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7 08:36:14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3.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教学难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理解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能由复式条形统计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计录数据。

  教师在课前要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提前布置学生栽蒜苗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教师在之前要适当作记录指导。

  二、交流整理数据,并填表。

  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活动交流,交流后,每小组记录得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第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得到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

  2.分小组讨论制图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格子不够怎么办等,提问: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组记录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展开讨论、谁的蒜苗长得快等。

  4.教师出示课件:小亮、小丽栽的蒜苗半个月生长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四、巩固与练习,

  1.试一试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交流,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3.调查雅典奥运会获奖牌数前两名国家奖牌情况,并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记录你和其他4名同动前后脉搏跳动的次数,并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4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具、学具】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出示一张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提问: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受。]

  二、研讨互学

  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体上有角。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学习角的认识,知道它是谁吗?

  电脑出示:小马背着粮食来到河边过河,牛伯伯拦住了它的去路说:小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要过河,先看看这些标志物上都有什么?小松鼠跳起来说:角、角、角。小马迷惑了:角在哪里哪?同学们你们能帮小马找一找吗?(同位互相说说,然后电脑演示各种角。)

  [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小马学习角)为线索,展开对角这个图形的研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达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师:小马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牛伯伯告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你过了河,要时刻注意发现生活中的角。小马高兴地点点头,就又上路了。它走着走着,突然在地上发现了一张不规则的纸,小马想:这上面有角吗?

  2.让学生折角。

  3.摸一摸角的感觉,体会角的特征。(板书)

  4.用折好的角比着在纸上画角。

  5.课件演示怎样画角。

  6.说说角的组成。

  7.让学生用尺子画角。(强调尺子的作用。)

  8.师:同学们,小马继续往前走,这回它更加仔细地观察,所以它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角,你想看看吗?(电脑出示)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我们都叫它角。(回顾、强调学生一开始折的一些模糊性的角及在比画上的错误。)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三、拓展练习

  1.认一认,辨一辨。

  2.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辩论。)

  由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大小,引出做一个活动的角的活动,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从而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这也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3.摆角。(用三根小棒摆出三个角)

  4.打擂台。(用三根小棒看谁摆出的角最大。)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题目,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1.师: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你是怎样画角的。

  2.质疑问难。

  [这既是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回顾与整理,又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本节课中受益。]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应用题

  复习要求:

  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三种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并能熟练地掌握。

  复习步骤:

  一、基本训练

  1、下面的生句话中,哪个量为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1) 实际用电量是计划的 。

  (计划用电量是单位“1”,实际用电量相当于计划用电量的 )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 。

  (第一次用量是单位“1”,第二次用量比第一次多的部分是第一次的 )

  (3)一本书看了 。(一本书的总页数为单位“1”,已经看的页数相当于这本书的 。)

  (4)一桶油,用了一部分后还剩下这桶油的 。(一桶油为单位“1”,用去后剩下的油的 。)

  (5)一根木料,截去一段后又截去余下的 。(一根木料第一次截去后余下部分为单位“1”,第二次又截去的木料相当于余下部分的. )

  2、说出线段图图意后再列式。

  求150的 是多少,算式是150×

  求150的(1- )是多少,算式是150×(1- )

  求一个数的 是150,这个数是多少?算式是150÷

  一个数的(1+ )是150,这个数是多少?算式是150÷(1+ )

  二、复习分数应用题

  1、解答下列三道题。

  课本第118页总复习第3、4、5题的。

  2、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

  (1) 这三道题都是什么应用题?

  (2)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3)这三种应用题在应用题结构上有什么规律?在解题上有什么规律?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小结:

  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要抓住题目中的问题部分进行判断,找出谁是另一个数,谁是一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分数应用题都要先判断谁是单位“1”。再确定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解答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数量与分率是否对应。

  4、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自行车厂今年生产女式自行车7200辆

  (2)相当于去年产量的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3)比去年少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去年产量是今年的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5)比去年多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6)去年比今年少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7)去年比今年多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提问:第3、5、6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为什么第3题右以直接乘,而5、6两题不能直接乘?

  为什么第1、2、4题用除法计算?

  为什么第1题可以直接除,而2、4两题不能直接除

  小结:

  这6道题都是求“去年生产多少辆自行车”,但由于各题中所给的数量和分率不一样,单位“1”对应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解题方法,列式也不一样,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具体题目,准确判断单位“1”,找准对应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七3----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省编义务教材第十册第91—9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体验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建构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内涵。

  2、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实现新知化归旧知,并与后面约分和通分的学习作好前期孕伏。

  3、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充分自主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袋一个(线段图纸、长方形、绳子)、探究纸一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出示四分之二后说:老师的信封里有一道算式,这道算式和这个分数的值相等,你们猜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除法算式。)你能具体猜出是怎样一道除法算式。(2÷4)

  为什么你会猜是一道除法算式?(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

  除法与分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黑板上出示:被除数÷除数=)

  根据2÷4这道除法算式,每人都试着说一道与它相等的除法算式。(根据学生板书:1÷23÷64÷85÷10100÷……)

  为什么你认为100÷与2÷4的商是一样的?(2和4同时乘以50商不变,这是根据商不变性质)

  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出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迁移猜想,引疑激思

  分数与除法有这样的关系,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那你们猜分数中有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性质吗?(有)你能具体说一说?

  交流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也许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科学家的发现往往也是从猜想开始的,但是只有通过验证得到的结论才是科学的,这节课我们也学着来做一名小数学家。

  (1)初步验证

  ①出示:探究报告单,让学生读要求:

  a.同桌合作:两人各写一个分数,将它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算出新的分数。

  b.选择合理的方法验证所前后两个分数是否相等。

  c.填写好探究报告单。

  选择探究的

  分 数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

  一个相同的数

  得到的

  分 数

  选择的分数与得到的分数是否相等

  相等( ) 不相等( )

  猜想是否成立

  成立( ) 不成立( )

  选择的分数与得到的分数是否相等相等()不相等()

  猜想是否成立成立()不成立()

  *:验证方法可用折纸、画线段图、计算、实物……

  ②学生合作进行探究。

  ③全班交流:

  a、同桌一起上来,拿好探究报告单及验证材料等。

  b、两人合作,一人讲解、一人验证演示。

  c、得到结论:

  (交流2-3组后)问全班同学:你们得到怎样的结论?(一致通过)

  刚才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分数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齐读)

  4、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读一读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字词是比较重要的。这里的“相同的数”指的是什么数?为什么要“0除外”?

  5、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猜想、验证得出的这条规律,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1)练习明目的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1/2=()/8=5/()=()/6=7/()

  采取师生对数的游戏形式进行,如先由教师出分子,再让学生对出分母,也可以先由学生出分母,再让教师对出分子。

  (2)慧眼辩是非

  (3)变式练思维

  把下面每组中的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A、3/4,4/7B、5/6,4/9C、3/5,5/8

  分数的分母相同了,有什么作用?揭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好、用好。

  (4)竞赛促智慧

  ①在1—9九个数字中任选一些数字组成大小相等的分数。

  可以有:1/2=3/6=4/81/3=2/62/3=4/6这三组。

  并让学生继续往下说,从而得出:任何一个分数与之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

  ②出示:1/a=7/b(说明:a、b都不是0。)

  抢答:a=2、a=3、a=6、b=28、b=56时a或b的值。

  连贯口答:a=1、2、3、4、5……时b的值。(渗透正比例)

  讨论:a、b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关系?依据是什么?

  6、回顾,掌握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

  生1:我们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生2:我们是通过猜测的方法学的。

  生3:我们还用验证的方法学习。

  ……

  结果语:是的,这节课,我们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性质,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进行了验证与运用,其实数学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数学就要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这就是学习数学的一把金钥匙。老师把这把金钥匙送给每一位同学。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