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8 08:19:4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学习点数,是小班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怎样将这种枯燥的操作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呢?,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再以最能吸引小班幼儿的糖果为主线,进行各个环节的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大胆表达,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有关数概念的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匹配相应数量的数字。

  3、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

  三、活动准备

  1、糖果、各色糖果卡片、盘子、数字卡片、透明塑料袋、铃鼓。

  2、学会念儿歌《糖果》。

  四、活动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开花,开成一朵大红花。

  二、围绕糖果的游戏,让幼儿感知5以内数量,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学习实物与数字匹配。

  1、游戏:分糖果

  (1)出示各色糖果的图片,请幼儿将糖果按颜色分类摆放。

  (2)出示1—5的数字卡,请幼儿帮数字宝宝找糖果做朋友。

  2、游戏:夹糖果

  幼儿用两个手指做“夹子”,从盘子里一粒一粒的夹糖果,边夹边数,老师敲铃鼓,铃鼓声一停就不能再夹,再请幼儿说说自己夹了几颗糖果,问问朋友夹了几颗糖果。(可按颜色夹)

  3、游戏:吃糖果

  幼儿扮演糖果,老师扮演吃糖果的人,带领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糖果圆,糖果方,糖果弯弯像小船,糖果甜,糖果香,快快让我尝一尝。当念完儿歌,老师快速举数字卡,卡上数字是几,就几颗糖果抱在一起,抱错了的糖果就要被吃掉。

  4、游戏:装糖果

  每个幼儿一个装有数字卡片的塑料袋,要求按数字卡上的数量一颗一颗的将糖果装到袋子里,幼儿间相互验证、老师验证。

  三、延伸活动:分享糖果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数学活动重在操作,幼儿又喜欢动画,以小猪过生日的形式更加吸引幼儿的兴趣,在幼儿熟悉的过生日环境中学习显得更加轻松,幼儿更加愿意主动探索,让整个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学习点数取物,并进行分类,让幼儿在积极主动地体验过程中享受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在活动中加强观察力和思维力。

  3、体验操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难点:能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PPT课件,小动物五只,5以内数字卡。

  学具:印有数字、点子的盘子每人一只;雪花片;蘑菇、草莓、骨头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感知

  1、引入活动,小猪过生日,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出示PPT。

  2、小动物给小猪过生日来啦,并送来了许多礼物,听一听谁来啦

  A:看谁来了?(小猫)他给小猪送来了什么礼物,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一根棒棒糖)

  B:看又是谁来了?(小狗)他给小猪送来了什么礼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两个花盆)

  C:小羊小青蛙也来啦,送来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小羊三个篮球,小青蛙送来四个蝴蝶结)

  3、小猪邀请好朋友吃蛋糕了,看看小猪过几岁生日(五根蜡烛,五岁生日)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反思《小猪过生日》含PPT课件

  三、游戏巩固

  1、小猪想请小朋友帮助他招待小动物,如果这个小动物对应的数字和实物数量一样,就放进相对应的篮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检查幼儿操作情况。

  四、生日快乐

  小猪的生日会越来越热闹了,我们一起为小猪唱生日快乐歌!

  教学反思:

  1、这是小班的一堂数学复习课,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增加一点按数取物的知识,让复习课提升了高度。

  2、活动过程我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讲求对幼儿能力的同等对待,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可是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对于操作环节掌握度不很自信,但是相信只要幼儿对课堂感兴趣,整个过程都将会很好的掌控!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将不同颜色、大小的树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掌握3以内的物体有规律的排序方法。

  2、操作活动感兴趣,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领幼儿散步观察秋天树叶的变化,捡红、黄树叶。

  2、干2 个,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3、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出示实物树叶,用情节引入。

  2、树叶宝宝请站好。

  二、学习树叶排序

  1、观察3片黄树叶、红树叶的大小不同,并且分别站在相应的颜色旗的队伍中。练习排序:跟在黄旗的后面,从大到小(最大的——大的——小的')。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最大的——大的——小的。

  3、请个别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树叶排序,边排边说。

  4、黄树叶排好队了,可是红树叶呢?

  5、同样的方法,练习从大到小排序,边排边说。

  6、幼儿操作活动,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三、除了从大到小的排序,还可以怎样排序?(从小到大)

  幼儿探索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树叶。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和区别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纸制小路、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小白兔告诉老师她的房子破了,请老师给她盖一间漂亮的新房子,你们看老师盖的新房子漂亮吗?小白兔对老师说谢谢。

  二、出示图片,提问:

  师:真漂亮的房子啊!你们看,老师把房子的大门盖成什么形状的啊?

  师:真聪明!那这间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啊?

  师:又猜对了,那我还想问问你们这间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啊?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部都答对了,而且我们的`图形宝宝也好厉害啊,三角形可以做房子的屋顶,正方形宝宝可以作房子的身体,圆形可以作大门。

  认识各种形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图片、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

  教学过程 :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幼儿:三角形 师:房身呢? 幼儿: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幼儿: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 出示“魔术箱”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三岁半到四岁的小班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经过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在已有认识3的形成的基础上来初步感知4的形成,并将这一活动与招待客人的社会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准备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梨。

  动物玩具4个。

  水果盘。

  活动过程

  一、手指小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小手伸出来一起做游戏

  一个小手指呀,点点点

  两个小手指呀,剪剪剪

  三个小手指呀,弯弯弯

  四个小手指呀,挠挠挠

  五个小手指呀,拍拍拍

  小手拍拍欢迎你

  今天呀,张老师请几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

  (欢迎)它们是谁呢?小手拍拍欢迎小客人吧。

  出示小兔、小牛、大熊猫

  二、点数小客人的数量,感知4的形成。

  1、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指,数一数来了几位小客人了?

  (1、2、3)3位小客人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3.

  2、咩咩咩,咩咩咩,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小羊

  来了几只小羊?(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1

  3、现在一共有几位小客人啦?用你明亮的眼睛仔细看,伸出灵巧的小手跟老师边指边说1、2、3、4、

  一共4位小客人

  先来了小兔、小牛、大熊猫3位小客人

  又来了小羊1位小客人

  现在一共是4位小客人。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出示数字4。3添上1是4.

  三、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再次感知4的形成。

  1、先请客人喝饮料吧。端出3杯饮料。

  数一数,有几杯饮料?(1、2、3)

  4位客人,只有3杯饮料。小羊没有,怎么办呢?

  (再端1杯饮料)。3杯饮料添上1杯饮料是4杯饮料。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2、看这儿还为它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都是什么水果呀?

  《小班数学教案“开心果果”》摘要: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经过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在已有认识3的形成的基础上来初步感知4的形成,并将这一活动与招待客人的社会活动相...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拼图的基本方法。

  2、学习根据图案的局部特征和切口形状,找出图案缺失的部分。

  3、提升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分割的动物图片若干。

  3、花朵、大树、汽车等两个半张的拼图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案局部特征和切口特点。

  1、教师:请小朋友拿一张图片(动物图片散放在桌子中间),看一看,图片上有一条什么?(线)请你用手指描一描这条线再把它撕开。

  2、教师:现在这张图片变成了几张,还是完整的'吗?

  二、根据切口和图案进行拼图。

  1、教师:请你拿起其中一张,摸一摸撕开的这个切口,再摸一摸另一张。

  2、教师:试着拼一拼,看看接口处的两部分图案和颜色一样吗?是不是又变成一个完整的图了?

  3、教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拼到一起的?(切口吻合、颜色一样的拼在一起。)

  三、练习拼图。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图片,帮他拼一拼。

  四、巩固拼图方法。

  1、练习拼背景不同、图案不同的拼图。教师:请看,这张图片是完整的吗?(出示半张图片操作卡)我们来找一找它的另一半在哪儿呢?(请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张图片,帮它找到另一半,拼在一起。

  2、提供背景相同、图案不同的材料,步骤同上。

  3、提供背景相同、图案相同、切口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五、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看一看,说一说。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宝盒是完整的吗?它们装的东西一样吗

  2、取下图卡,拼一拼,最后粘贴完成。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下数学教案02-26

小班数学教案09-29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兔08-24

图形的小班数学教案10-12

小班《鞋子配对》数学教案01-28

【精】小班数学教案01-29

小班数学教案【荐】01-05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01-06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