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时间:2023-02-28 12:58:2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1

  教学内容:

  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 1/9×3 1÷2/3 3/4÷3/5

  11/6×3/11 4/9÷3/8 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 7/8÷3/8—1/8÷3/8 5/9×(18/35—9/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7×7/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分数混合运算相关复习。

  教学提示: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提高归纳、整理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索、迁移类推”的方法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练习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数学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中括号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引出课题——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为下面的知识的系统复习和相关练习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二、探究新知

  1.从总体上复习分数混合运算这一板块的内容。

  教师: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我们学过哪些主要的知识?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逐步完成下面的知识内容。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照上面梳理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的头脑中对本版块的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脉络。】

  2.复习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如果说出:分数四则混合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教师追问:能具体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运算顺序,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1)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没有括号,有乘除也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出示“分数混合运算”第1题。

  教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略)

  教师出示这样一个算式:4

  要求学生在这个算式上面添括号,使运算顺序符合下面的要求

  (1)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3)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教师: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抽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判断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二是要按照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每一步计算;三是要按照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进行书写。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上面两道题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个别指导,并抽学生到黑板上计算;计算结束后,集体评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为下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出示:5

  教师:这道题按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

  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教师追问:如果按这样的运算顺序算,会遇到什么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按运算顺序算非常麻烦)

  教师:仔细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想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怎样简算?

  学生讨论,重点讨论出题中的特点:两道乘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中间有一个加号,并且有一个相同的乘数5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教师:你们会解答这几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个别辅导,最后集体订正,抽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应用

  处理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7题。

  先让学生从问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让学生提出说学问题并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法。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掌握的更加牢固,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知识小结,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内容及第28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法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总结。

  教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①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了1/6,五月份占四月份的。

  ②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1/5,八月份占七月份的。

  ③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少1/9,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

  2.说一说下列的等量关系。

  ①五月份用水20吨,是四月份的6/7.

  ②跳舞的有24人,占晨练人数的1/5。

  ③实际投资24万元,占计划投资的7/8.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①出示P27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②反馈信息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师板书问题:淘气家8月份用水多少吨?

  ③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个月用水多?哪个月用水少?你怎么知道的?九月比八月节约了1/7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再带领学生想一想,哪个月的.用水量是单位“1”?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吗?

  2.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①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辅导。

  ②展示学生所画线段图,进行评价。

  ③师生共同完成数量分析,并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画图时,让学生想一想:应先画哪个月份的?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要先画出单位“1”的量,即八月份的线段图,然后再画九月份的线段。

  3.结合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学生回答,师板书:

  八月份用水吨数—节约的吨数=九月份用水吨数

  八月份用水吨数×(1-1/7)=九月份用水吨数

  4.列方程解决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②指生板演。

  ③集体交流,让学生说思考过程。

  5.检验

  ①怎样知道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验证刚才的估算结果是否正确。

  ②指生说说验证方法。

  6.这道题除了可以用列方程解题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12÷(1-1/7)=12÷6/7=14(吨)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计算方法。

  2.第3题

  四、作业:

  1.P28“练一练”第2题。

  2.补充: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鸡的只数比鸭多1/6,鸡有多少只?

  五、课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的内容和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教学目标:

  1.会分析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审题,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找单位“1”,将文字、图示、算式结合起来。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决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初步构建分数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秋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

  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为5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问题是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师:这是一道“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理解题意,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1)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的(这里的表示的不是数量,而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师:这里的是辆吗?如果不是那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定不是,汽车怎么可能出现辆。

  生:增加了,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师:对。这里的是一个分率,它的单位“1”是第一天的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就表示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多了第一天成交量的。

  2.画图表示第二天的成交量。

  学生理解题意后可试着描述,师生共同画出图形。

  在画图时注意分析:

  (1)确定单位“1”后先画单位“1”,即第一天的成交量。

  (2)再画第二天的成交量,可以提问第二天的成交量线段画的比第一天的长还是短,为什么(因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所以线段要比第一天的长)。长出的这段要画多长(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线段的)。

  (3)然后分析示意图中每部分表示的意义。

  第2条线段中,和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的线段相对的这段表示它和第一天成交量相等,多出来的这段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的成交量,也就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3.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自己列式,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路,再汇报。

  可能会有两种意见:(1)先求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2)先求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这两种意见教师都给予肯定。

  生1:我是先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辆,50×=10(辆),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10=60(辆)。列成综合算式是50+50×。

  生2:我是从图中看出第二天是第一天的(1+)=,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60(辆)。列成综合算式是50×(1+)。

  4.回顾反思。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和交流这道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找出单位“1”的量,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3)根据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理解题意后再完成。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理解“体积大约增加”是增加谁的,从而找到单位“1”解决问题。

  3.完成习题:学校新购进足球30个,购进排球的数量比足球少,学校购进排球多少个?

  这是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进行迁移类推。

  五、拓展提升

  1.阳阳期中考试数学得了96分,语文的分数比数学低,阳阳的数学和语文一共得了多少分?

  96+96×(1-)=184(分)

  2.商场某品牌衣服进价240元,加价后销售,元旦促销,再降价销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240×(1+)×(1-)=225(元)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1.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3题。

  2.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观察情境图,了解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在小组里交流后回答。

  学生列式,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强调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课件及教案12-16

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09-29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8-25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3-14

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01-27

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09-29

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15篇01-27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设计10-02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