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时间:2023-03-13 19:17:4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新课

  1.计算并观察下面两组题目,找一找它们的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并分析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都是4。

  2.继续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都是2。

  3.教师引导总结:

  强调: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二、商不变规律的应用

  1.问:下面的式子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强化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

  2.王叔叔送货从工厂到商店,一路上都是匀速行驶,下面是他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表格,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3)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

  三、应用与拓展

  问:给你一堆铁丝,你能用台秤测出它有多少米长吗?

  1.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引导:台秤是测物体质量的,那么铁丝的长度和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4页至75页。

  教材分析:

  这个教材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有趣的算式”、“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三个探索与发现的学习过程后,教材再次以“探索与发现”为主题,其宗旨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的学习过程,感受探索与发现的成功与快乐,进一步掌握探索与发现的方法;并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计算中和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课件演示故事内容)请看大屏幕猴子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大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不行,太少了!太少了!”“那就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小猴子喊道:“还少,还少。”“还少呀?那就给你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吧。”小猴子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80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xx只小猴子,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我看大家也笑了)

  师:为什么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让更多的小猴都吃到了桃子。师:你心地真好!真善良!)

  生1:因为猴子吃到了更多的.桃子了。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2:因为无论怎样分,每个猴子吃到的个数都一样,都是4个。

  师:是这样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8÷2=4 80÷20=4 800÷200=4 8000÷20xx=4

  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真聪明!为什么每只猴子每次分到的桃子都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规律,概括性质。

  (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

  8÷2=4

  80÷20=4

  800÷200=4

  8000÷20xx=4

  (2)观察讨论

  A、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讨论后,代表汇报结论,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数,商不变。)

  B、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个别汇报结论,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数,商不变。)

  C、再看第二个例子,是不是也这样呢?

  D、你能举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中写出一个例子(师巡视,收上展示)

被除数
除数

  E、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同桌讨论,再汇报,举例说明)

  师:真棒,能把你的发现用一句话说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尝试归纳发现的规律,师板书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填数。

  20÷5=4

  (20 ×6)÷(5 × □)=4

  (20 ÷ □)÷(5 ÷5)=4

  (20 × □)÷(5×8)=4

  2、已知48÷12=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一下就对了。

  ⑴(48×5)÷(12×5)=4()

  ⑵(48×3)÷(12×4)=4()

  ⑶(48÷6)÷(12×6)=4()

  ⑷(48÷4)÷(12÷4)=4()

  3、抢答。

  ⑴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⑵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⑶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观察与思考:

  下面是淘气计算“400÷25的过程,仔细观察计算的每一步,你受到什么启发?

  400÷25=(400×4)÷(25×4)=1600÷100=16

  请你说说这样做的好处:看到25想到4,把除数变成100,除以100就是把被除数去掉两个0,这样便于简便计算。

  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150÷25 800÷25

  ?20xx÷125 9000÷125

  四、课堂总结。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你的感受或收获。(思考半分钟后作答)

  五、作业布置。

  1、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36÷3=80÷4=720÷90=360÷30=800÷40=7200÷900=3600÷300=8000÷400=

  2、填空(在□中填数,在○中填运算符号)

  200÷40=5

  (200×4)÷(40×□)=5(200÷2)÷(40÷□)=5

  (200×3)÷(40○□)=5(200÷4)÷(40○□)=5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