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

时间:2023-02-06 17:48: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5篇)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三、难点: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二)练习与应用。

  (三)全课小结。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1)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3)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①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②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③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④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⑤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⑥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①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②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①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①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②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③集体订正。

  ④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⑤增长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即方程法、算书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合作学习,愿意交流,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的方法。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书法解答问题。

  教学策略:

  分析百分数的意义,找准标准量,写出关系式,列方程和算数式,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画有百分数信息的表格和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用算书法解答呢?

  二、练习

  1、出示72页“练一练”的第4题,分析表格信息资料,提问: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然后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做这道题时,先引导学生从第横行中的数据入手找等量关系:总本书×20%=科技类(2400),求出总本书后,再求出学科类和故事书占总本书的百分比。

  2、实践活动

  统计你家上个月的支出情况,支出项目可分为食品、服装、书包等。算算每个项目的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绘成统计表。

  三、课堂总结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总本书×20%=科技类(2400)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分数转化成小数,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有关问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流程

  一、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

  要根据具体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如1/2可以用1除以2等于0.5算;而2/25可以先等于8/100再等于0.08而带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时候,直接把整数部分写成整数部分,分数部分转化为小数部分。指出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假分数后再转化成小数。

  举例:2又2/25

  二、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指定的练习:

  1/2=

  1/3=2/3=

  1/4=2/4=3/4=

  1/5=2/5=3/5=4/5=

  1/6=2/6=3/6=4/6=5/6=

  1/8=2/8=3/8=4/8=5/8=6/8=7/8=

  1/9=2/9=3/9=4/9=5/9=6/9=7/9=8/9=

  分母是两位数的分数:

  1/20=()/100=

  1/25=()/100=

  1/40=()/1000=

  1/50=()/100=

  算一算:1/16=()

  可以用除法算,也可以想它是1/8的一半也就是0.125的一半。

  继续推算:1/321/64

  小结:分数转化成小数时,有的可以除尽,有的不能除尽。不能除尽时,要么根据题目的要求保留,题目没要求的时候,通常保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两位数的分数,要知道上面这些是可以除尽的,更多的是不能除尽的。

  三、作业指导:

  1、比大小的实际问题(题略)

  要求学生分三步:

  (1)分数转化成小数

  (2)小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

  (3)完整的'答句

  2、解决“每一步的长度?”应该用长度÷步数

  3、数轴上写分数

  1/3:在0~1之间量出长度3厘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第一份就是1厘米,点上点,写好1/3

  5/5:也就是1。可以直接在“1”上写5/5

  1又1/4:在1~2之间,3厘米的1/4是7.5毫米,那就是在1后面的7.5毫米处写上1又1/4

  9/4:先改写成带分数2又1/4,方法基本同上。

  9/3:也就是3,在3的地方写9/3

  小结:在数轴上写分数,假分数的要先转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然后再看把“1”平均分成了几份。

  4、判断题: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3份是3/5

  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让学生说明判断理由。特别是后面一个判断题。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的概念,并能比较正确地说出两个数的公约数。

  (2)进一步掌握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的概念,并能比较正确地说出两个数的公约数。

  (2)进一步掌握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练习

  1、填空。(课本上第1题)

  让学生先填在课本上再交流。

  2、下面每一组数有没有公约数2、5或3?

  12和3624和3272和8460和45

  27和10857和8475和10518和24

  先让学生同桌间讨论,再全班交流,提高学生运用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两个数的.公约数的能力。

  3、说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

  6和109和1210和3和26

  50和2516和2122和3318和24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道题,再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意成倍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的两个数判断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4、下面各组哪些是互质数。

  5和79和108和2190和15

  24和131和3552和1317和34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判断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说是互质数或不是互质数?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引导他们正确思维。

  二、综合练习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8和63135和45

  40和3917和51

  42和5660和48

  学生先独立计算,三名同学板演,再全班汇报交流,讨论一下有没有特殊方法,可以怎么思考。

  2、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2、30和4215、40和6030、20和50

  教学过程

  备 注

  每人选做两题,三名同学板演,再全班交流讨论。讨论时引导学生说说用短除法求以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可以求出最大公约数

  三、发展练习

  出示题目:老师家的厨房要铺正方形地砖(如下页右图),需选边长为几分泌(整数)的地砖,才能铺得即整齐又节约?

  1、让学生通过计算,思考找出可以用的地砖的边长分别是什么,应该怎么铺(几行,每行几块),发现答案有多种,边长分别可以是1、2、3、6。

  2、再问学生,如果想铺起来快一点,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3、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实1、2、3、6都是36、30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四、课堂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作业《作业本》

  练习中第4题判定互质数是个难点,练习时让学生说说判断时是怎样想的,暴露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组成互质数的几种不同形式。

  课后反思: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5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有关习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向运动问题中求路程和时间的方法,通过对比练习,比较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行程应用题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

  1、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个车站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5千米。5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要求:先画出示意图,再根据下面问题列式解答)

  (1)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

  (2)相遇时,乙离B地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4)相遇后,乙车再行几小时到达A站?

  2、先画示意图,再列式解答。

  (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后相遇?

  3、比较以上两小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出:

  (客速+货速)×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客速+货速)=相遇时间

  三、指导练习。

  1、求路程。

  (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向相反方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开出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先画示意图,再解答)

  (40+32)×4=288(千米)

  问:与复习题2第1小题比较,一个是相对开出,一个是相背开出,为什么列的算式是一样的?

  (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为,开出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问:与复习题2第1小题比较,都是求甲乙两地路程,为什么要加上12?

  (3)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300-(40+30)×4=12(千米)

  :以上各题有的`相向而行,有的背向而行,有的相遇有的不相遇,但求路程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要用: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求相遇时间。

  (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千米?

  (300-12)÷(40+32)=4(小时)

  问:为什么要先减去12?

  (2)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先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12千米后,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

  (300-12)÷(40+32)=4(小时)

  问:为什么要先减去12?与前一题比较,题目不同,为什么列的算式相同?

  :以上各题有的同时出发,有的不同时,有的相遇,有的不相遇,但求时间的方法是一样的,都要先求出共同走的路程,再用共同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和。

  四、巩固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走来,甲每分走50米,乙每分走60米,经过8分后两人还相距70米,两地相距多少米?

  2、将上题改编成一道求时间的应用题,再列式计算。

  3、课本练习十四10、11、12、13、15题。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6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7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第9~15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对这类应用题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6.4+3.60.48÷166.3+2.45+3.7

  32×2.57.3-0.982.5×6-2.5

  7.5÷153.6÷1.80.15×7×4

  二、课堂练习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练习课

  (1)出示: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指名读题

  指导画线段图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方法

  (2)议题:甲车先开出1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再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该怎样画线段图

  怎样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两辆汽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相背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画线段图

  要求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

  (4)把题1改成已知两车速度和两地距离,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学生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5)把题4改成两地相距450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向开出,甲开出1小时后,乙才开出,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2、练习(做在作业本上)

  (1)改编P62第10题

  (2)条件稍有变化P63第11题

  (3)行程方向变化,实质一样P62第12题

  (4)行程方向一致,速度不同,需作图帮助理解P64第13题

  以上四题,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作提示,再按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画一下图,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辅导差生。

  3、综合练习

  P64第14、15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辅导

  三、

  今天我们进行了解答应用题的练习。大家要注意,无论是解答什么样的应用题,一定要在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答。当题目比较复杂,可以画出线段图思考。

  四、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9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8

  目标

  通过总复习中最后几道题的综合复习,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解方程

  1、完成教材第134页”期末复习“第28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解方程的依据。

  2、解下列方程

  x--=x++=

  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1、完成课本第134页”期末复习“第29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一块长方形铁皮,长28厘米,宽22厘米,在这块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三、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完成教材第123页期末复习第30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的解题思路,如有错解,则分析错误原因。

  2、练一练:

  修路队第一天修路4/5千米,比第二天多修了2/15千米,两天一共修路多少千米?

  四、作业:

  教材第134页期末复习第31题。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9

  教学目标: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1:251.2÷3.14=80(米),因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40米;还可以算圆的面积;根据圆的直径找出圆心;画出圆。

  二、多种练习,内化知识。

  ⑴独立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⑵解答练习十八第6题。

  独立解答,班级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业格式的指导。

  ⑶解答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解答中出现两种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导学生画图验证,理解确认正确答案是22棵。

  三、作业,练习十八第7题。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0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爱学习,愿意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学习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列出除法算式,或者直接根据关系式列方程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写有试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你掌握了有关百分数的.那些知识。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二、练习

  1、复习百分数、小树、分数间的互化方法。在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2、做第2题,用颜色涂出62.5%要指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

  3、做第3题,要学生说出命中率的含义,再求命中率。

  4、做第5题,先提问: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应除到哪一位?并指导学困生练习除。

  5、做第6题,先让学生估计一天中睡眠时间有几小时,在校时间有几小时,一天共有几小时。再实际算一算。

  三、。

  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练习六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62.5%=625/1000=5/8

  命中率:命中的次数占射击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7第9~15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情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先设要求的数为X,再列出方程。(口答且不解答)

  (1)一个数的12倍是84,求这个数。

  (2)2.9比什么数少1.5?

  (3)什么数与2.4和是6?

  2.根据题意说出等量关系式并列方程

  (1)果园里有124棵梨树和桃树,梨树是桃树棵数的3倍。桃树梨树各有多少棵?

  (2)书架上层有36本书,比下层少8本。书架下层有多少本书?

  提问:每一题的数量关系式分别根据哪一个条件列的?

  师生交流。

  二、指导练习

  1.P17第9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天鹅只数+丹顶鹤只数=960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X+2.2x=960

  (3)解方程

  2.P17第10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六年级植树棵数-五年级植树棵树=24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1.5x-x=24

  (3)解方程

  3.P17第13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历史故事总价+森林历险记总价=83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7x+124=83

  (3)解方程

  三、综合练习

  1.P17第11~12题

  (1)学生先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4)解方程

  (5)集体评讲

  四、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式

  速度差追击时间=路程差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2)列方程

  (280-240)x=400

  280x-240x=400

  (3)解方程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是练习课,有谁来简单总结一下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天鹅只数+丹顶鹤只数=960 六年级植树棵数-五年级植树棵树=24

  X+2.2x=960 1.5x-x=24

  历史故事总价+森林历险记总价=83 速度差追击时间=路程差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7x+124=83 (280-240)x=400 280x-240x=400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2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有关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应用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55页第6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中的问题

  教师选出上节课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一、两道题,请一、两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给全班同学说一说,应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强调和补充,并纠正学生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

  请一名学生读第(1)题:

  光明小学校办工厂要制作4500套教具,计划每天做300套。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75套,完成原生产任务要多少天?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要解答这道题,应该怎样分析?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怎样求出实际每天做多少套呢?可以有几种分析方法?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题中告诉我们,原计划每天做300套,还告诉我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75套。这样就可以先算出实际每天做多少套。

  (2)也可以从已知条件开始分析。由后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先算出实际每天做多少套。再用4500套除以实际每天做的套数,就得到完成原生产任务要用多少天。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同时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最后集体订正。

  再请一名学生读第(2)题

  教师:把第(1)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计划15天完成”后,解答时所需要的条件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

  让学生把第(2)题也做在练习本上。同时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

  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指名请两、三名学生说,教师提示、补充。

  2、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3、做练习十三的第9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解释题意,使学生理解“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16800台”和“提前2个月完成”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计划是12个月完成,实际是(12-2)个月完成。弄清计划与实际用的时间后,再让学生弄清“照这样的速度”是哪样的速度。经过分析,学生弄清计划生产与实际生产的数量关系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进行了解答应用题的练习。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从今天的练习题来看,分析时可以从问题出发,逆推去找所需要的条件,直到能从已知条件先算出来为止;也可以从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出发,依次考虑可以算出哪些结果直到能与所求的问题联系上为止。有时我们也可以把问题和条件联系起来想。

  在遇到与计划数和实际数有关的应用题时,要分清哪个是计划完成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哪个是实际完成的时间和工作效率。总之,我们要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方法。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10题

  东风农机厂原来制造一台农业机器用1.43吨钢材,技术革新后,每台节省钢材0.11吨.原来制造300台机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多少台?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2)进一步掌握把低级单位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名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判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分母是10的'最简分数有6个。()

  7/9是最简分数。()

  (学生用手势表示,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

  2、练习第一题的上面一行:请个别学生板演在投影片上。

  3、反馈校对:说说错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思考导致错误的?怎样改正?

  例如:24/15=8/3;一种改正方法是将答案改正;如果使答案不改工的话,怎样改题?(这里改题有多种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过程)

  4、老师这里收集了同学作业中的错误,请同学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15/45=5/370/28=35/142又36/24=3/2

  提醒学生:一般情况下,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5、针对下面的最大公约数,并组成有关的两个分数。

  24和30;56和49;110和121;80和72;54和42

  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变式(运用)训练

  1、学生约分后有什么用处呢?

  2、出示: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4/9和32/20xx/25和72/301又15/5和1又28/7

  反馈并比较。

  3、出示: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2125米=()千米80分=()小时

  1米40厘米=()米4050千克=()吨

  2小时20分=()小时76分米=()米

  反馈,讲评。

  教学过程

  备注

  4、练习5:你从约分后的结果中的得到什么信息?用哪种结果表示好?为什么?

  :看来约分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很大。

  三、深化训练

  我们已经学会了约分,但是有一些分数比较大,那怎样月份呢?

  1、出示情景:某小学共有学生988人,其中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有388人。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数的几分之几?

  思考:你想怎样约分?

  反馈:你采用的解题策略是怎样的?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思考题吗?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觉得有什么提高吗?

  五、课堂作业

  1、课本第98页第1题(第二行6个小题),第6、7题。

  2、《作业本》

  练习中,一部分学生没有把结果化成带分数和最简分数,或者约分不彻底。告诉学生,在学习了约分以后,一般要把最后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4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和学的过程

  一、练习

  二、

  练习

  一、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5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能正确运用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运用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

  1、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

  (1)长8米,宽6米,高5米。

  (2)棱长40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V=abhV=a3

  8×6×5=240(立方米)40×40×40=64000(立方厘米)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1.5分米,厚2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名称的统一,请学生说说”厚“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2米=20分米

  20×1.5×2=60(立方分米)

  3、一块立方体石料,棱长50厘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4、一个底面是长方形的沙坑,底面积是24平方米,深0.5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黄沙才能填满这个沙坑?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交流解题思路。

  24×0.5=12(立方米)

  二、综合练习

  1、先求体积,再求质量的练习。

  一块立方体钢的棱长是2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交流解题思路。

  2×2×2=8(立方分米)

  7.8×8=62.4(千克)

  教学过程

  备 注

  2、已知体积、长、宽、或底面积,求高的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8分米,宽6分米,体积是240立方分米。这个木箱的高是多少分米?

  (2)一块立方体石料的体积是51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64平方厘米,这块石料的高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交流解题思路。

  240÷8÷6=5(分米)

  512÷64=8(厘米)

  3、小结

  三、思考题

  把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油漆,如果按面上的线将它分割成27个小立方体,那么,

  三面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个,

  两面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个,

  一面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个,

  没有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个。

  1、弄清题意

  2、看立体图想象

  3、反馈交流

  4、用实物验证

  四、学生总结

  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所决定的,其体积公式的推导,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看、想、推、说“进行。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公式的来源及公式的运用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02-06

五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02-07

五年级数学测量练习教案08-26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08-29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精选15篇)02-06

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15篇02-06

五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15篇02-07

五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15篇)02-07

五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精选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