数是不是比除数小,并说说竖式上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页的“试一试”和第4页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学生独立解题,再由老师讲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页的第3题。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7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5×9=45五九四十五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

  教师贴春,夏,秋,冬

  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

  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

  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

  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打开书90页。涂一涂。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自由说

  四、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应用

  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组用喜欢的方法调查,分组统计,完成统计图。

  六、游戏

  同学们经常玩剪刀石头布,今天我们每人玩10次,看自己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平局几次,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学生每人1张白纸,用来记录)

  七、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自由说)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情感目标:认识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难点

  1、用电子图(格子图)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图形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角

  1、特点:1个顶点。2条边

  2、分类

  锐角:比直角小。

  直角:三角板上有一个直角。

  钝角:比直角大。

  3、判断角的方法

  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二)四边形

  1、长方形特点

  ①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在一个长方形中画一个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2、正方形特点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特点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三)基础练习

  1、一个角有()个顶点,红领巾有()个角。

  2、所有三角形都有()个角,()条边。

  3、()和()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 )边都相等,长方形()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5、把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数学书95页第5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7、数学书第95页第6,7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四)变式练习

  判断?

  1、用放大镜看直角,直角变大。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只有两个角是直角。

  5、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

  问答题?

  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操作题?

  1、在点子图中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2、以给出的点为顶点,画一个锐角。

  3、在给定的边上画一个钝角。

  (五)提高练习

  1、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只剪一刀,剩下的图形可能有几个角?

  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角?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

  【教学内容】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56+37=9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56+37=9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2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一猜”,初步感知推理

  1、猜村长年龄

  师:青青草原正在举行运动会,你想参加吗?可是我们要先取得入场券,村长想考考你呢。课件出示:你能猜出我的年龄吗?生乱猜。

  师:这样能猜出来吗?给大家一个提示:条件1:两个答案:72岁,83岁。生:猜(答案不一)师:猜得准吗?

  出示条件2:我不是72岁。师:那我是几岁?谁来猜?生:83岁。

  师:确定吗?你是怎么想的?生:不是73岁,就是82岁。

  2、验证——出示图片

  师:真厉害!恭喜你们取得入场券。

  师:很好,我们刚才在游戏中顺利地猜出了村长的年龄。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不能乱猜

  师:对,这说明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3、揭示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二、探索新知

  师:欢迎你们进入运动现场。喜羊羊它们正在玩猜一猜的.游戏,我们一起加入吧。

  1.呈现问题

  教师用课件动态呈现“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喜羊羊、懒羊羊和美羊羊三个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懒羊羊和喜羊羊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谁能大声读题?找一学生大声读题。

  师:声音真响亮。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喜羊羊、懒羊羊和美羊羊三个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到底他们三个分别拿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生在学习单上记录,师搜集不同方法。

  学生活动,汇报

  师:谁想说说你的想法?请你说

  预设1:生:因为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丽只可能拿数学书或品德与生活,又因为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师:你的思路真清晰,谁还想说?请你来。师:你真了不起,说得很完整。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刚才你们在记录方法,我发现了这种方法,你能说说你的思路吗?生讲解连线法,师投影展示方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简洁,明了)以后我们在推理过程中也能用连线法帮我们解决问题

  展示完后,贴黑板上。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我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方法,能告诉大家怎么想的吗?师:你们可真棒!想到了两种方法,陈老师也忍不住想把我的方法展示给你们。师展示列表法,师生共同完成。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中都从:“懒羊羊拿的是语文书”开始?生:因为懒羊羊说他拿的是语文书,所以语文书就是懒羊羊拿的了。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推理的过程中能确定的先确定。你真了不起。师适时板书:能确定先确定。

  师:你凭什么条件确定喜羊羊拿了品德与生活书?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喜羊羊说:他没有拿数学书,语文书已经被懒羊羊拿走了,所以他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了。

  师:也是说我们在推理的过程中能排除的先排除。板书:能排除的先排除。

  3、总结推理过程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推理时,我们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时,方法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和列表法能让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应用提升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观看跑步比赛吧。1.跑步比赛:

  师:谁能大声读题。(找三生分角色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交流。交流结束后,学生汇报

  师:谁能给他们排排名次?你是怎么想的?(生说)。师引导生有序的进行推理。2.喝饮料

  师:为了庆祝这次运动会,机器羊请小羊羊们喝饮料呢。生齐读题后,抛问题:你能猜出他们分别喝的什么饮料吗?找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第二名学生分享完想法后,师课件展示连线法。

  3.帮小羊们排队

  师:运动会结束了,小羊们要合影留。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吗。找生先读题。师:请你仔细读题,认真分析。拿出学习礼包,同桌合作帮小羊们排队。排好的坐姿表示。学生排序的时候,一生上台排序。找生分享想法。

  4.兴趣班

  师:刚才同学们参加运动会开心吗?你们在运动会上有什么收获?2生说。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推理。我们学校这学期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航模。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吗?请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把用表格推理的过程补充完整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在上面完成你的推理。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节课里,学到了哪些知识?生1:学到了利用排除法来判断事情。生2:学到了利用表格来进行推理。……

  师:同学们,推理的数学思想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比如:生活中的警察叔叔利用推理破案,数学上的找规律等。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也要简单推理下,找到关键的条件,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在排除,使我们的问题简单化。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推理

  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

  语言描述法连线法懒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

  方法一:方法二:小羊排序图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案02-14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6-22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米的教案09-28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0篇)09-0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01-14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01-23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4篇)07-10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