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07:00:1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6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数字点卡进行乘车游戏。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点卡。

  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点卡乘车。

  1、请幼儿领票。

  “我们上车啊!要根据自己的车票去坐位子,你的车票是几个点子就找的位置标记也是几个点子,如果要是做错了售票员就会让你下车的。

  2、请幼儿乘车。

  3、教师充当检票员开始检票。

  ①“你拿的是什么票?几元钱的,坐的是什么什么车?”

  ②“你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③错的幼儿。“你坐的什么车?他做的对吗?应该坐在哪辆车?”

  ④“好!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出发了!我们的第一站是直塘!”“上海动物园已到请旅客们下车!”幼儿下车,教师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动物。

  ⑤“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继续!接下来一站是沙溪!”好,旅客们,沙溪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⑥“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接下来一站是太仓了,出发!”好,旅客们,太仓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二、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出去旅游真开心!看了这么多的动物!我们下次在去海洋馆好吗?”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能按照按数量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引导幼儿观察瓢虫图片,指导幼儿初步手口一致的点数瓢虫身上的斑点。

  1、师:这么多可爱的小瓢虫啊,那瓢虫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幻灯出是瓢虫图片)。 瓢虫宝宝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圆圆的身体)身上有什么?(圆圆的点子)。

  【引导幼儿观察瓢虫的样子,鼓励幼儿注意它们身上的斑点,为下面数数做好铺垫】

  2、师:你们想和瓢虫宝宝一起玩吗?瓢虫宝宝已经爬到你们的椅子下面了。请你轻轻的把瓢虫宝宝拿出来。数一数你的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

  3、师:你的小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呢?我们请你来数一数。(3个)我们看好xxx是怎么数的?有几个?她是怎么数的`?指明一幼儿到上面幻灯演示。

  4、师:原来她是用手指一个一个指着数的,她数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伸出你们的右手,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3。

  【指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等】

  5、师:谁的小瓢虫背上也是有3个斑点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不对啊?

  6、师:刚才她们的瓢虫背上有3个斑点,那谁的瓢虫背上的斑点和她们是不一样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7、师:你的小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呢?请你来介绍一下,数一数。有几个呀?谁的小瓢虫背上也是有2个斑点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用手指一个一个指着数一数。对不对啊?真棒!

  8、还有谁没有介绍到的,请站到上面来,你的小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呢?你们的瓢虫背上是不是都是三个圆点啊?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指导拿有背上有三个圆点的瓢虫的幼儿一起数,给想说的幼儿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

  9、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数得有正确又清楚,发现有的瓢虫背上有1个斑点,有的瓢虫背上有2个斑点、有的瓢虫背上有3个斑点,它们身上的斑点是不一样多的。

  三、通过给瓢虫抓小虫,指导幼儿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技能

  1、师:小瓢虫肚子饿了,它们想吃虫子了。你们愿意帮它们抓虫子吗?它们想吃几个虫子呢?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我的身上圆点有几个,我就喜欢吃几个虫子,那背上有3个斑点的的瓢虫要吃几个虫子啊?我们在抓虫子的时候要看清楚你的瓢虫身上有几个圆点就抓几条虫子,把抓到的虫子轻轻放在瓢虫的旁边,教师师范后幼儿开始抓虫子。

  【以瓢虫的口吻提出要求,有利于幼儿听清要求】

  2、你们抓好了吗?抓好的小朋友请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抓了几个虫子?为什么要抓3个呢?是不是和你的瓢虫背上的圆点一样多啊?谁和他抓的一样多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不对啊?

  【幼儿验证自己抓的数量是否一致,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数数的技能】

  3、师:谁抓的虫子和他们是不一样多的?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抓了几个虫子?是不是和瓢虫背上的点子一样多。

  4、师:谁和他抓的一样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不对啊?真棒!

  5、师:还有谁没有介绍到的,请站到上面来,你们抓了几个啊?是不是和瓢虫背上的圆点一样多。

  6、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帮小瓢虫抓的虫子很准确,小瓢虫说谢谢你们,虫子真好吃,可是我现在有点累了我想到我的家里休息了,我们来看看,它的家在哪里啊?

  四、按照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1、引导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原来树叶是瓢虫的家,小瓢虫说我的家里的圆点是和我背上的圆点一摸一样的,3个圆点的树叶是谁的家?(是有3个斑点的瓢虫的家)你们想送吗?那听好要求,小朋友在送的时候要观察仔细,贴在树叶上,请女孩子先来送,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接下来请男孩子来送。(幼儿把瓢虫放到相应树叶上)

  2、集体验证,查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

  我们看看小瓢虫找到自己的家没有啊?这只小瓢虫该住在哪里呢?(集体检查,不对的及时纠正)

  3、师:小瓢虫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都要睡觉了,我们以后再来和它们玩。

  五、结束活动

  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分类是根据物品的同和异,把物品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归并在一起。对小班幼儿来说分类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比如糖果和糖果。第二个层次是分类,分类就是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本节课中就是在找到一模一样的礼物的基础上再把礼物分成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三大类。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的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他们会把西瓜和糖果都放到食物箱里。所以设计时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循序渐进,再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类的经验,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游戏中的快乐

  2、行为习惯:巩固复习几种常见的颜色“红黄蓝绿”并能说出颜色名称

  3、知识技能:能够根据红黄蓝绿的颜色大小,按同种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颜色的认知

  2、材料准备:彩色(红、黄、蓝、绿)糖果若干,彩色(红、黄、蓝、绿)大小饼干若干

  3、媒体准备:《彩虹王国》的白板课件、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介绍游戏《姐姐宝宝抱一抱》

  在美丽的彩虹王国中,住着彩虹姐姐和她亲爱的彩虹宝宝们,他们都有好听的名字(红宝宝、黄宝宝、蓝宝宝、绿宝宝)

  红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他的家是红色的,床是红色的,小桌子凳子都是红色的

  黄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他的家是黄色的,床是红色的,小桌子凳子都是黄色的

  蓝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他的家是蓝色的`,床是蓝色的,小桌子凳子都是蓝色的

  绿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他的家是绿色的,床是绿色的,小桌子凳子都是绿色的

  小朋友们快低头看看,你身上的彩虹宝宝是什么颜色,王老师快请,身上是红色的彩虹宝宝的小朋友举起手来,彩虹姐姐喜欢红色的彩虹宝宝,快让我抱抱他,身上是黄色的彩虹宝宝的小朋友也举举手,彩虹姐姐也喜欢黄色的彩虹宝宝,快让我抱抱他,还有蓝色的彩虹宝宝···绿色才彩虹宝宝···

  二、熟练掌握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姐姐请客吃饭》

  1、分糖豆

  我们都认识了彩虹宝宝,也都知道了彩虹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有一天啊,彩虹姐姐要让四个彩虹宝宝来她家做客,彩虹姐姐准备了各种颜色好多好吃的糖豆,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彩虹宝宝们进屋一看,可高兴了(出示白板)显示出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糖豆,彩虹姐姐要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小朋友们快听,彩虹宝宝说什么了,“我们要吃自己最喜欢颜色的糖豆”再来听听姐姐说什么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来帮彩虹宝宝分糖豆好不好?你把它最喜欢吃的颜色分给他,你能做到吗?”小朋友都听到彩虹姐姐的要求了,彩虹宝宝要吃什么样的糖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那请小朋友快去给彩虹宝宝分糖豆吧。(孩子分好后,教师将孩子分好的照片,发到电脑上点评)彩虹宝宝说,他想吃的糖豆是自己最喜欢的颜色,那红宝宝,吃红色的糖豆,黄蓝绿···

  2、分饼干

  可是啊,光吃糖豆彩虹宝宝没吃饱,而且糖吃多了,对牙不好,所以糖不能吃太多,这个时候,姐姐又端上来一个饼干盒,里面有好多各式各样大大小小彩虹颜色的饼干,彩虹姐姐又要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小朋友们快听,彩虹宝宝说什么了,红色和黄色的彩虹宝宝说了“我们长的最大,我们要吃最大的饼干”蓝色和绿色的彩虹宝宝说了“我们长得最小,我们要吃最小的饼干”我们在听一听彩虹姐姐说什么了,彩虹姐姐说“亲爱的彩虹宝宝,挑食可不好,大大小小的饼干都要吃都有营养,小朋友们,你们快把大大小小的饼干分给彩虹宝宝吧”(孩子分好后,教师将孩子分好的照片,发到电脑上点评)红色和黄色的彩虹宝宝说,他们最大。那红色和黄色的彩虹宝宝,吃最大的红饼干和黄饼干,那蓝色和绿色的彩虹宝宝最小,那他们就吃最小的蓝饼干和绿饼干。小朋友和真棒,快给自己鼓鼓掌。

  三、巩固红、黄、绿、紫四种颜色。《送彩虹宝宝回家》

  小朋友可真棒,彩虹宝宝啊吃的可饱了,彩虹宝宝说让王老师谢谢小朋友的帮忙,太阳要下山了,彩虹宝宝从彩虹姐姐的家里出来,要回家了,可是天黑了他们不敢回家,彩虹宝宝希望能有小伙伴配他一起回家,小伙伴真的都出现了,你们能帮彩虹宝宝回家吗?(运用拖动)

  幼:红宝宝住在红色的屋子(幼儿拖动后,彩虹宝宝说谢谢你们送我回家)

  黄宝宝住在黄色的屋子

  紫宝宝住在紫色的屋子

  绿宝宝住在绿色的屋子

  四、结束部分《夕阳西下》

  太阳公公下山了,小朋友们也帮彩虹宝宝找到家了,他们到家睡觉了,整个美丽的彩虹王国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那我们的小朋友也该睡觉了。快请小朋友藏好眼睛睡觉吧,晚安···

  第一个环节出示课件,带幼儿进入情境教学

  此环节白板与幼儿以语言进行互动,引导幼儿巩固复习颜色

  第二个中的第一个游戏环节出示白板课件,引导幼儿进行实体操作,在幼儿操作时,用相机把孩子分好后的结果照片,发到电脑上点评,并运用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点评小结

  第二个环节中的第二个游戏出示白板课件,引导幼儿进行实体操作,在幼儿操作时,用相机把孩子分好后的结果照片,发到电脑上点评,并运用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点评小结,并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让全体幼儿巩固复习并激发个别幼儿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运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再次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拖拽,并巩固分类

  最后一个环节第四部分,运用多媒体白板PPT课件,把孩子引出情景,在放松的音乐中,放松休息

  活动反思:

  近日,我进行了公开课《彩虹王国》的教学活动。上完本活动后,我静下心来,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反思。

  首先在目标的定位上,我觉得还是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我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巩固复习颜色,达到一个复习巩固的作用。第二个环节是按颜色分类,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的糖果分给彩虹宝宝吃。第三个环节也是让小朋友分组进行操作活动。孩子们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图像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好朋友的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本活动中,我觉得需要改进的是,在课堂中灵活改进自己的教案,从而使自己从教案预设的问题中开脱出来。如在第一个环节时,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孩子已经回答出了我第二预设问题的答案,我提第二个问题时,孩子又把预设的第三个问题答案一起回答出来了,而我没能很好地抓住孩子们的这一闪光点,进行灵活教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教案预设问题进行提问,从而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幼儿的兴趣。教学还是有些单板,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地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相应能力的培养。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2、能手眼协调进行操作,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

  3、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长颈鹿、小狮子动物各一个。

  2、四种颜色的珠子若干。绳子、夹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项链,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幼儿观察项链,发现其规律。

  师:今天是长颈鹿和小狮子的生日,小兔给它们俩每人买了一份礼物,你们看!是什么?

  师:这条是什么样的?

  2、小结。

  师:原来这两条项链上的珠子,一串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还有一串是一个橙色

  的`、一个绿色的……,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过渡:你们想穿一条这样漂亮的项链送给长颈鹿和小狮子吗?

  二、穿项链,学习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1、教师交代要求

  师:请你也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送给小动物们,穿的时候请你一边穿一边说:一个X颜

  色、一个X颜色……。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礼物、集体检查

  师:长颈鹿和小狮子收到大家送给它们穿的项链可真开心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穿的

  项链。

  三、制作礼物,巩固按规律进行排序。

  1、幼儿观察,发现新规律。

  师:老师也穿了一条项链送给长颈鹿,你们看!我穿的项链是什么样的?

  2、穿项链,尝试制作。

  师:你们想穿这样的项链吗?请你们试试穿一条这样的项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好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3个玉米、6个苹果

  2.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有客人来做客噢,看,来了几位客人?(3位)我们一起来数数,1,2,3,数到3就是3,噢,有三位客人。

  2.它们是谁?(熊爸爸、熊妈妈、小熊)为什么说他是熊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那熊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请小熊一家吃饭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师:小熊一家今天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请它们吃什么呢?你们觉得小熊最喜欢吃什么?

  2.师:看老师为它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出示玉米、鱼、蜂蜜、苹果)吃饭当然要用餐具。瞧瞧,我给它们准备了什么餐具?(碗)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

  3.师:哪只碗应该给爸爸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哪只给宝宝?为什么?这只碗是大的还是小的?(不大不小)应该给谁的?(妈妈)

  4.师:爸爸长得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红色大碗是给爸爸的。小熊最小,绿色的小碗给熊宝宝,熊妈妈不大也不小,用绿色的`不大不小的碗刚刚好。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师:好,餐具分好了,可以用餐了。上菜喽!第一样东西是什么呢?看好咯?是什么呀?(蜂蜜)有几瓶?(集体数数)三瓶蜂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师:谁愿意来帮我把这三瓶蜂蜜送给三位客人?(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3.师:我们来看看,哪一瓶蜂蜜是给熊爸爸吃的?为什么最高的那瓶蜂蜜给熊爸爸吃?(中间那瓶蜂蜜最高,里面装的蜂蜜也最多,所以要给爸爸吃。)哪一瓶给熊妈妈吃?熊宝宝呢?为什么?

  4.师:他送的对吗?看小熊一家拿到合适的蜂蜜,非常高兴,听他们在说什么?(谢谢)那我们要说什么呢?(不用谢)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1.师:接下来要上第二样好吃的东西喽!是什么呢?(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可是这些玉米都长得一样高,要怎么分呢?诶,一样高的玉米哪个给熊爸爸吃?哪个给熊妈妈吃?哪个给熊宝宝吃?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2.幼儿操作:

  师:桌上为你们准备好了玉米材料,请你们帮我送给小熊一家,要仔细看清楚咯,哪个玉米送给熊爸爸吃?哪个给熊妈妈吃?哪个给熊宝宝吃?别送错了。

  3.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师:都送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送的?你们同意吗?

  4.小结:原来三根玉米虽然一样高,可是粗细不一样,粗的多,细的少一点,我们赶紧把玉米送给小熊它们吃吧。(师操作)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师:嗯,接下来该送第几样了?(第三样),看,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6个,123456数到6就是6),6个苹果该怎么分呢?那我们来听听小熊它们的意见好吗?(放录音)熊爸爸说:我个子最大,吃得最多,熊宝宝说:我个子最小,吃得最少,熊妈妈说:我个子不大也不小,所以吃得不多也不少。

  2.师:听清楚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3.师:现在请你们帮三只熊分一分苹果,注意咯:每只熊都要吃到,而且要全部分完。(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注意咯:三只熊都要吃到,要全部分完。)

  4.评价

  师:看看他是怎么送的?对不对?他呢??谁跟他一样?

  六、情境“分鱼”

  1.师:还有什么好吃的没有送上来?还记得吗?(鱼)看这里有几个盒子?盒子上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几?这是几?这个呢?2、3、6这几个数字和鱼有什么关系呢?告诉你们哦,盒子上的数字代表鱼的个数。数字6的盒子里有6条鱼。数字2的盒子里有2条鱼,数字3的盒子里有三条鱼。

  2.师:那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到底合不合适呢?我们来看看。

  3.师:把6条小鱼给熊爸爸,合适吗?那熊爸爸应该给他那盒鱼?熊妈妈呢?熊宝宝呢?

  4.师小结:有的时候呀,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区别图案的大、中、小。

  2、尝试将物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序,初步体验按规律排序的美感。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范作动物新衣样板

  学具准备:小羊、小猪、小狗的操作板 大中小图案的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操作板,引出活动。

  1、今天森林里要开舞会,很多小动物们都要去参加。

  2、小羊、小猪、小狗都在发愁?为什么呀?它们有没有漂亮的花衣服?

  二、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利用桌上的材料来帮小动物按排序规律来设计新衣服。

  1、我们小朋友愿不愿意来帮助他们呀?

  2、桌上的小碗里有很多漂亮的图案,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3、我们案例尝试一下这个小朋友的方法来给小动物设计的漂亮衣服。按大、中、小的规律来排序。

  4、哪么啊有其他的方法来为小动物设计新衣?尝试用小、中、大的规律来给小动物设计新衣。

  三、幼儿尝试按照大、中、小或小、中、大的规律来给小动物设计新衣。

  1、小朋友的桌上还有许多的`小动物在等着大家帮他们设计漂亮的新衣。

  2、大家可以尝试用大、中、小的图案来为它们设计,也可用小、中、大的规律来设计。

  3、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为小动物们设计出漂亮的新衣来哦!

  四、幼儿相互介绍、展示自己做的新衣。

  1、请幼儿来介绍一下,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来为小动物设计新衣的。

  2、小动物今天真开心,它们要谢谢大家,设计了这么漂亮的花衣服!他们穿了新衣服去参加舞会喽!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29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下数学教案02-26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兔08-24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04-18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01-04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1-04

小班数学教案【精】01-04

【热】小班数学教案01-04

小班数学教案【荐】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