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3 10:56:0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3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感知许多物体(或图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理解二等分的含义;(2)尝试运用等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3)喜欢等分物体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重点:学习二等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难点: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会玩“切西瓜”的游戏;幼儿使用过刀具,能安全使用刀具。物质准备:

  1、教具准备: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各一。2、学具准备: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人手一份;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边三角形纸片人手一份;剪刀、小刀、小碟子、笔若干;豆腐干、萝卜片若干;海带丝、面条若干;红枣、花生仁若干;“分数圆片与数字连线”的作业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游戏“切西瓜”,初步感知二等分(7分钟以内)

  1、引题:“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吃西瓜,好不好?”

  2、玩法:幼儿站成圆圈,手牵手。教师扮演切西瓜的.人,从圆圈的正中间穿过,一边走一边说:“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俩。”走到一对幼儿面前,教师用手当刀,轻轻切开幼儿牵着的手。然后教师一边沿圈走,一边挨个摸幼儿的头。当摸到一半的时候,教师说:“我把这一半西瓜送给客人老师吃。”被摸了头的幼儿蹲下。

  3、游戏反复进行2-3次。

  二、集体活动——学习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义(15分钟左右)

  1、感知二等分

  (1)教师出示教具“红、绿圆片”,把两个圆片叠在一起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两个圆片一样大”。

  (2)教师将红色圆片沿中线分开,并与幼儿一起比较分成的两份的大小。得出结论:一个圆片可以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叫做二等分。”

  (3)幼儿操作学具“红、绿圆片”感知二等分,将其中一个圆片进行二等分。

  2、了解整体大于部分

  (1)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和绿色圆片进行比较,区别大小。告诉幼儿没有分的绿色圆片是整体,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是部分。

  (2)小结:整体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过来,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体小,而且正好是原来那一份的一半,我们把这一半叫做整体的二分之一。(教师出示二分之一的数卡)

  3、图形二等分

  (1)提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把这些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可以相互轻声讨论。

  (3)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图形贴在展示板上。

  (4)和幼儿一起检查、反馈幼儿操作结果。

  4、生活中等分的运用

  师:“除了这些图形能等分外,平时我们生活中用过等分吗?”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三、分组活动——运用二等分,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3分钟左右)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师:“为了招待客人老师,今天食堂里准备了好多菜,请大家帮忙把食物二等分,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放在各组的盘子里,并在盘子边沿贴上自己的学号,送到‘厨房’让厨师检查一下是否合格。”每个小朋友每样食物都要分过去,而且每种食物都只分一次。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切豆腐干、萝卜片,进一步感知物体的二等分现象。

  第二组:把海带、面条剪成一样长的2段,感受长度的二等分。

  第三组:把红枣、花生仁分成数量一样多的两份,感受数量的二等分。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二等分的,什么东西可以二等分,并动手尝试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2、会辨认圆柱体的物体,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3、发展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圆柱体的积木若干;

  2、操作册:第6册P53。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摸摸**快回来。圆圈中摆放若干大砖块、大积木、易拉罐。幼儿听音乐在圆圈周围自由走动。

  2、集体活动。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感知圆柱体。

  请一名幼儿把双手伸到相中选中一个几何体,摸一摸、想一想,充分感知后大声地向其他幼儿描述魔道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认识圆柱体。

  游戏继续进行,当幼儿摸到圆柱体,经过描述后,其他幼儿不能准确猜出是什么几何体时,教师举起圆柱体,告诉幼儿:这种形体叫圆柱体。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和圆柱体的积木相同形体的物品,通过自有触摸和摆弄,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试着滚动圆柱体和球体,观察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并尝试从写披上向下滚,看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3、完成操作册。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册习题。

  (2)分发幼儿操作册,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

  (3)教师批改幼儿操作册,错误的地方督促幼儿订正。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指导幼儿参观学习同伴的活动成果,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探究管子不断变形的过程中,丰富几何形体等相关数学经验。

  2.愿意交流不同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相互竞争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管子的经验;

  2.教学准备:课件、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管子若干(直管、十字管、弯管)、教师用管子、图文“秘密提示卡”6张等;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回忆玩管子积木的经验,激发参与兴趣。

  1.幼儿交流经验,在相互分享中激发玩管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框里是什么积木?平时你能用管子积木变出什么好玩的?

  2.交代分组情况。(按管子颜色分四组)——师:今天,我们要分组来玩“管子变形闯关”游戏。

  (二)动手动脑,在探究管子变形中不断丰富几何形体等相关数学经验,促进合作能力的发展。

  1.第一关:管子变长棒——在自主探究中丰富比较、等量等相关数学经验,愿意交流。

  (1)(图一)在观察、相互交流中了解闯关任务一:管子变长棒(师:你能看懂第一关任务吗?)

  (2)幼儿操作。(重点:两根小棒一样长。数数每根小棒有几个管子?)

  (3)交流比较。师:你们的小棒都一样长吗?怎么比?(发现秘密一:管子插时用力)提示卡

  2.第二关:管子变方框——两人合作探究管子变方框的方法。

  (1)(图二)师:第二关任务是什么?你发现要完成方框还需要什么?(十字管、两人合作;方框有几根小棒?几个十字管?)(发现秘密二:两人合作;发现秘密三:粗头找细头)提示卡

  (2)幼儿两人合作。讨论:每组可以完成几个方框?(重点:两人合作情况、管子插接方法等)

  (3)分享讨论。请幼儿交流搭建困难或介绍好办法。

  3.第三关:管子变方架子——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讨论交流,不断丰富立体几何形体的相关数学经验。

  (1)(图三):观察图片,了解几何形体的结构特点。

  ——第三关:这是一个什么?(方架子)——师:可以怎么搭?和大家讨论一下。(发现秘密四:六人分工合作)提示卡——幼儿交流小组意见。师: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有几根小棒?几个十字管子?几个弯管?重点讨论:原来三个方框拆掉几个?六人怎样合作才能最快完成?)

  (2)第一次尝试。师重点关注遇到什么问题。

  (3)交流讨论失败的原因。

  ——师:闯关时出现什么问题?谁有好办法?

  ——视频与实物解析,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几何形体结构特点。重点观察:方架子由两个方框、四根小棒组成。

  (4)第二次尝试。根据讨论经验继续完成闯关任务三。

  (5)幼儿交流成功经验、交流好办法。(发现秘密五:弯头方向)提示卡

  (三)管子畅想:在猜测想象、对比观察中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愿望。

  1.管子游戏畅想。师:猜猜第四关的任务是什么?

  2.管子闯关拓展。师:看看比比,第四关任务和第三关有什么关系?回到教室我们再去研究!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2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3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_大班数学教案07-08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26

大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