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08:16:1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合集八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3以内的数,学习颜色与实物数量的匹配。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分享。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办家家》、《新年好》

  小熊一家的图片,红绿黄三种颜色标记。

  实物:(红):樱桃番茄、草莓、枣子。(黄)樱桃番茄、橘子。(绿)黄瓜、绿樱桃。

  活动过程:

  (一)、谈话:新年快要到了,小熊一家想做一锅美美的五彩汤,去送给朋友们分享。一大早,它们全家就忙开了。

  (二)、瞧:爸爸出来了。(出示爸爸的图片),音乐《办家家》,幼儿跟老师律动。

  看看爸爸要做什么呀?出示:绿标记。

  原来爸爸要找一个绿绿的好东西,做绿绿的汤。

  教师示范(拿只小碗,边找边说: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绿绿的黄瓜。舀起来,放到小碗里,送到爸爸的大锅里。)

  再请一个幼儿示范一次。老师强调:只要找一次就行了。

  提问:爸爸还会去找一个绿绿的什么放到大锅里?

  幼儿交流:找一个绿绿的青菜、找一个绿绿的樱桃......

  那我们就一起帮爸爸去找一个绿绿的好东西吧。幼儿操作,找好后倒到爸爸的大锅里。

  总结:爸爸找了什么?(师幼一起说)

  过渡:爸爸做好了绿绿的汤,干活去了。可五彩汤还没好呢?怎么办?谁来做?

  (三)、引出妈妈。(图片)音乐、律动。

  猜猜妈妈要做什么汤?出示:红标记

  红红的好东西有什么呀?幼儿交流:红红的苹果,红红的番茄,红红的草莓

  妈妈做的红红的好东西有几个呀?(2个)

  幼儿帮妈妈找两个红红的好东西,边找边说儿歌。找好倒进妈妈的大锅里。

  总结:妈妈找了什么?(幼儿一起说)

  过渡:妈妈做好了红红的汤,洗衣服去了。五彩汤还没好呢,怎么办?谁来做?

  (四)、引出宝宝。(图片)音乐、律动。

  猜猜看,宝宝要做的是什么汤?引出:黄黄的

  黄黄的好东西有什么呀?幼儿交流。宝宝要做几个黄黄的好东西?

  幼儿自己找,边找边说。

  总结:请幼儿说说宝宝找到了黄黄的什么?

  瞧,爸爸做了绿绿的汤,妈妈做了红红的汤,宝宝做了黄黄的汤。他们的汤是五彩汤吗?那怎样才能变成五彩汤呢?

  师幼一起制作五彩汤:五彩汤,五彩汤,加点绿绿的黄瓜。

  五彩汤,五彩汤,加点红红的.番茄。

  五彩汤,五彩汤,加点黄黄的橘子。

  ……

  (师幼一起把三锅汤合并成一锅五彩汤)

  搅一搅,拌一拌,看一看。五彩汤好了吗?还想加点什么吗?(加点好吃的饮料吧)

  请幼儿一起参与加水、加橙汁的过程。

  (五)、搅一搅,再拌一拌。拍手,五彩汤好了!幼儿品尝。

  美美的五彩汤,一个人吃不香,大家吃才香。我们还有好多碗,好多勺子。去请别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借助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认识白天、晚上。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3、提高幼儿表现力及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地上画两个大圆圈;白天、黑夜的背景图;白天、黑夜的标志卡片。

  欢快的和安静的乐曲各一段。

  2、学具准备:白天、黑夜活动卡片若干;自制小老鼠若干;蜡烛、台灯、手电筒、

  灯笼、太阳镜、太阳帽、遮阳披肩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1、即使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猫钓鱼”“小猫捉老鼠”的情景游戏。

  2、分享交流:

  ①小猫什么时候钓鱼?什么时候捉老鼠?

  ②小朋友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

  二、幼儿感知理解白天、黑夜。

  1、幼儿从小筐中挑出蜡烛、灯泡、手电筒、灯笼、太阳镜、太阳帽、遮阳披肩等实物,从物体的`用途感知白天、黑夜。

  2、教师出示标志多种,引导幼儿为白天、黑夜选择标志,并说说白天是怎样的?黑夜是怎样的?

  3、小结:太阳表示白天,白天的天是亮亮的,小朋友要上幼儿园,做游戏,学本领,爸爸妈妈要上班,去工作;到了晚上天就慢慢地变黑了,月亮也悄悄地出来了,我们在家里就要打开电灯才能看清东西,我们小朋友也要睡觉了。

  三、幼儿区分白天、黑夜(出示幼儿《数学》用书第24页)。

  下面四幅图中的事发生在白天,还是夜晚?发生在白天,就给太阳涂上颜色,发生在夜晚,就给月亮涂上颜色。

  四、小结幼儿上课情况后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2和3的数量。

  2.体验寻找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布偶1个、5种水果图片、图画书《小熊的烦恼》、国王图像1个、圆点卡片(每个幼儿2张)、魔术箱2个。

  活动过程:

  1.寻找2个和3个

  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引导幼儿寻找2个和3个。

  ——今天,陈老师给宝宝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妮妮。妮妮说:“你们好!我叫妮妮,很高兴能够认识你们!”宝宝应该跟妮妮说什么?

  ——妮妮说:“今天我要带宝宝去旅行,宝宝开不开心!”

  ——(妮妮)现在请宝宝在位置上坐好,我们出发啦!

  ——叮咚!水果王国到了,瞧!水果王国里有好多的'什么啊?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那些好吃的水果?

  ——哎呀!水果王国里有这么多水果,看得我眼睛都花了,现在我要请宝宝帮我找水果,找到之后把它们摘下来给大家看一看你摘了几个,然后再把它再下来放进篮子里,我们把摘下来的水果带回家吃,好不好?

  ——请一个宝宝找一找水果王国里有几个西瓜?

  ——请一个宝宝找一找水果王国里的苹果有几个?

  ——哎呀!老师突然好想吃香蕉啊!可是我却找不到它了,请一个宝宝来帮帮我,找一找香蕉有几个?

  ——请一个宝宝找一找有几个苹果?

  ——请一个宝宝找一找菠萝有几个?

  2.辨认2个和3个

  幼儿在图画故事中根据教师的提醒辨认2个和3个。

  ——宝宝摘水果摘的累不累啊?小熊说:“宝宝,宝宝到我家来休息一下吧!”

  宝宝想不想去?

  ——现在我们来到了小熊家,宝宝看一看小熊家有什么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熊家的墙上有几幅画?

  ——一起来数一数小熊家有几张椅子?

  ——小熊家的冰箱有几扇门啊?

  ——因为宝宝来到了小熊家,小熊非常的开心,于是他一下子从冰箱里拿出了几个冰激凌?

  ——本来这2个冰激凌是小熊拿来给宝宝吃的,可是他看到那又香又甜的冰激凌,便忍不住“哇呜”一口吃掉了一个,哇,好好吃哦!小熊又忍不住“哇呜”一口吃掉了另一个。这时小熊吃掉了几个冰激凌?

  ——小熊一下子吃掉了2个冰激凌,突然小熊用手捂着嘴巴大声的叫起来“哎呦!哎呦!痛死我了!我的牙齿好痛哦!谁来帮帮我?”这下小熊可遇到麻烦了,宝宝,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前评析:

  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科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而比较多、少、一样多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我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在本活动中采用盖瓶盖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再通过练习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最后,通过游戏活动“分点心”对所学知识予以巩固,层层递进。游戏中采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可爱的小羊形象,贴近幼儿,能更好的调动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两群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感知目标)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能力目标)

  3、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

  1、瓶子三组。

  (1)三组颜色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红、黄、蓝,三组。每一组的瓶身与瓶盖的颜色相同(即如红色组的凭身为红色,瓶盖也为红色)。

  (2)瓶盖的数量可以与瓶身不一样。

  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卡通形象若干。

  3、点心卡片:香草蛋糕、巧克力草饼、青草沙拉若干分。

  活动过程实录:

  一、操作活动:盖瓶盖

  出示瓶身,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瓶子,可是这些瓶子的盖子都没有盖好,请你们帮它们找到盖子子,给他们戴上吧。

  1、第一次操作:请帮红色的瓶子盖上红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多,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多”。

  2、第二次操作:请帮蓝色的瓶子盖上蓝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少,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少”。

  3、第三次操作:请帮黄色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与瓶子一样多,并学习说“盖子与瓶子一样多”。

  该环节采用幼儿操作导入,〈纲要〉提倡幼儿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学习”,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让幼儿动手操作,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事半功倍。

  二、尝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

  1、请幼儿观察红色组的瓶子,观察后提问:

  师:请你们看看,红色的瓶子和瓶盖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幼:没有,盖子多出来了。

  师:盖子多出来了,它没有朋友了,好孤独啊,它会哭的,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多出来的盖子的问题。

  幼:可以再找来和红盖子一样多的红瓶子,这样就可以一样多了。

  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以小红花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比瓶子少”的问题。

  三、游戏:分点心

  1、师:今天,青青草原上的小羊们来我们班做客啦,快来看看都有谁?

  出示小羊,分别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一一介绍。

  2、师:小羊们从那么远的青青草原来,肚子都很饿了,我们给他们分点心吃吧。

  请幼儿按要求给小羊们分点心:

  第一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块香草蛋糕,沸羊羊对香草过敏,请不要分给他。分好后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少。

  第二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块巧克力草饼,懒羊羊最喜欢吃巧克力草饼了,请分两块块给他。分好后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多。

  第三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份青草沙拉,分好后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幼:蛋糕和小羊一样多。

  四、师:小羊们都吃饱了,他们很开心,邀请我们到青青草原上去跳舞呢,走吧,我们一起排好队出发喽!

  本环节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能够更好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小班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越是接近孩子喜欢的形象越容易带动孩子自主学习,通过给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点心,既能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巩固,又有效的贴和了孩子的心理,课堂气氛好,且孩子注意力集中。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瓢虫纸具打印若干份。

  2、树叶纸具3片。

  3、小虫若干。

  4、PPT课件、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小班数学教案《瓢虫找家》含PPT课件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2.有两个孩子积极性不高,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5以内实物卡片、点子卡片。

  操作方法:

  1、引导幼儿探索接龙的规律,把相同数量的物体接在一起,可从前接也可从后接。

  2、幼儿边操作边说谁和谁一样多。

  3、依次类推,直到卡片接完。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给物品和数字按1—5的顺序进行排序。

  2. 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 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接龙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数量为1—5的小动物卡片和小动物的头饰。

  2. 磁性数字1—5两套。

  3. 跳圈和钻圈。

  4. 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1. 通过游戏“排队”,复习5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和5以内的.数序。

  (1) 教师: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数一数每种小动物分别有几只?请让数量最少的小动物站在最前面,数量最多的站在最后面,给小动物们排排队吧。

  (2) 教师:队伍排好了,我们一起来报一下它们的数量吧!“1只小兔、2只黄狗、、、、

  (3) 教师:谁能来单独数一数。

  2. 游戏“接龙“,将数学按照1—5的顺序进行排列。

  (1) 教师:现在我们来和小动物一起来玩“接龙“的游戏,好吗?

  (2) 游戏玩法:幼儿分组,每组5人,用一种小动物来命名。

  (3) 依此类推进行接龙游戏,其余幼儿分列两边为他们加油,一轮游戏后换另外两组幼儿进行游戏。

  3. 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玩接龙游戏高兴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叫阿鹏也在玩接龙游戏,看一看他是怎么样将西瓜和数字进行排列的?

  《小班数学教案:“西瓜接龙”》摘要:动物卡片和小动物的头饰。 2. 磁性数字1—5两套。 3. 跳圈和钻圈。 4. 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1. 通过游戏排队,复习5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和5以内的数序。 1 教师: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数一...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数学活动:小鸡捉虫(并放对应比较5以内物体的等量关系)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比较物体数量的游戏。

  2、能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并正确地使用操作材料。

  3、会应用并放的方法比较5以内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理解物体间的等量关系。

  重点

  难点重点:认识对应图,知道对应图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对应图。

  难点:使用对应图,用并放对应的方法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比较。

  活动准备

  小鸡和虫子的磁性图片各5张、对应图大一张、小每人一张;

  小图片每人一篮(内有两种卡片各5张)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小鸡捉虫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操作:小鸡捉虫。

  1)请幼儿猜猜草地上无序摆放的'小鸡和虫子,说说哪个多,哪个少,虫子够不够小鸡吃?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出示对应图,并介绍对应图的名称、使用方法。

  ——第一排放小鸡,一个格子里放一只小鸡;

  ——第二排放虫子,一个格子里放一条虫子;

  ——注意摆放方向:从左至右

  ——摆放好后引导幼儿观察:小鸡和小虫子是一样多的!

  3)教师小结:一只小鸡吃一条虫子,第一排的5只小鸡和第二排的5条虫子一样多。

  3、个别操作:蝴蝶找花。

  1)无序摆放三只蝴蝶和四朵花,请幼儿说说哪个多,哪个少?

  2)请个别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用对应图比较蝴蝶和花的多少。

  4、幼儿操作:我们和小鸡做游戏。

  1)请每位幼儿从篮子里拿出卡片,用对应图比一比,说说哪种卡片多,哪个少?为什么?

  2)如时间充裕,还可交换篮子里的卡片,再进行一次比较。

  4、小鸡吃饱了要回家,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下数学教案02-26

小班数学教案09-29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兔08-24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1-16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01-01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04-18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03-30

小班数学教案优质01-07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