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2-07 15:16:57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 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买来了12副乒乓球拍,每副1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怎样列式?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概花多少元?

  新课标第一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想法真不错!

  二、探究新知

  师:×12到底得多少哪?请同学们开动动脑想办法,看谁能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或手中的学具,最先争夺智慧星——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师:会动脑筋,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你们觉得这个方法行不行?

  师:错,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你们认为呢?

  师: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师:说说看!

  师:真巧妙。

  师:可以吗?算算看。

  三、提升

  师:这样也可以,同学们非常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它们之间有联系?

  ……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乘数是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方法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6=8(个)

  还能够提出不一样的减法问题吗?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7=7(个)

  观察图,理解图意

  蜗牛在跳伞

  (1)背红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黄色的多几个?

  14-6

  纸上计算 14-6=8

  (2)背蓝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红色的少几个?

  14-7

  14-7=7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出示11页例题

  提问: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怎么列式?

  11-5=?如何计算

  用小棒演示 11-5=6(个)

  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呢?

  11-2=

  12-3=

  13-4=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10课时)

  认识整十数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认识几十几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

  一、认数

  一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10课时)

  认识整十数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认识几十几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题图、96页例3、第9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考点分析

  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 体 相 结 合为 特 征 的 探 究 性 教 学 模 式 ,让 学生 在 观 察 、猜 想 、验 证 、归 纳 、交 流 中 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 对 前 面 所学 的长方 形 、正方 形 、平 行 四 边 形 和 三角 形 面 积 知 识 的 发 展 、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学习梯形的面积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思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在动手剪拼中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初步掌握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到了转化的思想,尤其是在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已学过的图形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这为本课学习求梯形面积的思想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放手指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在掌握运用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专家建议

  五年级的学生已对图形有力基本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及已有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的抽象能力与归纳理解能力都是在实物的表象层次上,所以讲授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本章节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游戏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

  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师揭示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法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二、新知探究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请同学们打开学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点?

  生:各种梯形,每种两个,每种梯形颜色一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师生共同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

  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 x=480

  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 x

  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计划的(1-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我认为也可以这样列方程:x×(1- )=480

  师:这三位同学都是从列方程的角度求出了解,你们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生4:我用算术方法解。从线段图可以看出把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看作9份,实际用水比原计划节约 ,那么实际用水 的吨数就是这样的8份,这正好是480吨。480÷8×9,先求每份的吨数,再乘9,就得实际用水的吨数。

  师:对他的解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认同。

  生5:我同意生4的解法,当然也可以这样列式:480÷8÷ 。先求出每份是60吨,这60吨相当于原计划用水的 ,所以再除以 就是原计划用水540吨。

  此时,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他们私下小声地议论着,过了一会儿,生6面带疑惑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列了两个算式,不知对不?

  师:你先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生6:我的算式是480÷9÷ 和480÷9×8

  师:对这两个式子,你们议一议好吗?

  生7:这两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如果这两个算式是正确的,那么刚才列出的480÷8×9或480÷8÷ 就是错误的,而刚才的算式我们已经算过了,是正确的。

  生8:我来补充,我也认为这两个算式是错误的。从线段图来看,480吨与9份显然不相对应,所以480除以9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生6略有所悟地点着头,表示接受。

  生9:老师,我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受到启发,480吨的对应分率是(1- ),直接列式是480÷(1-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利用原有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真了不起!你们对刚才的这些解法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0: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

  此时其他学生都惊讶地看着生10,老师也为之一怔,但还是追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想的?

  生10:我列的算式是480× 。

  师:对480× 你们理解吗?

  生11:我能理解。这是变换了思考角度,如果反过来把实际用水的480吨看着单位“1”,那么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吨的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 。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

  [反思]

  在题目本身不具备明显的开放性的情况下,教师善于挖掘解题策略的`开放性,大胆放手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综观上面的教学过程,我认为主要体现了:

  1、不唯解题模式,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地思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教师往往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而上述教学片段,教师一开始就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任何限制,有的只是民主的氛围,自由的放飞,唯此学生才会不断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加之教师的相机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致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答案。尽管方式不同,但结果一样,这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目标。

  2、不唯师不唯本,允许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获得自信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听讲的义务,而无评价的自由,唯师、唯上,这样大大地抑制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愿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我们认为,只有积极思考的学生,才会提出不同的方案,才会评价别人的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敢于解除对学生的束缚,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总是巧妙地把解答的“包袱”抛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是简要地搭条线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具:磁性苹果、课件

  2、学具:苹果图片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分苹果吧?咱们按小组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分苹果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分苹果:课件再现学生分苹果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师:苹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苹果还可以怎样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吗?

  1+9=109+1=10

  10-1=9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10-8=()10-1=()10-2=()

  10-10=()4+5=()10-9=()10-3=()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298091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

  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位中含0的亿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数位中含0的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关键:

  以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的写法推广到亿级,能正确读、写亿级的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看这幅漫画,哇!你想说什么?

  生可能说: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地球都要背不动了!也可能说:全球人口有六十一亿,太多了!

  (惊讶):六十一亿,这个数真大呀!像这样亿以上的数,你们认识吗?(板书课题)

  二、学习读数和写数

  (一)学习读数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1页,例1中有三个数,你们会读吗?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开始自学吧!

  2、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1)例1中第一个数为什么读作:六十一亿?后边两个数你会读吗?写在书中横线上。

  (2)想一想,亿以上的数该怎样读?

  (3)完成例1下边的“做一做”。你认为,读数时最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自学。师提示学生:不要急于做题,一定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一定要沉下心来,想一想老师提的问题,看书时,可以用手点着看,边看边思考。

  4、师:你们自学后有什么问题吗?如学生说没有,师:说明你们都用心去学了,既然学明白了,你能以5080 4000 0000为例,说说亿以上的数究竟怎么读吗?

  5、生到前面讲解,师小结:先分级再读数,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上的五千零八十亿,再读万级上的四千万,(出示课件第一、二句),我们再做几个练习:5008 4000 000,5080 0000 4000,让生读,再总结:级末的零不读(画横线打叉),各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出示课件第三、四句)

  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

  师:读数大家都明白了,写数会不会呢?

  (二)写数

  1、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自学第22页例2。

  (1)例2中的“三亿”为什么写作:3 0000 0000?后边两个数你能试着写出来吗?

  (2)想一想,亿以上的数怎么写?

  (3)完成例2后边“做一做”的第1题。你认为,写数时最应该注意什么?

  2、生自学。

  3、师:写数有什么问题吗?请你以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为例,说一说亿以上的数究竟怎么写呢?

  4、生讲解,练习:五千四百亿零七十,五千零四十亿零七万。师生小结写法,出示课件:

  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三)师总结:读数和写数,都要先分级,数位中有零的数的读写,大家一定要仔细,下面做几道检测题。

  三、检测题

  1、读出下面各数,这三个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

  4075

  4075 0000

  4075 0000 0000

  师:4075在个级时读作四千零七十五,4075在万级时还读作四千零七十五,只不过在后边加个“万”字,4075在亿级时仍读作四千零七十五,但要在后边加个“亿”字。就像同学们这样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边加个“亿”字或“万”字。

  2、用自己的方法,又快又准地读出下面各数。

  20 8000 0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

  6007 0005 0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

  3090 1040 3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

  生读完后,师问:读数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强调先分级,以错例强调数位中有零的读法。

  3、写出下面各数,写完后你会检查吗?

  两千四百万 写作:________________

  六百四十亿九千零三万 写作:________________

  五千零三亿零七百 写作:________________

  根据错例,强调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用零占位,强调检查的方法:根据位判断这个数共几位数,或看各级是否满四个数字。

  4、把左右相等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三百八十亿 3 0000 8000

  三亿零八十 38 0000 0000

  三十八亿 3 0080 0000

  三亿零八十万 380 0000 0000

  做完题后,师:这三道题,一共是10个数的读写练习,你答对了( )个。想一想:错的原因是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亿以上数的读写,读数时要注意: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 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讨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学生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学生口述。

  (2)按照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是指降低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考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课后感受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相关文章: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02-05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02-04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12-18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六篇08-15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01-15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七篇12-27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五篇12-31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6篇10-31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9篇06-24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八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