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28 17:53:5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1.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2.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3.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4.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和半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和半点。

  2、初步感知时间的重要性,懂得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1、每人一个活动的.钟面。

  2、实物钟人手一个,五角星若干。

  过程:

  (一)、认识整点:

  1、讲述故事《小明的秋游》。

  “小明去秋游了吗?怎么没去成?他应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起床的?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2、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

  (1)观察四个钟面,找一找它们的秘密。

  (2)与幼儿一起归纳:分针指向阳花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3、请幼儿用身体表现几点整。

  4、请幼儿在活动的小钟上拨已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彼此交流。

  (二)、认识半点:

  “刚才发现有的小朋友睡觉的时间是这样的?这是几点?”(出示半点钟面)

  (1)找一找半点钟面的秘密。

  (2)帮助幼儿半点时针和分针的规律,重点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的规律。

  (3)幼儿用身体表现半点。

  (三)、幼儿在实物钟上互相游戏。(一个拨一个说时间,说对的给一个五角星)

  (四)、结束部分: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拨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活动准备

  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活动过程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大班数学: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3. 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手环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①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只手,招招手。

  ②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右手?

  ③伸出左手摇一摇。

  ④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 竞赛游戏:我说你做

  (1)按手环颜色分组进行比赛

  (2)比赛中用五角星进行评价

  6.评出冠军组。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俩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问: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1)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3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_大班数学教案07-08

有关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9-13

大班数学教案:新车02-12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02-05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