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1 08:45:1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9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1、通过尝试种花游戏,复习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的方法,感知集合的形成。

  2、初步感知交集,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学具:

  1、幼儿操作板及各种花人手一份2、游戏用各种花及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巩固标记

  1.认识花

  师:“今天,我们要和电脑娃娃玩游戏。”“草地上开满了许多花,你们知道有什么花吗?”让幼儿知道花园里的花除了种类(郁金香、喇叭花)不同外还有颜色(红色、蓝色)不同。

  2.按标记种花

  师:“草地上有两个什么形状的花坛?”(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长方形;三角形上蓝色标记,长方形上有小标记)

  师:“电脑娃娃想请小朋友把花按标记种在花坛上。”(请幼儿帮帮电脑娃娃种花)

  3.幼儿操作,按标记种花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花和花坛,请小朋友按自己花坛上的标记种花。”(幼儿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按标记种花,教师指导。)

  二、初步感知交集

  1.电脑演示,提出问题

  师:“蓝色的小花不高兴了,它即想跟蓝花在一起又想跟小花在一起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2.感知交集

  师:“我们来看看,三角形和长方形中间有个什么图形?”(小梯形)

  引导幼儿说出小梯形里应该种蓝色的小花。

  3.幼儿操作、感知交集

  师:“电脑娃娃的小梯形种上了花,你们的小梯形种上花了吗?”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操作板上的小梯形里种花,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梯形里种了什么花?

  三、游戏:《花仙子》

  复习巩固标记,进一步感知交集

  四、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幼儿园外面也有许多美丽的花坛,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花坛可以种花。”(听音乐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充分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形与体的不同,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游戏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规定一游戏区域,师幼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

  游戏一:修房子

  游戏目标:

  初步感知六个面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拆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浆糊、抹布。

  游戏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大风把小动物的'房子吹坏了,我们要帮助它们修房子。

  2、幼儿两人一组,各选一拆开的纸盒,用浆糊将纸盒还原修好,修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赢家。

  游戏二:粉刷墙面

  游戏目标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

  游戏准备:

  正方体纸盒,调好的各色水粉颜料若干,每色颜料盒内放一支毛笔。

  游戏过程:

  1、教师:小动物的房子修好了,我们还要帮助它们粉刷墙面呢!

  2、请幼儿在正方体纸盒的六个面上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互相说说自己刷了哪些颜色,比一比谁刷得最均匀,色彩搭配最漂亮。

  注意事项:

  为防止颜料沾在手上,可提醒幼儿等纸盒的一面稍干后再接着刷其他几个面。

  游戏三:标号码

  游戏目标: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组成的。

  游戏准备:

  刷好颜料的正方体纸盒若干,用了幼儿写字的空白卡片、铅笔若干,浆糊、抹布。

  游戏过程:

  1、教师:小动物们快要搬进新房子了,现在我们要给房子的每扇门上都标上号码,请你先数数房子有几扇门,需要几张卡片。

  2、幼儿数正方形的面,取空白卡片,写好上6的数字后,分别贴在纸盒的六个面上。

  注意事项:

  用橡皮擦去卡片上的数字后,可反复游戏。

  游戏四:砌围墙

  游戏目标,

  感知正方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间关系。

  游戏准备:

  正方体积木若干,“房子”若干。

  游戏过程:

  1、教师:为防止大风再把房子吹坏,我们得想办法在房子周围砌上围墙。

  2、幼儿用“砖”(正方形积木)在“房子”周同拼搭、堆砌成“围墙”。

  注意事项:

  此游戏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比赛。

  游戏五:“算成本”(数正方体)

  游戏目标:

  培养空间想象力,体验数与形的关系。

  游戏准备:

  修好的“房子”、砌好的“围墙”。

  游戏过程:

  1、教师:房子、围墙全修好了,用了多少材料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幼儿自选一砌好的围墙,数一数无遮挡的与有遮挡的立体图分别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互相说一说,比一比,哪座“房子”用的“砖”少,成本低。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一) 准备材料: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二)活动过程:

  (1)认识数字3:

  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2)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3)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记录表、数字卡、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幼儿随音乐《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2.在进入教室时,每位幼儿从树上摘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让幼儿给水果分类,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课件,幼儿学习分类统计

  1.出示课件,水果统计表。

  2.教师讲解统计概念。

  3.学习条形统计,通过图表感知数量多少。

  三、游戏《猜拳》

  游戏规则: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本文教师出示统计表,找一名幼儿进行统计,其余幼儿猜拳游戏。

  四、幼儿操作帮助小熊在超市物品进行分类并统计。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变化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较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

  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较的?

  4、引导幼儿观察刚才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

  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二、幼儿操作,比较橡皮泥的多少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相互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较的?

  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较的?

  3、请幼儿演示比较、并表述比较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思考: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三、游戏:我会变规则:教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活动反思

  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物体多少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大班数学计算:神探咪咪日期活动名称计算:神探咪咪执教者活动目标在游戏情境中复习7以内的数数、序数、数序、分类比多少及识别几何图形。环境创设环境情境布置图、操作材料、记号笔重点与难点习7以内的数数、序数、数序活动过程:

  一、探路

  1、小兔报告,毛先生家发生了盗窃,小偷有一大批,情况紧急,全体警探要立刻区破案。这是猫先生家的地图,每一位咪咪探长都要动脑筋尽快寻找。

  2、提示从7号公路上走,找到三角形的路,找到三个圆形,找到大的圆形的路,找到五个三角形的路。

  3、警探们终于找到了猫先生的家。

  二、侦探

  1、看这是毛先生的摄像机拍到的小偷的码洋。达蒙饰只有7个模糊的点,需要我们把这些店链起来才能发现,请我们的.警探去连起来,看看谁是小偷。

  2、我们要将小偷一网打尽,只要把这张图中的7个点按7—1的顺序连起来就能发现鼠洞了。

  三、抓获

  1、鼠洞找到了,勇敢的咪咪神探们要区抓老鼠了,要有勇气和智慧。

  2、看看你的标志,根据你的标志上是几个点就去抓数字几的老鼠。

  四、颁奖

  老鼠都被抓住了,咪咪神探们个个又聪明又勇敢。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是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在寻找猫先生家的路线中,集合对图形的复习。

  第二环节是通过根据数字的数序连线,引导幼儿复习7以内数字的数序的正数和逆数。

  第三环节是根据头饰上的数量标志找老鼠,引导幼儿复习点与数练习,并复习手口一直的数数。

  第四环节是颁奖课结合图形或颜色的分类。帮助幼儿复习分类。反思与调整: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过程:

  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幼儿坐到位置。“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放录音一遍。“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幼儿自由说。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鸡,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 放录音“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放录音,游戏一遍。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放录音游戏一遍。

  四、看图谱,学儿歌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 老师念儿歌一遍。

  ② 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跟念儿歌一遍。

  小结: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

  目的:

  1、培养幼儿的倾听力

  2、学习动物的叫声

  准备:1、五种动物的图片、挂件。

  2、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

  3、图谱一张。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算式。

  2、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含意。

  3、复习8的组成及8的加减。

  4、能学习新内容并参加多组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点子图两张,算式卡片

  2、学具六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复习8的组成----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

  2、复习8的加减----游戏:开火车

  二、看点子图列算式

  1、观察点子图:

  图上有几个点子,合起来是多少?

  2、用算式记录并讲述。

  (1)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意思?

  (2)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上意思的?”(例:3+5=8)

  (3)读算式一遍

  3、观察点子图:

  (1)图上有几个点子,表示什么意思?

  (2)用算式记录并讲述。(方法同上)

  三、小组活动

  1、算式卡片接龙。(请一位幼儿说说这组要求。)

  2、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

  3、涂色记录

  4、分隔点图记录

  5、看点图列算式

  (1)看看纸上的点子表示什么意思,用算式记录,再说说算式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最后把算式读一遍。

  (2)今天的新活动每位小朋友都要争取完成,再看看谁完成的活动最多。

  四、活动

  让幼儿继续感受一道算式表示不同中的.相同数量关系

  1、请个别幼儿讲述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及看点图列算式活动。

  2、编应用题:8-4=4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什么事情?

  3、了解幼儿完成新活动和活动数量的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3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7-04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_大班数学教案07-08

有关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9-13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09-08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