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5 08:26: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玩具、吸管、纽扣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出示PPT教师:你们看图上是什么?哦,是房子,有多少座房子呢?一起数数看,1、2、3.它们是谁的家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来是小猴、小兔、小老虎的家。

  教师: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回家了,发现回家的路让大灰狼给破坏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它们把小路铺好,送它们回家呢?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再教师讲解出示PPT教师: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动物吧!可是它们对铺的路有要求。

  小猴:你们看小猴家的路是怎么铺的?(幼儿观察:红黄蓝)谁愿意来帮助它?(请个别幼儿来帮忙。)

  小结:小猴家的路是红黄蓝。你们说它是几种颜色?它们3个为一组,颜色各不同,我们可以用ABC来表示。

  小兔:再看看小兔家的路是怎么铺的?谁愿意来帮助它?(请个别幼儿来帮忙。)

  小结:小兔家的路是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它有几个图形,几种图形。三角形可以用A来表示,那两个正方形怎么表示?同样的图形,可以用一种符号表示,我们可以用ABB来表示。

  小老虎:你们看小老虎家的路要怎么铺?谁愿意来帮助它?(请个别幼儿来帮忙。)

  小结:小老虎的家应该是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

  教师:小老虎家有几个图形?几种图形?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请个别幼儿尝试。)

  小结:图中有两个大三角形,两个小圆形,可以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一样的图形用重复的符号来表示,可以用AABB来表示。

  三、分组操作练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小动物们铺出不同的路出来吗?

  老师在桌子上放上了各种不同的材料,请小朋友们好好想想你要选择几种物品排列。可以和老师排列的规律一样,也可以自己创新,排好的小朋友等老师看完后再排列其他的。

  幼儿自由排序,请多名幼儿将操作结果进行演练并归纳小结排列规律,其他幼儿根据其特征进行操作。

  小结:不同的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等进行排序。

  四、结束: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规律,例如:你的衣服、鞋子上,班级、家里的装饰品上等等一些。活动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

  现在,请小朋友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顺序去小便、喝水。

  五、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来说说:由于对于电子白板不是太熟悉所以导致幼儿部分操作不能完成。在第二环节中,在强调符号时,要与幼儿交代清楚。在幼儿操作时,如果一排放不下,放第二排时可以先让幼儿说说,然后再排。在第三环节中,幼儿自由操作时,可以引导幼儿怎么排,排好后可以在讲评时让那些拼错的幼儿来说说,哪里错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巩固学习。其次,在挑选材料时注意选择,挑选适合孩子的难易度。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6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完整表达。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减法的快乐。

  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环境创设:

  人手一张6以内的数字卡、汽车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6的减法,难点:能正确表述算式中表示的数量关系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二、学习6的减法

  教师说明玩法:

  幼儿当小司机、老师当警察,玩开汽车的游戏。要求幼儿根据“警察”出示的红绿灯进行开汽车。

  先请6辆汽车上前,开走一辆,还剩几辆?要求幼儿列式,并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列式6-1=5

  以此游戏让幼儿学习掌握6的减法。

  教师出示6的减法题

  6-1=5、6-2=4、6-3=3、6-=2、6-5=1

  让幼儿完整读

  三、游戏:开汽车

  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张1—5的`数字卡,看教师出示的题目如教师出示:6-1= ,手中拿数字5的幼儿出来开汽车。

  让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卡片后再次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本着突出《纲要》精神: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本次活动主要从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出6的减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并感知了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某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2、了解5以内某输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不同颜色的花片各6个,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进行谈话引题。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相邻数。

  1)教师取出三种颜色的瓶盖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让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2)引导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坐边,讨论:比5少1的数字是几,应该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4,排在5的前面。另一个是比5多1的6,排在5的后面。

  4)引导幼儿借助花片探索4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比3多1的数各是几个几,比2多1和少1的数各是几和几。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拿一张练习纸,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片画圆点。

  (2)第二组:投骰子,骰子上的数是几,就先在练习纸的中间盖几个实物印章,然后在这个数的上下根据相邻两个数的数目再分别盖实物印章。

  (3)第三组: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片填数字。

  4.游戏《接牌》。

  三名幼儿一组,各取10张牌,由一名幼儿任意出一张牌,其他两名幼儿依次根据相邻数接牌。

  5.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找邻居》。

  活动延伸:

  1.将瓶盖3投放于区角,提供骰子和三种颜色的颜料。由幼儿自己掷骰子,根据骰子的点数,请幼儿用瓶醮其中一种颜色的颜料印出相应数量的图形,然后在它的两边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印出少1个和多1个的图形。

  2.将花片投放在计算区,供幼儿继续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2、师幼讨论:谁能有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记录单上的6组答案中,那两组是相像的?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活动反思:

  《分铅笔》是让幼儿"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能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标记"。在上一次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已做过"找出相像的两组作上标记",因此,幼儿结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标记的.任务,但有部分幼儿给三组相像的数做的都是同一个标记,经过引导幼儿马上明白并进行了修改。在第二环节分铅笔并记录时,我强调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准",并让幼儿完成后进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从相像的二组数字中受到启发,能从一组分合数字中推导出另一组,这样的话,7的分合共有6种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种结果了。从幼儿交流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都运用了数字变大变小的规律进行有序记录的方式,说明幼儿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字渐变的规律,这和前几次活动一直在强调"有序"记录,发现记录中的秘密分不开的。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我展示了一组运用交换数字的方式进行快速记录的方法,给下次活动留下了伏笔。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 (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 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

  你也说我也说,那 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

  朋友 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 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 、15个梨 、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大小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今天来了 多少位客人老师?

  二.

  1.师:今天和小朋友玩个闯关游戏,第一关:比一比,猜一猜(出示货车教具)有一辆车到饼干厂去运饼干,像这样的饼干箱这样的货车能装下多少个?注意不能超过车厢的长也不能超过车厢的高。

  你是怎么猜到的?(验证)

  2.又来了一辆大货车,和第一辆车比一比,有什么区别?(更长了)能装下多少个这样的`饼干箱?

  3.小结:车长了装的东西也就多了。

  三. 恭喜小朋友顺利的闯过第一关,接下来是第二关:比赛游戏:看谁猜得准

  比赛规则:1.猜出答案后不能大声的说出来,不可以告诉别人。2.把猜出来的答案写在纸片上贴在自己名字旁边相应的格子里。

  1. 第一题;请你猜一猜,1号盒子能装下这样的牛奶多少盒?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总结验证鼓励好的方法)

  2. 依次出示2号和3号盒子总结验证:猜时可以拿牛奶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也可以拿盒子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盒子大了装的东西也就多了。

  四.接下来是第3关: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示范的盒子):瞧这是第3关中要用到的宝贝,等会小朋友拿到盒子后像老师这样先猜猜能放多少个这样的糕点,把猜出来的数字写在盒子后面,再到这边拿糕点摆一摆,看自己猜对没有,然后回到座位上。请得到一颗星的小朋友到一号桌,两颗星的小朋友到2号桌,3颗星的小朋友到3号桌拿盒子。

  2.反馈结果让学生上台讲述是怎样猜出来的。

  五.结束语:

  闯关游戏到此结束,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非常顺利的闯过了 3关,也有的小朋友在闯关中遇到了一点小困难,但都勇敢的走过来了。所以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鼓鼓掌吧。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道加赛题(出示教具)对比猜猜比刚才老师猜的盒子区别在哪?(高了) 这样的盒子能放下多少盒?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3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

大班数学教案07-04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_大班数学教案07-08

大班数学教案【精】01-06

【荐】大班数学教案01-05

大班数学教案【荐】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