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21 13:01:52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9页6题怎样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练习画垂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18页。

  1、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

  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

  (3)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5以内的几个和第几个,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为全面准确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教学时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和几个的概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来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创设游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自然的获取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吧!安排学生看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看看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的概念。

  (二)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运动员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老师找几个平时接受知识较慢的或课堂上不爱参加活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发奖。师说: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请你给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请你给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2、送水。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第3个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动员。在学生分辨不清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送水的理由,在两个学生的.争论中,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同时巧设练习,把知识的难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

  (三)分组合作,运用新知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师说:运动会还在进行着,天真热,老师准备了一些太阳帽,请各小组长把帽子发给同学们吧。要求:让小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队,组长仿照老师刚才组织同学给运动员送水的游戏,组织本组的同学玩分帽的游戏,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组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戴帽子。如:给从左面数第4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右面数第2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左数 等。

  (四)再设练习,扩展知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第几和几个的概念更深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师说: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1)小林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让个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可以演示,找出规律,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三年级实验教材数学说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复习检查(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结合扮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看看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师: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教师板书)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29、P30 百分数的应用(四)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CAI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 谈话引入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课前同学们到银行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组1:我知道人们把钱放到银行是有好处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组2:现在银行可以办各种储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带现金,只带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组3:我们调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

  一年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组4:我们知道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

  生:当然是存到银行了。

  二、 探究思考

  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时间太长,需要用钱时取出来,就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了,那样利息就少了。

  师: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

  (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法的现实意义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伊始,先安排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引导学生重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在比较多少时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掌握这种方法,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样,都要用减法计算。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吗?

  预设

  生:我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师(演示课件):是这样摆的吗?大家觉得这种摆法怎么样?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摆的)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量的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方法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

  生1: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①摆一摆:用圆形纸片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②分一分:将小华的圆形纸片分成两部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多少。

  ③说一说:图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12-7=5(个)。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生:“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3)明确比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没有小雪套中的7个,能确定小华套中的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吗?

  小结:把小华套中的12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个,所以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条形统计图的第(2)、(3)步,即分配条形的位置和决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

  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条形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特点: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

  l、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请你看看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分别表示什么?

  3、每个车间多少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二)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xx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xx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据上表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教学制作方法,师边示范边讲解.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讲述:要制的统计图有年份和降水量两方面的内容,需要用两条射线来表示.

  先画一条水平的射线(向右)表示年份,再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降水量.

  教师说明:水平射线下面及垂直射线左面都要留有一条空白,因为水平射线下面要注明每个直条所表示的内容,垂直射线旁要注明各直条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因为那样会因高度不够画不下,或排不下五个直条.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教师提问:例1的`统计表中有几个年份?那么图中要画几个直条?

  ③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讲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数据是1005毫米,垂直射线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数量.在垂直射线上方要注明单位.

  ④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教师讲述:为了准确地表示各个数据,还应在每个直条的顶上注明数量.

  (三)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1005670,是1.5倍)

  教师提问:对照统计图和统计表说一说,用哪种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