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5 07:11:40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九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钢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

  学具:格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对了,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2、提问引入。

  看看谁有超强的记忆力,想一想,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还有发现什么?

  学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1小格1小格,仅有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显然不够的,在测量或表示物体长度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有时也需要更大的单位,你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二、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1、估一估。

  (1)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课前老师都让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枝铅笔,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

  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里。

  (设计意图:教师课前富有神秘感的设计安排,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给予学生独立观察估计的时间和空间.)

  (2)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

  生:我的手从拇指到中指大约是10厘米,我的铅笔有两个这样子的

  长,所以我估计这根铅笔20厘米长。

  生:我估计这根铅笔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计我根铅笔有20

  厘米长。

  生:老师,我是用中指估计的,我的中指大约有6厘米,这根铅笔大

  约有3个这样的长还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根铅笔有19厘米长。

  生:老师,我看了看,这么长(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觉得铅笔大约是

  20厘米。

  生:1厘米是这么长,我看这根铅笔这么长,应该有18个这样的1

  厘米,我也觉得这根铅笔大约有18厘米长。

  (设计意图:学生意见可能会不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会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意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

  2、量一量。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这们大家就不会再有争论了。(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大家都把尺子拿出来,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在书中

  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

  (4)说一说你估计的跟你量出来的数据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测来看看估测验结果,让学生感受测量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说一说。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比给老师看一下。

  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用手比出来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认识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吗?

  (学生质疑。)

  生:我知道,我看书本的,是dm。

  生:老师,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师介绍。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

  生:1分米=10厘米。(还有的的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还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师你说对吗?

  生:老师,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满10向分米进1,要是分米满10就向米进1。那米满10要向什么进1?

  师:你们能把这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10 10

  全班齐读公式。

  (3)实践活动。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生:从1-10。

  生:我有意见,应该是从1-11,这样才是10厘米。

  生:我是从3数到13的。

  B、让我们用分米作单位量一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

  D、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分米和厘米间进率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结合测量具体物体的实践,体验出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三、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你们有橡皮吗,请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长?

  生汇报。

  生:我量出来,比2厘米还多一点点。

  生:我也是,我量出来不是刚好4厘米,还多一些。

  师小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小的物体,有时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子量出来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了。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 一议。

  i.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作中获得这些知识吧。(出示表格)

  观察刻度 厘米数 中间小格个数 每小格长度 共有几毫米

  0-1

  4-5

  9-8

  ii.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1组,再让学生自己实践。

  生:我发现,从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样了。

  生:我也发现了,从0-1、4-5、9-8相减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样了。

  3、说一说。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两个手指的那条缝。

  师: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

  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b)量一量。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学生汇报。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c)想一想。

  师: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鸡蛋的厚度。铅笔中间那根铅。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设计意图:认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而进行巧妙的设颖,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索、冲击。)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开始的训练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在关键字词句下划上重点标记”这一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时常出些“陷阱题”“刺激”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

  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

  数学是充满模式的。现代 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清楚地表明:专家之所以能很快地通过知觉找出在某一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因为他具备迅速地把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检索出来的能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如能正确地识别问题的模式,就能很快地收敛思考问题的范围,为正确选择问题解决思路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情境语言缺乏常识性的了解,不善于利用等量关系去解决问题,即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这方面就属于模式识别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变式训练是一良策,学生可以从题目的变更中了解与应用问题密切相关的术语,而且通过背景的变换,达到强化模式的目的。在采用变式训练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引导学生实现模式识别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决不能就题论题,要教方法?教思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有一定归类和上升为数学思想的能力。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像小学数学经常会出现的行程问题,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四、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只有通过概括才能上层次,概括的层次越高,迁移的半径就越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 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五、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例1~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了解?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处理。

  二、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分类。

  (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5.例2:购物游戏。

  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7.例3。

  9.实践应用

  1元钱能买什么?

  10元钱能买什么?

  三、拓展创新

  1.每个书包35元。

  (1)我的钱正好买一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

  2.谈话升华。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1数到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

  二、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

  ,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p11、12练习一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比较多少,明天我们要学习比较长短,请同学们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一支用过的铅笔。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第八册83-84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体验“猜测-验证”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同学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素质。

  3.使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指名口答,并说说怎么想的。

  二、猜测

  已知36×30=1080,假如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有会什么变化?

  同学猜测。师引导说出需举例验证。

  三、验证

  1.师引导运用表格来举例验证。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36

  30

  1080

  指名举例,师板书,在此过程中指导填表:积怎样算,积的变化是什么,又怎么表示。

  师: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会乘这个数。

  2.在其他乘法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结论呢?再次猜测、验证。

  同学任意举例填表。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展示作业纸,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没有一个人举的例子不符合这个发现,说明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存在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

  四、应用

  1.用规律解释:

  (1)口算:24×30=?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解释吗?

  (2)笔算:250×15=?(简便算法)

  2.用规律计算:“想想做做”1、2。

  3.数学日记。

  4.自然界的计算专家。

  五、总结

  师:你能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或学习的感受,为这节课定个题目吗?

  六、拓展(导入中的口算题)

  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24

  48

  240

  4800

  2400

  4800

  24000

  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的表示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从石头里只能看到石头,拥有智慧的人就能从石头里看到风景,从沙子里看到灵魂”。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仍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储备,因而有必要在复习阶段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切、摸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的这一条件,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为凸现这一条件,可借助体积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度信息加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电脑出示一个透明的圆锥)仔细观察,圆锥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复习高的概念。

  (1)什么叫圆锥的高?

  (2)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圆锥体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评析:

  圆锥特征的复习简明扼要。圆锥高的复习颇具新意,通过动手操作,从而使抽象的高具体化、形象化。

  二、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 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喘不过气来。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

  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

  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评析: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引入新知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判断公平与不公平中蕴涵了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他们在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乐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屏幕上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解决电脑博士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思考题:

  (1)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1. 小组实验。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

  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

  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生1:行100千米,剩200千米;行150千米,剩150千米。

  学生2:已行的路程越少,剩下的路程越多。

  学生3:已行路程多50千米,剩下路程少50千米。

  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

  2.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

  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满9岁,就和你一样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他们说的实际上是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探索年龄的规律。请小朋友将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填在题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岁)学生(岁)相差(岁)

  (1)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表格怎样填,说说这样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结果。

  (2)观察所填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应用

  (1)刚才大家探索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对手指的游戏。教科书第67页课堂活动第1题。

  (2)教科书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

  (3)●○●●○●●●○●●●●()将图填充完整后,串好可以送给最喜欢的、最要好的朋友。(蕴含情感教育)

  (4)玩一玩数学接龙游戏。

  可以小组或全班一起玩,例如第1个人说一个数2,后边的人接着说比前一个多3的数。

  也可以由大数递减为较小数。

  四、小结

  小朋友玩得开心吗?“五一”长假小朋友会过得非常快乐。老师知道,今年5月1日是劳动节,明年5月1日小朋友会过什么节呢?小朋友,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只要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就能发现更多的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的数学教案01-08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1-22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11-07

小学数学教案【热】11-13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6-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2-17

【热】小学数学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